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毛是我国台湾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但是她在作品中的某些思想也受到当时包括现在的文学评论家的极大反对,即其作品中所反映的一些灵异奇诡的思想,认为是怪力乱神之谈,但这些思想却不同程度的渗透了她的大部分作品。而通过从三毛作品前世观、通灵观、宿命论三种灵异观的研究阐述,才能完成对其作品种种乐观热情等表象之下隐藏的潜意识话语新的解读。
关键词:三毛;前世观;通灵观;宿命论;潜意识。
三毛是我国台湾很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从撒哈拉故事开始,她的散文游记小说很快风靡了海峡两岸,但是她在作品中的某些思想也受到当时包括现在的文学评论家的极大反对,即其作品中所反映的一些灵异奇诡的思想,认为是怪力乱神之谈,但这些思想却不同程度的渗透了她的大部分作品。本文试图通过从三毛作品前世观、通灵观、宿命论三种灵异观的研究阐述,完成对其作品种种乐观热情等表象之下隐藏的潜意识话语新的解读。
一、前世观——柏拉图式永恒的乡愁
我虽然掌握着我生命小船的舵,但是在黑暗里,替我挂上了那颗在静静闪烁的指路星的,却是我的神。他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在我心的深处,没有惧怕,没有悲哀,有的只是一丝别离的怅然。
——三毛《回乡小笺(四版代序)》[1]
三毛的前期作品,从《撒哈拉的故事》开始,以流浪为主题掀开了自己的创作。之后的作品创作中,流浪便成为她反复咏叹的主旋律之一。三毛的这种生活方式让当时不少人为之称奇羡慕,当时同为台湾著名作家的痖弦曾经对她有过这样一段评述:“穿裙子的尤里西斯,20世纪的林之洋和尤里西斯是一位中国女孩子,那就是三毛,她渡重洋,履荒漠,以中国人特有的广博的同情、任侠的精神,以东方女性不常见的潇洒和诙谐,生动的记述了她壮阔的世界之旅的见闻和感受。”[2]后来,三毛在一次访谈中有过以下表述:“如果流浪只是为了看天空飞翔的小鸟和大草原,那就不必去流浪也罢。”[3]三毛这段话流露出了别人对她流浪的误读的轻轻的恼怒,那么,那诱惑着三毛去流浪的最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可以用她在《撒哈拉故事》中的一段话来为此先做个粗浅的解释:前世回忆似的乡愁。
三毛所提到的前世似的乡愁,不仅引领了她前行的脚步,更在她的作品中幽灵般贯穿,。三毛的作品中所描写的流浪生活多姿多彩,充满传奇意味。而其在撒哈拉的生活却并不是一如文字表面上所写的豪放旷达:《悬壶寄世》中,用一些简单的药物帮助当地穷苦的撒哈拉威人民治疗疾病,甚至用指甲油帮人补牙齿,三毛写得活色生香,当地的医疗条件之简陋可见一斑。而《芳邻》中,常来借东西又不爱护甚至理直气壮不归还的附近邻居们,三毛以一种自我调侃的口吻将这所遇到的一切幽默化。由此可见,三毛的“我执”以及强大的内心力量,自我与群体,自我与社会的异化,又使她体验到一种苦涩的光荣的自我孤独,并将这种孤独戏剧化。[4]三毛以写作者的身份始终超然于现实之外,写出来的其实是作者内心世界自我的折射。既然她的“流浪”并不浪漫,甚至有几分苦涩和矛盾,她靠强大的内心力量支撑,而那种内心力量,正是“永恒的乡愁”。
柏拉图《理想国》中先验认识论(回忆说)有这样一个典型表述。柏拉图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比如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马,但是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存在一个完美的“马”的,马的本体在理念世界(或者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天国”),现实世界中所有的马都是对这个完美的作为本原的马的本体一种模仿和复制。[5]
