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和特色。新编语文课本把阅读范文与“写作、口语和交际”进行并列,虽然没有把作文放在核心的地位上,但是总算在理论上把最能表现学生素质的三个环节平衡了,这是一个较大的改革。但这样的编排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写作教学成了一个大杂烩,缺少一个可以操作的系统和序列。那么如何借助综合性学习来构建一个适合初中生的写作序列呢?作为教研员,笔者和一线语文教师一起进行了“‘先写后教’初中微格作文教学”的研究,并请三位教师展示了三堂综合性学习的公开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 根据主体习作认知,倡导“先写后教”的训练序列
“先写后教”,倡导回归写作的本源。写作的本质就是宣泄内心情感的律动,张扬的个性,观照思想,用文字展现心灵的风景。它是心的跳动,是灵魂的呼吸。真实是写作的生命,真实来源于生活,所有的痛苦、欢欣、感动、幸与不幸都因是生命的原态而美好,所有的理性因之与生命有关而变得高贵。“原生态”“寻根”“回归”是当今写作的潮流,更是打破作文瓶颈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落实“先写后教”?开课的王峥、许琪江、章凤三位老师针对不同的课型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教学,相关情况如表1所示。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倡“先写后教”的初中作文微格训练,就是根据听、说、读、写的规定和要求,将作文微格训练分为两大系列,即口头作文训练系列和书面作文训练系列。实践中我们发现,口头作文微格训练非常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其实,“先写”不一定是书面写,它可以根据课堂环节的需要灵活调用。“先写”既可以是口头的表达,也可以是书面的陈述;既可以安排在课前,也可以安排在课堂上。但有一点是必须遵循的,那就是教师的指导一定要根植于学生作文的现实基础,这样指导才能有的放矢。
二、 遵循主体心理特点,构建文体思维训练序列
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质到新质的不断变化完善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变化。初中作文训练的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作文能力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初中作文训练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去开展。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体现并制约着学生的智力状况,而抽象逻辑思维则是思维的一面镜子,所以我们可以经由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特点的考察,看出其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序列性。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各项抽象逻辑思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初中阶段,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中占优势,但这时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经验的支持。作文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积累到有效地构思,再到成文,需要运用观察、感悟、体验、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活动,作文的过程是人的感知力、思考力、想象力、感悟力提高的过程。因此,作文的训练,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人的训练,它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过程。当然,不同阶段,思维训练的落脚点也不同。
基于这一点,执教的三位教师分别立足于三个年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王峥老师选择了七年级综合性学习中的《成长的烦恼》,从学生的烦恼入题,通过学生的情境表演,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三个不同的场景来记叙学生的烦恼;许琪江老师执教的《到民间采风去》,则从水乡视频导入,由发散思维到聚焦思维,引出观察对象乌篷船,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对事物进行介绍;章凤老师执教的《好读书,读好书》带给学生的是一堂对中学生读书现状的思考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自己阅读实际,写出了对读书的看法、见解。三堂课分别培养的是:七年级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和习惯;八年级学生整合思维介绍某种事物的能力;九年级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维、陈述观点的能力。这样就相当于按不同年级有目标地训练学生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思维。
三、 按照年段习作特点,探索文体训练指导序列
(一) 七年级——写记叙性文章,要求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七年级学生主要要培养的是他们观察的方法与习惯,以及如何记叙表达的能力。基于这一点,王峥老师将《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1. 说一说,我心中的烦恼
请三到四个学生说说自己目前的烦恼,并在课前丢进名为“心灵花园”的纸盒。要求:能用一到两个成语或一种修辞方法来说。
2. 看一看,他们的烦恼
要求学生在讲了自己的烦恼、听了别人的烦恼之后,再欣赏一个小品(请三个学生表演),并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
3. 写一写,我的烦恼
以小组为单位写下小品中主人公的烦恼,要求以第一人称来写,200字左右。
课件出示要求:写通顺,写清楚。
等学生写完,展示部分学生的习作并点评,归纳写作的方法。
课件出示进一步要求:写生动。(1)各种描写方法的应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2)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3)环境描写。
根据点评,对自己的作品再加以修改,修改后再次展示并作点评。
王老师设计的“说—看—写”,是一个思维训练的序列。尤其是“写一写”的指导特别到位,从“写通顺,写清楚”的初步要求,到借助写作技巧尝试“写生动”。这样步步深入,可以引领学生把眼前观察到的事物写通顺、写清楚、写生动。
(二) 八年级——写简单说明文,要求抓住事物特征,做到明白清楚
