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过年

来源 :文学少年(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wld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主题:过年
  过年了:同样的福字,同样的春联,同样的红灯笼,不一样的。是小作者笔下的文字和故事。
  人物:冉依纯、小米,姚雨、老人(姚雨父亲)
  时间:春节前
  地点:圣夜旅馆
  幕启。
  (老板娘冉依纯在柜台核对账本。)
  小米:老板娘,今天是几月几日了呀?冉依纯:嘻,你的意思我明白,不是快过年了么!还这么拐弯抹角的。直说不就行了?这孩子,这么狡猾!(脸上带着笑)
  小米:(笑)谁叫老板娘明白我的心思呢!
  冉依纯:(拿出一摞钱装在一个信封里,将信封封口封上)给,作为过年的红包,我给你加了点。
  小米:(高兴地和老板娘来了个拥抱)谢谢老板娘!
  (老人上,身穿破棉袄,步履蹒跚。)
  老人:(四下张望,有些局促不安,向门里探望,欲进而又迟疑……终于进来)姑娘,我请问一下啊,这个……在这住一晚要多少钱啊?(脸红)
  冉依纯:(抬头,愣)一晚50元,可……快过年了,我们准备关门了,您要不到别处看看?
  老人:(失望地)啊?准备回家过年么?
  冉依纯(高兴地):对啊!忙碌了这么长时间,该歇歇了,唉,说起过年……您怎么
  老人:(哀伤地)我……
  冉依纯:(着急地)怎么了?您说,我看看能不能帮帮您。
  老人:(无奈地)我……唉……还是说吧!我本来是来城里探望女儿的,我叫她回家过年,可她说她在外面很忙,没空。我惦记她就买了火车票,来到这儿,可是女儿却让我回去,不让我留下,我一个孤老头子怎么办呢?我……(抹眼泪)别处我也去过,可人家一看我这样,都不肯理我……小雨啊,你怎么这样对爸呢……(哭)
  冉依纯:什么小雨?
  老人:哦,我的女儿,她叫姚雨。
  冉依纯:姚雨!我倒是有一个中学同学叫姚雨,当时我们还是好朋友呢!我去过她家,她爸爸还给我们买了点心吃,可惜啊,她母亲在她七岁的时候去世了。
  过年
  文/沈阳市第127中学九年三班 张楚晗
  老人:嗯?你是……那个和她一起去商店买了好多卡片说要寄给金世界的孩子的那个天真的小姑娘?
  冉依纯:咦?卡片……难道您是?(惊讶)
  老人:你叫那个冉什么来着?(想)
  冉依纯:冉-依-纯!
  老人:没错!因为你姓冉,我就记住了,冉冉升起的那个冉嘛!
  冉依纯:叔叔!真的是姚叔叔么?您当年买的点心我现在还记得,真好吃!可,姚雨怎么会?(疑惑)
  老人:我也不知道,打小一个挺乖的孩子,也挺孝顺,可进了城就变了……
  冉依纯:看见好朋友变成这个样子,真难受,不行,我给她打个电话!
  (冉依纯按照老人说的号码拨了过去。)
  姚雨:喂?
  冉依纯:姚雨,我是冉依纯啊,还记得我吗?
  姚雨:谁?冉-依-纯?
  冉依纯:你不记得了?那个和你买卡片要寄给全世界的孩子的那个人!
  姚雨:啊!我想起来了,依纯啊,有什么事吗?(声音带着甜味)
  冉依纯:有空么,来一趟吧,我们聚聚。
  姚雨:好啊,马上到。
  冉依纯:那一会儿见!
  姚雨:一会儿见。
  (十五分钟后,姚雨上。)
  姚雨:嗨!依纯呐,这儿不错啊!(从车上下来,随手按了一下遥控器,车锁上了。)冉依纯:姚雨,进来吧!
  姚雨:(推开了门,看见了老人,愣住了)爸爸?你怎么在这?
  老人:小雨……
  冉依纯:姚雨啊,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姚叔叔呢?
  姚雨:(不好意思)我……
  冉依纯:姚叔叔他一个人把你拉扯大容易么?你却……(叹气)我什么都不说了,你真的是太让我失望了,我心目中的那个姚雨……
  姚雨:别生气啊,依纯,我,我知道错了,刚才我爸来时,我正在谈一个生意,确实是没空……正好是过年期间的大买卖……
  老人:小雨,爸知道你忙,爸不想耽误你……
  姚雨:(脸红)爸,您别说了,这单生意我不做了,我们回家过年去吧!
  老人:生意还是要做的……(开心)
  姚雨:(挽着老人的胳膊)依纯,今天真是谢谢你了,谢谢你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最珍贵的,我们有时间再聚吧,你也回家过年去吧,再见!
  (老人,姚雨下。)
  (冉依纯轻轻叹了口气,小米上。)
  小米:老板娘,我都检查完了,一切OK!唉?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你怎么发呆了?