而恰巧的是,三毛在《送你一匹马——爱马(自序)》中,曾经这样提到:“我有一匹黑马,它的名字,叫做——源。”[6]
源,与其作品中曾多次提到的“永恒的乡愁”,完成了一个契合的对应。
而根据上面的观点,柏拉图进一步提出了先验的认识论,即著名的“回忆说”。柏拉图认为每个人都是完美的理念世界当中完美的“人”的仿制品,存在于灵魂深处的永恒的来自于理念世界的完美知识并不能被彻底抹去。[7]
三毛后期的作品中,更是大量提到了这种“前世的回忆”。《万水千山走遍——厄瓜多尔纪行》中,她“说故事”的能力达到了亦真亦幻的境界,不仅详尽描述了自己的“前世”,更以自己“今生”的经历为前世的回忆找到支撑的证据:“当我被刺骨的微风冻醒时,伏盖着的安地斯苍茫的大草原,在雨后明净如洗的黄昏里将我整个拥抱起来。眼前的景色,该是梦中来过千百次了,那份眼熟,令人有若回归,乡愁般的心境啊,怎么竟是这儿”。[8]由此读来,这不仅是对于“故乡”单纯的眷恋了,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极度的缺乏,正是这种缺乏使得她不断追寻,在既定的生活轨道中一次次叛离,在寻找的生活中以自己的想象无限美化甚至神化。她在现实中所匮乏而渴望的一切,只能用文字来温暖和装饰,从而接近自己想象中的乐园。三毛的作品正是如此,虚实之间无法探知,也不再重要,她所传达给读者,并深入人心的,便是这种永恒的,在路上的追寻。[9]
二、通灵观——亦真亦幻的迷离世界
当有一天,跑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时,世上再也不会出现束缚心灵的愁苦与欲望,那份真正的生之自由,就在眼前了。
——三毛《闹学记》[10]
在一次媒体对三毛的访谈中,三毛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问各位,你们看过一朵花没有?随便摘一朵你去看一看,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神迹……看天地的一切,看动物、母亲,都是神迹,我不能说,没法回答,我相信,因为我看到了。”[11]三毛认为自己是可以通灵的,可以是人的灵魂,也可以是植物动物甚至是石头的灵魂。三毛讲自己常常是“「乐极生悲,悲极生乐」,瞬息意念影响情绪。试想,生命被自己瞬息万变的主观意念所控制,自然是「境由心造,命由心造」,一念「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12]这使三毛遭到了评论家广泛的批评,那隐藏在其中的悲剧因素到底是什么,可以从她的作品中来具体解答。
如《石头记》中,三毛提到自己对石头的痴迷,她认为石头“大半都有精致高贵的灵魂”,[13]而她可以用自己的画笔将石头内的灵魂再度显现,“千古寂寞的石块都受了感动,一个一个向我显现出隐藏的面目来”。[14]而过了几日,当她再度审视这些石块时,却认为自己受了欺骗,“觉得石头背叛了我”,[15]最后这些让她呕心沥血的石块,却在清洁工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丢掉了,“我”发疯似的冲去海边,“惊天动地”的哭了起来,而这时候,石头却对“我”说话了:“我有一块石头,它不是属于任何人,它属于山,属于海,属于大自然……怎么来的,怎么归去。”[16]三毛是一个认为“万物皆有灵”的人,以上的故事不是偶尔也不是偶然,朱天文在一篇回忆三毛的文章中提到过这样一个细节:荷西在门前种树,种好了,三毛忽然笑起来,道,荷西,树是有脸的呢。毫无疑问,三毛是个极度敏感并且极具艺术天分的女人,但同时又拥有荒凉的内心。《石头记》中其实已经有了隐喻:“我有一块石头,它不是属于任何人,它属于山,属于海,属于大自然……怎么来的,怎么归去。”[17]在孤独的清醒中,认识到一切意义的虚妄,又无法继续给存在一个温暖的理由,“艺术的神圣与纯粹,使真正的信徒在内心把它供奉起来,高蹈于精神的空间,在艺术无限大的殿堂,捕捉生命的符号,往往会走到极端”。[18]而悲剧因素之一正在于此——三毛的通灵在于她有很好的艺术感悟力,那些感受只是她个人将事物艺术化的内在张力,她渴望从中得到快乐解脱,甚至是几乎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始终无法真正得到救赎。
