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之一。但目前学生作文写作难、写作差等诸多的问题,表明应试的写作训练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本文通过赏析鲁迅“怎么写”文章来引导学生学会“拿来主义”,拓宽学生写作思路,从仿写中找到写作的乐趣。
【关键词】鲁迅;写作;现状;仿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鲁迅写文章
鲁迅的每一部优秀作品的背后都经历了一次“磨难”,鲁迅的严谨写作态度和执着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鲁迅的写作精神
鲁迅的文章是千锤百炼,经得起时间考驗的,这缘于他的字斟句酌,无论是他刻画人物、描写环境、构思情节还是他在遣词造句中的精雕细刻,都浸透着可贵的写作精神。
1.锤炼字词
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说的就是炼字,但炼字不等同普通的咬文嚼字,锤炼字词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鲁迅也不例外: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2)摸出四文大钱。
一个“排”和一个“摸”,前者刻画了孔乙己爱慕虚荣的穷秀才形象,后者又贴切地勾勒出他瘫倒后的落寞,既准确又传神。
2.反复删改
从朱正的《跟鲁迅学改文章》中不难发现鲁迅修改文章也是不遗余力,《藤野先生》正文3218字,精确统计一共有105处修改,这也印证鲁迅的话:“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无可惜。”以下是鲁迅修改《藤野先生》先后对比:
原文:××的是一个很矮小的教员,×××同学,那教员却黑瘦的先生,高身材,戴着大眼镜……定稿: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原文:……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定稿:……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二)鲁迅的文章
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且都以精读课文出现。2016年中小学部编教材推广后,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选取主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杂文为辅,我们这里以《祝福》为例分析:
1.题目新颖,反讽扣题
故事发生在“祝福”,文章取名《祝福》,立意新颖,暗合小说的环境。《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故事成长于祝福,结束于祝福,《祝福》既是背景又是文章主题的象征。“祝福”本是一年中阖家团聚的时刻,充满祥和憧憬,可就是在“爆竹声联绵不断”和“天地众神享受牲醴和香烟”让人“无限幸福”之夜,祥林嫂绝望地死了。冻死街头的祥林嫂与欢天喜地的屋内人家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标题“祝福”又具有强烈的反讽 效果,升华了文章主题。
2.选材以小见大,剪裁合理
鲁迅在写《祝福》时,没有通过大事件来铺展开来,而是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来写,表现小说主人公凄苦一生。对祥林嫂的形象,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截取一断,通过三次祥林嫂出场的外貌形象来描绘。《祝福》中作者在一个小背景下,聚焦祥林嫂“初到鲁镇——绑回改嫁——夫亡儿死——二到鲁镇——沦为笑柄——精神崩溃——冻死街头”。关于祥林嫂的故事每个都具有代表性,每个场景都明暗相交地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3.时空切换,结构精巧
《祝福》的故事结构首尾呼应,开篇直奔结局,话说祥林嫂之死,补叙娓娓道来祥林嫂的故事。全文采用倒叙的叙述手法,开头便交代了鲁镇逼近年底的情形,继而转到故事的结局,祥林嫂死了,为后文设置悬念,打破了传统的叙述模式吸引读者,在祥林嫂死后开始讲述祥林嫂的故事,时空切换自然,让读者既知祥林嫂的今生,又知祥林嫂的来世。初到鲁镇健康能干但偷跑出来不久就被婆家人抓了回去,作者借卫婆子之口交代了祥林嫂走运新嫁了一个好人家,待祥林嫂再到鲁镇时已是死去两个男人的寡妇和死去儿子的母亲,再借祥林嫂之口讲述了改嫁后,自己儿子阿毛被吃的故事,进一步交代祥林嫂的凄苦命运。
4.外貌描写,对比传神
三次外貌和眼睛的对比描写,画龙点睛,还原历经多重压迫风霜雨雪后的祥林嫂。
(1)第一次来鲁镇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2)第二次来鲁镇的祥林嫂: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3)最后流浪鲁镇的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上述三次外貌描写生动传神,地点没变,时间逝去,祥林嫂的模样越来越模糊,从初来鲁镇的“但”“还”是红的,又来鲁镇“只是”消失了血色到临死前一天的“而且”仿佛是木刻似的。这三次肖像描写使用的三次连词层层递进地还原了祥林嫂的生命历程,写活了一个从年富力强到瘦削不堪,四十上下迅速衰老并死去的形象。
5.对话自然,充实情节
对话交代结局,出乎意料的又在情理之中。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地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地问。“老了。”“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以上三句简洁的对话,拓宽了叙述空间,拉长了故事情节,寥寥几句就把祥林嫂的死叙述得清清楚楚,顺其自然地写出了故事的结局。
二、模仿鲁迅写文章
