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边缘剧场城市黑匣子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场没有音响设备,甚至没有剧场灯,更不用说多媒体和现代化升降设备等。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 泰晤士河畔,遥想当年


  作为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2012年的伦敦格外热闹。伦敦的剧院也因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兴奋,思索着如何通过自己的舞台展现这座城市的精彩。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举办了名为“37种语言,37出莎士比亚”的国际艺术节,世界各国操着各种语言的艺术家们,轮番在同一个场地演出莎翁剧目,令人惊叹。
  很多“莎士比亚迷”来到伦敦,都要到位于泰晤士河畔的这个剧场“朝拜”一下。真正走进剧场,可能会有些失望,里面是如此局促和简陋,实在和“戏剧圣地”的身份不相称:粗糙的木板凳,要加上一个出租的小坐垫才能变得舒服一点;没有挡雨的地方,更不要说取暖设备了,要知道,伦敦曾有五月飘雪的记录,盛夏时一阵暴雨可能伴随冰雹。
  环球剧场始建于1599年,别看它如今被套上了“高雅”、“文艺”的标签,在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它可是要和斗兽场甚至妓院争抢观众的。让这座剧场重获新生的并不是英国人。1970年,美国演员塞姆·瓦那马克(Sam Wanamaker)开设了“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基金”,试图重建这座传奇建筑。当时很多人认为这简直不可能,且不说庞大的建筑、文化、历史考古工作,剧场的木结构建筑就很难过防火这一关。顶住了无数否定意见,经历了巨大的困难,瓦那马克终于完成了使命,1997年,一座精心复原的剧场面世,木结构建筑全部经过防火处理,并拥有自1666年伦敦大火以来伦敦市政府批准的唯一一个草棚屋顶。历经几百年的岁月,如今剧场仍试图保持曾经的演出场景,没有音响设备,没有剧场灯,更不用说多媒体和现代化升降装置了。白天的演出依靠日光,晚上则依靠剧场内的照明灯。
  
  在环球剧场观看演出,绝对是一次“穿越”的体验。
  剧场高13.7米,内外结构设计力求再现莎士比亚时代的原貌。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兴建应归功于美国演员Sam Wanamaker 先生。
  想当年,观众是可以自由出入剧场的,观众和演员的关系也和现代剧场不太一样,人们可以叫好、起哄,和台上的演员互动。如今环球剧场提供一种特别的“站票”,模拟当时的情景,可惜根据现代法律和安全要求,不再有人随时出入,也不再有商贩穿梭在人群里。但瓦那马克等为复原这个剧场而努力的人们,终究是为戏剧爱好者留下了一个情感寄托。
  布什剧场有两个大名鼎鼎的邻居:BBC伦敦总部和伦敦西边的大型购物中心WESTFIELD,相距只有几分钟路程。剧场坐落在街角,经过时可能都不会留意,那个不起眼的绿色字母招牌下藏着一个令人惊艳的地方。
  
  在伦敦的观众中,老年人占了很大比例。去剧场是日常的活动,也是好友相聚的理由。
  等待入场的酒吧区域总是飘满了咖啡香,还有散戏后热烈的讨论。
  布什剧场和BBC伦敦总部以及WESTFIELD同处一区。
  
  剧场是现实与幻界之间的通道。
  伦敦戏剧人从不吝啬对布什剧场的赞美。它始建于1972年,是英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新写作剧场之一,由它制作的获奖作品已经超过三位数。剧场拥有一支专业的文学团队,全力挖掘各种背景的优秀编剧作品,他们每年平均收到1500部作品,尽力做到全部阅读并回复。以一个好剧本为基础,最终呈现出具有强烈“布什色彩”的作品,这让剧场拥有了一种矛盾的口碑:一方面,艺术水准有保障,观众源也很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同行诟病其扼杀了编剧特色,或者诱导编剧投其所好。无论如何,对现实生活题材的关注,让布什剧场的作品十分有人情味儿,也容易被大众接受,在伦敦普遍偏向黑暗、晦涩风格的小剧场中,它无疑是一缕清风。Bush在英语中是“灌木”的意思,在剧场林立的伦敦,这个名字显得十分低调。就像灌木一样,虽然矮小,但是常绿,也许正是这家剧场给自己的定位吧。在布什剧场成名的剧作家,最广为人知的可能是《妈妈咪呀》的作者凯瑟琳·约翰逊(Catherine Johnson)。很多活跃于英国文坛的剧作家和这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前,布什剧场坐落在Shepherd’s Bush地区一个公共活动中心的楼上,从一米来宽的小门上楼梯到票务台,然后再上一层才是演出场地,当时最多只能安排80座。2011年,布什搬到了距离原址大约200米的旧帕斯莫尔·爱德华公共图书馆(Passmore Edwards Public Library)。为了庆祝搬家,剧场推出了名为“六十六本书”(Sixty-Six Books)的展演活动,66位作家参与了这个项目,其中很多人都和布什剧场有着不解之缘。与伦敦的很多剧场一样,“布什”十分关注教育和青年艺术家的培养,剧场独创的“布什未来(bushfutures)”项目,为不同机构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布什剧场的新家以前是图书馆,所以其休闲空间也有浓厚的“书卷气”。走进大门,左手边的区域保留了图书馆的藏书,设置成咖啡馆的样子,有木质沙发和棉布靠垫,可以舒舒服服地坐下来读一章有趣的故事。剧场出品的所有剧本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的区域是酒吧,原木结构,柜台上经常摆放着制作略显粗糙的家常点心。正对着门的是BOX OFFICE(票房),只有一张办公桌,放着免费的节目宣传页,还有供出售的节目单和剧本。走到桌子右侧,不经意间便步入一个开放式空间,被三组观众席围合,伸缩式坐席可以适应各种演出的空间需要。   布什剧场的文学部总监Rob Drummer在谈到剧场定位时说:“在英国,目前有一个新的方向是对东亚作家及其作品的关注。我们非常愿意了解更多来自亚洲文化背景的作品,也愿意和中国的观众探讨英国的戏剧。布什剧场推行的新写作文化,是国际的新写作;来自国际的作品是我们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皇家宫廷剧院 走了一百多年的国际化道路