她的后期作品虽然在文字中仍然传诵着温暖和乐观,仍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强烈的悲伤和虚无感。在《我的快乐天堂》的《夜半逾城——敦煌记》中她是这样写自己在敦煌的神秘感应的:“明天,就是面对莫高窟那些千年洞穴和壁画的日子,我的生命,走到这里,已经接近尽头,不知道日后还有什么权利要求更多。”[19]而进入了敦煌之后,“我”则看到了更为神秘的景象:“我打开了手电棒,昏黄的光圈下,出现了环绕七佛的飞天、舞乐、天龙八部、胁持眷属。……菩萨又说:‘你悟了吗?’我不能回答,一时间热泪狂流出来。”。[20]这段话中,三毛彻悟到了她所渴望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巨大的痛苦也同时袭击了她。这种心理并非如她在文字单纯所写的“心里已经干干净净”,背后隐藏的是更大的悲哀,或者说在敦煌之行之前,三毛已经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和诘问,感觉到了矛盾的疲累。这种悲哀就不仅仅是艺术带来的,而对万物的感知,对她不是救渡,而只能让她最终陷于虚无的孤独。她已经将自己限定在自己的世界中,拼命感知,却无法走出。所有一切对她的痛苦都没有缓解的作用,因为她永远无法达到世人理想的标准,自己理想的标准。
三、宿命论——西西弗斯的石头
繁华与寂寞、生与死、快乐与悲伤、阳光与雨水,一切都是自然,那么便将自己也交给它罢。[21]
曾有记者问过三毛,她认为自己是否是个宿命论者,她做出了以下回答:“我是不是宿命论者?你不能坐在屋子里说自己是宿命论者,我不是完全的宿命论者,但是我相信我们在世界上有个人的年限……我把将来交在冥冥中主宰的手里,一点也不急,就等着它告诉我应走的路。”[22]三毛的回答其实已经明确的表达出来了自己的立场,她认为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她认为被注定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点或许可以从她的作品中来寻找答案。
三毛早期的作品,曾结集在《雨季不再来》中,三毛在自序中写道:“这本小书……在思想上流于伤感和迷惘,但它的确是一个过去的我,一个跟今日健康进取的三毛有很大不同的二毛。”其中一篇《惑》三毛描写了自己听过电影《珍妮的画像》主题曲之后的一系列奇特的感受:“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去吹,海哗哗地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23]这样一首反复吟唱的歌象梦魇一样困扰着年少的三毛。年少的三毛,对于宿命的理解,是“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去”,《惑》一文的结尾是这样写道“依恋着那颓废自虐的满足而不能自拔”, [24]可见,当时的三毛已经陷入了一种宿命圈套,而那种圈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她为自己设下的。她从中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快乐。三毛自小就读很多书,书中的世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她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三毛在《倾城》中写道“只因世人不识痴中滋味,以为荒唐……就连只爱看书之人,其中多少靠笔乐饭。痴到深处,三宝必现,迷到终极,另有天地。”[25]在这种文字的境界中,她越走越远,文字带来的,不仅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喜悦,更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孤独和荒凉,因为当灵魂渴求和谐,而现世的生命却充满了争执,这样的不同刺激正是她创作和阅读运息的动力,成了希望和痛苦的源泉。从此种意义上来说,她是被文字蒙蔽并以自己的文字自我蒙蔽,渴望归去,却无人与同,却并无归处,这便是早期的三毛为之困惑并认定的“宿命”。
