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科于2000年以来,采用自拟方龙牡白及汤加减及西药止血药治疗肺结核并咯血,并采用短程督导化疗治疗肺结核,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5~72岁,平均37.8岁。本组21例肺结核并咯血,病例按轻、中、重分型:轻型11例,为小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小于100ml),中型8例,为中等咯血(每日咯血量100~500ml之间),重型2例为大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大于500ml),1例最多咯血量每日达1 800ml,本组21例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双侧病灶2例,单侧病灶14例,空洞形成8例,其中单侧空洞6例,双侧有空洞2例。21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痰涂片抗酸染色,其中11例查出结核杆菌。对照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7~67岁,平均39岁,其中轻型8例,中型6例,重型1例,1例最多咯血量每日达1 700ml,15例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双侧病灶1例,单侧病灶12例,伴空洞形成4例,15例痰涂片抗酸染色,其中6例查到结核杆菌。
治疗方法:本组用自拟方龙牡白及汤加减:龙骨12g,牡蛎12g,白及15g,藕节18g,炙大黄6g,仙鹤草10g,生地黄15g,阿胶10g,党参10g,汉三七2g,冲服;甘草5g,水煎服,5~7剂为1个疗程,一般用1~3个疗程。西药:垂体后叶素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一般用量20~30U/日,无高血压及冠心病的中型以上咯血,可用10U加50%GS20~40ml,10分钟静脉缓慢注射。如咯血不止可再用10U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滴,每日1~2次。普鲁卡因200~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应用前必须作皮试为阴性才用。1%~2%普鲁卡因2ml+链霉素0.2g,天突穴封闭,1次/日,作链霉素皮试阴性才用。同时用短程督导化疗,使疗程缩短为6~9个月,采用异胭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为核心的方案治疗,因短程化疗是在短時间内,快速杀灭各种状态的无论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结核菌裙,提高治疗成功率。INH、RFP、PZA合用杀菌力强,可控制在任何速度结核菌生长发育,结核病灶中除完全冬眠菌(D群)外,尚存在3种不同生长状态结核菌,即快速生长繁殖的A菌群,偶尔生长发育的C菌群,及生存在酸性环境和巨噬细胞内缓慢发育的B菌群。A、C菌群易被 INH、REP杀灭,PZA则对C菌群充分发挥杀灭作用。虽然结核菌生长在酸碱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但所有的结核菌总是处于上述3种药包围之中而反复被杀灭。因此INH、RFP、PZA联合不但杀灭各自的敏感菌,而且还发挥交叉性的杀菌作用,因而可阻止耐药的产生,疗程短,患者易坚持用药,也便于全疗程实施DOTS(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督导管理),化疗易获成功。本组采用异胭肼(每日6mg),利福平(每日450mg)或利福喷丁的组合为基础贯穿全程,强化期加用吡嗪酰胺(每日0.75g),疗程6个月。对照单纯用西药,剂量和方法同上。
结 果
疗效标准:显效:咯血停止,痰中不带血,下床活动无咯血。②无效:用中西药物治疗3~7天咯血仍不停止。
本组21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90.47%,1例因大咯血窒息而死亡,1例因严重继发感染而死亡。对照组15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74%,无效2例,其中2例因大咯血窒息死亡。两组对照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疗程:本组平均4.9天,对照组8.3天。
讨 论
我国结核病近年来发病率增加,其发病现状有因病就诊,大多数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才能来医院就诊,还有病情监测控制不理想,在综合医院不能得到及时确诊、治疗,另外转诊困难,不能得到正规药物治疗及督导。
