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天演论》是严复先生引介西方社会思想的第一部译作,其社会意义深远,在中国翻译界也颇有影响。译者在特殊文化背景下选择了该书,并采取了“达旨”的策略,对原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写,并添加了大量的按语。为了说明这一翻译现象,本文将用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分析译者在翻译中的语际改写,从而更系统地认识《天演论》翻译过程中的规范制约。
《天演论》是严复先生引介西方社会思想的第一部译作,其社会意义深远。该著作译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这是一本宣扬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小册子。它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讲进化论,后半部分讲伦理学,严复选译了部分导言和讲稿的前半部分。严复翻译此书不尽依原文,而是有选择地意译,甚或借题发挥,译作的风格也继承了桐城派的古雅。这样一部成功的译作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的翻译规范为我们研究译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本文将从这一视角研究《天演论》译本中的翻译现象及其成功的原因。
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概述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是翻译研究向社会文化层面延伸的必然产物,它跳出了以往语言学研究的对等理论,以更宽的视角来阐述各种翻译现象。图里继承了伊塔玛·伊文-佐哈尔(Itama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模式。在多元系统理论中,翻译被放置在整个目的语文化中进行研究,其中翻译选材、策略选择等问题在此框架下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论证。实际上,翻译活动从来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受到目的语文化系统的限制和影响。图里的理论就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研究译者的翻译活动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发展了三类翻译规范,分别是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前两者是翻译前期的主要制约因素,后者是译者在翻译过程受到的影响。
根据他的理论,预备规范是指译者如何选择文本,而初始规范影响译者的总体翻译策略,从而决定其译本的特征。如果译者向原语文化靠拢,符合原语文本的语言特征,那么翻译就倾向于原作,因此充分性更强;相反,如果译者为了目的语文化读者的可接受性,那么他会依循本国文化规范来翻译。最后,操作规范是指译者在文本层面是否忠实原作,比如字词的选择,句式的变化等。依照这三类规范,本人将对严复的《天演论》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翻译规范视角下严复的《天演论》
(一)预备规范与选材
预备规范是指那些在目的语文化的背景下对翻译文本的选择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主流文化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它们会影响译者对文本的选择。通常,译者为了使译作更受欢迎,他会尽量接近目的语文化的要求。因此译者会尽量使自己的选材符合目的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严复在选择《天演论》文本时就体现了预备规范的影响。
19世纪末,中国正经历着生死存亡的民族灾难。清政府实行半个世纪的洋务运动不但没有使中国人民走向富强,反而在甲午海战中被邻国日本打败,并割地赔款。随后,西方列强更是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盘剥,中国民众穷困潦倒,苦不堪言。于是,“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风起云涌,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的现实。严复也不例外。他通过选择赫胥黎的有关进化论的演讲,宣传“适者生存”的新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进步起到了启蒙作用,也为当时的中国敲响了警钟。
(二)初始规范与译者的翻译模式
初始规范是译者从总体上对翻译策略进行选择,它决定了翻译产品的最终特征。按照图里的说法,译者在翻译之前,要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一种是倾向于原语文化规范,产生‘充分性’的文本,而另一种是遵循目的语文化的规范,从而符合本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期待,使译本被接受。而译者究竟选择哪种翻译策略,这取决于翻译文本在目的语文化系统中的位置。一般情况下,翻译文本在目的语文化系统中处于边缘位置。如果翻译文本处于边缘位置,译者就会更多地考虑读者的阅读和审美需求,译文便更多地倾向于“可接受性”。
中国古代的文化文学系统中,儒家思想和诗学始终处在中心位置。它强调“文以载道”,并以先秦文章为正宗,运用文言古体写作。清朝自嘉庆年间以后, “桐城派”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载体。这种文体在清朝时期深受士大夫们的喜爱,而翻译作品在中国历来都不是正统,受到许多士大夫的排斥。于是,严复从译文的可接受性出发,采用了 “达旨”的译法,即以传达原文之意为己任。由此可见,初始规范在严复翻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策略改变了原作的面貌,使之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怪不得桐城派大家吴汝纶称赞道:“骎骎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
(三)操作规范在译本中的体现
如果说初始规范属于宏观层面,那么操作规范则是译者在微观层面对原作进行的删减或改写。按照图里的定义,操作规范为实际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抉择的准则。他将操作规范又具体分为母体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母体规范涉及译文的完整性,包括对原文的分割、段落的删节或改写、以及段落或脚注的增加等;篇章语言规范则是更为细微的层面,比如,选择字词或短语。这两种操作规范在严复的译本中都有生动体现。
在《天演论》翻译中,译者受母体规范的影响,对原文体例进行了重新的编排。他将导论分为18篇、正文分为17篇,并分别冠以篇名,还对段落进行了删减或改写,添加了大量的按语。这些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传达新的思想,也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帮助读者的理解。就篇章语言规范而言,严复的译文,受桐城派文法的影响最大,不仅译文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文体也仿效古文。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严复《天演论》的成功是多重规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译者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选择赫胥黎的文章并将它译为《天演论》。在《天演论》的整个翻译中,严复始终考虑到读者的审美和期待,采用“达旨”的翻译策略,对原文的结构、语言进行了修改和删减,最终,《天演论》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参考文献】
