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单元设计—课时计划”是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中四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其中单元教学被视为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举措。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时,不应只是简单重组教材内容,应真正从学生出发,围绕学科大概念确定教学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并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帮助学生体驗学习、学会学习。
关键字:单元设计;主题;目标设定;教学过程
单元教学是比利时教育家德克乐利在19世纪末提出的经典教育理论,他强调教学的“整体化”和“兴趣中心”[1]。该理论在20世纪末被引进我国后,就一直被看作避免课时主义碎片化传授知识的弊端,进而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于是,在主题化、任务化的背景下,处理教材内容、打破教材章节内容之间的藩篱、重构教学内容呈现的路径成为实施单元教学的实践重点。但只是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忽略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对于实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是事倍而功半的。单元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建立一个由教师把握的完整知识体系,更应该是一整条以逐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形成的成长链条。本文以农业为专题的单元教学实践,从单元教学主题的确立、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单元教学过程的实施三方面谈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实施单元教学。
一、分析教材价值,确立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是围绕一定学科主题展开的,教师在遴选单元教学主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该主题在教材构成中扮演的角色,更应将单元教学主题在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纳入考量范围之内,并将此作为最终确定单元主题的标准。
以农业为例,将其作为单元学习的主题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农业是区域地理中展示的各项地理环境组成要素里最常见的人类生产活动。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地理和八年级下册的中国分区地理为例,两本教材包含的24个不同区域中,涉及区域农业生产特征介绍的有14个之多,由此可见农业在初中地理教材构成中的重要性。其二,农业在帮助学生形成相关学科素养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独特价值。首先,农业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明显,是区域各种自然环境要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成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要素联系的方法来解答地理学科的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其次,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强化学生利用区域视角认识地理环境的绝佳素材;最后,农业生产必须遵循的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是地理学科人地观念的重要体现。
初中地理在强调区域性和重视人地关系的学科逻辑背后,还存在着一条学生发展逻辑,即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2]。要实现两套逻辑的并行,教师有必要在选定农业为单元学习的主题之后,依循由浅入深、由表象到原理的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将单元教学内容做层级的划分(图1)。接着从中找寻单元内容所隐含的核心概念——“区域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进一步将核心概念向核心问题——“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会受到哪些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转化。最后将核心问题转化为类似设计在某区域内布局农业的具体方案、制作某区域农业生产特点与突出自然环境特征关系的介绍海报、撰写某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小论文等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核心任务,让单元核心概念更符合学生实际,从而赋予其应有的实践意义。
二、贴近学生实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由课程标准所指引的,在教师规划单元学习层级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而最终确定的。它体现的是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努力将主观预期转化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因此,单元教学目标本质上是学生“学”的目标,而不是教师“教”的目标。教师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作为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在综合考虑学生所处的知识水平、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等特点之后,充分预估学生在学习路径中的关键点和障碍点,对单元学习的结果和学生应达成的发展水平做出合理的预期,才能最终确定适切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在这样的单元教学目标指导下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同时,为使单元教学目标更有指引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性意义,在书写单元教学目标时,同样要阐述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提升教学的可操作性。结合以上分析,制定“农业”单元教学目标如下:①知道主要的农业部门,并举出其代表性农产品,学会运用农业分布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比较区域间农业生产的差异。②结合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等地图和资料,说出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③通过分析特定区域农业与某些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逐步学会运用多个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解释地理现象,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理念。
三、依循学生特点,设计单元教学过程
1.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地理能力的前提,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理基础知识包含地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地理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知识,可以分为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则三种基本形式[3]。理性知识是建立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归类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性知识,是学生掌握分析地理问题和现象的学科能力的过程性材料。
与此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理性思维较为薄弱、以感性认识为主,且缺少农业接触经验,这决定了在单元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在归纳区域农业生产特点或是找寻影响农业生产特点的成因前,有必要先积累一定量的与农业相关的感性材料,如主要的农业部门、各农业部门的代表性农产品及其生长习性、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分布和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等。 2.找寻地理环境要素的内部联系
虽然义务教育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但需学生利用已知的地理环境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复来表征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揭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某種内部联系,即用“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例如,利用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与耕地、林地和草地在分布上的一致性,结合农业用地分布的干湿度区和主要的地形类型来展示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片段1】
师:农业用地主要分为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对应哪些农业生产部门?
生:耕地对应种植业,林地对应林业,草地对应畜牧业。
师:三种不同农业用地的分布区,各自的自然条件不同。如耕地主要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和盆地。那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区域所处的干湿度区和地形类型之间存在何种联系?