肺结核咯血:中医认为属肺肾阴伤,虚火内灼,血络受伤所致,故方中生地养阴生津,凉血止血为主,阿胶助生地滋阴润肺,兼以补血止血,龙骨、牡蛎、白及、藕节、仙鹤草收敛止血,汉三七散瘀止血,使止血而不留瘀,生大黄苦寒直折泻火凉血,祛瘀生新,党参补以肺气,使血有统摄,而循常道,其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滋阴润肺,凉血泻火,收敛散瘀,统摄一方。脾使肺气得润,内火得清,则血络不伤,更兼收敛,散瘀则血不蚀,瘀滞得散,咳自平。标本兼固,用药同合,现代医学通过临床观察有增加血小板,缩短出血时间和加速止血,促使血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收缩或扩张内脏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故临床更有效价,便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5~72岁,平均37.8岁。本组21例肺结核并咯血,病例按轻、中、重分型:轻型11例,为小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小于100ml),中型8例,为中等咯血(每日咯血量100~500ml之间),重型2例为大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大于500ml),1例最多咯血量每日达1 800ml,本组21例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双侧病灶2例,单侧病灶14例,空洞形成8例,其中单侧空洞6例,双侧有空洞2例。21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痰涂片抗酸染色,其中11例查出结核杆菌。对照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7~67岁,平均39岁,其中轻型8例,中型6例,重型1例,1例最多咯血量每日达1 700ml,15例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双侧病灶1例,单侧病灶12例,伴空洞形成4例,15例痰涂片抗酸染色,其中6例查到结核杆菌。
治疗方法:本组用自拟方龙牡白及汤加减:龙骨12g,牡蛎12g,白及15g,藕节18g,炙大黄6g,仙鹤草10g,生地黄15g,阿胶10g,党参10g,汉三七2g,冲服;甘草5g,水煎服,5~7剂为1个疗程,一般用1~3个疗程。西药:垂体后叶素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一般用量20~30U/日,无高血压及冠心病的中型以上咯血,可用10U加50%GS20~40ml,10分钟静脉缓慢注射。如咯血不止可再用10U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滴,每日1~2次。普鲁卡因200~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应用前必须作皮试为阴性才用。1%~2%普鲁卡因2ml+链霉素0.2g,天突穴封闭,1次/日,作链霉素皮试阴性才用。同时用短程督导化疗,使疗程缩短为6~9个月,采用异胭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为核心的方案治疗,因短程化疗是在短時间内,快速杀灭各种状态的无论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结核菌裙,提高治疗成功率。INH、RFP、PZA合用杀菌力强,可控制在任何速度结核菌生长发育,结核病灶中除完全冬眠菌(D群)外,尚存在3种不同生长状态结核菌,即快速生长繁殖的A菌群,偶尔生长发育的C菌群,及生存在酸性环境和巨噬细胞内缓慢发育的B菌群。A、C菌群易被 INH、REP杀灭,PZA则对C菌群充分发挥杀灭作用。虽然结核菌生长在酸碱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但所有的结核菌总是处于上述3种药包围之中而反复被杀灭。因此INH、RFP、PZA联合不但杀灭各自的敏感菌,而且还发挥交叉性的杀菌作用,因而可阻止耐药的产生,疗程短,患者易坚持用药,也便于全疗程实施DOTS(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督导管理),化疗易获成功。本组采用异胭肼(每日6mg),利福平(每日450mg)或利福喷丁的组合为基础贯穿全程,强化期加用吡嗪酰胺(每日0.75g),疗程6个月。对照单纯用西药,剂量和方法同上。
结 果
疗效标准:显效:咯血停止,痰中不带血,下床活动无咯血。②无效:用中西药物治疗3~7天咯血仍不停止。
本组21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90.47%,1例因大咯血窒息而死亡,1例因严重继发感染而死亡。对照组15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74%,无效2例,其中2例因大咯血窒息死亡。两组对照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疗程:本组平均4.9天,对照组8.3天。
讨 论
我国结核病近年来发病率增加,其发病现状有因病就诊,大多数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才能来医院就诊,还有病情监测控制不理想,在综合医院不能得到及时确诊、治疗,另外转诊困难,不能得到正规药物治疗及督导。
肺结核咯血:中医认为属肺肾阴伤,虚火内灼,血络受伤所致,故方中生地养阴生津,凉血止血为主,阿胶助生地滋阴润肺,兼以补血止血,龙骨、牡蛎、白及、藕节、仙鹤草收敛止血,汉三七散瘀止血,使止血而不留瘀,生大黄苦寒直折泻火凉血,祛瘀生新,党参补以肺气,使血有统摄,而循常道,其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滋阴润肺,凉血泻火,收敛散瘀,统摄一方。脾使肺气得润,内火得清,则血络不伤,更兼收敛,散瘀则血不蚀,瘀滞得散,咳自平。标本兼固,用药同合,现代医学通过临床观察有增加血小板,缩短出血时间和加速止血,促使血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收缩或扩张内脏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故临床更有效价,便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