  第一次去皇家宫廷剧院,走出地铁站,面前熙熙攘攘的广场四周遍布着商店和餐馆,哪里有什么剧院。回头一看,原来紧挨着地铁站的那座不起眼的红楼上面含蓄地写着剧院的名字。这简直太令人失望了,难道“伦敦最酷剧院”、《纽约时报》笔下“欧洲最重要的剧场”就是这样的?
  
  剧院建筑为意式风格,由红砖、模压砖和石头门面建成。
  
  近年来皇家宫廷剧院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促成年轻作家“草根”作品的国际化。
  
  这张桌子曾经坐过无数的戏剧大家。
  
  剧院是由教堂改建而成的。
  皇家宫廷剧院前身是始建于1870年的新切尔西剧院(New Chelsea Theatre),由教堂改建而成,1871年更名为宫廷剧院(Court Theatre),1882年7月22日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位于斯隆广场东侧的这座新宫廷剧院(New Court Theatre),始建于1888年9月24日,建筑是意式风格,由红砖、模压砖和石头门面构成。
  作为一家“真正的国际化剧院”,皇家宫廷剧院早年间的重要剧目囊括了世界戏剧的经典之作,每一位作者的名字如今都是掷地有声,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让·热奈(Jean Genet),尤金·尤奈斯库(Eugene Ionesco)、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和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等国际戏剧大师的作品都曾在此上演。想当年,这里是文人墨客切磋的江湖宝地。2013年,剧院重新演出了贝克特的两部经典之作,尽力还原当年演出的原貌,一展古风。
  然而,剧院并没有因为辉煌的过去便失去亲和力。比如说,近年来它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促成年轻作家“草根”作品的国际化,每年推出的新作品会在伦敦以及纽约、悉尼、布鲁塞尔、多伦多、都柏林上演;它将许多国际上的年轻作家引入英国,也将英国的剧作家、演员和导演推向国际舞台。剧院还专门设置了双年戏剧节和年度作品计划,致力于发掘26岁以下的年轻戏剧人。皇家宫廷剧院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其他剧院的信心,新剧本的制作演出不再被看作是冒险行为,而是重新成为艺术家和观众的兴趣核心。
  皇家宫廷剧院每年收到约3500部自发提交的剧本,已经拥有几个颇具特色的品牌戏剧季活动,比如年轻作家戏剧节(Young Writers Festival),第一届举办于1973年。40年来,已有许多曾经的写作新手成为伦敦重要的戏剧力量。剧院现任写作指导、剧作家Leo Butler和奥利佛奖得主Simon Stephens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就是在这个戏剧节上面世的。2011年起,戏剧节开始接受25岁以下作者的创作,这股新生力量为皇家宫廷剧院的舞台贡献了新的角色、故事和戏剧体验。戏剧节还专门为伦敦8~18岁的青少年设立了“周六短剧”(Saturday Shorts),今年3月选出了10部短剧,分为两组(8~11岁和12~15岁)在戏剧节上进行表演。此外,戏剧节还有故事工作坊、酒吧音乐演奏、年轻作家面对面以及100字戏剧等免费活动。坐在这样一个著名剧场里观看一个小孩子的作品,让人不禁佩服剧场的开明和培养新人的执著、勇敢。
  皇家宫廷剧院在向伦敦观众引荐国际作品方面是领跑者,这也是剧场的重要财富:将英国写作与国际写作紧密联系。佩克·斯特凡毕业于纽约大学,2002年获得罗马尼亚最佳新剧作家奖(DramAcum prize),2005年,他曾在皇家宫廷剧院担任驻场国际作家:“当时我22岁,通过参与一系列的工作坊,与英国最顶尖的剧作家和导演进行了交流。包括我在内,很多罗马尼亚年轻作家多多少少受到皇家宫廷剧院哲学的影响,我所在的罗马尼亚戏剧组织,就是安德列亚·威力恩从皇家宫廷剧院回来之后成立的。”

