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需要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够用、技能水平高、潜能大的高素质人才。实現这样的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可以系统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云南开放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进一步说明并验证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视野下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编号:14JZD045,主持人:肖凤翔)。子课题“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典型案例研究”,子课题主持人:陈云山。
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任务。探索并科学确立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式,已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问题。
一、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及其践行的现代化,均依赖于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人的现代化。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治理,才能帮助学习者获取职业能力和资格,并能够在工作中运用和发挥自己所学,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在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来讲,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培养的人才要适应企业技术升级的要求;从受教育者个体的来讲,要适应个体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培养的人才特征来看,技能型专门人才应具有“三高”“三强”的特点:“三高”指职业道德高、专业技能高、知识水平较高;“三强”指迁移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具体来说,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够用、技能水平高、潜能大、素质水平高的人才。实现这样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可以系统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云南开放大学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分析
云南开放大学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于2012年春季启动实施“中高职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从2012年秋季开始到2016年春季,云南开放大学已在23所开放学院、6个学习中心及条件较好的8所中职学校开展了中高职衔接项目,共计招生7.4万余人,其中毕业生2091人,在籍生6.6万余人。在开出的28个专业中,学前教育、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招生人数最多,占整个招生数的70%以上。
(一)培养方式
1.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定位,以及由此决定的学生在接受完职业教育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的规格要求。云南开放大学从社会需求及办学现状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技能结构分析入手,设计了以职业为导向、以衔接为结构的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
云南开放大学以服务终身为办学理念,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按照“知识合理构架、能力螺旋上升”的路径,对中高职教育专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化分析不同专业的工作过程,在连续的修业年限内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教学各环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减少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或机械升级,改善目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的局面,突出教学的职业性、连贯性和人才成长的可持续性,提高教育效率。
2.课程衔接与设置
云南开放大学通过对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中高职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知识、技能、素质提升的要求,通过对中高职专业职业资格标准、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以模块化课程设置来适应职业能力结构的变化,实现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建立起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衔接方面,针对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的不同特点,云南开放大学设计了适宜于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建立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标准。学校将课程分为两类:对于直线型课程(指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的课程),设计了“基础 多维扩展”的衔接方式,通过“扩展”将高职教育的必需内容补上;对于螺旋型课程(指采取螺旋的排列方式组织内容,在相邻的两个以上的单元或阶段安排基本相同但深度或广度不同内容的课程),设计了“基础 螺旋提升”的衔接方式,通过“提升”将中职学习内容不断深化和提升,一方面将课程内容从中职层面提升到高职水平,另一方面在学分兑换机制下能体现课程衔接特点,建立课程学分与职业资格证书学分互通的课程框架,促进中职学生向高职水平发展的衔接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设置三类课程:
第一类: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一体化开设的衔接课程,含综合实践课程,按高职课程的标准设置;
第二类:非衔接的高职课程,按高职课程的标准设置;
第三类:非衔接的中职课程或其他特色课程,按中职课程的标准或实际情况设置,形成完整的实施性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体系。
除此之外,云南开放大学开展了以“学分银行”为枢纽的中高职教育课程学分互认课程体系结构。主要内容为:首先,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共同知识点的衔接,以内容提升或内容扩展的不同,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组合,以利于完全学分或部分学分的兑换;其次,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学分兑换机制以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相衔接的理念为主线,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初级、中级、高级的不同层级要求相对应,进行学分认证,突出了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衔接的特点。 3.教学模式
云南开放大学的教学方式是传统面授课堂与网络教育开放、互动教学相结合,学生在文字教材与网络媒体教学资源的结合环境中学习,教师采用混合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混合型教学模式即中职教学内容以全日制面授教学形式完成,高职教学内容则是将多种教学媒体、多种课程资源、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混合运用,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性地开展开放大学的教学和支持服务。这既是在中职面授教学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进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云南开放大学以职业资格证书成果进行课程评价,实行学分兑换。在实施中,课程设计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突出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方式;实施多种形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强化“知识 技能”的考核;实行“多证书制”,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获得相应的中、高级岗位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4.实践教学及基地“校-园”实践合作园的建立
