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中国有丝绸、茶叶、瓷器, 而印度有棉花和香料,那么中国和印度何不设法“美人之美”,在以后的来往时互用对方熟悉的名词?假如一时还不愿意“美人之美”,双方至少也可以“各美其美”
自从中国2013年秋季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后,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关系都极为密切,并且也正在迅速发展的印度还没有清楚表明它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态度。
本文想从印度历史的视角,来探讨今天印度学术精英和政府决策者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可能会作出的一些考虑和应对方案。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印度河谷在5000年前已经有相当发达的城市建设,包括下水道。这个后来突然消失了的文明被称为古印度文明(Indic Civilization)。3500年前,陆续从中亚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去了吠陀经,建立了种姓制度和分成许多王国,被称为印度教文明(Hindu Civilization)。1000年前,从中亚又分批去了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建立了以德里为政治中心的大小不一的苏丹国;约500年前,另一批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他们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人)由中亚南下,建立了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长达330年。在最近1000年中,印度形成了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为主的二元社会,它表现为一个能够包容不同成分的印度文明(Indian Civilization)。
印度目前人口约12.6亿,居世界第二位,但15年内或许超过中国成为第一位。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颇为迅速,其GDP总量2014年居世界第八位,而预计未来十年的年增长率会超过8%。 据估计,2030年之前,按GDP的总量计算,中国将是世界第一,美国第二,印度第三。
中国人较少注意的是,印度是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的国家。在亚洲、欧洲、非洲所构成的大陆上,印度居于中心地位。
印度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通达中亚地区和新疆、西藏,东北连接孟加拉、缅甸和西藏东南部。这些接触使印度自古代起就与亚洲其他地区保持通畅的商业与文化交流,而这些陆上的联系纽带恰好就在横贯亚欧大陆温带的“绿洲丝绸之路”上和接通亚洲温带与热带的“南方丝绸之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洋边缘的众多国家中,目前唯一与印度敌对的国家是与印度“本是同根生”的巴基斯坦。把印度在陆地上的近邻和远邻加起来,唯一让印度感觉不安的国家是中国。
正当中国生产的丝绸风靡罗马帝国上层,以致有人担心罗马会把财富过分消耗于昂贵的中国丝绸时,罗马人的食品中大都添加印度香料以佐味。一位叫阿皮修斯(Apicius)的作者所写的食谱中列有468个菜谱,其中349个需要用胡椒。当然,从罗马帝国运往印度和中国的有精致的玻璃(广州南越王宫里就有)和美酒,还有时常被用作压舱货的铜和锡。
公元一世纪开始,印度的棉花开始大量外销,先是销往阿拉伯半岛和东南亚,其次是印度洋的边缘地区(如东非)。
公元前150年左右,希腊海员发现印度洋里有一种季候风,夏天自南向北吹,冬天自北向南吹。印度东西两方的海洋都有季候风,自此印度洋中的航行便不必沿海岸线行驶,而且可以预测所需时日。由于季候风(又称信风;英语作Trade Wind, 意为贸易风)的缘故,印度洋进一步成为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陆的商贸海域,而印度南部则成为欧洲、西亚、东非和中国之间贸易的中转站。
