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指示语的运用则体现了语言使用对语言环境的依赖性,体现了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人称指示语是指示语的一种,其使用也反映了人称指示与语言环境的密切关系。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人称指示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语用分析
作者简介:江肖娜(1992-),女,汉族,山东省聊城人,辽宁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指示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指示语则是这一语言现象的具体体现,而指示语的应用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语境。人称指示语是指示语的一种,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所使用的称呼。人称指示语包括三种:第一人称指示,第二人称指示,第三人称指示语。在语用方面主要有两种用法:常规用法和非常规用法。非常规用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因此必须结合特定的语境来进行话语分析。
二、第一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
汉语中第一人称指示语主要有我/咱、我们/咱们,咱/咱们多用于口语中,英语中则有 I/me、we/us。其非常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和“we”的用法
汉语中的“我们”经常被用作第一人稱,目的在于表示说话者的谦逊、礼貌态度或者缩短同听话人之间的距离等等。例如:
1. 母亲对孩子说:我们该去上学了。
2. a doctor said to his patient: “how are we feeling today?”
例1中母亲对孩子说话时使用“我们”而不是“我”,从而拉近了母亲与孩子的距离,体现了母子之间的亲近感。例2表明英文中也存在相似的指示用法,为了表示对病人的关心,医生经常使用这样的人称指示语。以上这两个例子从语用学角度属于语用移情。按照通常的权势关系,这里医生通过使用we来平衡与病人的关系,使话语更为亲切,从而起到协调人际关系的交际效果。
(二)第一人称指代第二人称
4.我相信,我们每个青年同志一定不会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5.大爷,咱们这儿有饭馆吗?
以上这些例句“移花接木”的指示用法,常常给听话人带来一种亲切之感。例4中“我们”实指“你们”,这是一长者对青年们的忠告。例5中“咱们”指代“你们”,这是在套近乎,让听话人对自己有一种认同感。这两个例子都是借用第一人称,拉近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
三、第二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
汉语中第二人称指示语有你/您/你们,英语中则为 you和your。其非常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人称指代第一人称
7.哥哥是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你问他十句,他才答你一句。
8.我家孩子最爱调皮捣蛋,有时真让你哭笑不得。
以上两个例句中,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不是以说话人为中心,而是以听话人为中心。这种用法将指示中心转移到其他参与者身上,通过换位思考,使对方能够切身体会到说话人的处境。例8中“你”指代 “我”,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用“你”更贴近,更能引起听者的共鸣。
(二)第二人称泛指任何人
指示语的泛指,即指示语不需依靠语境来确定其所指和含义,在话语中不需特定的指称对象,是指示语的一种非指示用法,在语法中又被称作是人称代词的类指用法。
以下例子中的“你”泛指任何人。想要成功,任何人都得下工夫;认真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能收获幸福;在困难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泛指并没有实际所指某一个人,而是指全体或某一群体中的任何人。
10.你认真地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善待你。
11.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四、第三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
(一)第三人称指示用于借指说话人和听话人
首先,第一种情况是指代说话人自己。当谈话双方不是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如在电话中交谈时,在进行自我介绍时,通常使用第三人称指示语而不是代替人称指示语。如:Hello, this is Mary speaking.这个例子的意思是“I am Mary”。
第二种情况是代指听话者,这种用法在孩子与父母或长辈交谈时最为常见。如:宝宝你饿了吗?妈妈现在就准备午餐。这里“宝宝”就是指听话人。
(二)第三人称指示语代指任何人
12.在中国,只要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他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3.不论他是什么身份,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例12中“他”泛指任何公民,例13中“他”泛指任何违反犯罪分子。这种泛指和第二人称泛指一样,不再表示确定的所指对象,而是面向符合话语条件的任何人,话语中这种语义内涵,对任何人都适用。
五、结论
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三种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的分析,肯定了语境对人称指示语的制约作用。言语交际者正是通过不同语境下人称指示语的运用,来达到不同的交际效果。人称指示语不仅能帮助说话者达到其交际目的,巧妙地运用人称指示语,还能使说话者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何自然.(2002).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王天华.(2006).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语用分析.学术交流,35.1-5.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语用分析
作者简介:江肖娜(1992-),女,汉族,山东省聊城人,辽宁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1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指示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指示语则是这一语言现象的具体体现,而指示语的应用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语境。人称指示语是指示语的一种,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所使用的称呼。人称指示语包括三种:第一人称指示,第二人称指示,第三人称指示语。在语用方面主要有两种用法:常规用法和非常规用法。非常规用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因此必须结合特定的语境来进行话语分析。
二、第一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
汉语中第一人称指示语主要有我/咱、我们/咱们,咱/咱们多用于口语中,英语中则有 I/me、we/us。其非常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和“we”的用法
汉语中的“我们”经常被用作第一人稱,目的在于表示说话者的谦逊、礼貌态度或者缩短同听话人之间的距离等等。例如:
1. 母亲对孩子说:我们该去上学了。
2. a doctor said to his patient: “how are we feeling today?”