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因此实践教学是重点,“课程实践教学分解 综合实践教学”“校内模拟室实训 网络情景模拟实训 校外岗位实训”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是本项目的重要内容。其中,课程实践教学分解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呈现,综合实践教学主要以毕业实习作业过程性评价考核册形式体现。
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由于其专业建设的定位是职业导向式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学目标的一体化专业,因此必须突出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为了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建设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以及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基地、学前教育科研基地,就要整合云南高校、中职院校、学前教育行业(托幼机构等)的资源,体现开放、合作的特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创设职业情境,将幼儿园模拟活动实训、保育实训等教学实践与云南开放大学学前教育教学实践合作幼儿园活动开展的形式相配合,在幼儿园与云南开放大学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以现场教学技能实操的方式进行,并建设一个总部与云南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教师、各二级学院或学习中心任课教师与辅导教师、幼儿园园长与骨干教师、保育员考评员共同组成学前教育专业联合教研室的结构,组织并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
5.教学管理
云南开放大学实行“三个统一”的质量保障机制,即统一教学教务规范,统一编制和发布专业和课程教学标准、教学与教学支持服務要求,统一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教学质量实施内部和外部的监控与评价,包括开展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办学单位和学生评价、毕业生追踪调查、第三方机构评价等;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学校及相关教学和教学管理部门,对相关教学和教学管理要素进行修正、完善,形成闭环控制;并出台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手段,如联合教研室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助学导师制、定点联系制等。
(二)存在的问题
云南开放大学在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就现存的招生规模,已经存在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资源制作水平、信息化水平、学习支持服务能力不高等问题。同时,在大规模系统办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学、教学管理文件虽然已近完备制定,但真正执行时显示出教师执行力不强、执行能力不足、教学资源水平不够等问题,从而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高技能水平人才,我们应该从系统论、整体观的角度来看待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问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涉及培养目标设定、专业方向的衔接、课程标准的衔接、实践技能的衔接、管理制度的整合,只有将上述内容全部衔接整合好了,整个体系才能健康向上发展,才能培养出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高水平人才。除此之外,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标准的衔接、实践技能的衔接等,工作过程分析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对人才实践性的要求。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工作过程分析引领中高职衔接内涵发展
很多学者认为,中高职衔接的一个难点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他们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没有具体的指标和内涵来体现中高职教育的层次性,导致中高职衔接具体实施过程多种多样,缺乏系统性。”这个问题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方面,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需要的是高技能水平人才,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状态的、企业需要的以及符合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另一方面,从工作过程分析来确定培养目标,从而引领中高职衔接内涵的发展,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中高职衔接所培养的人才必定是既可以完成中职状态下所面对的工作过程,也可以完成企业对高职生工作过程的要求,是一个复合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过程。根据云南开放大学的中高职衔接办学经验,一体化意味着两段教育或者说是两类教育的融合,是将两类教育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中高职衔接项目实施中,衔接只是形式,而一体化才是实质,要通过职业教育的融合来实现一体化;衔接是前提,而一体化才是目标,衔接是为了实现一体化。
(二)建立以工作过程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融合
人才培养涉及很多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设施、课程、教学管理等,在这些要素中,处于核心的是课程,所有办学的要素均是以课程为核心而展开的。云南开放大学根据办学经验,通过对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中高职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设计了适宜于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建立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标准。在此过程中,工作过程分析与综合职业能力分析是课程标准制定的基础。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工作过程”的思维,培养出的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技能,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把握是必然要求。而课程正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工作过程与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两者紧密联系,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开展,使课程系统化;二是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结合工作过程以及学生应具有的职业能力,从时间安排上优化,使衔接形成良好的质量;三是在教学设计及实训设计层面循序渐进,使学生由掌握单一技能发展成掌握多种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对岗位的需要。 (三)制度衔接到位,建立协同融合的保障机制
制度因素是中高职衔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分为许多层次,有国家层面的制度、各省级层面的制度以及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学校层面的制度。根据云南开放大学的实践,这里主要讨论学校层面的制度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学校除要对国家及省级中高职衔接的各项政策进行必要的解读、执行外,还应该对本校中高职衔接的制度进行细节上的安排,云南开放大学以制度为保障,开设了多种层次的学校制度,包括“三个统一”和“五项教学支持服务制度”。这样的一些制度安排保证了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操作层面上的制度安排,使衔接过程有章程可依,避免出现混乱的局面。所以说,制度衔接要到位,建立协同融合的保障机制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要求,是办学质量保证的要求。