八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许琪江老师执教的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在引导学生了解乌篷船的历史时,设计了以下环节:
1. 说一说:你对乌篷船的了解。
2. 看一看、写一写:(1)熟悉乌篷船,对其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构造等方面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2)找出乌篷船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把观察与联想、想象结合起来,把说明与描述结合起来);(3)对照图片,仔细观察,写说明语;(4)用投影展示1-2个学生的习作,师生点评。 3. 观一观、写一写:看视频,修改文章,进一步丰富内容。
4. 评一评、改一改:小组交流习作,结合评价要求进行评述(评价要求为: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和结构,条理清晰;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富于变化),然后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注意使用修改符号。
5. 展一展,评一评:(1)实物投影展示文章(选择一篇典型文章即可);(2)结合文章,师生交流(说出写得好的地方:从内容上看,抓住了乌篷船的哪些方面;从顺序上来看,条理是否清楚,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从表达上来看,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字、词等是否准确)。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许老师的教学引领学生一步步地学习从简单介绍到具体呈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 九年级——写简单的议论文,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根据思维的特征,九年级学生的写作应注重思辨能力的训练。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章凤老师在执教《好读书,读好书》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板块一:好读书
环节一:中学生读书现状。
(1) 出示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
(2) 播放学生赖以买书的实体书店的经营情况。
(3) 学生思考,中学生的读书现状。
环节二:古人好读书。
(1) 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古人好读书的名言。
(2) 教师展示一组有特点的名言,请学生一起来感悟。
(3) 学生讲述所知道的名人好读书的故事。
板块二:读好书
环节一:探讨中学生的阅读现状。
(1) 出示学生课外阅读种类的调查结果,请学生分析。
(2) 探讨中学生该读经典名著还是流行作品。
环节二:推荐部分经典名著和流行作品。
板块三:读书倡议
呼吁大家好读书,读好书。
这一设计的思路比较清晰。前面两个板块先引领学生思考中学生的读书现状,再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名人好读书的故事,最后探讨中学生是该读经典名著还是流行作品。在此基础上,推出第三个板块:发出读书倡议,呼吁大家好读书,读好书。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的观点就能在层层思索之中逐渐明晰。
总而言之,写作训练自有其推进的序列。我们可以以综合性学习为抓手,植根教材,循序推进,提倡先写后教,实施微格训练,跟进并落实写作评价: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一、 根据主体习作认知,倡导“先写后教”的训练序列
“先写后教”,倡导回归写作的本源。写作的本质就是宣泄内心情感的律动,张扬的个性,观照思想,用文字展现心灵的风景。它是心的跳动,是灵魂的呼吸。真实是写作的生命,真实来源于生活,所有的痛苦、欢欣、感动、幸与不幸都因是生命的原态而美好,所有的理性因之与生命有关而变得高贵。“原生态”“寻根”“回归”是当今写作的潮流,更是打破作文瓶颈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落实“先写后教”?开课的王峥、许琪江、章凤三位老师针对不同的课型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教学,相关情况如表1所示。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提倡“先写后教”的初中作文微格训练,就是根据听、说、读、写的规定和要求,将作文微格训练分为两大系列,即口头作文训练系列和书面作文训练系列。实践中我们发现,口头作文微格训练非常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其实,“先写”不一定是书面写,它可以根据课堂环节的需要灵活调用。“先写”既可以是口头的表达,也可以是书面的陈述;既可以安排在课前,也可以安排在课堂上。但有一点是必须遵循的,那就是教师的指导一定要根植于学生作文的现实基础,这样指导才能有的放矢。
二、 遵循主体心理特点,构建文体思维训练序列
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旧质到新质的不断变化完善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变化。初中作文训练的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作文能力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初中作文训练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去开展。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体现并制约着学生的智力状况,而抽象逻辑思维则是思维的一面镜子,所以我们可以经由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特点的考察,看出其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序列性。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各项抽象逻辑思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初中阶段,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中占优势,但这时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经验的支持。作文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积累到有效地构思,再到成文,需要运用观察、感悟、体验、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活动,作文的过程是人的感知力、思考力、想象力、感悟力提高的过程。因此,作文的训练,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人的训练,它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过程。当然,不同阶段,思维训练的落脚点也不同。