生: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同样也要受到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板书设计如图2所示。
3.利用联系建立思维模型
在学生较为熟练地结合相关材料准确表述区域自然环境特点与农业生产方式,并能利用自然环境要素特征零星解释农业生产特点产生的原因时,教师有必要围绕特定区域(如四大地理区域)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用建构思维模型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强化。学生在建构和使用思维模型的过程中,内化综合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学科思维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和因地制宜等基本学科观念。为学生最终顺利完成单元学习的主题任务、形成相应的学科能力和素养创造条件。
【教学片段2】
师:比较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与农业生产的特征,思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联系,并在任务单中用箭头将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示出来(图3)。
生: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开辟耕地的难度较低是其耕地面积广的重要原因。同时,该地区的土壤多为比较肥沃的黑土和黄土,这也是其粮食高产的基础。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也与其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相关,是由其气候特点决定的。
师: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都是正向的,以农业生产为代表的人类活动也不只是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为例,每年春季,当小麦返青时,对灌溉水源的供应要求很高。可北方地区的春季降水量较少,对小麦的生长十分不利。如果小麦种植只是被动地接受自然条件即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的制约,是很难实现粮食高产的。大家可以举出当地为缓解小麦种植在春季缺水的具体措施吗?
生:滴管、喷灌等节水的灌溉方式以及跨流域调水等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春旱。
师:是的,这些措施是人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条件中不利因素的改造,我们称之为正向适应,即人类主动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来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建立一组自然环境特点与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模型,如图4所示。
4.结合模型,回归主题
在单元教学过程的最终阶段,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已建立的思维模型引领下,自主完成在单元设计的起始阶段围绕单元教学主题设计的表现性活动或任务。这既是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已有知识、技能以及综合思维的显性化呈现,更是对学生参与单元学习的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的材料。
【教学片段3】
学生活动:结合相关材料,制作介绍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及其成因的海报(图5、图6)。
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建立在全面且深入了解学情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再组织和再呈现的过程。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服务是单元教学的核心价值,也是单元教学的效果真实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重阳,孙德志,刘国康.单元教学设计: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J].江苏教育,2018(51):52-54.
[2] 周维国,段玉山,张佳琦.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演进特点与未来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1):104-110.
[3] 李琳.中学地理“双基”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及解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1):20-22.
关键字:单元设计;主题;目标设定;教学过程
单元教学是比利时教育家德克乐利在19世纪末提出的经典教育理论,他强调教学的“整体化”和“兴趣中心”[1]。该理论在20世纪末被引进我国后,就一直被看作避免课时主义碎片化传授知识的弊端,进而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于是,在主题化、任务化的背景下,处理教材内容、打破教材章节内容之间的藩篱、重构教学内容呈现的路径成为实施单元教学的实践重点。但只是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忽略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对于实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是事倍而功半的。单元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建立一个由教师把握的完整知识体系,更应该是一整条以逐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形成的成长链条。本文以农业为专题的单元教学实践,从单元教学主题的确立、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单元教学过程的实施三方面谈谈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实施单元教学。
一、分析教材价值,确立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是围绕一定学科主题展开的,教师在遴选单元教学主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该主题在教材构成中扮演的角色,更应将单元教学主题在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纳入考量范围之内,并将此作为最终确定单元主题的标准。
以农业为例,将其作为单元学习的主题主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农业是区域地理中展示的各项地理环境组成要素里最常见的人类生产活动。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地理和八年级下册的中国分区地理为例,两本教材包含的24个不同区域中,涉及区域农业生产特征介绍的有14个之多,由此可见农业在初中地理教材构成中的重要性。其二,农业在帮助学生形成相关学科素养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独特价值。首先,农业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明显,是区域各种自然环境要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成因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要素联系的方法来解答地理学科的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其次,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强化学生利用区域视角认识地理环境的绝佳素材;最后,农业生产必须遵循的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是地理学科人地观念的重要体现。
初中地理在强调区域性和重视人地关系的学科逻辑背后,还存在着一条学生发展逻辑,即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2]。要实现两套逻辑的并行,教师有必要在选定农业为单元学习的主题之后,依循由浅入深、由表象到原理的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将单元教学内容做层级的划分(图1)。接着从中找寻单元内容所隐含的核心概念——“区域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进一步将核心概念向核心问题——“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会受到哪些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转化。最后将核心问题转化为类似设计在某区域内布局农业的具体方案、制作某区域农业生产特点与突出自然环境特征关系的介绍海报、撰写某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小论文等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核心任务,让单元核心概念更符合学生实际,从而赋予其应有的实践意义。