吕叔湘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古往今来,很多文学大家都有模仿写作的经历,先有模仿后才有创新,这也是很多文章谈到写作时提出的终南捷径。朱光潜也说:“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比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象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因为它既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又遵循写作由简到繁的发展规律。所以学生写作文时,在作文陷入枯燥乏味或者江郎才尽时,除过老师的教,不妨反复尝试模仿课文中的作品来获得启示从内因上来解决当前自身写作问题。朱熹说:“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读得韩文熟,便做韩文的文法;读得苏文熟,便做苏文的文法。”比如,模仿鲁迅的《孔乙己》《祝福》,写记人记叙文;模仿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议论文;模仿鲁迅的《藤野先生》,写记事记人散文;等等。也许我们不能达到名家水平,但蓦然回首时,我们会发现“照猫画虎”也是成长,也是收获。
总之, 无论从学科育人、人文精神培养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作文教学回归经典文学作品是大势所趋。处处留心皆学问,正如吕叔湘所说:“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在模仿,不仅模仿书上念的,也模仿四周一切人说的和写的。”中学生的写作应从仿写开始,模仿来源于书本,但又要高于书本,不脱离生活。在写作与语文课本融合后,我们要对自己的语文写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必读经典书目的阅读和积累,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发乎其上,得其中,发乎其中,得其下”,只要我们对语文写作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被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所禁锢,多花时间去琢磨,学习类似鲁迅作品这样的名篇和范文,学习他们的想象力和原创精神,相信我们的写作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鲁迅.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5.
[3]鲁迅.二心集(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M].长沙:岳麓书社,2005.
[5]鲁迅.彷徨(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5.
[6]吕叔湘.语文教学论著 《习作评改》(吕叔湘全集第
【关键词】鲁迅;写作;现状;仿写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鲁迅写文章
鲁迅的每一部优秀作品的背后都经历了一次“磨难”,鲁迅的严谨写作态度和执着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鲁迅的写作精神
鲁迅的文章是千锤百炼,经得起时间考驗的,这缘于他的字斟句酌,无论是他刻画人物、描写环境、构思情节还是他在遣词造句中的精雕细刻,都浸透着可贵的写作精神。
1.锤炼字词
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说的就是炼字,但炼字不等同普通的咬文嚼字,锤炼字词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鲁迅也不例外: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2)摸出四文大钱。
一个“排”和一个“摸”,前者刻画了孔乙己爱慕虚荣的穷秀才形象,后者又贴切地勾勒出他瘫倒后的落寞,既准确又传神。
2.反复删改
从朱正的《跟鲁迅学改文章》中不难发现鲁迅修改文章也是不遗余力,《藤野先生》正文3218字,精确统计一共有105处修改,这也印证鲁迅的话:“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无可惜。”以下是鲁迅修改《藤野先生》先后对比:
原文:××的是一个很矮小的教员,×××同学,那教员却黑瘦的先生,高身材,戴着大眼镜……定稿: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原文:……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定稿:……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二)鲁迅的文章
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且都以精读课文出现。2016年中小学部编教材推广后,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选取主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杂文为辅,我们这里以《祝福》为例分析:
1.题目新颖,反讽扣题
故事发生在“祝福”,文章取名《祝福》,立意新颖,暗合小说的环境。《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的故事成长于祝福,结束于祝福,《祝福》既是背景又是文章主题的象征。“祝福”本是一年中阖家团聚的时刻,充满祥和憧憬,可就是在“爆竹声联绵不断”和“天地众神享受牲醴和香烟”让人“无限幸福”之夜,祥林嫂绝望地死了。冻死街头的祥林嫂与欢天喜地的屋内人家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标题“祝福”又具有强烈的反讽 效果,升华了文章主题。