基于这一点,执教的三位教师分别立足于三个年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王峥老师选择了七年级综合性学习中的《成长的烦恼》,从学生的烦恼入题,通过学生的情境表演,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三个不同的场景来记叙学生的烦恼;许琪江老师执教的《到民间采风去》,则从水乡视频导入,由发散思维到聚焦思维,引出观察对象乌篷船,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对事物进行介绍;章凤老师执教的《好读书,读好书》带给学生的是一堂对中学生读书现状的思考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自己阅读实际,写出了对读书的看法、见解。三堂课分别培养的是:七年级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和习惯;八年级学生整合思维介绍某种事物的能力;九年级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维、陈述观点的能力。这样就相当于按不同年级有目标地训练学生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思维。
三、 按照年段习作特点,探索文体训练指导序列
(一) 七年级——写记叙性文章,要求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七年级学生主要要培养的是他们观察的方法与习惯,以及如何记叙表达的能力。基于这一点,王峥老师将《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1. 说一说,我心中的烦恼
请三到四个学生说说自己目前的烦恼,并在课前丢进名为“心灵花园”的纸盒。要求:能用一到两个成语或一种修辞方法来说。
2. 看一看,他们的烦恼
要求学生在讲了自己的烦恼、听了别人的烦恼之后,再欣赏一个小品(请三个学生表演),并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
3. 写一写,我的烦恼
以小组为单位写下小品中主人公的烦恼,要求以第一人称来写,200字左右。
课件出示要求:写通顺,写清楚。
等学生写完,展示部分学生的习作并点评,归纳写作的方法。
课件出示进一步要求:写生动。(1)各种描写方法的应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2)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3)环境描写。
根据点评,对自己的作品再加以修改,修改后再次展示并作点评。
王老师设计的“说—看—写”,是一个思维训练的序列。尤其是“写一写”的指导特别到位,从“写通顺,写清楚”的初步要求,到借助写作技巧尝试“写生动”。这样步步深入,可以引领学生把眼前观察到的事物写通顺、写清楚、写生动。
(二) 八年级——写简单说明文,要求抓住事物特征,做到明白清楚
八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许琪江老师执教的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在引导学生了解乌篷船的历史时,设计了以下环节:
1. 说一说:你对乌篷船的了解。
2. 看一看、写一写:(1)熟悉乌篷船,对其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构造等方面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2)找出乌篷船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把观察与联想、想象结合起来,把说明与描述结合起来);(3)对照图片,仔细观察,写说明语;(4)用投影展示1-2个学生的习作,师生点评。 3. 观一观、写一写:看视频,修改文章,进一步丰富内容。
4. 评一评、改一改:小组交流习作,结合评价要求进行评述(评价要求为: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和结构,条理清晰;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富于变化),然后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注意使用修改符号。
5. 展一展,评一评:(1)实物投影展示文章(选择一篇典型文章即可);(2)结合文章,师生交流(说出写得好的地方:从内容上看,抓住了乌篷船的哪些方面;从顺序上来看,条理是否清楚,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从表达上来看,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字、词等是否准确)。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许老师的教学引领学生一步步地学习从简单介绍到具体呈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 九年级——写简单的议论文,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根据思维的特征,九年级学生的写作应注重思辨能力的训练。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章凤老师在执教《好读书,读好书》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板块一:好读书
环节一:中学生读书现状。
(1) 出示关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
(2) 播放学生赖以买书的实体书店的经营情况。
(3) 学生思考,中学生的读书现状。
环节二:古人好读书。
(1) 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古人好读书的名言。
(2) 教师展示一组有特点的名言,请学生一起来感悟。
(3) 学生讲述所知道的名人好读书的故事。
板块二:读好书
环节一:探讨中学生的阅读现状。
(1) 出示学生课外阅读种类的调查结果,请学生分析。
(2) 探讨中学生该读经典名著还是流行作品。
环节二:推荐部分经典名著和流行作品。
板块三:读书倡议
呼吁大家好读书,读好书。
这一设计的思路比较清晰。前面两个板块先引领学生思考中学生的读书现状,再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名人好读书的故事,最后探讨中学生是该读经典名著还是流行作品。在此基础上,推出第三个板块:发出读书倡议,呼吁大家好读书,读好书。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的观点就能在层层思索之中逐渐明晰。
总而言之,写作训练自有其推进的序列。我们可以以综合性学习为抓手,植根教材,循序推进,提倡先写后教,实施微格训练,跟进并落实写作评价: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