中国最著名的几位僧人去印度取经,是因为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给他们提供了方便。晋朝的法显公元399年从陆路经过新疆塔里木盆地和中亚犍陀罗到印度北部;在恒河中游居住了七八年,然后继续向东,从距恒河出海口不远的海港搭乘可容200多人的大船,几经风险到达斯里兰卡,两年后再乘商船到苏门答腊东部,休整之后预备继续北上广州,但是遇到大风,船在海中漂流三个多月,最后改乘另一艘船返抵山东胶州湾。唐玄奘在法显旅居印度200年后,完全凭借陆上丝绸之路完成了他18年间一去一返的路程。此后还有唐代释义净再去印度,海上去海上回;唐代释慧超也去了印度,海上去陆上回。
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从印度得到经文和艺术之外,梵文和印度的语音学也被中国僧人和学者掌握。中国僧人为了帮助记忆而把梵文字母注上汉字,由此启发了中国汉字以反切的方法标音;而汉字的音韵学中采用的三十六个代表辅音的“纽”(或是“三十六字母”),就源于梵文字母。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与阿拉伯军队在塔拉斯(Talas)的遭遇战中大败,使唐朝不得不退出中亚 。而紧随其后的安史之乱又使陆上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消退。与此同时,新兴的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在巴比伦旧都附近建设新都巴格达,并努力使巴格达不仅保持陆上交通重镇的地位,而且还大量开通巴格达与海外各国的交通。
在这期间,印度的数字(包括0与其他9个数字)传到阿拉伯世界,因而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成为全世界数学的标准符号,一直沿用至今。印度与波斯的一些传奇故事也被编纂成《天方夜谭》(或称《一千零一夜》)。
公元9世纪起,东亚的中华帝国和西亚的阿拉伯帝国,一消一长。而在中国,南方的经济成长也逐渐超过北方,因此广州、泉州等地逐渐取代了长安、洛阳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由此,亚欧大陆之间的陆上交往渐被海上交往超越。
《天方夜谭》里水手辛巴达的故事固然是虚构的,而且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它却反映了当时阿拉伯人对于航海的向往。
印度虽然仍旧处于印度洋贸易的中心地区,从10世纪之后主宰印度洋贸易的就不再是印度人,而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们在印度洋边缘各地聚居,包括苏门答腊、东非沿岸各地,以及中国的广州。唐末黄巢之乱波及广州,“藩坊”里被杀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数以万计,说明了当时海上贸易的重要,以及主要参与者是谁。 在这个时期里,印度洋实质上是阿拉伯人的内海。
蒙古人三次西征之后,逐渐建立了历史上最大的帝国。这个蒙古帝国具有四个关系复杂的政治实体:在东欧和北亚的斯拉夫人和克普恰克(钦察)突厥人领土上建立的钦察汗国;主要位于波斯人地区的同时拥有陆上贸易通道和海上贸易通道的伊尔汗国;主要在中亚,部分在新疆的以突厥裔居民为主的察合台汗国;继承了南宋中华帝国的大元。这四个蒙古人建立的国度(ulus),与公元2世纪时的罗马帝国、波斯安息帝国、印度和中亚的贵霜帝国以及汉帝国一样,彼此相连,横贯亚欧大陆。
蒙古人为了鼓励商业,增加税收,在许多地方修建道路桥梁,疏浚大运河,设立驿站和商旅客栈(Caravanserai)。
各个蒙古汗国的政治与商业决定,以及它们之间的往来使十三四世纪的海上交通与陆上交通同样重要。这不只是一个历史的偶然,而是忽必烈在全面统治中国之后的重要战略决策:如何让基本上独立于他这个蒙古大汗的三个汗国与大汗保持联系,并且因此受到大汗的影响或节制。
他通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才建成联通海上和陆上交通的网络。因此这一时期有许多欧洲人或是通过陆上或是通过海上到达中国,见证了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的繁荣和富庶。
蒙元时期欧亚大陆上贸易和文化交流可以说是当代全球化的雏形。用流行的语言说,蒙古人开创的全球化是当代全球化的1.0版。
无论在什么时代,地理环境、物资供应、人的素质、内部凝聚力和战略思想都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最近提出来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与否当然也要取决于这几个因素。
从地理环境这一点看,印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决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成果。
那么,印度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呢?