三毛不仅是在早期的作品中多次提到过“来处”、“归去”,在后期作品中这一意向更是反复出现,特别是在荷西死后,三毛的精神更加无所寄托。可以看出,三毛对这段感情,的确是投入了很多的,甚至走向了极端。当荷西和她吵架离开家时,她绞断自己的头发,一个人疯狂的流泪,荷西死后,她萌发了自杀的念头,精神和身体一度接近崩溃。三毛内心的死亡,并不可怕,其实是生的继续。在《万水千山走遍——厄瓜多尔纪行》中,三毛这样描绘死亡“大概死,便是这样明净如雪般的清朗的淡漠吧”。[26]她同时还坚信“永生”,《万水千山走遍——索诺奇》中她偶遇一名名叫安妮的女子,她们在死亡,前世,今生上有不约而同的默契,安妮不告而别后曾给三毛留下这样一封信:“……我们这种坚信永生的人,前几世必然已经认识过,而以后再来的生命,相逢与否,便不可知了。”[27]三毛还坚信自己能与死去的人的灵魂沟通,她就曾经与荷西的灵魂沟通过。这使三毛遭受了很大的批评,但仍然坚持。“死亡”和“永生”,成为三毛宿命论中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也流露在了她的文学创作之中。在她的《闹学记》中提到这样一件事,三毛回到台湾后,一个德国朋友向她求婚,她答应了,而在他们挑好结婚名片的那个晚上,她今生心甘情愿要嫁又可嫁的人,死了。三毛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每一次的求婚,在长大以后,跟眼泪总是分不开关系。那时在某一时刻中,总有一种微妙的东西触动了心灵深处,无论人向我求,我向人求,总是如此。”[28]三毛的洒脱在此露出了破绽,她是渴望爱的,但同时又希望自己能同时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却又极度害怕失去。因为过往的阴影,也因为自身的脆弱,死亡成了逃避,继续,甚至成了一场梦幻的旅行。“三毛在她高兴的时,在她满足时,脑海中总是闪过死的念头,总是极喜欢以死来继续当前的生命状态。当她感到失意,感到悲伤时,死亡的阴影更是挥之不去地萦绕着她。”[29]她一生自杀过几次,每次原因都有所不同,《求婚》中,她告诉亲友们有人向她求婚,而亲友们却各自在忙各自的事,并没注意她说话,“我看着眼前这一大群人,突然感到有一种自己被欺骗的惊骇。我一直把自己看得太重要……”[30]这个时期的三毛,她的宿命观围绕着“死亡”和“永生”两个话题,致力追寻回答她在前期提出的“往何处来,往何处去”的恐慌,却陷入了不被他人理解,被世俗束缚(亲情、友情)的阻拦。当她受到哪怕一点忽视时,她本来已经虚弱的精神便陷入更大的混乱,导致了她内心深处强烈的悲剧感。
三毛最后一部作品是《滚滚红尘》,此时她的“宿命观”,在其中有了更明晰的显现。三毛这次讲述的是一对年轻恋人章能才和沈韶华在乱世中的生离死别,而最终还是错过的故事。剧作一开始的“人物介绍”这样描述:“韶华一生的追寻,不过两件事:一、情感的归依;二、自我生命的展现。” “韶华由少年自青年时代,渴望外来的情感,潜意识里,实在出于对爱的‘从来没有得到过’,而产生更大的爱情执着。韶华将爱情与生活混为一体,韶华是一个生来极度敏感的人,她是又痛苦又清楚的那种人。”[31]这正是三毛灵魂的自我揭示。这种痛苦和清楚,来源于她体内的光芒,一种是才华的光芒,一种是愿望的光芒,在她的心中,引导着她,又折磨着她。
