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树县居住的大多是藏民,只有不到10%的汉人。由于这里是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允许发展工业,连牧业也在慢慢减少。在“退牧还草”政策下,很多牧民移民到此,他们变卖了全家人赖以生存的牛羊,在玉树盖了房子,开始建立自己的新家园,不料2010年4月14日的一场地震,使这刚刚开始的新家园梦化为乌有。这次地震的受灾人数约20万人,99%的房屋全部倒塌。那一天,整个玉树县被夷为平地。
玉树没有铁路,也不通高速公路。它在距离西宁直线距离600公里的地方,但是如果开车前往的话,往往要开上10个小时以上。从飞机上往下眺望,连绵的石地就在不远的下方,朵朵白云在石地上清晰地投下和本身差不多大小的影子,我目测那些云朵离地面可能也就两层小楼的高度而已。云朵和地面的距离如此之近,让我对玉树的海拔顿生敬畏之心。飞机上同行的一位大哥告诉我,他去过所有的藏区,但觉得最美丽的是玉树。他说:“这可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只有来这里当过志愿者的人才会知道玉树的美。”果不其然,一下飞机,我就立刻被雪山的美景所感动。碧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连绵的雪山,这耳熟能详的形容词在这里才能真正发挥到极致。但听说玉树最美的季节并不是冬季,而是夏季。那时茫茫草原,满地鲜花,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行。这里最盛大的节日是7月的赛马节,那将会在最美丽的那一片草原上举行。
由于灾后重建,也为了悼念已故的亲友,这里取消了所有的节庆,可能3年以后才会恢复。现在的玉树就是一片大工地。街道两边全是正在搭建的房屋,各式各样的重型机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一辆小轿车开过,卷起的尘土铺天盖地般蔓延开来,我赶紧闭上双眼屏住呼吸。
路边一片一片蓝色的帐篷是居民安置点,一顶帐篷就是一户人家,玉树县所有的居民现在都安置在这样的帐篷里,他们要在里面渡过二三年的时光。李老师是1980年出生的青年,他在玉树县教育局工作,也是居住在蓝色帐篷中的一员。震后他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在西宁居住的父母,夫妻双双投身在这灾后重建的工作中。他本有机会去西宁工作,但他选择留在玉树参与重建。灾后重建的工作无比繁杂,没节没假,没日没夜,他在办公室里过夜的时间比在家里要多得多。“要不是自己年轻,可能根本挺不住这样的工作负荷。等3年的重建工作完毕,我要给自己好好地放个假。”李老师告诉我说,他现在最渴望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行走在路边,看到最多的标语就是:“感谢国家,感谢人民,学会感恩”。我发现建得最快的是学校和医院,外墙都已经基本完成,明年初应该就可以使用了。新修的房屋都特别漂亮,一所小学的外墙上镶嵌着五颜六色、光亮剔透的墙砖,据说这种墙砖是从广西千里迢迢运到玉树的。一位来自深圳的志愿者说,深圳没有一所公立小学能比这个学校漂亮。震后的玉树正在逐步显露出全新的面貌。
临时的教室也都是板房修建,比帐篷大,明亮,而且坚固。我在玉树县第一完小走访时,欣慰地得知孩子们的上课问题在地震后的两周内就得到了解决。一开始的教室是帐篷,几经搬迁后安置在板房里,师生们终于得到了安稳的学习环境。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煤炉,边烧水边取暖,校长很高兴地告诉我,目前用于取暖的燃料已经充足,很大一部分是一个叫“格桑花”的组织捐给学校的。“格桑花”是一个民间助学组织,是帮助过玉树的众多公益组织中的一员。震后玉树得到的来自全球人们的关注和帮助,让这些学校的师生们深深感动,也让孩子们更愿意去好好学习。在教室外,在阳光下,不少孩子们拿着书本大声朗读,大家都十分认真。从这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了玉树复苏的力量。