凭我对印度的认识以及从媒体看到的一些信息,我认为印度多数精英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并不很认同和赞赏,许多人还可能有些抵触情绪。假如中国的学术精英和决策者能够易位思维, 至少是企图了解印度人的反应,那么中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就可能会有较为有意义的回应。
印度洋的确长期是欧、亚、非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印度能在1947年取得独立,多数印度精英认为是近一个世纪反殖民主义斗争所取得的胜利,因此他们认为印度是殖民主义者被迫放弃的利益的自然继承者。由此推理,印度理应是印度洋的主宰者;正是因为有印度,才会有印度洋这个名词。印度作为一个大国,在冷战期间没有参加哪一个阵营而是坚持不结盟政策。尼赫鲁和他的战友们有这样的志气和大国心态,他们认为独立的印度必然可以成为世界的大国和强国。
中亚内陆国家从12世纪,特别是16世纪以来,就和印度联系紧密,双方人员和信息往来一向频繁;所以印度人对中亚国家有特别情感。很明显,印度对陆上丝绸之路有许多贡献,自觉应该有发言权。
从现实利益看,印度有愈来愈大的能源需求,希望能靠中亚国家提供一部分能源。美国近年来提出“大中亚”和“新丝绸之路”方案,建议把中亚国家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向南运入阿富汗,再转往巴基斯坦和印度,建立一个能源通道。而中国和中亚国家以及和俄罗斯所建立的协议,是把中亚和俄罗斯生产的能源运往中国。这个东西向的能源处置方案和美国的建议的中亚能源向南运恰巧就是中国战国末期“连横”与“合纵”的现代版。因此,中国在中亚几国修建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和印度的利益有潜在冲突。
在北、东、南等方向,印度和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都有无可否认的历史渊源;印度不可能对这些国家的协议不闻不问。
中国有“振兴中华”的决心和“中国梦”;印度也有印度的“印度梦”和“强国梦”。这两个梦没有必然冲突的理由,甚至可以结合起来共同圆梦。但是在最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关系发展中,特别是1962年中印发生武装冲突之后,西方的媒体、学界和政界持续拿中印两国做比较,使今日的印度精英普遍对中国有一些异样的感觉。
然而印度的有识之士也很多,他们即使对中国所提出的并没有清晰蓝图的“一带一路”战略并不满意,在外交场合中也不会简单地让不满轻易表现出来。
从媒体上看到,印度国内对于“一带一路”的反应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认为应该参与“一带一路”的有关建设。比如说,印度已经在和中国探讨建立一条从西北部的新德里到东南部的金奈(Chennai)的高速铁路,这是个积极的反应。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参与到“一带一路”的某些项目反而能够得到发言权和影响力。
第二种是认为中国根本就是想入侵印度洋,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缅甸,尤其是巴基斯坦,都想寻求港口,并从这些港口修建铁路通往中国;中国在中亚也是在分散俄罗斯和印度在这个地区的利益。这部分人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不利于印度,因此印度应该杯葛和抵制它,使中国没有办法顺利地实施这个战略。从这个角度出发,印度和日本、美国有时表现得特别热络,目的是希望靠美日的牵制,使中国的海上力量无法在印度洋充分发挥。在印度与俄罗斯、伊朗甚至土耳其的交往中,也有类似的动机,希望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不要太大。这并不是说印度喜欢让美、日拥有对印度洋更多的发言权,或者是让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在中亚更有势力,而只是“远交近攻”的一种谋略运用。
第三种是认为印度作为大国,不应该轻易表态。应该先看中国走哪几步棋,如果中国的棋走得不好,印度就不必反对了;如果中国的棋走得很好或者很合乎印度的利益和理想,印度也可以考虑更积极地应对。所以现在不宜表态。
这三种取态究竟哪一种会被当今的印度政府接受或者采用呢?目前还看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从近50年来中印关系的基本走向中找到部分答案。
首先,中印的领土边界纷争几十年间都没有取得过真正实质性的进展。当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在强势政府的领导之下,没有一方会作出足以令对方满意的让步。所以中印在领土争端上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搁置领土争端,寻求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是双方都已同意,并且切实可行的方向。
其次,印度最大的敌对力量来自巴基斯坦。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是印度和中国关系无法大幅提升的原因之一。此外,印度对阿富汗的局势非常关心,总希望发挥影响力。这个关心的程度未必低于巴基斯坦对阿富汗的关心,只因为印度和阿富汗之间隔着巴基斯坦,所以没有办法完全表现出自己的力量。但是无论如何,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国家,不久就将成为正式会员。巴基斯坦和印度关系的任何改善,一定会有利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今年3月印度主动提出的一个包括印度洋边缘区在内的“棉花之路”计划。棉花曾经长期是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一如丝绸之于中国。丝绸固然销往许多地方,但是属于奢侈品,而棉花则是必需品,销售的地方更多。所以印度现在提出的“棉花之路”可以和“丝绸之路”互相媲美,甚至互相竞争。
然而,丝绸并不是中国唯一的外销产品。从唐朝开始直到清末,瓷器也是中国外销产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茶叶同样是如此。所以对中国来讲,“丝绸之路”这个名词只是一个简单易明的符号。
既然中国有丝绸、茶叶、瓷器, 而印度有棉花和香料,那么中国和印度何不设法“美人之美”,在以后的来往时互用对方熟悉的名词?假如一时还不愿意“美人之美”,双方至少也可以“各美其美”,各人用自己喜欢的名词吧!
