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作文水平与兴趣的提升,取决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地作文,并养成良好习惯呢?下面,我想谈谈我的主要做法和粗浅的体会。
一、让学生加强生活体验。养成自主观察事物的习惯
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都有它的“样子”,如人有高矮胖瘦;月有阴晴圆缺;色有红黄蓝紫;味有甜酸苦辣等,只有认真地观察体验,才能真切地感受。然而,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注意观察。为此,教师要从各个侧面认真引导,鼓励学生对人事物,包括景物、植物、动物都留心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留意一些难以显露的东西,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判断,学生不但要从这些平凡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闪光点,而且要以小见大,言美写美,积累素材。
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故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要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比如观察事物,要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特征,按从远到近的顺序重点观察事物的不同形状和特点;又如观察人物,要指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貌特征,在表现出高兴、伤心、苦恼、生气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这样的方法能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加深印象。在课外活动中,更要让学生去观察、体验、领略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并不断地把多彩的生活转化为写作内容。这样,当学生拿起笔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没话可说,没内容可写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自主地、认真地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读写训练。让学生养成自主读写的習惯
读和写是一个统一体,不能分开。没有读,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譬如,指导学生阅读报纸杂志、收听电台广播、观看电视电影、上网等,从多渠道获得各方面知识,为写收集能量,为写输送信息,为写提供动力。所以说,无论是课内文章,还是课外文章,凡有利的因素都应挖掘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地“以读带写,以读助写”的良好习惯。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勤读书、勤练笔的习惯。我们知道,作文是一种语言实践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书角、《语文教学报》《第二课堂》等都是扩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天地。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并写出读后感,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注意生活积累,养成自主写日记的习惯
引导和启发学生把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所感的东西,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自主地写日记,既是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也是巩固学习的好方法,并且能够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如某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高兴地对姐姐说:“姐姐,你终于圆了‘大学梦’,太棒了!”姐姐听后,摸摸我的头说:“你也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篇日记告诉我们,学生的作文跟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写日记不仅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还能陶冶情操,教育自我。
当然,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时候,可以从写观察日记入手,并逐步发展写生活日记还可以每篇日记确定一个内容或一个中心主旨,让日记靠近写作要求。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日记的内容整理一下,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归类,等到学生作文时,就有了好的生活素材,不至于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言不达意。
四、加强方法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地修改作文
清人梁章钜在《退庵论文》中说:“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成,其理一也。”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作家,无不重视文章的修改。曹雪芹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的《藤野先生》改过一百六七十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开头部分就改了十五次……这说明文章的修改润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等闲视之。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修改文章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好修改符号,如增补号、删节号、移位号、纠错号等;2.用好工具书。如《新华字典》《小学生词语手册》等;3.文章写好后,拿给别人看,并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中受到启发;4.通过朗读作文给家长、朋友听,锤炼字句;5.同位互改,共同提高;6.恰当使用标点符号;7.增删材料。这是提炼中心的过程,教师要加强指导,力求将多余材料删除。这样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乐作”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作文习惯,应激发学生自主“乐作”。比如,进行某项体育竞技角逐,带领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或参加一次劳动,参观博物馆、旅游、开篝火晚会等课外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等到作文时,就不会觉得难写,没材料可写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自主作文的兴趣,又变“苦作”为“乐作”。
其次,适当开展小型的竞赛活动,也是激发学生自主“乐作”的催化剂。例如,举办“好词好句大比拼”“成语接龙”等比赛,激发学生多读课外书,积累词汇;开展办手抄报、写书信、编课文剧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勤读、勤思、勤写的习惯。平时,对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奖励,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写作氛围。
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培养,教师应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勤于写作,乐于写作,甚至爱上写作。
一、让学生加强生活体验。养成自主观察事物的习惯
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都有它的“样子”,如人有高矮胖瘦;月有阴晴圆缺;色有红黄蓝紫;味有甜酸苦辣等,只有认真地观察体验,才能真切地感受。然而,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往往不注意观察。为此,教师要从各个侧面认真引导,鼓励学生对人事物,包括景物、植物、动物都留心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留意一些难以显露的东西,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判断,学生不但要从这些平凡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闪光点,而且要以小见大,言美写美,积累素材。
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故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要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比如观察事物,要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特征,按从远到近的顺序重点观察事物的不同形状和特点;又如观察人物,要指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貌特征,在表现出高兴、伤心、苦恼、生气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这样的方法能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加深印象。在课外活动中,更要让学生去观察、体验、领略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并不断地把多彩的生活转化为写作内容。这样,当学生拿起笔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没话可说,没内容可写了。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自主地、认真地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读写训练。让学生养成自主读写的習惯
读和写是一个统一体,不能分开。没有读,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譬如,指导学生阅读报纸杂志、收听电台广播、观看电视电影、上网等,从多渠道获得各方面知识,为写收集能量,为写输送信息,为写提供动力。所以说,无论是课内文章,还是课外文章,凡有利的因素都应挖掘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地“以读带写,以读助写”的良好习惯。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勤读书、勤练笔的习惯。我们知道,作文是一种语言实践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书角、《语文教学报》《第二课堂》等都是扩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天地。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并写出读后感,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注意生活积累,养成自主写日记的习惯
引导和启发学生把每天所见、所思、所想、所感的东西,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自主地写日记,既是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也是巩固学习的好方法,并且能够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如某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高兴地对姐姐说:“姐姐,你终于圆了‘大学梦’,太棒了!”姐姐听后,摸摸我的头说:“你也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篇日记告诉我们,学生的作文跟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写日记不仅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还能陶冶情操,教育自我。
当然,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时候,可以从写观察日记入手,并逐步发展写生活日记还可以每篇日记确定一个内容或一个中心主旨,让日记靠近写作要求。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日记的内容整理一下,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归类,等到学生作文时,就有了好的生活素材,不至于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言不达意。
四、加强方法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地修改作文
清人梁章钜在《退庵论文》中说:“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成,其理一也。”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作家,无不重视文章的修改。曹雪芹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的《藤野先生》改过一百六七十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开头部分就改了十五次……这说明文章的修改润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等闲视之。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修改文章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好修改符号,如增补号、删节号、移位号、纠错号等;2.用好工具书。如《新华字典》《小学生词语手册》等;3.文章写好后,拿给别人看,并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中受到启发;4.通过朗读作文给家长、朋友听,锤炼字句;5.同位互改,共同提高;6.恰当使用标点符号;7.增删材料。这是提炼中心的过程,教师要加强指导,力求将多余材料删除。这样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乐作”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作文习惯,应激发学生自主“乐作”。比如,进行某项体育竞技角逐,带领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或参加一次劳动,参观博物馆、旅游、开篝火晚会等课外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等到作文时,就不会觉得难写,没材料可写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自主作文的兴趣,又变“苦作”为“乐作”。
其次,适当开展小型的竞赛活动,也是激发学生自主“乐作”的催化剂。例如,举办“好词好句大比拼”“成语接龙”等比赛,激发学生多读课外书,积累词汇;开展办手抄报、写书信、编课文剧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勤读、勤思、勤写的习惯。平时,对作文写得好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奖励,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写作氛围。
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培养,教师应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勤于写作,乐于写作,甚至爱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