例1中母亲对孩子说话时使用“我们”而不是“我”,从而拉近了母亲与孩子的距离,体现了母子之间的亲近感。例2表明英文中也存在相似的指示用法,为了表示对病人的关心,医生经常使用这样的人称指示语。以上这两个例子从语用学角度属于语用移情。按照通常的权势关系,这里医生通过使用we来平衡与病人的关系,使话语更为亲切,从而起到协调人际关系的交际效果。
(二)第一人称指代第二人称
4.我相信,我们每个青年同志一定不会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5.大爷,咱们这儿有饭馆吗?
以上这些例句“移花接木”的指示用法,常常给听话人带来一种亲切之感。例4中“我们”实指“你们”,这是一长者对青年们的忠告。例5中“咱们”指代“你们”,这是在套近乎,让听话人对自己有一种认同感。这两个例子都是借用第一人称,拉近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
三、第二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
汉语中第二人称指示语有你/您/你们,英语中则为 you和your。其非常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人称指代第一人称
7.哥哥是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你问他十句,他才答你一句。
8.我家孩子最爱调皮捣蛋,有时真让你哭笑不得。
以上两个例句中,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不是以说话人为中心,而是以听话人为中心。这种用法将指示中心转移到其他参与者身上,通过换位思考,使对方能够切身体会到说话人的处境。例8中“你”指代 “我”,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用“你”更贴近,更能引起听者的共鸣。
(二)第二人称泛指任何人
指示语的泛指,即指示语不需依靠语境来确定其所指和含义,在话语中不需特定的指称对象,是指示语的一种非指示用法,在语法中又被称作是人称代词的类指用法。
以下例子中的“你”泛指任何人。想要成功,任何人都得下工夫;认真生活的每一个人都能收获幸福;在困难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泛指并没有实际所指某一个人,而是指全体或某一群体中的任何人。
10.你认真地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善待你。
11.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四、第三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
(一)第三人称指示用于借指说话人和听话人
首先,第一种情况是指代说话人自己。当谈话双方不是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时,如在电话中交谈时,在进行自我介绍时,通常使用第三人称指示语而不是代替人称指示语。如:Hello, this is Mary speaking.这个例子的意思是“I am Mary”。
第二种情况是代指听话者,这种用法在孩子与父母或长辈交谈时最为常见。如:宝宝你饿了吗?妈妈现在就准备午餐。这里“宝宝”就是指听话人。
(二)第三人称指示语代指任何人
12.在中国,只要是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他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3.不论他是什么身份,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例12中“他”泛指任何公民,例13中“他”泛指任何违反犯罪分子。这种泛指和第二人称泛指一样,不再表示确定的所指对象,而是面向符合话语条件的任何人,话语中这种语义内涵,对任何人都适用。
五、结论
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三种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的分析,肯定了语境对人称指示语的制约作用。言语交际者正是通过不同语境下人称指示语的运用,来达到不同的交际效果。人称指示语不仅能帮助说话者达到其交际目的,巧妙地运用人称指示语,还能使说话者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何自然.(2002).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王天华.(2006).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语用分析.学术交流,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