在这个层次上讲,英语的“One Belt and One Road”倒是提出了一个模糊处理的模式。说的是“One Belt”和“One Road”,并没有说是哪一条经济带,是什么路。假如中国和印度在这几个名词上能够达成某一种共识,那么心理上可能就更加轻松,而“一带一路”这个战略的实施,对中国和印度就可能都大有好处。
在中国和印度各自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合作和相互借鉴的地方很多。对碳排放的管控和治理空气污染就是一个明显的项目。以我自己在北京和新德里的亲身体验,两国首都的空气都让人很不舒服和看不清楚前方。但愿双方的精英都能够撇开污浊空气造成的恼人氛围,创造一些沁人心脾的课题。更希望两国的领导人都不要被灰蒙蒙的空气阻碍了自己的视线,看不见就在喜马拉雅山那边的合作伙伴。
作者为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及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自从中国2013年秋季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后,与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关系都极为密切,并且也正在迅速发展的印度还没有清楚表明它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态度。
本文想从印度历史的视角,来探讨今天印度学术精英和政府决策者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可能会作出的一些考虑和应对方案。
古老庞大的印度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印度河谷在5000年前已经有相当发达的城市建设,包括下水道。这个后来突然消失了的文明被称为古印度文明(Indic Civilization)。3500年前,陆续从中亚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去了吠陀经,建立了种姓制度和分成许多王国,被称为印度教文明(Hindu Civilization)。1000年前,从中亚又分批去了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建立了以德里为政治中心的大小不一的苏丹国;约500年前,另一批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他们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人)由中亚南下,建立了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长达330年。在最近1000年中,印度形成了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为主的二元社会,它表现为一个能够包容不同成分的印度文明(Indian Civilization)。
印度目前人口约12.6亿,居世界第二位,但15年内或许超过中国成为第一位。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颇为迅速,其GDP总量2014年居世界第八位,而预计未来十年的年增长率会超过8%。 据估计,2030年之前,按GDP的总量计算,中国将是世界第一,美国第二,印度第三。
中国人较少注意的是,印度是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的国家。在亚洲、欧洲、非洲所构成的大陆上,印度居于中心地位。
印度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通达中亚地区和新疆、西藏,东北连接孟加拉、缅甸和西藏东南部。这些接触使印度自古代起就与亚洲其他地区保持通畅的商业与文化交流,而这些陆上的联系纽带恰好就在横贯亚欧大陆温带的“绿洲丝绸之路”上和接通亚洲温带与热带的“南方丝绸之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洋边缘的众多国家中,目前唯一与印度敌对的国家是与印度“本是同根生”的巴基斯坦。把印度在陆地上的近邻和远邻加起来,唯一让印度感觉不安的国家是中国。
印度早期的海上交通
正当中国生产的丝绸风靡罗马帝国上层,以致有人担心罗马会把财富过分消耗于昂贵的中国丝绸时,罗马人的食品中大都添加印度香料以佐味。一位叫阿皮修斯(Apicius)的作者所写的食谱中列有468个菜谱,其中349个需要用胡椒。当然,从罗马帝国运往印度和中国的有精致的玻璃(广州南越王宫里就有)和美酒,还有时常被用作压舱货的铜和锡。
