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护理教学仍沿袭旧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而改革护理教学势在必行。转变护理教师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 中专护理 情感教学 小组合作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护理实验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护理实验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护理实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目标定位不高,仍停留在掌握某项技能操作上,缺乏整体观,将技能操作等同能力,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②护理实验内容多而零散,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关系,且与临床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方法仍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总结为主,墨守成规,对实验操作缺乏改进探索的意识。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落后、封闭,实验室仅是提供实验器材和上课练习的场所,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卫生和用物,缺乏参与实验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没有实施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备课制度,实验环境缺乏医院的人性化设计。因此,改革护理教学体系是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合理的教学方法对灵活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经验,解决问题过程”。护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已学过的医学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病人共性和个性的护理问题。在传统的讲授、示教法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采用问题教学法、自我体验法、临床调查法等教学方法,以及注重评价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有助于灵活思维的培养,其实施原则如下:
1.课堂教学规范化示教与设置问题相结合。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不可避免地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刻板性,使得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上了议事日程。教师不妨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不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利用病案激发学生自己提出各种问题,启发学生比较不同病人在使用同一种措施时的差异和目的,明白只有结合具体情况,护理措施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穿插问题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改变刻板的学习。
2.技能训练中强调将原理的掌握和程序的运用相结合。护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过程往往直观地体现抽象的操作原理,但传统的技能训练过多强调了操作的程序而淡化了操作原理,造成学生在技能训练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加上临床经验的缺乏,在训练中一旦遇到与常规不符的情况时显得茫然无措。故护理教学中教师可将书本概括出的原理再融入护理示教和技能训练的步骤中,分析程序与原理的关系,并且有意识地在技能训练时设置障碍和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寻找变通的方法,在不违反原理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实现识的合理迁移。
3.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护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护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护理理论时应密切联系护理对象的实际,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知识,并能运用于临床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不同心理活动和社会差异的。在教学的早期接触人群、接触临床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重要途径。护理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的护理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法。比如课堂教学采用静态模型示教和不同动态人体比较使学生对人体的差异有感性认识;又如用自身体验法,即让不同学生扮演病人接受同一护理操作,体验病人感受的差异性,使学生明白人的多样性决定了护理活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重视情感教学
情感教育以情感作为施教的内容和目标,尊重人的情感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1.指导认知教育的功能情感可以激发学习主体的想象力,使思维创造性得到发挥,并促进学习记忆。发挥情感和认知的互相激励作用,可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学习效果。老师要用一颗爱心观察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有利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利于调节自我情绪并学会自我激励,并有利于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情感,与人和睦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要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授课前应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授课时明确课堂安排并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授课后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重点内容,并在护理教学中采用让学生登台讲解、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护理学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提供了自我展现和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中专护理学生在去医院实习时,由于胆子小、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等因素,致使当被带教老师提问和病人咨询时,会不知所措,即使知道的问题也不能回答,在早上交班时更是不能有条理地汇报病情,不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现自己。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使他们增强勇气,锻炼胆量,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中专护理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语言组织能力差,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这在平时的作业上面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只会抄书,不能自己组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词,不能有效地正确地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常常词不达意。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求学生不能拿着书本读,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说出来,几次下来,她们的自学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沟通能力。在医院,护士是各种人际关系的枢纽,既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又要与医生及各辅助科室进行联系,还要与管理层进行联系。所以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其核心能力。中专护理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欠缺,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社会,都是在家里娇生惯养的,自我中心的倾向比较明显。小组学习使学生间有了竞争,为了达到优胜,大家互相督促学习,这样增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在小组学习中,要把自己的意见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也锻炼了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增进了团队合作精神。
护理教育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护理教育要与卫生服务需要相适应。因此,深化护理教学改革是护理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护理教学水平,满足现代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 中专护理 情感教学 小组合作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护理实验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护理实验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护理实验教学理念陈旧,教学目标定位不高,仍停留在掌握某项技能操作上,缺乏整体观,将技能操作等同能力,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②护理实验内容多而零散,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关系,且与临床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方法仍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总结为主,墨守成规,对实验操作缺乏改进探索的意识。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落后、封闭,实验室仅是提供实验器材和上课练习的场所,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卫生和用物,缺乏参与实验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没有实施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备课制度,实验环境缺乏医院的人性化设计。因此,改革护理教学体系是我国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合理的教学方法对灵活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经验,解决问题过程”。护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已学过的医学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病人共性和个性的护理问题。在传统的讲授、示教法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采用问题教学法、自我体验法、临床调查法等教学方法,以及注重评价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有助于灵活思维的培养,其实施原则如下:
1.课堂教学规范化示教与设置问题相结合。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不可避免地带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刻板性,使得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上了议事日程。教师不妨在规范化的基础上不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利用病案激发学生自己提出各种问题,启发学生比较不同病人在使用同一种措施时的差异和目的,明白只有结合具体情况,护理措施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穿插问题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积极思维,改变刻板的学习。
2.技能训练中强调将原理的掌握和程序的运用相结合。护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过程往往直观地体现抽象的操作原理,但传统的技能训练过多强调了操作的程序而淡化了操作原理,造成学生在技能训练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加上临床经验的缺乏,在训练中一旦遇到与常规不符的情况时显得茫然无措。故护理教学中教师可将书本概括出的原理再融入护理示教和技能训练的步骤中,分析程序与原理的关系,并且有意识地在技能训练时设置障碍和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寻找变通的方法,在不违反原理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实现识的合理迁移。
3.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护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护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护理理论时应密切联系护理对象的实际,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知识,并能运用于临床实际,做到学以致用。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不同心理活动和社会差异的。在教学的早期接触人群、接触临床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重要途径。护理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的护理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法。比如课堂教学采用静态模型示教和不同动态人体比较使学生对人体的差异有感性认识;又如用自身体验法,即让不同学生扮演病人接受同一护理操作,体验病人感受的差异性,使学生明白人的多样性决定了护理活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重视情感教学
情感教育以情感作为施教的内容和目标,尊重人的情感发展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1.指导认知教育的功能情感可以激发学习主体的想象力,使思维创造性得到发挥,并促进学习记忆。发挥情感和认知的互相激励作用,可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强学习效果。老师要用一颗爱心观察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有利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有利于调节自我情绪并学会自我激励,并有利于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情感,与人和睦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要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授课前应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授课时明确课堂安排并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授课后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重点内容,并在护理教学中采用让学生登台讲解、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护理学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提供了自我展现和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中专护理学生在去医院实习时,由于胆子小、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等因素,致使当被带教老师提问和病人咨询时,会不知所措,即使知道的问题也不能回答,在早上交班时更是不能有条理地汇报病情,不敢在大庭广众面前表现自己。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使他们增强勇气,锻炼胆量,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中专护理学生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语言组织能力差,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这在平时的作业上面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回答问题只会抄书,不能自己组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词,不能有效地正确地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常常词不达意。小组学习的形式要求学生不能拿着书本读,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说出来,几次下来,她们的自学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沟通能力。在医院,护士是各种人际关系的枢纽,既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又要与医生及各辅助科室进行联系,还要与管理层进行联系。所以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其核心能力。中专护理学生年龄较小,社会阅历欠缺,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社会,都是在家里娇生惯养的,自我中心的倾向比较明显。小组学习使学生间有了竞争,为了达到优胜,大家互相督促学习,这样增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在小组学习中,要把自己的意见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也锻炼了学生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增进了团队合作精神。
护理教育发展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护理教育要与卫生服务需要相适应。因此,深化护理教学改革是护理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护理教学水平,满足现代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