二、贴近学生实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由课程标准所指引的,在教师规划单元学习层级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而最终确定的。它体现的是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努力将主观预期转化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因此,单元教学目标本质上是学生“学”的目标,而不是教师“教”的目标。教师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作为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在综合考虑学生所处的知识水平、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等特点之后,充分预估学生在学习路径中的关键点和障碍点,对单元学习的结果和学生应达成的发展水平做出合理的预期,才能最终确定适切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在这样的单元教学目标指导下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同时,为使单元教学目标更有指引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性意义,在书写单元教学目标时,同样要阐述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提升教学的可操作性。结合以上分析,制定“农业”单元教学目标如下:①知道主要的农业部门,并举出其代表性农产品,学会运用农业分布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比较区域间农业生产的差异。②结合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等地图和资料,说出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③通过分析特定区域农业与某些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逐步学会运用多个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解释地理现象,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本理念。
三、依循学生特点,设计单元教学过程
1.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地理能力的前提,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理基础知识包含地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地理理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知识,可以分为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则三种基本形式[3]。理性知识是建立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归类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性知识,是学生掌握分析地理问题和现象的学科能力的过程性材料。
与此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理性思维较为薄弱、以感性认识为主,且缺少农业接触经验,这决定了在单元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在归纳区域农业生产特点或是找寻影响农业生产特点的成因前,有必要先积累一定量的与农业相关的感性材料,如主要的农业部门、各农业部门的代表性农产品及其生长习性、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分布和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等。 2.找寻地理环境要素的内部联系
虽然义务教育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但需学生利用已知的地理环境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重复来表征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揭示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某種内部联系,即用“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例如,利用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与耕地、林地和草地在分布上的一致性,结合农业用地分布的干湿度区和主要的地形类型来展示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片段1】
师:农业用地主要分为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对应哪些农业生产部门?
生:耕地对应种植业,林地对应林业,草地对应畜牧业。
师:三种不同农业用地的分布区,各自的自然条件不同。如耕地主要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和盆地。那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区域所处的干湿度区和地形类型之间存在何种联系?
生: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同样也要受到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板书设计如图2所示。
3.利用联系建立思维模型
在学生较为熟练地结合相关材料准确表述区域自然环境特点与农业生产方式,并能利用自然环境要素特征零星解释农业生产特点产生的原因时,教师有必要围绕特定区域(如四大地理区域)将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用建构思维模型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强化。学生在建构和使用思维模型的过程中,内化综合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学科思维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和因地制宜等基本学科观念。为学生最终顺利完成单元学习的主题任务、形成相应的学科能力和素养创造条件。
【教学片段2】
师:比较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与农业生产的特征,思考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联系,并在任务单中用箭头将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示出来(图3)。
生: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开辟耕地的难度较低是其耕地面积广的重要原因。同时,该地区的土壤多为比较肥沃的黑土和黄土,这也是其粮食高产的基础。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也与其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相关,是由其气候特点决定的。
师: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都是正向的,以农业生产为代表的人类活动也不只是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为例,每年春季,当小麦返青时,对灌溉水源的供应要求很高。可北方地区的春季降水量较少,对小麦的生长十分不利。如果小麦种植只是被动地接受自然条件即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的制约,是很难实现粮食高产的。大家可以举出当地为缓解小麦种植在春季缺水的具体措施吗?
生:滴管、喷灌等节水的灌溉方式以及跨流域调水等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春旱。
师:是的,这些措施是人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条件中不利因素的改造,我们称之为正向适应,即人类主动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来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建立一组自然环境特点与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模型,如图4所示。
4.结合模型,回归主题
在单元教学过程的最终阶段,由教师指导学生在已建立的思维模型引领下,自主完成在单元设计的起始阶段围绕单元教学主题设计的表现性活动或任务。这既是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已有知识、技能以及综合思维的显性化呈现,更是对学生参与单元学习的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的材料。
【教学片段3】
学生活动:结合相关材料,制作介绍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及其成因的海报(图5、图6)。
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建立在全面且深入了解学情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再组织和再呈现的过程。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服务是单元教学的核心价值,也是单元教学的效果真实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重阳,孙德志,刘国康.单元教学设计: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J].江苏教育,2018(51):52-54.
[2] 周维国,段玉山,张佳琦.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演进特点与未来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1):104-110.
[3] 李琳.中学地理“双基”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及解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