得到帮助最多的,是一所孤儿学校,那里灾后的教室和宿舍是部队援建的。我原本以为孤儿院的孩子对陌生人会疏远和害怕,可我一进入校园,就有两个男孩主动来跟我打招呼,并问我来自哪里。这两个男孩一个11岁,一个12岁,他们告诉我自己的名字,可都是藏语名字,我听不懂。热心的孩子成了我走访这个学校的向导,他们带领我去看他们的宿舍、教室和食堂。宿舍和教室依旧是板房,但全都装上了水暖,床是坚固的铁架高低床,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干净的厚棉被。我问孩子们今天都吃了什么,两个孩子抢着告诉我,早上吃的炒面和稀饭,中午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和米饭,晚上应该会吃面片汤。孩子们对我热情的态度,让我猜想到地震以后,来这里看望和帮助他们的“陌生人”应该是数不胜数了,而孩子们对“陌生人”也早已觉得熟悉和亲切。在一间教室外经过时,我听见里面的孩子们正在学唱《感恩的心》。
玉树县职业技术学校附属小学坐落在巴塘草原上,这个小学的孩子们都是牧民的孩子。一位名叫永红的高大的康巴汉子和他的妻子在这所学校里照顾和教育着84名牧民的孩子。2名老师实在不够,于是这里多出了2名年轻的来自江苏的支教志愿者。4名老师教6个年级,只好两个年级的孩子挤在一个帐篷里听课。尽管这样,永红老师还是非常感谢社会力量给予他们的支持。他拿出一个本子给我看,里面隽秀的汉字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不少人名和捐赠物资,有文具、药品、体育用品、衣服、还包括操场上的篮球架。“前几天刚收到一批崭新的过冬棉衣,男孩子们的是深蓝色的,女孩子们的是大红色的,孩子们高兴得马上就穿上了。”他告诉我,每收到一次捐赠的物品,无论多少,他都会将寄送人的地址、姓名和分发给了哪些孩子,一一记下来。“等将来孩子们长大了,看到这些记录,能更好地回报社会,回报帮助过他们的那些好心人。”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感激。由于坐落在草原中央,学校到现在都还没有通电,永红夫妻现在的愿望就是学校能通上电,这样他们就可以买一个洗衣机给孩子们清洗衣服了。
巴塘是冬季玉树最寒冷但却最美丽的地方。厚厚的积雪还压在山顶,成群的牦牛悠然自得地在山下的草原上吃草,这静谧而不乏生命的景象,展现出溢于言表的美。而又岂止是巴塘,寒冷其实造就了玉树的性格,在灾后的第二个冬季,我们在这里见证的正是玉树历经磨难后展现的坚韧与美丽。
玉树没有铁路,也不通高速公路。它在距离西宁直线距离600公里的地方,但是如果开车前往的话,往往要开上10个小时以上。从飞机上往下眺望,连绵的石地就在不远的下方,朵朵白云在石地上清晰地投下和本身差不多大小的影子,我目测那些云朵离地面可能也就两层小楼的高度而已。云朵和地面的距离如此之近,让我对玉树的海拔顿生敬畏之心。飞机上同行的一位大哥告诉我,他去过所有的藏区,但觉得最美丽的是玉树。他说:“这可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只有来这里当过志愿者的人才会知道玉树的美。”果不其然,一下飞机,我就立刻被雪山的美景所感动。碧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连绵的雪山,这耳熟能详的形容词在这里才能真正发挥到极致。但听说玉树最美的季节并不是冬季,而是夏季。那时茫茫草原,满地鲜花,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行。这里最盛大的节日是7月的赛马节,那将会在最美丽的那一片草原上举行。
由于灾后重建,也为了悼念已故的亲友,这里取消了所有的节庆,可能3年以后才会恢复。现在的玉树就是一片大工地。街道两边全是正在搭建的房屋,各式各样的重型机械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一辆小轿车开过,卷起的尘土铺天盖地般蔓延开来,我赶紧闭上双眼屏住呼吸。
