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虽然对不同学段孩子的写话习作提出不同的要求,却体现了前后承接,螺旋上升的特点。这也可适用于阅读课堂的读写训练。在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读写训练的时候,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否则会让读写训练流于形式。另外,在设计读写训练点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写的训练要尽可能地不去割断课文的文脉,让写的训练成为原文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并与原文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螺旋上升 面向全体 有机统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48-02
近年来,课堂读写结合渐渐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趋势,从理论上讲,它是对迁移理念最好的注释。从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到贾德的“概括化理论”,或者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说”,如果从读写结合的视角进行分析,它们都强调一个共同点:通过给学生提供文本,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揣摩、体会并借鉴其写作方法,有效地运用于自己的习作。而《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在閱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就是对这一教学建议的具体体现。如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以课本为范例,在阅读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避免出现“假练笔”、“空练笔”、“浅练笔”的现象,也就成了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研究的课题。根据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螺旋上升—— 一层更比一层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虽然对不同学段孩子的写话和习作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其中却体现出了前后承接、螺旋上升的特点,这个原则也可适用于阅读课堂的读写训练。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都会出现同一个句式,而这些句式其实也是常用的句式,需要学生掌握的句式。就以“有的……有的……”为例,这个句式出现在好几篇课文中,比如三年级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荷花》,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秦兵马俑》。在利用这个句式进行读写训练的时候,不同年级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一次的训练都应该比上一次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达到熟练掌握这个句式,并在写作能力上有所提高。
如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荷花》中有一个自然段描写荷花的样子的段落,作者就用了‘’有的……有的……‘’这个句式,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直接用“有的……有的……”句式想象荷花还有什么样子进行练笔。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不必提太高的要求,也没必要要求孩子在用词方面像课文那样精练,只要孩子能够发挥想象把荷花的样子写出来即可。而四年级上册的《秦兵马俑》中也有一个自然段专门描写秦兵马俑的神态的段落,其中也用了“有的……有的……”这个句式,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这时不但要让孩子写出秦兵马俑还有哪些不同的神态,还要进一步提高要求,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这些秦兵马俑不同的神态所蕴含的不同的心理。
另外,语文课本中不仅有些句式会在不同的课文中重复出现,不同的课本中有些段落也有相同的构成方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了解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先分述后总结、按并列段式等段的构成方式,逐渐形成段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训练,并且在读写训练时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出现单纯的重复机械训练的现象。
二、面向全体——雨露均撒泽众生
阅读课文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但是,在进行读写训练的同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在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读写训练设计的时候,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否则就会让读写训练流于形式,也失去了训练的实效性了。
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在处理文中具体描写聋哑青年让鱼游到了纸上这个重点段时,我设计了一个读写训练点。首先,我用一张画金鱼的水墨图让孩子理解“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这两个关键词,体会作者写出了聋哑青年画金鱼时快与慢的对比,小处着眼与大处用笔的对比,整体入手与部分刻画的对比。接着我指导孩子们关注“有时……有时……”这个句式以及“像”“仿佛”这两个比喻词,引导孩子了解作者用这个句式写出了聋哑青年画金鱼时不同的方法,并用两个比喻词把句子写得生动又具体,最后,我把写的训练引入课堂:
合唱比赛开始了。舞台上的同学们随着音乐有时________,像____________;有时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
从上课的结果来看,由于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水平,所以,孩子们写起来得心应手。课堂上大部分孩子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也写得很精彩。
因此,笔者认为,当我们设计读写训练点的时候,应该针对全体学生的水平进行设计,使每个孩子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参与读写训练的积极性。
三、有机统一 ——大珠小珠落玉盘
语文课堂的读写训练的基础是读,只有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并领会了作者的写法之后,才能谈到写的训练。因此,在设计读写训练点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我们写的训练是不是尽可能地不去割断课文的文脉,让写的训练成为原文的延伸与拓展,又能够与原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写的训练成为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以前文《鱼游到了纸上》所设计的读写训练点为例,虽然写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文中的句式,并锻炼他们想象的能力,可有些老师提出这个写的训练是关于歌唱比赛,而原文是关于画金鱼的,这样忽然的转折是不是打破了文章的意脉,显得有点突兀。仔细想来,也有一定的道理。于是我想,是不是在设计读写结合点时,把二者统一起来。
既然课堂练笔来源于阅读课堂,融合了阅读写作,所以,我们应该让这种训练为孩子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又同时提高写作能力,做到一举两得。我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一课时,是这样组织课堂的:
师:周恩来在租界到底看到了什么呀?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生:他看到了一个洋人在租界地轧死了一个中国人,而中国的巡警却不替中国人做主,反而训斥中国人自己。
师:他训斥的是文中哪个人呀?
生:一位妇女。
师:那这个巡警是怎样训斥这位妇女的呢?我给大家开个头:中国巡警怒气冲冲地喊到……
(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并修改。最后请两位同学上台读,读后当面评改)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习作实录)
生:中国巡警怒气冲冲地喊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租界地,是外国人的地盘,没把你抓起来已经便宜你了,你还想怎么样?识相点快点滚,别自找麻烦。
师:周恩来为什么会觉得”中华不振”,你们知道原因了吗?
生1:中国人自己欺辱中国人。
生2:明明是自己的土地,却被外国人占领了;明明是中国人受害,却没有人替他们做主。
生3:外国人在中国轧死了中国人,还那么得意洋洋,可见中国太弱了。
……
这个读写训练就与课文内容结合得很紧,既让孩子写的能力得到锻炼,又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真是一箭双雕。
总之,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应该做到循序渐进,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的时候,应该兼顾尽量不割断文脉,使读写结合成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这样的读写结合,才是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松点亮学生的习作之路,。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余娟:《读写结合 相得益彰》,见《学生之友(小学版)》[J].2011年第02期.
