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好多年以前,我读过美国教育大师戴尔.卡内基30年代写的书《如何停止忧郁开始新的人生》。书中的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当有人跟你过不去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很重要了。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其国情咨文中明确地宣称:“整个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美国的制度只有成为一种世界制度,才能存在下去”。就因为苏联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美国人的眼里它就成了一个“邪恶帝国”。由此可见,意识形态是美国判定敌友的重要标准。
尽管苏联解体了,冷战结束了,遗憾的是冷战思维并没有从美国决策者们的头脑中消散。他们像唐吉柯德一样在幻想中寻找新的敌人,于是便将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锁定为潜在对手。尽管中国一向谨慎地奉行着“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对美方针;尽管中国现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刚过1000美元,还有近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尽管中国一再申明,绝不谋求世界霸权。美国仍在固守着其意识形态偏见与霸权心态,执意在国际舞台上唱着“中国威胁论”而不肯退场。
从麦卡锡的反共歇斯底里,到里根将共产主义视为洪水猛兽,再到美国新保守派们的顽固的反共情结,人们不难看到美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偏见是多么地根深蒂固!可以说,只要是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的对华遏制与防范政策就不会有大的改变。因为美国的决策者们还不想摘下意识形态的眼镜来看待友好的中国。一心扩展霸业,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因此,他们一再就人权问题做文章,在西藏和新疆问题上说三道四,在台湾问题上更是明里暗里上下其手,试图阻挠中国走向统一与强大。大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投之以桃李,而美国总是还之以荆棘的根本原因。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两个候选人都拿中国说事,特别是在举世瞩目的三场辩论中都“跟中国过不去”,我觉得这说明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现如今也无法忽视中国的存在了。尽管他们为迎合选民对中国进行了诸多无端的指责,但从大处看,他们的口中三句话不离中国,这实际上对崛起的中国而言没有什么不好,相反是好处多多。
第一,引起更多美国人关注中国。要让人理解,必先让人了解;要让人了解,必先让人关注。我们常常抱怨别人没有正确地理解自己,其实是因为他们还不真正了解我们,而不了解的原因则是他们以前对我们关注的还不够。9月18日,美国著名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一项题为“公众与专家在美国对华政策上的看法迥异”的民调报告。报告的核心发现是84%的专家认为要与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而普通民众持这种观点的只占55%。为什么?我以为他们这两类被调查者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程度不一样。毫无疑问,专家们接触中国的机会要多一些。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是以一个美国大学生与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对话展开的。美生问:听说你们新疆人都是骑骆驼上班?华生以为对方在挑衅,立即回以颜色道:错矣!我们是开着奔驰上班骑着骆驼旅游。我这次到美国来读书,就是骑着骆驼从乌鲁木齐到上海,再从上海游泳到夏威夷的。美生信以为真:哦,那真的是很累呀!这位可爱的美国大学生竟然不知道从上海到夏威夷是怎样的一个距离。美国很多普通百姓对中国的认识就是这个水平。连中国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都不知道,你怎么能指望他们分辨得清楚媒体和政客所谈论的有关中国的是是非非呢?
第二,有助于全世界人民更多的关注中国。尽管我们从小都懂得要放眼世界,但是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哪有兴趣关心中国的事呢?但是他们有可能看美国的电视节目。如果奥巴马和罗姆尼都在唠叨中国的话,那作为一种时尚没准他们也会把目光投向中国。据说这次美国大选的三场辩论,全球电视观众数以亿计。如果插播广告,你想那得费多少银子呀!美国的大选辩论是在替崛起的中国做免费广告。尽管这种广告的内容听起来有点不舒服,但效果就是好!
第三,让中国人更加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我们不了解自己。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通常都不愿意正视自己。那如何了解自己呢?我的看法是要借助工具。这个工具可能是镜子,也可能是他人。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尊容,拿起镜子一照就行。而要想知道自己的德行如何,自己说了不算,你得看你在人群中的口碑。官场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美国的大选辩论就是这样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两位候选人对中国的议论,或多或少了解别的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中国有句古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待美国大选中的逆耳之言,不可以太当真,也不可以不当真。
第四,让中国人更加了解美国。美国的总统候选人辩论是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美国政治、社会和人民,特别是政治人物。首先,因为辩论的话题极为广泛,我们大体上可以知道美国当今社会主要面临或关注的是一些什么问题,比如就业等;其次,我们也可以摸清楚两党在未来四年乃至更长时间治理国家和处理世界事务的基本思路;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两党总统候选人为了赢得选票是如何地不顾一切。我们注意到,罗姆尼为了讨好失业者,不惜三番五次拿中国开涮,尽管他从在中国的投资中获利颇丰;奥巴马为了赢得同性恋者选票,义无反顾改口支持同性婚姻,尽管这样做已经背离了他的宗教信仰理念。所有这一切,亦真亦幻,亦实亦虚,都是我们平时难得一见的活美剧。
第五,为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机会。若在平时,我们说很多话,别国的百姓都不会太在意。但是这一次,是美国的两位大人物先“招惹”了我们。我们做出回应是情理之中的,相信会有更多人感兴趣。(遗憾的是三场辩论都搞完了,还没有见到拍手称奇的回应,只能看四年后了)不过,我们应该明白,无论在哪个国家大选辩论都只是一种语言的游戏,政治的游戏。不可以不当真,也不可以太当真。既然针对的是“戏言”,我们的回應就没有必要一本正经。严肃的问题何尝不可以玩笑地说呢?我们中华民族有的是智慧。况且,美国人也非常喜欢政治层面的“讽刺与幽默”。
言而总之,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在围绕中国话题互掐之后是会后悔的,因为他们忘记了事前与我们谈妥广告费。