作为作家,三毛的文学成就不是最丰厚卓绝的。但作为女人,她拥有了无与伦比的灿烂生命,但同时也感受到了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她的灵异观历来遭到评论家们的反对,认为是无稽之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观点的确渗透到了她的许多作品当中,甚至渗透到了她的生命当中,成为她文学创作的动力和基石。
关键词:三毛;前世观;通灵观;宿命论;潜意识。
三毛是我国台湾很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从撒哈拉故事开始,她的散文游记小说很快风靡了海峡两岸,但是她在作品中的某些思想也受到当时包括现在的文学评论家的极大反对,即其作品中所反映的一些灵异奇诡的思想,认为是怪力乱神之谈,但这些思想却不同程度的渗透了她的大部分作品。本文试图通过从三毛作品前世观、通灵观、宿命论三种灵异观的研究阐述,完成对其作品种种乐观热情等表象之下隐藏的潜意识话语新的解读。
一、前世观——柏拉图式永恒的乡愁
我虽然掌握着我生命小船的舵,但是在黑暗里,替我挂上了那颗在静静闪烁的指路星的,却是我的神。他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在我心的深处,没有惧怕,没有悲哀,有的只是一丝别离的怅然。
——三毛《回乡小笺(四版代序)》[1]
三毛的前期作品,从《撒哈拉的故事》开始,以流浪为主题掀开了自己的创作。之后的作品创作中,流浪便成为她反复咏叹的主旋律之一。三毛的这种生活方式让当时不少人为之称奇羡慕,当时同为台湾著名作家的痖弦曾经对她有过这样一段评述:“穿裙子的尤里西斯,20世纪的林之洋和尤里西斯是一位中国女孩子,那就是三毛,她渡重洋,履荒漠,以中国人特有的广博的同情、任侠的精神,以东方女性不常见的潇洒和诙谐,生动的记述了她壮阔的世界之旅的见闻和感受。”[2]后来,三毛在一次访谈中有过以下表述:“如果流浪只是为了看天空飞翔的小鸟和大草原,那就不必去流浪也罢。”[3]三毛这段话流露出了别人对她流浪的误读的轻轻的恼怒,那么,那诱惑着三毛去流浪的最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可以用她在《撒哈拉故事》中的一段话来为此先做个粗浅的解释:前世回忆似的乡愁。
三毛所提到的前世似的乡愁,不仅引领了她前行的脚步,更在她的作品中幽灵般贯穿,。三毛的作品中所描写的流浪生活多姿多彩,充满传奇意味。而其在撒哈拉的生活却并不是一如文字表面上所写的豪放旷达:《悬壶寄世》中,用一些简单的药物帮助当地穷苦的撒哈拉威人民治疗疾病,甚至用指甲油帮人补牙齿,三毛写得活色生香,当地的医疗条件之简陋可见一斑。而《芳邻》中,常来借东西又不爱护甚至理直气壮不归还的附近邻居们,三毛以一种自我调侃的口吻将这所遇到的一切幽默化。由此可见,三毛的“我执”以及强大的内心力量,自我与群体,自我与社会的异化,又使她体验到一种苦涩的光荣的自我孤独,并将这种孤独戏剧化。[4]三毛以写作者的身份始终超然于现实之外,写出来的其实是作者内心世界自我的折射。既然她的“流浪”并不浪漫,甚至有几分苦涩和矛盾,她靠强大的内心力量支撑,而那种内心力量,正是“永恒的乡愁”。
柏拉图《理想国》中先验认识论(回忆说)有这样一个典型表述。柏拉图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比如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马,但是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存在一个完美的“马”的,马的本体在理念世界(或者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天国”),现实世界中所有的马都是对这个完美的作为本原的马的本体一种模仿和复制。[5]
而恰巧的是,三毛在《送你一匹马——爱马(自序)》中,曾经这样提到:“我有一匹黑马,它的名字,叫做——源。”[6]
源,与其作品中曾多次提到的“永恒的乡愁”,完成了一个契合的对应。