(四)加强实践教学的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需要培养的人才有高技能水平,其中对实践能力有高要求,而中职人才的实践要求与高职人才的实践要求完全不同,实践项目的衔接如何体现衔接的一体化是难点。云南开放大学按照“网络虚拟实训 校内实体实训 校外拓展实训 学习包个体实训”的路径构建“四元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我们认为,学校不仅要提供实践教学的场地,提供实践教学的设施设备,还应该在实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衔接上做更多的工作。应避免出现中职实践内容与高职实践内容一致的低水平重复,而应着眼于将学生逐渐由基本技能水平培养到高技能水平,能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需要。
(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
云南开放大学采用双模式办学,从宏观上讲,其就是远程开放教育和全日制教育的共同体,从微观上说,其就是在线学习和课堂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双模式办学在国内外的开放大学中成为一种主流教育模式,也成为传统著名大学正在推进的潮流之一。云南开放大学的双模式办学特指远程开放教育和全日制高职教育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在中高职衔接的试点中,云南开放大学也利用了开放大学的这一优势,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混合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既是在中职面授教学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进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多手段进行优化,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为中心,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又可以体现办学特色。
(六)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以提高办学质量
从云南开放大学的实践来看,虽然有国家级、省级政策,学校也出台了各项政策来确保中高职衔接的顺利进行,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而问题的焦点在学校各位教师的执行力和执行质量上。对中高职衔接培养任务的履行是各位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教师本身对中高职衔接认识不清,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不明确,对学生应达到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认识不到位,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是低水平的人才,远远不能达到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全校教师应进行综合研讨,理清中高职衔接的内涵,每个专业的带头人和全体教师要清楚行业实践对学生提出的不同層次的要求,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与省外的同行沟通交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能力目标以及培养能力的途径,并洞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整个培养过程,进一步完善培养途径。
四、结论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下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响应国家号召的重要举措,如何培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是整个战略举措的出发点和落足点。云南开放大学作为中高职衔接的试点机构,是培养人才的实施机构,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学校进行制度创新,并关注整个教师队伍,以确保培养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磊.培养质量视角下我国中高职衔接实践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4(10):35-37.
[2]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04):85-88.
[3]高丽娟,王晓跃,葛宏伟,等.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教学质量管理问题探究——以常州地区“中本衔接”项目为例[J].职教通讯,2015(24):75-80.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需要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够用、技能水平高、潜能大的高素质人才。实現这样的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可以系统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云南开放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进一步说明并验证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视野下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编号:14JZD045,主持人:肖凤翔)。子课题“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典型案例研究”,子课题主持人:陈云山。
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任务。探索并科学确立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式,已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问题。
一、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育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及其践行的现代化,均依赖于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人的现代化。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治理,才能帮助学习者获取职业能力和资格,并能够在工作中运用和发挥自己所学,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在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来讲,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培养的人才要适应企业技术升级的要求;从受教育者个体的来讲,要适应个体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培养的人才特征来看,技能型专门人才应具有“三高”“三强”的特点:“三高”指职业道德高、专业技能高、知识水平较高;“三强”指迁移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具体来说,培养的人才是知识够用、技能水平高、潜能大、素质水平高的人才。实现这样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可以系统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云南开放大学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分析
云南开放大学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于2012年春季启动实施“中高职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从2012年秋季开始到2016年春季,云南开放大学已在23所开放学院、6个学习中心及条件较好的8所中职学校开展了中高职衔接项目,共计招生7.4万余人,其中毕业生2091人,在籍生6.6万余人。在开出的28个专业中,学前教育、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招生人数最多,占整个招生数的70%以上。
(一)培养方式
1.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定位,以及由此决定的学生在接受完职业教育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的规格要求。云南开放大学从社会需求及办学现状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技能结构分析入手,设计了以职业为导向、以衔接为结构的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
云南开放大学以服务终身为办学理念,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按照“知识合理构架、能力螺旋上升”的路径,对中高职教育专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体化设计,整体化分析不同专业的工作过程,在连续的修业年限内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教学各环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减少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或机械升级,改善目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的局面,突出教学的职业性、连贯性和人才成长的可持续性,提高教育效率。