路边一片一片蓝色的帐篷是居民安置点,一顶帐篷就是一户人家,玉树县所有的居民现在都安置在这样的帐篷里,他们要在里面渡过二三年的时光。李老师是1980年出生的青年,他在玉树县教育局工作,也是居住在蓝色帐篷中的一员。震后他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在西宁居住的父母,夫妻双双投身在这灾后重建的工作中。他本有机会去西宁工作,但他选择留在玉树参与重建。灾后重建的工作无比繁杂,没节没假,没日没夜,他在办公室里过夜的时间比在家里要多得多。“要不是自己年轻,可能根本挺不住这样的工作负荷。等3年的重建工作完毕,我要给自己好好地放个假。”李老师告诉我说,他现在最渴望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
行走在路边,看到最多的标语就是:“感谢国家,感谢人民,学会感恩”。我发现建得最快的是学校和医院,外墙都已经基本完成,明年初应该就可以使用了。新修的房屋都特别漂亮,一所小学的外墙上镶嵌着五颜六色、光亮剔透的墙砖,据说这种墙砖是从广西千里迢迢运到玉树的。一位来自深圳的志愿者说,深圳没有一所公立小学能比这个学校漂亮。震后的玉树正在逐步显露出全新的面貌。
临时的教室也都是板房修建,比帐篷大,明亮,而且坚固。我在玉树县第一完小走访时,欣慰地得知孩子们的上课问题在地震后的两周内就得到了解决。一开始的教室是帐篷,几经搬迁后安置在板房里,师生们终于得到了安稳的学习环境。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煤炉,边烧水边取暖,校长很高兴地告诉我,目前用于取暖的燃料已经充足,很大一部分是一个叫“格桑花”的组织捐给学校的。“格桑花”是一个民间助学组织,是帮助过玉树的众多公益组织中的一员。震后玉树得到的来自全球人们的关注和帮助,让这些学校的师生们深深感动,也让孩子们更愿意去好好学习。在教室外,在阳光下,不少孩子们拿着书本大声朗读,大家都十分认真。从这些孩子身上,我看到了玉树复苏的力量。
得到帮助最多的,是一所孤儿学校,那里灾后的教室和宿舍是部队援建的。我原本以为孤儿院的孩子对陌生人会疏远和害怕,可我一进入校园,就有两个男孩主动来跟我打招呼,并问我来自哪里。这两个男孩一个11岁,一个12岁,他们告诉我自己的名字,可都是藏语名字,我听不懂。热心的孩子成了我走访这个学校的向导,他们带领我去看他们的宿舍、教室和食堂。宿舍和教室依旧是板房,但全都装上了水暖,床是坚固的铁架高低床,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干净的厚棉被。我问孩子们今天都吃了什么,两个孩子抢着告诉我,早上吃的炒面和稀饭,中午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和米饭,晚上应该会吃面片汤。孩子们对我热情的态度,让我猜想到地震以后,来这里看望和帮助他们的“陌生人”应该是数不胜数了,而孩子们对“陌生人”也早已觉得熟悉和亲切。在一间教室外经过时,我听见里面的孩子们正在学唱《感恩的心》。
玉树县职业技术学校附属小学坐落在巴塘草原上,这个小学的孩子们都是牧民的孩子。一位名叫永红的高大的康巴汉子和他的妻子在这所学校里照顾和教育着84名牧民的孩子。2名老师实在不够,于是这里多出了2名年轻的来自江苏的支教志愿者。4名老师教6个年级,只好两个年级的孩子挤在一个帐篷里听课。尽管这样,永红老师还是非常感谢社会力量给予他们的支持。他拿出一个本子给我看,里面隽秀的汉字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不少人名和捐赠物资,有文具、药品、体育用品、衣服、还包括操场上的篮球架。“前几天刚收到一批崭新的过冬棉衣,男孩子们的是深蓝色的,女孩子们的是大红色的,孩子们高兴得马上就穿上了。”他告诉我,每收到一次捐赠的物品,无论多少,他都会将寄送人的地址、姓名和分发给了哪些孩子,一一记下来。“等将来孩子们长大了,看到这些记录,能更好地回报社会,回报帮助过他们的那些好心人。”老师的眼睛里充满了感激。由于坐落在草原中央,学校到现在都还没有通电,永红夫妻现在的愿望就是学校能通上电,这样他们就可以买一个洗衣机给孩子们清洗衣服了。
巴塘是冬季玉树最寒冷但却最美丽的地方。厚厚的积雪还压在山顶,成群的牦牛悠然自得地在山下的草原上吃草,这静谧而不乏生命的景象,展现出溢于言表的美。而又岂止是巴塘,寒冷其实造就了玉树的性格,在灾后的第二个冬季,我们在这里见证的正是玉树历经磨难后展现的坚韧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