而根据上面的观点,柏拉图进一步提出了先验的认识论,即著名的“回忆说”。柏拉图认为每个人都是完美的理念世界当中完美的“人”的仿制品,存在于灵魂深处的永恒的来自于理念世界的完美知识并不能被彻底抹去。[7]
三毛后期的作品中,更是大量提到了这种“前世的回忆”。《万水千山走遍——厄瓜多尔纪行》中,她“说故事”的能力达到了亦真亦幻的境界,不仅详尽描述了自己的“前世”,更以自己“今生”的经历为前世的回忆找到支撑的证据:“当我被刺骨的微风冻醒时,伏盖着的安地斯苍茫的大草原,在雨后明净如洗的黄昏里将我整个拥抱起来。眼前的景色,该是梦中来过千百次了,那份眼熟,令人有若回归,乡愁般的心境啊,怎么竟是这儿”。[8]由此读来,这不仅是对于“故乡”单纯的眷恋了,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极度的缺乏,正是这种缺乏使得她不断追寻,在既定的生活轨道中一次次叛离,在寻找的生活中以自己的想象无限美化甚至神化。她在现实中所匮乏而渴望的一切,只能用文字来温暖和装饰,从而接近自己想象中的乐园。三毛的作品正是如此,虚实之间无法探知,也不再重要,她所传达给读者,并深入人心的,便是这种永恒的,在路上的追寻。[9]
二、通灵观——亦真亦幻的迷离世界
当有一天,跑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时,世上再也不会出现束缚心灵的愁苦与欲望,那份真正的生之自由,就在眼前了。
——三毛《闹学记》[10]
在一次媒体对三毛的访谈中,三毛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问各位,你们看过一朵花没有?随便摘一朵你去看一看,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神迹……看天地的一切,看动物、母亲,都是神迹,我不能说,没法回答,我相信,因为我看到了。”[11]三毛认为自己是可以通灵的,可以是人的灵魂,也可以是植物动物甚至是石头的灵魂。三毛讲自己常常是“「乐极生悲,悲极生乐」,瞬息意念影响情绪。试想,生命被自己瞬息万变的主观意念所控制,自然是「境由心造,命由心造」,一念「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12]这使三毛遭到了评论家广泛的批评,那隐藏在其中的悲剧因素到底是什么,可以从她的作品中来具体解答。
如《石头记》中,三毛提到自己对石头的痴迷,她认为石头“大半都有精致高贵的灵魂”,[13]而她可以用自己的画笔将石头内的灵魂再度显现,“千古寂寞的石块都受了感动,一个一个向我显现出隐藏的面目来”。[14]而过了几日,当她再度审视这些石块时,却认为自己受了欺骗,“觉得石头背叛了我”,[15]最后这些让她呕心沥血的石块,却在清洁工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丢掉了,“我”发疯似的冲去海边,“惊天动地”的哭了起来,而这时候,石头却对“我”说话了:“我有一块石头,它不是属于任何人,它属于山,属于海,属于大自然……怎么来的,怎么归去。”[16]三毛是一个认为“万物皆有灵”的人,以上的故事不是偶尔也不是偶然,朱天文在一篇回忆三毛的文章中提到过这样一个细节:荷西在门前种树,种好了,三毛忽然笑起来,道,荷西,树是有脸的呢。毫无疑问,三毛是个极度敏感并且极具艺术天分的女人,但同时又拥有荒凉的内心。《石头记》中其实已经有了隐喻:“我有一块石头,它不是属于任何人,它属于山,属于海,属于大自然……怎么来的,怎么归去。”[17]在孤独的清醒中,认识到一切意义的虚妄,又无法继续给存在一个温暖的理由,“艺术的神圣与纯粹,使真正的信徒在内心把它供奉起来,高蹈于精神的空间,在艺术无限大的殿堂,捕捉生命的符号,往往会走到极端”。[18]而悲剧因素之一正在于此——三毛的通灵在于她有很好的艺术感悟力,那些感受只是她个人将事物艺术化的内在张力,她渴望从中得到快乐解脱,甚至是几乎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始终无法真正得到救赎。