2.课程衔接与设置
云南开放大学通过对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中高职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知识、技能、素质提升的要求,通过对中高职专业职业资格标准、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以模块化课程设置来适应职业能力结构的变化,实现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建立起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衔接方面,针对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的不同特点,云南开放大学设计了适宜于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建立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标准。学校将课程分为两类:对于直线型课程(指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直线推进,不重复地进行排列的课程),设计了“基础 多维扩展”的衔接方式,通过“扩展”将高职教育的必需内容补上;对于螺旋型课程(指采取螺旋的排列方式组织内容,在相邻的两个以上的单元或阶段安排基本相同但深度或广度不同内容的课程),设计了“基础 螺旋提升”的衔接方式,通过“提升”将中职学习内容不断深化和提升,一方面将课程内容从中职层面提升到高职水平,另一方面在学分兑换机制下能体现课程衔接特点,建立课程学分与职业资格证书学分互通的课程框架,促进中职学生向高职水平发展的衔接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设置三类课程:
第一类: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一体化开设的衔接课程,含综合实践课程,按高职课程的标准设置;
第二类:非衔接的高职课程,按高职课程的标准设置;
第三类:非衔接的中职课程或其他特色课程,按中职课程的标准或实际情况设置,形成完整的实施性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体系。
除此之外,云南开放大学开展了以“学分银行”为枢纽的中高职教育课程学分互认课程体系结构。主要内容为:首先,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共同知识点的衔接,以内容提升或内容扩展的不同,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组合,以利于完全学分或部分学分的兑换;其次,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学分兑换机制以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相衔接的理念为主线,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初级、中级、高级的不同层级要求相对应,进行学分认证,突出了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衔接的特点。 3.教学模式
云南开放大学的教学方式是传统面授课堂与网络教育开放、互动教学相结合,学生在文字教材与网络媒体教学资源的结合环境中学习,教师采用混合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混合型教学模式即中职教学内容以全日制面授教学形式完成,高职教学内容则是将多种教学媒体、多种课程资源、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混合运用,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性地开展开放大学的教学和支持服务。这既是在中职面授教学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进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云南开放大学以职业资格证书成果进行课程评价,实行学分兑换。在实施中,课程设计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突出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方式;实施多种形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强化“知识 技能”的考核;实行“多证书制”,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获得相应的中、高级岗位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4.实践教学及基地“校-园”实践合作园的建立
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因此实践教学是重点,“课程实践教学分解 综合实践教学”“校内模拟室实训 网络情景模拟实训 校外岗位实训”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是本项目的重要内容。其中,课程实践教学分解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呈现,综合实践教学主要以毕业实习作业过程性评价考核册形式体现。
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由于其专业建设的定位是职业导向式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学目标的一体化专业,因此必须突出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为了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建设高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以及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基地、学前教育科研基地,就要整合云南高校、中职院校、学前教育行业(托幼机构等)的资源,体现开放、合作的特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创设职业情境,将幼儿园模拟活动实训、保育实训等教学实践与云南开放大学学前教育教学实践合作幼儿园活动开展的形式相配合,在幼儿园与云南开放大学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以现场教学技能实操的方式进行,并建设一个总部与云南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教师、各二级学院或学习中心任课教师与辅导教师、幼儿园园长与骨干教师、保育员考评员共同组成学前教育专业联合教研室的结构,组织并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
5.教学管理
云南开放大学实行“三个统一”的质量保障机制,即统一教学教务规范,统一编制和发布专业和课程教学标准、教学与教学支持服務要求,统一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教学质量实施内部和外部的监控与评价,包括开展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办学单位和学生评价、毕业生追踪调查、第三方机构评价等;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学校及相关教学和教学管理部门,对相关教学和教学管理要素进行修正、完善,形成闭环控制;并出台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手段,如联合教研室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助学导师制、定点联系制等。
(二)存在的问题
云南开放大学在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就现存的招生规模,已经存在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资源制作水平、信息化水平、学习支持服务能力不高等问题。同时,在大规模系统办学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教学、教学管理文件虽然已近完备制定,但真正执行时显示出教师执行力不强、执行能力不足、教学资源水平不够等问题,从而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三、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高技能水平人才,我们应该从系统论、整体观的角度来看待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问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涉及培养目标设定、专业方向的衔接、课程标准的衔接、实践技能的衔接、管理制度的整合,只有将上述内容全部衔接整合好了,整个体系才能健康向上发展,才能培养出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高水平人才。除此之外,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培养目标的设定、课程标准的衔接、实践技能的衔接等,工作过程分析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对人才实践性的要求。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从工作过程分析引领中高职衔接内涵发展