眩晕剧团

其他文献
尤金·塞尔南说:“从月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橘子一样,被一根绳吊在天空中。”、    1969年7月16日,人类首次登月。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乘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在月球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    1969年11月14日至24日,阿波罗12号在月球的风暴海降落。    1970年4月11日至17日,阿波罗13号因故障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消费品,对于这一点,中国古人早有非常成熟的论述。比如与朋友夜游赤壁的苏轼,就即兴将一般意义上的实物与一段旅程做了精彩的对比:对于实物而言,是“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换句话说,要想消费它,必须以实质性的占有为前提。而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却是我们通过感受与体验就能拥有和消费的,“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早上约莫八九点钟的时候,天下起了雾气般的小雨,平武县龙安镇老城区的正中,一座坐西向东的寺院迎来零星几位香客。山门前开阔、空旷的广场上,正中对称地直立着一对高约7米的花岗石经幡。上面刻有藏、汉两种文字。进山门,踏上青云石条砌成的台阶,台地正中左右各一狻猊,形态威猛。一位在此工作的老妪,燃起一把香,朝四方虔诚叩拜后,从台地角落取出扫把,开始“簌簌”地扫起来。进第二道山门,完整而古朴的传统四合院落的正中
摘要:以“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为例,分析工艺流程中涉及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转化认知冲突,在师生交互过程中生成教学环节,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从而构建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认知冲突;教学设计;铝及其化合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3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
吴哥窟的僧人  拍摄时间:2012年11月26日  拍摄设备:Canon EOS-1D X  焦距:70mm  光圈:F/2.8  曝光时间:1/320s  身着橙黄色袈裟的僧侣向我走来,面带微笑,平静而谦和,仿佛突然将这古朴而神秘的千年古刹点亮,让我变得感动与柔软。  斯里兰卡的微笑  拍摄时间:  2014年2月6日  拍摄设备:Nikon D700  焦距:56mm  光圈:F/5  曝光时
一片华丽褶皱的诞生  在欧洲的顶级时装定制业界, Gerard Lognon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并不是顶级服装设计师,但是他做着一件让所有顶级设计师为之倾倒的事——帮助他们将头脑中如梦如幻的漂亮褶皱变成现实。而对于我来说,最幸运的事情则是亲眼看到那些举世无双的褶皱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  Gerard Lognon的工作室位于巴黎Rue Danielle Casanova街一座17世纪的建筑内,每
多年的演变之后,这样的一个传统民俗传到今天变成了瓦伦西亚市最大最热闹的节日,这个节日,也有了自己的名字—法雅节。“法雅”在瓦伦西亚语中是人偶的意思,因为人偶在法雅节最后一天会被华丽的焚烧掉,这个节日又被称做烧火节。每年的三月法雅节,会有数以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涌进瓦伦西亚,让这里成为狂欢的海洋。    瓦伦西亚的爆竹  从马德里开往瓦伦西亚的AVE(高速列车)飞快地行驶着,耳边听到的都是人们唧唧
玉树县居住的大多是藏民,只有不到10%的汉人。由于这里是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允许发展工业,连牧业也在慢慢减少。在“退牧还草”政策下,很多牧民移民到此,他们变卖了全家人赖以生存的牛羊,在玉树盖了房子,开始建立自己的新家园,不料2010年4月14日的一场地震,使这刚刚开始的新家园梦化为乌有。这次地震的受灾人数约20万人,99%的房屋全部倒塌。那一天,整个玉树县被夷为平地
海明威是我很喜欢的作家,我看过他几乎所有的文章和故事,也看过一些研究他文章的书和描写他本人的传记。我一向认为地道的读者应该消费作品,而不是消费作者,但对于真正喜欢的作者,我还是不能免俗。何况,海明威一直都在写自己经历或者体验过的事,在他的作品中,现实生活的投影要远远多过臆想和虚构。有人说海明威除了写自己就不会写作,不过他有这个资本,他这辈子,无人能及的体验也实在是太多了点儿,恨不得一个人活了8个人
在古典中国云游  撰文、图片/Bill Porter 鸣谢/大茶  一个美国人,却每日打坐,翻译佛经、古诗,有个法号“赤松居士”,还称呼自己为“老夫”。他经常穿着布鞋,随身携带僧袋,在中国走南闯北,到终南山寻访隐士,沿着黄河寻访历史遗迹。他说这是他的修行。  我总是容易被孤独所吸引。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就很喜欢独处,倒不是我不愿意跟其他人在一起,而是我发现独处竟有如此多的快乐。中国的隐士令我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