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8-0211-01
滨河山地型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是城乡规划实务课程拓展的教学内容,因没有成体系的教学资料,在实际教学中依据本人在规划科研工作的实际经验及零散收集的信息,整理总结了该课的教学要点,供相关学习和实践的人员参考。
滨河山地型小城镇景观要素包括山林、水系、建筑、农田、道路等组分,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沿河线性拓展的特点,使其景观规划和设计上具备独特的方式。
一、滨河山地型小城镇景观现状
1、对现存自然景观价值的意识不足,过分依赖人工造景。
滨河山地型小城镇的山林和水系没有作为环境部分给予重视。存在为扩增建设用地而削山、填湖、断水、平丘、伐木等现象,并本末倒置地大兴人工造景,将农田移除,将河岸直线化和硬质化,失去自然形态,也失去美感和生态功能。
2、忽视地形地貌,过度关注道路的网格状,存交通和防洪隐患。
在滨河山地型小城镇建设中,过于强调网格状道路系统,原有街区形态被打破。在地形坡度较大的方向上,笔直的街景是以降低交通安全为代价的。大坡度道路使泄洪通道的流程也縮短,瞬时洪水流量的激增,给城镇带来内涝的危害。
3、重视滨水区的景观功能,忽视城镇综合景观建设。
滨水山地型的小城镇历史上为避水害,大都建设在坡地上。但随着筑堤截洪工程技术的进步,滨水地区也被掠夺式开发,建筑体量和建筑容积率均高于其它地区,破坏了滨水景观带和天际线的整体协调,牺牲了水系对小气候的调节,水系与山体气脉无法流通。
4、过度追求同一与秩序,造成城镇文化的断代。
城镇的历史文脉,是识别性符号和精神家园。小城镇的建筑成为工厂化的产物,标志性的地物被整齐划一的道路、模式相同的建筑所取代。人们在秩序的空间里失去情趣和想象力,文化认同感缺失。
二、滨水山地型小城镇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性原则。
是指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营造自然生物群落景观特色。滨水山地型小城镇除了发挥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生态效应外,更应发挥山水综合效应。
2、安全通畅性原则。
是指重视水系及山体地貌特征,解决好滨河及山地地形的道路线性及相关联的路、桥、涵的布局与设计,加强提防、挡墙等设施的建设。
3、综合协调性原则。
是指对山水景观、园林景观、农业景观与建筑景观综合匹配,以整体连续性、布局均衡性、开放舒适性进行景观表达。对建筑的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进行控制性约束。
4、景观识别性原则。
是指滨水山地型城镇的形象特色,核心是视觉可见的、心灵可感的、长期稳定的差异性。历史符号、民俗符号是景观可识别性的根本,标志性景观和特色植被是具体的表现形式。
三、滨水山地型小城镇景观规划的策略
1、滨水景观的规划策略。
滨水景观在地貌构成上包括水体、湿地、岸线及台地,这也是滨水景观带的四个立体层次。
第一层次——水体景观。首先是建立完善的城镇排污管网和处理系统以保护水质,其次是通过提高河流湿地的功能强化自净力,第三是通过船只、浮动雕塑及水上喷泉等提升水体灵动性。
第二层次——湿地景观。依据“适地适生”原则选择生物种类,通过增加植被的面积和生物多样性来实现,并结合岸线建设形成立体结构。
第三层次——岸线景观。在保证稳定岸线的基础上,重建岸线的自然形态和生态功能。生态护岸利用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集防洪、生态、景观和自净效应于一体。
第四层次——台地景观。规划应注重“景观”与“观景”的融合,应将绿地、雕塑、广场、廊架、灯光、步游道、观景点及亲水平台综合考虑,并应建立与城镇中心的通达衔接,便于实现其公共空间的功能。
2、山地景观的规划策略。
山地景观在地貌构成上包括山脊、山坡及山麓三个立体层次,规划目标应在维护和利用山林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功能、立体层次的开敞空间。
第一层次——山脊景观。山脊线对带有棱角的建筑景观起着软化作用景观的维护包括控制山脊线上的建筑活动,控制高压廊道对山脊线的占用,控制对山脊线上植被的破坏。
第二层次——山坡景观。山坡景观依托山林景观和观景亭台等来实现。应着眼于山坡植被季相及远景效果,亭台以节点防水布局,即是景观、又可观景,并避免在山坡进行采石、建筑、修路等建设活动。