很多学者认为,中高职衔接的一个难点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他们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没有具体的指标和内涵来体现中高职教育的层次性,导致中高职衔接具体实施过程多种多样,缺乏系统性。”这个问题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方面,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需要的是高技能水平人才,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状态的、企业需要的以及符合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人才;另一方面,从工作过程分析来确定培养目标,从而引领中高职衔接内涵的发展,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中高职衔接所培养的人才必定是既可以完成中职状态下所面对的工作过程,也可以完成企业对高职生工作过程的要求,是一个复合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过程。根据云南开放大学的中高职衔接办学经验,一体化意味着两段教育或者说是两类教育的融合,是将两类教育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中高职衔接项目实施中,衔接只是形式,而一体化才是实质,要通过职业教育的融合来实现一体化;衔接是前提,而一体化才是目标,衔接是为了实现一体化。
(二)建立以工作过程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融合
人才培养涉及很多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设施、课程、教学管理等,在这些要素中,处于核心的是课程,所有办学的要素均是以课程为核心而展开的。云南开放大学根据办学经验,通过对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中高职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设计了适宜于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建立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标准。在此过程中,工作过程分析与综合职业能力分析是课程标准制定的基础。现代职业教育治理视野下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工作过程”的思维,培养出的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技能,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把握是必然要求。而课程正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工作过程与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两者紧密联系,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开展,使课程系统化;二是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结合工作过程以及学生应具有的职业能力,从时间安排上优化,使衔接形成良好的质量;三是在教学设计及实训设计层面循序渐进,使学生由掌握单一技能发展成掌握多种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对岗位的需要。 (三)制度衔接到位,建立协同融合的保障机制
制度因素是中高职衔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中高职衔接的制度分为许多层次,有国家层面的制度、各省级层面的制度以及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学校层面的制度。根据云南开放大学的实践,这里主要讨论学校层面的制度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学校除要对国家及省级中高职衔接的各项政策进行必要的解读、执行外,还应该对本校中高职衔接的制度进行细节上的安排,云南开放大学以制度为保障,开设了多种层次的学校制度,包括“三个统一”和“五项教学支持服务制度”。这样的一些制度安排保证了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操作层面上的制度安排,使衔接过程有章程可依,避免出现混乱的局面。所以说,制度衔接要到位,建立协同融合的保障机制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要求,是办学质量保证的要求。
(四)加强实践教学的衔接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需要培养的人才有高技能水平,其中对实践能力有高要求,而中职人才的实践要求与高职人才的实践要求完全不同,实践项目的衔接如何体现衔接的一体化是难点。云南开放大学按照“网络虚拟实训 校内实体实训 校外拓展实训 学习包个体实训”的路径构建“四元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我们认为,学校不仅要提供实践教学的场地,提供实践教学的设施设备,还应该在实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衔接上做更多的工作。应避免出现中职实践内容与高职实践内容一致的低水平重复,而应着眼于将学生逐渐由基本技能水平培养到高技能水平,能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需要。
(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
云南开放大学采用双模式办学,从宏观上讲,其就是远程开放教育和全日制教育的共同体,从微观上说,其就是在线学习和课堂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双模式办学在国内外的开放大学中成为一种主流教育模式,也成为传统著名大学正在推进的潮流之一。云南开放大学的双模式办学特指远程开放教育和全日制高职教育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在中高职衔接的试点中,云南开放大学也利用了开放大学的这一优势,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混合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既是在中职面授教学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进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多手段进行优化,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为中心,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又可以体现办学特色。
(六)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以提高办学质量
从云南开放大学的实践来看,虽然有国家级、省级政策,学校也出台了各项政策来确保中高职衔接的顺利进行,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而问题的焦点在学校各位教师的执行力和执行质量上。对中高职衔接培养任务的履行是各位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教师本身对中高职衔接认识不清,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不明确,对学生应达到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认识不到位,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还是低水平的人才,远远不能达到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全校教师应进行综合研讨,理清中高职衔接的内涵,每个专业的带头人和全体教师要清楚行业实践对学生提出的不同層次的要求,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与省外的同行沟通交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能力目标以及培养能力的途径,并洞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整个培养过程,进一步完善培养途径。
四、结论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下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响应国家号召的重要举措,如何培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是整个战略举措的出发点和落足点。云南开放大学作为中高职衔接的试点机构,是培养人才的实施机构,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学校进行制度创新,并关注整个教师队伍,以确保培养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磊.培养质量视角下我国中高职衔接实践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4(10):35-37.
[2]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04):85-88.
[3]高丽娟,王晓跃,葛宏伟,等.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教学质量管理问题探究——以常州地区“中本衔接”项目为例[J].职教通讯,2015(24):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