公元一世纪开始,印度的棉花开始大量外销,先是销往阿拉伯半岛和东南亚,其次是印度洋的边缘地区(如东非)。
公元前150年左右,希腊海员发现印度洋里有一种季候风,夏天自南向北吹,冬天自北向南吹。印度东西两方的海洋都有季候风,自此印度洋中的航行便不必沿海岸线行驶,而且可以预测所需时日。由于季候风(又称信风;英语作Trade Wind, 意为贸易风)的缘故,印度洋进一步成为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陆的商贸海域,而印度南部则成为欧洲、西亚、东非和中国之间贸易的中转站。
中国最著名的几位僧人去印度取经,是因为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给他们提供了方便。晋朝的法显公元399年从陆路经过新疆塔里木盆地和中亚犍陀罗到印度北部;在恒河中游居住了七八年,然后继续向东,从距恒河出海口不远的海港搭乘可容200多人的大船,几经风险到达斯里兰卡,两年后再乘商船到苏门答腊东部,休整之后预备继续北上广州,但是遇到大风,船在海中漂流三个多月,最后改乘另一艘船返抵山东胶州湾。唐玄奘在法显旅居印度200年后,完全凭借陆上丝绸之路完成了他18年间一去一返的路程。此后还有唐代释义净再去印度,海上去海上回;唐代释慧超也去了印度,海上去陆上回。
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从印度得到经文和艺术之外,梵文和印度的语音学也被中国僧人和学者掌握。中国僧人为了帮助记忆而把梵文字母注上汉字,由此启发了中国汉字以反切的方法标音;而汉字的音韵学中采用的三十六个代表辅音的“纽”(或是“三十六字母”),就源于梵文字母。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与阿拉伯军队在塔拉斯(Talas)的遭遇战中大败,使唐朝不得不退出中亚 。而紧随其后的安史之乱又使陆上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消退。与此同时,新兴的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在巴比伦旧都附近建设新都巴格达,并努力使巴格达不仅保持陆上交通重镇的地位,而且还大量开通巴格达与海外各国的交通。
在这期间,印度的数字(包括0与其他9个数字)传到阿拉伯世界,因而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成为全世界数学的标准符号,一直沿用至今。印度与波斯的一些传奇故事也被编纂成《天方夜谭》(或称《一千零一夜》)。
印度洋成为阿拉伯人的内海
公元9世纪起,东亚的中华帝国和西亚的阿拉伯帝国,一消一长。而在中国,南方的经济成长也逐渐超过北方,因此广州、泉州等地逐渐取代了长安、洛阳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由此,亚欧大陆之间的陆上交往渐被海上交往超越。
《天方夜谭》里水手辛巴达的故事固然是虚构的,而且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它却反映了当时阿拉伯人对于航海的向往。
印度虽然仍旧处于印度洋贸易的中心地区,从10世纪之后主宰印度洋贸易的就不再是印度人,而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们在印度洋边缘各地聚居,包括苏门答腊、东非沿岸各地,以及中国的广州。唐末黄巢之乱波及广州,“藩坊”里被杀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数以万计,说明了当时海上贸易的重要,以及主要参与者是谁。 在这个时期里,印度洋实质上是阿拉伯人的内海。
蒙古人三次西征之后,逐渐建立了历史上最大的帝国。这个蒙古帝国具有四个关系复杂的政治实体:在东欧和北亚的斯拉夫人和克普恰克(钦察)突厥人领土上建立的钦察汗国;主要位于波斯人地区的同时拥有陆上贸易通道和海上贸易通道的伊尔汗国;主要在中亚,部分在新疆的以突厥裔居民为主的察合台汗国;继承了南宋中华帝国的大元。这四个蒙古人建立的国度(ulus),与公元2世纪时的罗马帝国、波斯安息帝国、印度和中亚的贵霜帝国以及汉帝国一样,彼此相连,横贯亚欧大陆。
蒙古人为了鼓励商业,增加税收,在许多地方修建道路桥梁,疏浚大运河,设立驿站和商旅客栈(Caravanserai)。
各个蒙古汗国的政治与商业决定,以及它们之间的往来使十三四世纪的海上交通与陆上交通同样重要。这不只是一个历史的偶然,而是忽必烈在全面统治中国之后的重要战略决策:如何让基本上独立于他这个蒙古大汗的三个汗国与大汗保持联系,并且因此受到大汗的影响或节制。
