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其中观察组在术中采取静脉输液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以相同操作输液注射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麻醉药物停用后的躁动情况,记录数据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麻醉苏醒期EA躁动发生率和术后1小时疼痛评分比较上,观察组EA发生率为10%,VAS评分为(2.0±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和(3.7±0.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比较上,观察组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降低全身麻醉下骨科手术后麻醉苏醒期的EA发生率,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骨科手术;麻醉苏醒期
前言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具备镇痛、镇静的良好药物,能够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和丙泊酚药物的使用和用量,这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后发生的躁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1]。本文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本文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排除高血压未经正规控制;长期服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和镇静、镇痛药物;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动过缓;合并严重的代谢性疾病,肾脏、肝脏、肺部和心脏疾病,对于药物过敏,不能合作或者精神异常者[2]。所有患者都在全身麻醉下施行腰椎骨折减压内固定术。患者中有男性26人,女性14人,患者年龄为24-65岁,平均年龄为(56.8±7.6)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的比较上,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采取麻醉诱导,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9mg/kg,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mg/kg。手术中连续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有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对照组在术中采取静脉输液注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8μ/kg,时间为15分钟,再之后静脉输注0.4μg/kg 每小时。直到手术前的20分钟停止用药。
对照组以相同操作输液注射0.9%氯化钠溶液,手术完成后停用麻醉药,等待患者自主呼吸潮气量>350mL,血氧饱和度>95%,自主呼吸和吞咽反射都恢复之后,拔除气管导管,并将其送至麻醉恢复室。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麻醉药物停用后的躁动情况,记录数据并采取统计学分析。
1.3 评价标准
分别设定术前时间点为T0,右美托咪定或者生理盐水输注后10分钟时间点为T1,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点为T2,拔除气管之后的3分钟为T3,10分钟后为T4,针对患者的躁动情况,采取EA量表进行评分,1分表示安静,2分表示不安静,但是能够容易安静下来,3分表示中度躁动不安,但不需要制动4分表示定向力障碍、兴奋或者反抗。采取VAS评分表针对患者的麻醉苏醒不良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软件数据包对于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计量性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性资料采取X2检验。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的记录上,两组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在T1、T2、T3时间点上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在T1、T2、T3、T4时间点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EA躁动评分上,观察组麻醉苏醒期的发生率为10%(2/20)。对照组麻醉苏醒期的发生率为45%(9/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术后1小时的疼痛比较上,观察组评分为(2.0±0.5)分,对照组为(3.7±0.6)分(P<0.05)。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患者在麻醉药物作用缓慢消失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无意识障碍的表现,可以表现为妄想、呻吟、哭喊、语无伦次或者肢体无意识的运动。EA的发生,会引起患者循环系统的不稳定,或者存在暴力倾向,这对于手术的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过往的研究数据均指出,采取丙泊酚、芬太尼和佛哌啶醇等药物能够有效降低EA的发生率,但是同时药物的作用是延迟了患者的苏醒,并且还会造成一些其它的副作用,例如芬太尼容易引起术后的呼吸抑制等[3]。右美托咪定药物在1999年受到美国FDA的批准而上市,具有独特的优点,其通过脊髓内的受体发挥镇痛的作用,是一种高效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作用时间短,效果明显等优势。本文的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降低全身麻醉下骨科手术后麻醉苏醒期的EA发生率,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Jeanne Boyer. Patient agitation and dexmedetomidine[J].The Nurse Practitioner.2010(10)
[2]Jean Mantz. Alpha 2 -adrenoceptor agonists:analgesia,sedation,anxiolysis,haemodynamics,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weaning[J].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2000(2)
[3]高建瓴,詹英,杨建平,金晓红,李健.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J].上海医学.2010(06)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骨科手术;麻醉苏醒期
前言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具备镇痛、镇静的良好药物,能够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和丙泊酚药物的使用和用量,这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后发生的躁动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1]。本文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现将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本文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排除高血压未经正规控制;长期服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和镇静、镇痛药物;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动过缓;合并严重的代谢性疾病,肾脏、肝脏、肺部和心脏疾病,对于药物过敏,不能合作或者精神异常者[2]。所有患者都在全身麻醉下施行腰椎骨折减压内固定术。患者中有男性26人,女性14人,患者年龄为24-65岁,平均年龄为(56.8±7.6)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的比较上,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采取麻醉诱导,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9mg/kg,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mg/kg。手术中连续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有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对照组在术中采取静脉输液注射右美托咪定,剂量为0.8μ/kg,时间为15分钟,再之后静脉输注0.4μg/kg 每小时。直到手术前的20分钟停止用药。
对照组以相同操作输液注射0.9%氯化钠溶液,手术完成后停用麻醉药,等待患者自主呼吸潮气量>350mL,血氧饱和度>95%,自主呼吸和吞咽反射都恢复之后,拔除气管导管,并将其送至麻醉恢复室。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麻醉药物停用后的躁动情况,记录数据并采取统计学分析。
1.3 评价标准
分别设定术前时间点为T0,右美托咪定或者生理盐水输注后10分钟时间点为T1,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点为T2,拔除气管之后的3分钟为T3,10分钟后为T4,针对患者的躁动情况,采取EA量表进行评分,1分表示安静,2分表示不安静,但是能够容易安静下来,3分表示中度躁动不安,但不需要制动4分表示定向力障碍、兴奋或者反抗。采取VAS评分表针对患者的麻醉苏醒不良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软件数据包对于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计量性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性资料采取X2检验。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各个时间点的记录上,两组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在T1、T2、T3时间点上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在T1、T2、T3、T4时间点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EA躁动评分上,观察组麻醉苏醒期的发生率为10%(2/20)。对照组麻醉苏醒期的发生率为45%(9/2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术后1小时的疼痛比较上,观察组评分为(2.0±0.5)分,对照组为(3.7±0.6)分(P<0.05)。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患者在麻醉药物作用缓慢消失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无意识障碍的表现,可以表现为妄想、呻吟、哭喊、语无伦次或者肢体无意识的运动。EA的发生,会引起患者循环系统的不稳定,或者存在暴力倾向,这对于手术的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过往的研究数据均指出,采取丙泊酚、芬太尼和佛哌啶醇等药物能够有效降低EA的发生率,但是同时药物的作用是延迟了患者的苏醒,并且还会造成一些其它的副作用,例如芬太尼容易引起术后的呼吸抑制等[3]。右美托咪定药物在1999年受到美国FDA的批准而上市,具有独特的优点,其通过脊髓内的受体发挥镇痛的作用,是一种高效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作用时间短,效果明显等优势。本文的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降低全身麻醉下骨科手术后麻醉苏醒期的EA发生率,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Jeanne Boyer. Patient agitation and dexmedetomidine[J].The Nurse Practitioner.2010(10)
[2]Jean Mantz. Alpha 2 -adrenoceptor agonists:analgesia,sedation,anxiolysis,haemodynamics,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weaning[J].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2000(2)
[3]高建瓴,詹英,杨建平,金晓红,李健.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J].上海医学.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