第三层次——山麓景观。以显山为主,避免在与等高线相交的道路尽端建设大体量建筑,保证视觉通廊。在与等高线平行道路临山侧增加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控制建筑体量与高度,保证视觉穿越建筑顶部到达山坡。依山麓修建的休闲广场应“依坡就势”,避免造成次生灾害。
3、道路景观的规划策略。
滨水山地型小城镇的道路规划应注意与水系和山地的协调布局。
(1)道路与水系的协调。
与水系相邻的道路宜平行河道布置,并与滨水景观带相呼应,断面形式突出滨水景观带的无障碍表达。与水系垂直的道路避免在平行水系道路的弯道处相交,避免与河流垂直的断头路。
(2)道路与山地的协调。
与山地相邻的道路宜平行等高线布置,并与临山景观带呼应,断面形式突出临山景观带的无障碍表达。临山道路防洪通道以桥梁为主,避免山洪造成淤塞。地形高差大的地区宜采用斜交或Y字形交叉将道路坡度不超过8-12%。
4、建筑景观的规划策略。
对滨水山地型小城镇在建筑景观上应采取既突出山水自然风貌,又彰显文化风貌的双重策略。
(1)突出山水自然风貌。
一是要拿最美的山水景观示人,保证山水景观成为开放空间。在景观规划中有效控制河流蓝线与山林绿线;滨水建筑红线尽可能后退,临山建筑红线控制在视觉无压范围内,控制建筑体量与建筑高度,使山脊线、水平面等自然元素不受滨水建筑和临山建筑的阻挡。
二是将山水的环境效应用足,充分利用大气、水等气象要素的运行规律,调节城镇的温度、湿度、空气循环。滨江和临山建筑应错落有致,避免过多的高层建筑的联排布置,以造成对山水气场的阻挡。
(2)彰显山水文化风貌。
彰显山水文化风貌就是要挖掘历史文化元素。青砖灰瓦的老宅、战争遗址、历史标记性的标语、断墙等,是带着历史印记与山林共栖的文化,需要有意识保护。与水关系最密切的人文景观是桥,作为地标性建筑,带有浓厚的文化和情感印记;对于老桥的保护和对新桥在风格上的设计至关重要。
总之,滨水山地型的小城镇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上,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山水特质,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安全的、生态的、文化的小城镇。
滨河山地型小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是城乡规划实务课程拓展的教学内容,因没有成体系的教学资料,在实际教学中依据本人在规划科研工作的实际经验及零散收集的信息,整理总结了该课的教学要点,供相关学习和实践的人员参考。
滨河山地型小城镇景观要素包括山林、水系、建筑、农田、道路等组分,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沿河线性拓展的特点,使其景观规划和设计上具备独特的方式。
一、滨河山地型小城镇景观现状
1、对现存自然景观价值的意识不足,过分依赖人工造景。
滨河山地型小城镇的山林和水系没有作为环境部分给予重视。存在为扩增建设用地而削山、填湖、断水、平丘、伐木等现象,并本末倒置地大兴人工造景,将农田移除,将河岸直线化和硬质化,失去自然形态,也失去美感和生态功能。
2、忽视地形地貌,过度关注道路的网格状,存交通和防洪隐患。
在滨河山地型小城镇建设中,过于强调网格状道路系统,原有街区形态被打破。在地形坡度较大的方向上,笔直的街景是以降低交通安全为代价的。大坡度道路使泄洪通道的流程也縮短,瞬时洪水流量的激增,给城镇带来内涝的危害。
3、重视滨水区的景观功能,忽视城镇综合景观建设。
滨水山地型的小城镇历史上为避水害,大都建设在坡地上。但随着筑堤截洪工程技术的进步,滨水地区也被掠夺式开发,建筑体量和建筑容积率均高于其它地区,破坏了滨水景观带和天际线的整体协调,牺牲了水系对小气候的调节,水系与山体气脉无法流通。
4、过度追求同一与秩序,造成城镇文化的断代。
城镇的历史文脉,是识别性符号和精神家园。小城镇的建筑成为工厂化的产物,标志性的地物被整齐划一的道路、模式相同的建筑所取代。人们在秩序的空间里失去情趣和想象力,文化认同感缺失。
二、滨水山地型小城镇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生态优先性原则。
是指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营造自然生物群落景观特色。滨水山地型小城镇除了发挥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生态效应外,更应发挥山水综合效应。
2、安全通畅性原则。