她的后期作品虽然在文字中仍然传诵着温暖和乐观,仍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强烈的悲伤和虚无感。在《我的快乐天堂》的《夜半逾城——敦煌记》中她是这样写自己在敦煌的神秘感应的:“明天,就是面对莫高窟那些千年洞穴和壁画的日子,我的生命,走到这里,已经接近尽头,不知道日后还有什么权利要求更多。”[19]而进入了敦煌之后,“我”则看到了更为神秘的景象:“我打开了手电棒,昏黄的光圈下,出现了环绕七佛的飞天、舞乐、天龙八部、胁持眷属。……菩萨又说:‘你悟了吗?’我不能回答,一时间热泪狂流出来。”。[20]这段话中,三毛彻悟到了她所渴望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巨大的痛苦也同时袭击了她。这种心理并非如她在文字单纯所写的“心里已经干干净净”,背后隐藏的是更大的悲哀,或者说在敦煌之行之前,三毛已经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和诘问,感觉到了矛盾的疲累。这种悲哀就不仅仅是艺术带来的,而对万物的感知,对她不是救渡,而只能让她最终陷于虚无的孤独。她已经将自己限定在自己的世界中,拼命感知,却无法走出。所有一切对她的痛苦都没有缓解的作用,因为她永远无法达到世人理想的标准,自己理想的标准。
三、宿命论——西西弗斯的石头
繁华与寂寞、生与死、快乐与悲伤、阳光与雨水,一切都是自然,那么便将自己也交给它罢。[21]
曾有记者问过三毛,她认为自己是否是个宿命论者,她做出了以下回答:“我是不是宿命论者?你不能坐在屋子里说自己是宿命论者,我不是完全的宿命论者,但是我相信我们在世界上有个人的年限……我把将来交在冥冥中主宰的手里,一点也不急,就等着它告诉我应走的路。”[22]三毛的回答其实已经明确的表达出来了自己的立场,她认为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她认为被注定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这点或许可以从她的作品中来寻找答案。
三毛早期的作品,曾结集在《雨季不再来》中,三毛在自序中写道:“这本小书……在思想上流于伤感和迷惘,但它的确是一个过去的我,一个跟今日健康进取的三毛有很大不同的二毛。”其中一篇《惑》三毛描写了自己听过电影《珍妮的画像》主题曲之后的一系列奇特的感受:“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去吹,海哗哗地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23]这样一首反复吟唱的歌象梦魇一样困扰着年少的三毛。年少的三毛,对于宿命的理解,是“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去”,《惑》一文的结尾是这样写道“依恋着那颓废自虐的满足而不能自拔”, [24]可见,当时的三毛已经陷入了一种宿命圈套,而那种圈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她为自己设下的。她从中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快乐。三毛自小就读很多书,书中的世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她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三毛在《倾城》中写道“只因世人不识痴中滋味,以为荒唐……就连只爱看书之人,其中多少靠笔乐饭。痴到深处,三宝必现,迷到终极,另有天地。”[25]在这种文字的境界中,她越走越远,文字带来的,不仅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喜悦,更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孤独和荒凉,因为当灵魂渴求和谐,而现世的生命却充满了争执,这样的不同刺激正是她创作和阅读运息的动力,成了希望和痛苦的源泉。从此种意义上来说,她是被文字蒙蔽并以自己的文字自我蒙蔽,渴望归去,却无人与同,却并无归处,这便是早期的三毛为之困惑并认定的“宿命”。
