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目前劳动人口总量减少,劳动人口的结构也趋于老化,单位劳动生产力率面临下降的危险。由于储蓄率下降势头迅猛、年轻一代负债率上升,将导致日本的总财富减少,预计今后20年,日本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增长率将为-0.3%。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最终导致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老龄化问题看似遥远,却与我们未来如何养老息息相关。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探寻老龄化之于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老龄人口比例全球最高
197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7%,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30多年里,由于出生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等原因,日本人,者龄化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日前,日本已经成为全球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根据2004年9月日本总务省公布的人口推算数字,日本65岁以上人e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9.5%(图1)。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达25%,甚至有可能在2050年超过1/3。
经济增长推动力减弱
根据经济学的增长理论,经济的长期产出受劳动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三方面因素影响。直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这三个要素的贡献率都为正值,与此同时,日本的实际GDP的增长率远远超过其他OECD国家。可是到了9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进入十年的“停滞期”,GDP增长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供给的角度来看,随着日本资本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金融活动和资本投资都大大减少,因此资本要素的贡献减少。同时,上世纪90年代日本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减慢,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玄获领导地位,因而日本技术要素对增长的推动力显著落后。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劳动适龄人口的减少。日本的劳动适龄人口在1995年时达到顶峰(8717万人),老龄化人口和劳动人9的比率为20%;预计到2050年,劳动人口将降至5300万人,而老龄化负担比率将上升至70%。通常,单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会部分抵消劳动人口的影响,但是,日本目前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劳动人口的总量减少,而且劳动人,的结构也趋于老化,单位劳动生产力率同样面临下降的危险。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产业的升级换代周期加快,老化的劳动力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对职业变动的适应能力枚差,较难适应产业蛄构的调整。 日本的劳动生产率目前比美国低30%,而资本生产率低40%。
此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日本企业提供近乎终身制的就业保障。过高的非经营性支出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推动了生产成本的上升。同时,由于日本企业直行年功序列工资制,劳动力的老化也增加了企业的工资支出。日本财政部推算,在上世纪80年代末市场的物价水平比完全竞争的市场要高60%,致使日本的企业在90年代初出现大量亏损.呆坏账的增加引发了金融系统的危机。为7增强竞争力,日本企业此后不得不降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到其他低成本的国家,这又部分导致了日本国内失业增加和通货紧缩。
储蓄和消费结构改变
人口结构的改变也影响了社会储蓄和消费的方式。实证结果表明,35-50岁年龄段的人储蓄意愿最高,之后便逐步下降。日本的高储蓄率曾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随着人口的老化,其储蓄平持续降低,1980年为17.3%,1990年为13.9%,2003年仅为7.5%。 虽然目前日本的储蓄率仍比大多数OECD国家高,但下降的势头非常迅猛。同时,随着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的负债平上升。这两方面固素将导致日本的总财富减少。在过去的30年中,日本的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年增长半个均为5%,但我们预计,今后20年其金融资产的增长率将为—0.3%。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最终导致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社会老龄化也会影响消费市场的结构转变。以青年消许群为主要对象的教育、电子、娱乐产业将会削弱,而面对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和劳务服务的行业将会进一步发展。
金融资产收益率降低
生命周期理论表明,老年投资者偏好低风险的金融资产,而这种资产的收益率往往很低。日本居民家庭一半以上的财富集中在银行存款(美国家庭存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只有15%),目前日本邮政储蓄系统中的存款占全部存款的20%,而其支付的利息率几乎为零。
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后,养老基金将主要的资金投入国债市场。这一方面刺激了日本国债的发行;另一方面导处收益率下降,目前其债务支付的平均利息平只有1%。如果近期日本经济持续复苏,我们预期其通货紧缩有可能在两个季度之后结束,而日本央行将在明年二、三季度后开始提升利率,到时日本国债的付息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上升,这会导致财政负担的加重。