是指重视水系及山体地貌特征,解决好滨河及山地地形的道路线性及相关联的路、桥、涵的布局与设计,加强提防、挡墙等设施的建设。
3、综合协调性原则。
是指对山水景观、园林景观、农业景观与建筑景观综合匹配,以整体连续性、布局均衡性、开放舒适性进行景观表达。对建筑的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进行控制性约束。
4、景观识别性原则。
是指滨水山地型城镇的形象特色,核心是视觉可见的、心灵可感的、长期稳定的差异性。历史符号、民俗符号是景观可识别性的根本,标志性景观和特色植被是具体的表现形式。
三、滨水山地型小城镇景观规划的策略
1、滨水景观的规划策略。
滨水景观在地貌构成上包括水体、湿地、岸线及台地,这也是滨水景观带的四个立体层次。
第一层次——水体景观。首先是建立完善的城镇排污管网和处理系统以保护水质,其次是通过提高河流湿地的功能强化自净力,第三是通过船只、浮动雕塑及水上喷泉等提升水体灵动性。
第二层次——湿地景观。依据“适地适生”原则选择生物种类,通过增加植被的面积和生物多样性来实现,并结合岸线建设形成立体结构。
第三层次——岸线景观。在保证稳定岸线的基础上,重建岸线的自然形态和生态功能。生态护岸利用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集防洪、生态、景观和自净效应于一体。
第四层次——台地景观。规划应注重“景观”与“观景”的融合,应将绿地、雕塑、广场、廊架、灯光、步游道、观景点及亲水平台综合考虑,并应建立与城镇中心的通达衔接,便于实现其公共空间的功能。
2、山地景观的规划策略。
山地景观在地貌构成上包括山脊、山坡及山麓三个立体层次,规划目标应在维护和利用山林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功能、立体层次的开敞空间。
第一层次——山脊景观。山脊线对带有棱角的建筑景观起着软化作用景观的维护包括控制山脊线上的建筑活动,控制高压廊道对山脊线的占用,控制对山脊线上植被的破坏。
第二层次——山坡景观。山坡景观依托山林景观和观景亭台等来实现。应着眼于山坡植被季相及远景效果,亭台以节点防水布局,即是景观、又可观景,并避免在山坡进行采石、建筑、修路等建设活动。
第三层次——山麓景观。以显山为主,避免在与等高线相交的道路尽端建设大体量建筑,保证视觉通廊。在与等高线平行道路临山侧增加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控制建筑体量与高度,保证视觉穿越建筑顶部到达山坡。依山麓修建的休闲广场应“依坡就势”,避免造成次生灾害。
3、道路景观的规划策略。
滨水山地型小城镇的道路规划应注意与水系和山地的协调布局。
(1)道路与水系的协调。
与水系相邻的道路宜平行河道布置,并与滨水景观带相呼应,断面形式突出滨水景观带的无障碍表达。与水系垂直的道路避免在平行水系道路的弯道处相交,避免与河流垂直的断头路。
(2)道路与山地的协调。
与山地相邻的道路宜平行等高线布置,并与临山景观带呼应,断面形式突出临山景观带的无障碍表达。临山道路防洪通道以桥梁为主,避免山洪造成淤塞。地形高差大的地区宜采用斜交或Y字形交叉将道路坡度不超过8-12%。
4、建筑景观的规划策略。
对滨水山地型小城镇在建筑景观上应采取既突出山水自然风貌,又彰显文化风貌的双重策略。
(1)突出山水自然风貌。
一是要拿最美的山水景观示人,保证山水景观成为开放空间。在景观规划中有效控制河流蓝线与山林绿线;滨水建筑红线尽可能后退,临山建筑红线控制在视觉无压范围内,控制建筑体量与建筑高度,使山脊线、水平面等自然元素不受滨水建筑和临山建筑的阻挡。
二是将山水的环境效应用足,充分利用大气、水等气象要素的运行规律,调节城镇的温度、湿度、空气循环。滨江和临山建筑应错落有致,避免过多的高层建筑的联排布置,以造成对山水气场的阻挡。
(2)彰显山水文化风貌。
彰显山水文化风貌就是要挖掘历史文化元素。青砖灰瓦的老宅、战争遗址、历史标记性的标语、断墙等,是带着历史印记与山林共栖的文化,需要有意识保护。与水关系最密切的人文景观是桥,作为地标性建筑,带有浓厚的文化和情感印记;对于老桥的保护和对新桥在风格上的设计至关重要。
总之,滨水山地型的小城镇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上,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山水特质,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安全的、生态的、文化的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