他通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才建成联通海上和陆上交通的网络。因此这一时期有许多欧洲人或是通过陆上或是通过海上到达中国,见证了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的繁荣和富庶。
蒙元时期欧亚大陆上贸易和文化交流可以说是当代全球化的雏形。用流行的语言说,蒙古人开创的全球化是当代全球化的1.0版。
印度人看“一带一路”
无论在什么时代,地理环境、物资供应、人的素质、内部凝聚力和战略思想都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最近提出来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与否当然也要取决于这几个因素。
从地理环境这一点看,印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决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成果。
那么,印度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呢?
凭我对印度的认识以及从媒体看到的一些信息,我认为印度多数精英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并不很认同和赞赏,许多人还可能有些抵触情绪。假如中国的学术精英和决策者能够易位思维, 至少是企图了解印度人的反应,那么中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就可能会有较为有意义的回应。
印度洋的确长期是欧、亚、非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印度能在1947年取得独立,多数印度精英认为是近一个世纪反殖民主义斗争所取得的胜利,因此他们认为印度是殖民主义者被迫放弃的利益的自然继承者。由此推理,印度理应是印度洋的主宰者;正是因为有印度,才会有印度洋这个名词。印度作为一个大国,在冷战期间没有参加哪一个阵营而是坚持不结盟政策。尼赫鲁和他的战友们有这样的志气和大国心态,他们认为独立的印度必然可以成为世界的大国和强国。
中亚内陆国家从12世纪,特别是16世纪以来,就和印度联系紧密,双方人员和信息往来一向频繁;所以印度人对中亚国家有特别情感。很明显,印度对陆上丝绸之路有许多贡献,自觉应该有发言权。
从现实利益看,印度有愈来愈大的能源需求,希望能靠中亚国家提供一部分能源。美国近年来提出“大中亚”和“新丝绸之路”方案,建议把中亚国家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向南运入阿富汗,再转往巴基斯坦和印度,建立一个能源通道。而中国和中亚国家以及和俄罗斯所建立的协议,是把中亚和俄罗斯生产的能源运往中国。这个东西向的能源处置方案和美国的建议的中亚能源向南运恰巧就是中国战国末期“连横”与“合纵”的现代版。因此,中国在中亚几国修建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和印度的利益有潜在冲突。
在北、东、南等方向,印度和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都有无可否认的历史渊源;印度不可能对这些国家的协议不闻不问。
中国有“振兴中华”的决心和“中国梦”;印度也有印度的“印度梦”和“强国梦”。这两个梦没有必然冲突的理由,甚至可以结合起来共同圆梦。但是在最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关系发展中,特别是1962年中印发生武装冲突之后,西方的媒体、学界和政界持续拿中印两国做比较,使今日的印度精英普遍对中国有一些异样的感觉。
然而印度的有识之士也很多,他们即使对中国所提出的并没有清晰蓝图的“一带一路”战略并不满意,在外交场合中也不会简单地让不满轻易表现出来。
从媒体上看到,印度国内对于“一带一路”的反应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认为应该参与“一带一路”的有关建设。比如说,印度已经在和中国探讨建立一条从西北部的新德里到东南部的金奈(Chennai)的高速铁路,这是个积极的反应。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参与到“一带一路”的某些项目反而能够得到发言权和影响力。