社会保险和财政压力增大
日本的社会保险体系大体分为三十层次:一是所有满20岁国民必须参加的基础养老金体系(国民年金),国民年金的2/3由个人缴纳,其余1/3由政府负担;第二层次包括以私营部门职H为对象的厚生年金和以公营部门员工(包括公务员)为对象的共济年金;第三个层次为自愿加入、以投资回报为基础的各种养老基金。
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金的负担迅速上升。由于日本规定基础国民年金的1/3由政府负担,因而财政的压力很大。1990年以来,经济衰退导致税收收入减少,而政府支出又由于实行财政扩张政策而急剧膨胀,政府的财政赤字在2004年达到GDP的9%,而国债余额已经超过了全年GDP的总额。日本每年的医疗保险费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居民家庭收入中的医疗开支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不到2.5%上升至4%以上(图1)。日本国民负担率(包括税收负担和各种保险费等社会保障)在1993年度为36.7%,高于美国的36.5%,预计到202C年,将上升到53%。由于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上升,而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下降,社会保险支出和税收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30%。从长远来看,原来的养老金制度面临很大危机。
经过多年的酝酿准备,日本的养老金改革终于在2004年获得国会通过。新的法案规定将按月工资收取养老保险改为按年收入收取,使日本企业的年终红利也包括在内。此外,日本原规定60岁以上的就业者无需缴纳养老保险金,现在规定65-70岁的就业者也必须缴纳。同时,日本计划逐步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目前的60岁推迟至65岁,政府对基础年金的负担比率也将捉高。
多种对策缓解人口老龄化影响
为了解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日本在1989年制定了推进老年人保健福利计划战略的“黄金计划”,为低收入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和家庭扩理。1994年又颁布了“新黄金计划”,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全民。2000年护理保险制度正式实拖,将护理服务纳入社会保障的法制体系。为了减缓出生率的下降,1994年日本推出“天使计划”,帮助妇女就业,增加育儿、保育措施。1999年和2004年,日本又先后推出了“新天使计划”和“新新天使计划”,鼓励妇女生育。同时,日本政府近期还大力推劝财政和金融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希望能够使经济走出多年的低谷,从而增加财政税收收入,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根源。老龄化也是全球性的问题,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显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部分减弱者龄化对经济的冲击。长期来看,只有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放劳动力市场、吸引外来侈民等途径来化解老龄化的危机。
作者为雷曼兄弟投资银行亚洲宏观经济学家。
老龄化问题看似遥远,却与我们未来如何养老息息相关。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探寻老龄化之于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老龄人口比例全球最高
197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为7%,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30多年里,由于出生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等原因,日本人,者龄化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日前,日本已经成为全球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根据2004年9月日本总务省公布的人口推算数字,日本65岁以上人e占总人口比例已达19.5%(图1)。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达25%,甚至有可能在2050年超过1/3。
经济增长推动力减弱
根据经济学的增长理论,经济的长期产出受劳动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三方面因素影响。直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这三个要素的贡献率都为正值,与此同时,日本的实际GDP的增长率远远超过其他OECD国家。可是到了9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进入十年的“停滞期”,GDP增长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供给的角度来看,随着日本资本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金融活动和资本投资都大大减少,因此资本要素的贡献减少。同时,上世纪90年代日本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减慢,美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玄获领导地位,因而日本技术要素对增长的推动力显著落后。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劳动适龄人口的减少。日本的劳动适龄人口在1995年时达到顶峰(8717万人),老龄化人口和劳动人9的比率为20%;预计到2050年,劳动人口将降至5300万人,而老龄化负担比率将上升至70%。通常,单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会部分抵消劳动人口的影响,但是,日本目前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劳动人口的总量减少,而且劳动人,的结构也趋于老化,单位劳动生产力率同样面临下降的危险。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产业的升级换代周期加快,老化的劳动力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和对职业变动的适应能力枚差,较难适应产业蛄构的调整。 日本的劳动生产率目前比美国低30%,而资本生产率低40%。