2.选材以小见大,剪裁合理
鲁迅在写《祝福》时,没有通过大事件来铺展开来,而是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来写,表现小说主人公凄苦一生。对祥林嫂的形象,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截取一断,通过三次祥林嫂出场的外貌形象来描绘。《祝福》中作者在一个小背景下,聚焦祥林嫂“初到鲁镇——绑回改嫁——夫亡儿死——二到鲁镇——沦为笑柄——精神崩溃——冻死街头”。关于祥林嫂的故事每个都具有代表性,每个场景都明暗相交地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3.时空切换,结构精巧
《祝福》的故事结构首尾呼应,开篇直奔结局,话说祥林嫂之死,补叙娓娓道来祥林嫂的故事。全文采用倒叙的叙述手法,开头便交代了鲁镇逼近年底的情形,继而转到故事的结局,祥林嫂死了,为后文设置悬念,打破了传统的叙述模式吸引读者,在祥林嫂死后开始讲述祥林嫂的故事,时空切换自然,让读者既知祥林嫂的今生,又知祥林嫂的来世。初到鲁镇健康能干但偷跑出来不久就被婆家人抓了回去,作者借卫婆子之口交代了祥林嫂走运新嫁了一个好人家,待祥林嫂再到鲁镇时已是死去两个男人的寡妇和死去儿子的母亲,再借祥林嫂之口讲述了改嫁后,自己儿子阿毛被吃的故事,进一步交代祥林嫂的凄苦命运。
4.外貌描写,对比传神
三次外貌和眼睛的对比描写,画龙点睛,还原历经多重压迫风霜雨雪后的祥林嫂。
(1)第一次来鲁镇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2)第二次来鲁镇的祥林嫂: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3)最后流浪鲁镇的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上述三次外貌描写生动传神,地点没变,时间逝去,祥林嫂的模样越来越模糊,从初来鲁镇的“但”“还”是红的,又来鲁镇“只是”消失了血色到临死前一天的“而且”仿佛是木刻似的。这三次肖像描写使用的三次连词层层递进地还原了祥林嫂的生命历程,写活了一个从年富力强到瘦削不堪,四十上下迅速衰老并死去的形象。
5.对话自然,充实情节
对话交代结局,出乎意料的又在情理之中。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地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地问。“老了。”“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什么时候死的?”“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以上三句简洁的对话,拓宽了叙述空间,拉长了故事情节,寥寥几句就把祥林嫂的死叙述得清清楚楚,顺其自然地写出了故事的结局。
二、模仿鲁迅写文章
吕叔湘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古往今来,很多文学大家都有模仿写作的经历,先有模仿后才有创新,这也是很多文章谈到写作时提出的终南捷径。朱光潜也说:“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比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象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因为它既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又遵循写作由简到繁的发展规律。所以学生写作文时,在作文陷入枯燥乏味或者江郎才尽时,除过老师的教,不妨反复尝试模仿课文中的作品来获得启示从内因上来解决当前自身写作问题。朱熹说:“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读得韩文熟,便做韩文的文法;读得苏文熟,便做苏文的文法。”比如,模仿鲁迅的《孔乙己》《祝福》,写记人记叙文;模仿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议论文;模仿鲁迅的《藤野先生》,写记事记人散文;等等。也许我们不能达到名家水平,但蓦然回首时,我们会发现“照猫画虎”也是成长,也是收获。
总之, 无论从学科育人、人文精神培养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作文教学回归经典文学作品是大势所趋。处处留心皆学问,正如吕叔湘所说:“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在模仿,不仅模仿书上念的,也模仿四周一切人说的和写的。”中学生的写作应从仿写开始,模仿来源于书本,但又要高于书本,不脱离生活。在写作与语文课本融合后,我们要对自己的语文写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必读经典书目的阅读和积累,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发乎其上,得其中,发乎其中,得其下”,只要我们对语文写作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被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所禁锢,多花时间去琢磨,学习类似鲁迅作品这样的名篇和范文,学习他们的想象力和原创精神,相信我们的写作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鲁迅.呐喊(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5.
[3]鲁迅.二心集(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M].长沙:岳麓书社,2005.
[5]鲁迅.彷徨(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5.
[6]吕叔湘.语文教学论著 《习作评改》(吕叔湘全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