好多年以前,我读过美国教育大师戴尔.卡内基30年代写的书《如何停止忧郁开始新的人生》。书中的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当有人跟你过不去的时候,说明你已经很重要了。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其国情咨文中明确地宣称:“整个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美国的制度只有成为一种世界制度,才能存在下去”。就因为苏联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美国人的眼里它就成了一个“邪恶帝国”。由此可见,意识形态是美国判定敌友的重要标准。
尽管苏联解体了,冷战结束了,遗憾的是冷战思维并没有从美国决策者们的头脑中消散。他们像唐吉柯德一样在幻想中寻找新的敌人,于是便将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锁定为潜在对手。尽管中国一向谨慎地奉行着“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对美方针;尽管中国现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刚过1000美元,还有近3000万左右贫困人口;尽管中国一再申明,绝不谋求世界霸权。美国仍在固守着其意识形态偏见与霸权心态,执意在国际舞台上唱着“中国威胁论”而不肯退场。
从麦卡锡的反共歇斯底里,到里根将共产主义视为洪水猛兽,再到美国新保守派们的顽固的反共情结,人们不难看到美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偏见是多么地根深蒂固!可以说,只要是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的对华遏制与防范政策就不会有大的改变。因为美国的决策者们还不想摘下意识形态的眼镜来看待友好的中国。一心扩展霸业,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因此,他们一再就人权问题做文章,在西藏和新疆问题上说三道四,在台湾问题上更是明里暗里上下其手,试图阻挠中国走向统一与强大。大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投之以桃李,而美国总是还之以荆棘的根本原因。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两个候选人都拿中国说事,特别是在举世瞩目的三场辩论中都“跟中国过不去”,我觉得这说明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现如今也无法忽视中国的存在了。尽管他们为迎合选民对中国进行了诸多无端的指责,但从大处看,他们的口中三句话不离中国,这实际上对崛起的中国而言没有什么不好,相反是好处多多。
第一,引起更多美国人关注中国。要让人理解,必先让人了解;要让人了解,必先让人关注。我们常常抱怨别人没有正确地理解自己,其实是因为他们还不真正了解我们,而不了解的原因则是他们以前对我们关注的还不够。9月18日,美国著名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一项题为“公众与专家在美国对华政策上的看法迥异”的民调报告。报告的核心发现是84%的专家认为要与中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而普通民众持这种观点的只占55%。为什么?我以为他们这两类被调查者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程度不一样。毫无疑问,专家们接触中国的机会要多一些。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是以一个美国大学生与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对话展开的。美生问:听说你们新疆人都是骑骆驼上班?华生以为对方在挑衅,立即回以颜色道:错矣!我们是开着奔驰上班骑着骆驼旅游。我这次到美国来读书,就是骑着骆驼从乌鲁木齐到上海,再从上海游泳到夏威夷的。美生信以为真:哦,那真的是很累呀!这位可爱的美国大学生竟然不知道从上海到夏威夷是怎样的一个距离。美国很多普通百姓对中国的认识就是这个水平。连中国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都不知道,你怎么能指望他们分辨得清楚媒体和政客所谈论的有关中国的是是非非呢?
第二,有助于全世界人民更多的关注中国。尽管我们从小都懂得要放眼世界,但是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哪有兴趣关心中国的事呢?但是他们有可能看美国的电视节目。如果奥巴马和罗姆尼都在唠叨中国的话,那作为一种时尚没准他们也会把目光投向中国。据说这次美国大选的三场辩论,全球电视观众数以亿计。如果插播广告,你想那得费多少银子呀!美国的大选辩论是在替崛起的中国做免费广告。尽管这种广告的内容听起来有点不舒服,但效果就是好!
第三,让中国人更加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我们不了解自己。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们通常都不愿意正视自己。那如何了解自己呢?我的看法是要借助工具。这个工具可能是镜子,也可能是他人。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尊容,拿起镜子一照就行。而要想知道自己的德行如何,自己说了不算,你得看你在人群中的口碑。官场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美国的大选辩论就是这样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两位候选人对中国的议论,或多或少了解别的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中国有句古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待美国大选中的逆耳之言,不可以太当真,也不可以不当真。
第四,让中国人更加了解美国。美国的总统候选人辩论是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美国政治、社会和人民,特别是政治人物。首先,因为辩论的话题极为广泛,我们大体上可以知道美国当今社会主要面临或关注的是一些什么问题,比如就业等;其次,我们也可以摸清楚两党在未来四年乃至更长时间治理国家和处理世界事务的基本思路;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两党总统候选人为了赢得选票是如何地不顾一切。我们注意到,罗姆尼为了讨好失业者,不惜三番五次拿中国开涮,尽管他从在中国的投资中获利颇丰;奥巴马为了赢得同性恋者选票,义无反顾改口支持同性婚姻,尽管这样做已经背离了他的宗教信仰理念。所有这一切,亦真亦幻,亦实亦虚,都是我们平时难得一见的活美剧。
第五,为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提供了机会。若在平时,我们说很多话,别国的百姓都不会太在意。但是这一次,是美国的两位大人物先“招惹”了我们。我们做出回应是情理之中的,相信会有更多人感兴趣。(遗憾的是三场辩论都搞完了,还没有见到拍手称奇的回应,只能看四年后了)不过,我们应该明白,无论在哪个国家大选辩论都只是一种语言的游戏,政治的游戏。不可以不当真,也不可以太当真。既然针对的是“戏言”,我们的回應就没有必要一本正经。严肃的问题何尝不可以玩笑地说呢?我们中华民族有的是智慧。况且,美国人也非常喜欢政治层面的“讽刺与幽默”。
言而总之,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在围绕中国话题互掐之后是会后悔的,因为他们忘记了事前与我们谈妥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