第二种是认为中国根本就是想入侵印度洋,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缅甸,尤其是巴基斯坦,都想寻求港口,并从这些港口修建铁路通往中国;中国在中亚也是在分散俄罗斯和印度在这个地区的利益。这部分人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不利于印度,因此印度应该杯葛和抵制它,使中国没有办法顺利地实施这个战略。从这个角度出发,印度和日本、美国有时表现得特别热络,目的是希望靠美日的牵制,使中国的海上力量无法在印度洋充分发挥。在印度与俄罗斯、伊朗甚至土耳其的交往中,也有类似的动机,希望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不要太大。这并不是说印度喜欢让美、日拥有对印度洋更多的发言权,或者是让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在中亚更有势力,而只是“远交近攻”的一种谋略运用。
第三种是认为印度作为大国,不应该轻易表态。应该先看中国走哪几步棋,如果中国的棋走得不好,印度就不必反对了;如果中国的棋走得很好或者很合乎印度的利益和理想,印度也可以考虑更积极地应对。所以现在不宜表态。
中印关系的基调
这三种取态究竟哪一种会被当今的印度政府接受或者采用呢?目前还看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从近50年来中印关系的基本走向中找到部分答案。
首先,中印的领土边界纷争几十年间都没有取得过真正实质性的进展。当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在强势政府的领导之下,没有一方会作出足以令对方满意的让步。所以中印在领土争端上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搁置领土争端,寻求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是双方都已同意,并且切实可行的方向。
其次,印度最大的敌对力量来自巴基斯坦。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是印度和中国关系无法大幅提升的原因之一。此外,印度对阿富汗的局势非常关心,总希望发挥影响力。这个关心的程度未必低于巴基斯坦对阿富汗的关心,只因为印度和阿富汗之间隔着巴基斯坦,所以没有办法完全表现出自己的力量。但是无论如何,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国家,不久就将成为正式会员。巴基斯坦和印度关系的任何改善,一定会有利于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今年3月印度主动提出的一个包括印度洋边缘区在内的“棉花之路”计划。棉花曾经长期是印度的主要出口产品,一如丝绸之于中国。丝绸固然销往许多地方,但是属于奢侈品,而棉花则是必需品,销售的地方更多。所以印度现在提出的“棉花之路”可以和“丝绸之路”互相媲美,甚至互相竞争。
然而,丝绸并不是中国唯一的外销产品。从唐朝开始直到清末,瓷器也是中国外销产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茶叶同样是如此。所以对中国来讲,“丝绸之路”这个名词只是一个简单易明的符号。
既然中国有丝绸、茶叶、瓷器, 而印度有棉花和香料,那么中国和印度何不设法“美人之美”,在以后的来往时互用对方熟悉的名词?假如一时还不愿意“美人之美”,双方至少也可以“各美其美”,各人用自己喜欢的名词吧!
在这个层次上讲,英语的“One Belt and One Road”倒是提出了一个模糊处理的模式。说的是“One Belt”和“One Road”,并没有说是哪一条经济带,是什么路。假如中国和印度在这几个名词上能够达成某一种共识,那么心理上可能就更加轻松,而“一带一路”这个战略的实施,对中国和印度就可能都大有好处。
在中国和印度各自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合作和相互借鉴的地方很多。对碳排放的管控和治理空气污染就是一个明显的项目。以我自己在北京和新德里的亲身体验,两国首都的空气都让人很不舒服和看不清楚前方。但愿双方的精英都能够撇开污浊空气造成的恼人氛围,创造一些沁人心脾的课题。更希望两国的领导人都不要被灰蒙蒙的空气阻碍了自己的视线,看不见就在喜马拉雅山那边的合作伙伴。
作者为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及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