严复,冯君豪(译著).天演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演论》是严复先生引介西方社会思想的第一部译作,其社会意义深远。该著作译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这是一本宣扬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小册子。它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讲进化论,后半部分讲伦理学,严复选译了部分导言和讲稿的前半部分。严复翻译此书不尽依原文,而是有选择地意译,甚或借题发挥,译作的风格也继承了桐城派的古雅。这样一部成功的译作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的翻译规范为我们研究译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本文将从这一视角研究《天演论》译本中的翻译现象及其成功的原因。
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概述
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是翻译研究向社会文化层面延伸的必然产物,它跳出了以往语言学研究的对等理论,以更宽的视角来阐述各种翻译现象。图里继承了伊塔玛·伊文-佐哈尔(Itama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模式。在多元系统理论中,翻译被放置在整个目的语文化中进行研究,其中翻译选材、策略选择等问题在此框架下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论证。实际上,翻译活动从来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受到目的语文化系统的限制和影响。图里的理论就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研究译者的翻译活动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发展了三类翻译规范,分别是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前两者是翻译前期的主要制约因素,后者是译者在翻译过程受到的影响。
根据他的理论,预备规范是指译者如何选择文本,而初始规范影响译者的总体翻译策略,从而决定其译本的特征。如果译者向原语文化靠拢,符合原语文本的语言特征,那么翻译就倾向于原作,因此充分性更强;相反,如果译者为了目的语文化读者的可接受性,那么他会依循本国文化规范来翻译。最后,操作规范是指译者在文本层面是否忠实原作,比如字词的选择,句式的变化等。依照这三类规范,本人将对严复的《天演论》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翻译规范视角下严复的《天演论》
(一)预备规范与选材
预备规范是指那些在目的语文化的背景下对翻译文本的选择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主流文化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它们会影响译者对文本的选择。通常,译者为了使译作更受欢迎,他会尽量接近目的语文化的要求。因此译者会尽量使自己的选材符合目的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严复在选择《天演论》文本时就体现了预备规范的影响。
19世纪末,中国正经历着生死存亡的民族灾难。清政府实行半个世纪的洋务运动不但没有使中国人民走向富强,反而在甲午海战中被邻国日本打败,并割地赔款。随后,西方列强更是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盘剥,中国民众穷困潦倒,苦不堪言。于是,“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风起云涌,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的现实。严复也不例外。他通过选择赫胥黎的有关进化论的演讲,宣传“适者生存”的新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进步起到了启蒙作用,也为当时的中国敲响了警钟。
(二)初始规范与译者的翻译模式
初始规范是译者从总体上对翻译策略进行选择,它决定了翻译产品的最终特征。按照图里的说法,译者在翻译之前,要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一种是倾向于原语文化规范,产生‘充分性’的文本,而另一种是遵循目的语文化的规范,从而符合本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期待,使译本被接受。而译者究竟选择哪种翻译策略,这取决于翻译文本在目的语文化系统中的位置。一般情况下,翻译文本在目的语文化系统中处于边缘位置。如果翻译文本处于边缘位置,译者就会更多地考虑读者的阅读和审美需求,译文便更多地倾向于“可接受性”。
中国古代的文化文学系统中,儒家思想和诗学始终处在中心位置。它强调“文以载道”,并以先秦文章为正宗,运用文言古体写作。清朝自嘉庆年间以后, “桐城派”成为一支重要的文学载体。这种文体在清朝时期深受士大夫们的喜爱,而翻译作品在中国历来都不是正统,受到许多士大夫的排斥。于是,严复从译文的可接受性出发,采用了 “达旨”的译法,即以传达原文之意为己任。由此可见,初始规范在严复翻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策略改变了原作的面貌,使之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怪不得桐城派大家吴汝纶称赞道:“骎骎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
(三)操作规范在译本中的体现
如果说初始规范属于宏观层面,那么操作规范则是译者在微观层面对原作进行的删减或改写。按照图里的定义,操作规范为实际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抉择的准则。他将操作规范又具体分为母体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母体规范涉及译文的完整性,包括对原文的分割、段落的删节或改写、以及段落或脚注的增加等;篇章语言规范则是更为细微的层面,比如,选择字词或短语。这两种操作规范在严复的译本中都有生动体现。
在《天演论》翻译中,译者受母体规范的影响,对原文体例进行了重新的编排。他将导论分为18篇、正文分为17篇,并分别冠以篇名,还对段落进行了删减或改写,添加了大量的按语。这些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传达新的思想,也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帮助读者的理解。就篇章语言规范而言,严复的译文,受桐城派文法的影响最大,不仅译文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文体也仿效古文。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严复《天演论》的成功是多重规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译者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选择赫胥黎的文章并将它译为《天演论》。在《天演论》的整个翻译中,严复始终考虑到读者的审美和期待,采用“达旨”的翻译策略,对原文的结构、语言进行了修改和删减,最终,《天演论》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参考文献】
严复,冯君豪(译著).天演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