此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日本企业提供近乎终身制的就业保障。过高的非经营性支出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推动了生产成本的上升。同时,由于日本企业直行年功序列工资制,劳动力的老化也增加了企业的工资支出。日本财政部推算,在上世纪80年代末市场的物价水平比完全竞争的市场要高60%,致使日本的企业在90年代初出现大量亏损.呆坏账的增加引发了金融系统的危机。为7增强竞争力,日本企业此后不得不降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转移到其他低成本的国家,这又部分导致了日本国内失业增加和通货紧缩。
储蓄和消费结构改变
人口结构的改变也影响了社会储蓄和消费的方式。实证结果表明,35-50岁年龄段的人储蓄意愿最高,之后便逐步下降。日本的高储蓄率曾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随着人口的老化,其储蓄平持续降低,1980年为17.3%,1990年为13.9%,2003年仅为7.5%。 虽然目前日本的储蓄率仍比大多数OECD国家高,但下降的势头非常迅猛。同时,随着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的负债平上升。这两方面固素将导致日本的总财富减少。在过去的30年中,日本的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年增长半个均为5%,但我们预计,今后20年其金融资产的增长率将为—0.3%。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最终导致居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社会老龄化也会影响消费市场的结构转变。以青年消许群为主要对象的教育、电子、娱乐产业将会削弱,而面对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和劳务服务的行业将会进一步发展。
金融资产收益率降低
生命周期理论表明,老年投资者偏好低风险的金融资产,而这种资产的收益率往往很低。日本居民家庭一半以上的财富集中在银行存款(美国家庭存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只有15%),目前日本邮政储蓄系统中的存款占全部存款的20%,而其支付的利息率几乎为零。
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后,养老基金将主要的资金投入国债市场。这一方面刺激了日本国债的发行;另一方面导处收益率下降,目前其债务支付的平均利息平只有1%。如果近期日本经济持续复苏,我们预期其通货紧缩有可能在两个季度之后结束,而日本央行将在明年二、三季度后开始提升利率,到时日本国债的付息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上升,这会导致财政负担的加重。
社会保险和财政压力增大
日本的社会保险体系大体分为三十层次:一是所有满20岁国民必须参加的基础养老金体系(国民年金),国民年金的2/3由个人缴纳,其余1/3由政府负担;第二层次包括以私营部门职H为对象的厚生年金和以公营部门员工(包括公务员)为对象的共济年金;第三个层次为自愿加入、以投资回报为基础的各种养老基金。
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金的负担迅速上升。由于日本规定基础国民年金的1/3由政府负担,因而财政的压力很大。1990年以来,经济衰退导致税收收入减少,而政府支出又由于实行财政扩张政策而急剧膨胀,政府的财政赤字在2004年达到GDP的9%,而国债余额已经超过了全年GDP的总额。日本每年的医疗保险费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居民家庭收入中的医疗开支比例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不到2.5%上升至4%以上(图1)。日本国民负担率(包括税收负担和各种保险费等社会保障)在1993年度为36.7%,高于美国的36.5%,预计到202C年,将上升到53%。由于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上升,而缴纳养老保险的人数下降,社会保险支出和税收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目前已超过30%。从长远来看,原来的养老金制度面临很大危机。
经过多年的酝酿准备,日本的养老金改革终于在2004年获得国会通过。新的法案规定将按月工资收取养老保险改为按年收入收取,使日本企业的年终红利也包括在内。此外,日本原规定60岁以上的就业者无需缴纳养老保险金,现在规定65-70岁的就业者也必须缴纳。同时,日本计划逐步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目前的60岁推迟至65岁,政府对基础年金的负担比率也将捉高。
多种对策缓解人口老龄化影响
为了解决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日本在1989年制定了推进老年人保健福利计划战略的“黄金计划”,为低收入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和家庭扩理。1994年又颁布了“新黄金计划”,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全民。2000年护理保险制度正式实拖,将护理服务纳入社会保障的法制体系。为了减缓出生率的下降,1994年日本推出“天使计划”,帮助妇女就业,增加育儿、保育措施。1999年和2004年,日本又先后推出了“新天使计划”和“新新天使计划”,鼓励妇女生育。同时,日本政府近期还大力推劝财政和金融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希望能够使经济走出多年的低谷,从而增加财政税收收入,提高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根源。老龄化也是全球性的问题,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显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部分减弱者龄化对经济的冲击。长期来看,只有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开放劳动力市场、吸引外来侈民等途径来化解老龄化的危机。
作者为雷曼兄弟投资银行亚洲宏观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