三毛不仅是在早期的作品中多次提到过“来处”、“归去”,在后期作品中这一意向更是反复出现,特别是在荷西死后,三毛的精神更加无所寄托。可以看出,三毛对这段感情,的确是投入了很多的,甚至走向了极端。当荷西和她吵架离开家时,她绞断自己的头发,一个人疯狂的流泪,荷西死后,她萌发了自杀的念头,精神和身体一度接近崩溃。三毛内心的死亡,并不可怕,其实是生的继续。在《万水千山走遍——厄瓜多尔纪行》中,三毛这样描绘死亡“大概死,便是这样明净如雪般的清朗的淡漠吧”。[26]她同时还坚信“永生”,《万水千山走遍——索诺奇》中她偶遇一名名叫安妮的女子,她们在死亡,前世,今生上有不约而同的默契,安妮不告而别后曾给三毛留下这样一封信:“……我们这种坚信永生的人,前几世必然已经认识过,而以后再来的生命,相逢与否,便不可知了。”[27]三毛还坚信自己能与死去的人的灵魂沟通,她就曾经与荷西的灵魂沟通过。这使三毛遭受了很大的批评,但仍然坚持。“死亡”和“永生”,成为三毛宿命论中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也流露在了她的文学创作之中。在她的《闹学记》中提到这样一件事,三毛回到台湾后,一个德国朋友向她求婚,她答应了,而在他们挑好结婚名片的那个晚上,她今生心甘情愿要嫁又可嫁的人,死了。三毛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每一次的求婚,在长大以后,跟眼泪总是分不开关系。那时在某一时刻中,总有一种微妙的东西触动了心灵深处,无论人向我求,我向人求,总是如此。”[28]三毛的洒脱在此露出了破绽,她是渴望爱的,但同时又希望自己能同时与人保持一定距离,却又极度害怕失去。因为过往的阴影,也因为自身的脆弱,死亡成了逃避,继续,甚至成了一场梦幻的旅行。“三毛在她高兴的时,在她满足时,脑海中总是闪过死的念头,总是极喜欢以死来继续当前的生命状态。当她感到失意,感到悲伤时,死亡的阴影更是挥之不去地萦绕着她。”[29]她一生自杀过几次,每次原因都有所不同,《求婚》中,她告诉亲友们有人向她求婚,而亲友们却各自在忙各自的事,并没注意她说话,“我看着眼前这一大群人,突然感到有一种自己被欺骗的惊骇。我一直把自己看得太重要……”[30]这个时期的三毛,她的宿命观围绕着“死亡”和“永生”两个话题,致力追寻回答她在前期提出的“往何处来,往何处去”的恐慌,却陷入了不被他人理解,被世俗束缚(亲情、友情)的阻拦。当她受到哪怕一点忽视时,她本来已经虚弱的精神便陷入更大的混乱,导致了她内心深处强烈的悲剧感。
三毛最后一部作品是《滚滚红尘》,此时她的“宿命观”,在其中有了更明晰的显现。三毛这次讲述的是一对年轻恋人章能才和沈韶华在乱世中的生离死别,而最终还是错过的故事。剧作一开始的“人物介绍”这样描述:“韶华一生的追寻,不过两件事:一、情感的归依;二、自我生命的展现。” “韶华由少年自青年时代,渴望外来的情感,潜意识里,实在出于对爱的‘从来没有得到过’,而产生更大的爱情执着。韶华将爱情与生活混为一体,韶华是一个生来极度敏感的人,她是又痛苦又清楚的那种人。”[31]这正是三毛灵魂的自我揭示。这种痛苦和清楚,来源于她体内的光芒,一种是才华的光芒,一种是愿望的光芒,在她的心中,引导着她,又折磨着她。
作为作家,三毛的文学成就不是最丰厚卓绝的。但作为女人,她拥有了无与伦比的灿烂生命,但同时也感受到了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她的灵异观历来遭到评论家们的反对,认为是无稽之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观点的确渗透到了她的许多作品当中,甚至渗透到了她的生命当中,成为她文学创作的动力和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