【关键词】螺旋上升 面向全体 有机统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48-02
近年来,课堂读写结合渐渐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趋势,从理论上讲,它是对迁移理念最好的注释。从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到贾德的“概括化理论”,或者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说”,如果从读写结合的视角进行分析,它们都强调一个共同点:通过给学生提供文本,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揣摩、体会并借鉴其写作方法,有效地运用于自己的习作。而《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在閱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就是对这一教学建议的具体体现。如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以课本为范例,在阅读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避免出现“假练笔”、“空练笔”、“浅练笔”的现象,也就成了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研究的课题。根据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螺旋上升—— 一层更比一层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虽然对不同学段孩子的写话和习作提出不同的要求,但其中却体现出了前后承接、螺旋上升的特点,这个原则也可适用于阅读课堂的读写训练。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都会出现同一个句式,而这些句式其实也是常用的句式,需要学生掌握的句式。就以“有的……有的……”为例,这个句式出现在好几篇课文中,比如三年级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荷花》,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秦兵马俑》。在利用这个句式进行读写训练的时候,不同年级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一次的训练都应该比上一次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达到熟练掌握这个句式,并在写作能力上有所提高。
如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荷花》中有一个自然段描写荷花的样子的段落,作者就用了‘’有的……有的……‘’这个句式,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直接用“有的……有的……”句式想象荷花还有什么样子进行练笔。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不必提太高的要求,也没必要要求孩子在用词方面像课文那样精练,只要孩子能够发挥想象把荷花的样子写出来即可。而四年级上册的《秦兵马俑》中也有一个自然段专门描写秦兵马俑的神态的段落,其中也用了“有的……有的……”这个句式,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这时不但要让孩子写出秦兵马俑还有哪些不同的神态,还要进一步提高要求,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这些秦兵马俑不同的神态所蕴含的不同的心理。
另外,语文课本中不仅有些句式会在不同的课文中重复出现,不同的课本中有些段落也有相同的构成方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了解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先分述后总结、按并列段式等段的构成方式,逐渐形成段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训练,并且在读写训练时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出现单纯的重复机械训练的现象。
二、面向全体——雨露均撒泽众生
阅读课文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但是,在进行读写训练的同时,我们应该考虑到本班孩子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在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读写训练设计的时候,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否则就会让读写训练流于形式,也失去了训练的实效性了。
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在处理文中具体描写聋哑青年让鱼游到了纸上这个重点段时,我设计了一个读写训练点。首先,我用一张画金鱼的水墨图让孩子理解“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这两个关键词,体会作者写出了聋哑青年画金鱼时快与慢的对比,小处着眼与大处用笔的对比,整体入手与部分刻画的对比。接着我指导孩子们关注“有时……有时……”这个句式以及“像”“仿佛”这两个比喻词,引导孩子了解作者用这个句式写出了聋哑青年画金鱼时不同的方法,并用两个比喻词把句子写得生动又具体,最后,我把写的训练引入课堂:
合唱比赛开始了。舞台上的同学们随着音乐有时________,像____________;有时___________,仿佛____________。
从上课的结果来看,由于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水平,所以,孩子们写起来得心应手。课堂上大部分孩子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也写得很精彩。
因此,笔者认为,当我们设计读写训练点的时候,应该针对全体学生的水平进行设计,使每个孩子都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参与读写训练的积极性。
三、有机统一 ——大珠小珠落玉盘
语文课堂的读写训练的基础是读,只有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并领会了作者的写法之后,才能谈到写的训练。因此,在设计读写训练点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我们写的训练是不是尽可能地不去割断课文的文脉,让写的训练成为原文的延伸与拓展,又能够与原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写的训练成为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以前文《鱼游到了纸上》所设计的读写训练点为例,虽然写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文中的句式,并锻炼他们想象的能力,可有些老师提出这个写的训练是关于歌唱比赛,而原文是关于画金鱼的,这样忽然的转折是不是打破了文章的意脉,显得有点突兀。仔细想来,也有一定的道理。于是我想,是不是在设计读写结合点时,把二者统一起来。
既然课堂练笔来源于阅读课堂,融合了阅读写作,所以,我们应该让这种训练为孩子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又同时提高写作能力,做到一举两得。我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一课时,是这样组织课堂的:
师:周恩来在租界到底看到了什么呀?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生:他看到了一个洋人在租界地轧死了一个中国人,而中国的巡警却不替中国人做主,反而训斥中国人自己。
师:他训斥的是文中哪个人呀?
生:一位妇女。
师:那这个巡警是怎样训斥这位妇女的呢?我给大家开个头:中国巡警怒气冲冲地喊到……
(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并修改。最后请两位同学上台读,读后当面评改)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习作实录)
生:中国巡警怒气冲冲地喊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租界地,是外国人的地盘,没把你抓起来已经便宜你了,你还想怎么样?识相点快点滚,别自找麻烦。
师:周恩来为什么会觉得”中华不振”,你们知道原因了吗?
生1:中国人自己欺辱中国人。
生2:明明是自己的土地,却被外国人占领了;明明是中国人受害,却没有人替他们做主。
生3:外国人在中国轧死了中国人,还那么得意洋洋,可见中国太弱了。
……
这个读写训练就与课文内容结合得很紧,既让孩子写的能力得到锻炼,又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真是一箭双雕。
总之,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应该做到循序渐进,设计读写结合训练的时候,应该兼顾尽量不割断文脉,使读写结合成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这样的读写结合,才是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松点亮学生的习作之路,。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余娟:《读写结合 相得益彰》,见《学生之友(小学版)》[J].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