  冉依纯:(笑了笑)没事,走啦,回家过年哕!
  ——幕落
  (指导教师 白丽娟)
  过年
  文\辽河油田实验中学08级8班 吴贻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这样描绘那时的大年初一,但如今,那种热闹的场景真是越来越少见了,过年,似乎成了一种不受欢迎的,沉重的负担。可不是吗,一到年关,亲戚是要走的,领导不能不去看看,转着圈儿包红包买礼物都已经够折腾的了,大年三十夜还不得不包下饭店,全家老小一块儿吃个团圆饭,要营造年的气氛啊。整个年过下来,不几天的工夫,钱包就瘪了一大块,会有人喜欢过年才怪呢!
  相比之下,“洋节”就受欢迎多了,原因很简单,洋节往往比较轻松,它没有中国式春节的那些繁文缛节,严肃庄重,有的只是轻松愉悦,年轻人当然喜欢过。
  但是,有一点请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身上,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春节并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政治课上的那番话都白背了吗?不仅仅是节日,看看马路上奔驰的汽车吧,奔驰宝马大众丰田凯迪拉克……比比皆是,而我们国产的红旗,解放之类的却屈指可数。好吧,就算我们的机动车生产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些差距,那服装呢?百货大楼里的阿迪耐克专场店里人满为患,而李宁安踏却几乎无人问津,这又作何解释?同学,当你左手iphone4,右手哈根达斯,嘴里还哼着Lady GaGa的新曲在人流不息的街上穿梭时,你有没有想过,除了你,还有谁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发扬中华文化?历史课上,当你读到“导弹之父”钱学森放弃美国的优越生活,历尽艰辛回到新建的中国进行科学研究时,你是否会羞愧,会自惭?诚然,身处21世纪,你不再需要像杨靖宇那样艰苦抗战,也不需要像王二小那样舍生取义,但你总归能为你的民族,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吧,比方说最起码不去一味地“崇洋媚外”,或者更进一步地试图将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了,年,当然要好好过,因为是中国人,才有机会过年,不是么?
其他文献
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有益:对自己有益,对他人有益。只有写有益的文章,才能由被动的写作变主动的写作。被动的写作是为写作而写作,因此也就少不了假话、空话、编故事、抄袭……然后把这篇作文写到作
期刊
上期回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牌匾的事还没弄清楚,学校宣传橱窗里张贴的张诚的彩色照片又被人离奇地撕掉了,马校长这回可是动了真气,严令小侦探们查出真相。可是,小侦探们忙活了半天,竟没找到一点儿有用的线索,案件侦破再次陷入了僵局……真是一篇好文章  夜深了,小鹰躺在床上睡不着觉。  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早就写完了,他习惯在睡觉前读点儿什么。看什么呢?忽然,他想起来,自己曾和马校长要过张诚的获得一等奖
期刊
龙头:  那天,苏晓幻起得很早,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尝妈妈特意为她做的精致早餐,就匆匆跑出了门。  她要去做什么呢?  龙尾之一:生日 陈禹健  出门后的苏晓幻拼命地向车站狂奔,马涵涵看见了苏晓幻后欣喜若狂。她俩在车站旁嘀嘀咕咕了五分钟,然后坐上了一辆驶往平湖公园的公交车。  在公园的游乐园里。苏晓幻带着马涵涵玩海盗船、过山车、CS等等。马涵涵欢快地笑着,阳光温柔地照在她的脸上。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期刊
春天的时候,菁婷领养了一只7个月大的小黄狸猫,取名“肚皮”。  肚皮乖巧可爱,圆头圆脑,黄黄的眼睛明亮有神,粉红色的小鼻子精巧美丽。菁婷只要蹲下身,它就会过来用小脑袋蹭她的手。  菁婷对肚皮充满了喜爱,省下零用钱给它买猫粮,虽然对一个学生来说不算便宜,但菁婷宁愿不吃杏仁巧克力,也要给肚皮买“喜悦”猫粮。看着猫咪把小脑袋半埋在食盆里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菁婷打心底里愿意放弃可口的零食。她还特地买了一个
期刊
我放学回到家,樱桃正在往一个小包里收拾书本和衣服,她的旁边坐着一个穿着很时髦的阿姨。我拉住樱桃的包带喊:你是不是要扔下我跟妈?  樱桃站在那一动不动,她的眼睛哭得像桃子,眼泪还在往下落,她断断续续地说:瑞瑞,姐姐很快就回来……  骗人,骗人!我松开樱桃的包,一屁股坐在床上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  门口响起了喇叭声,阿姨起身拎起包,樱桃还是一动不动地站着,阿姨喊了她一声,樱桃过来抱住我,她说:瑞瑞,好
期刊
北京,是乐小北心里的一个梦  乐小北坐在校园里的绿荫树下,对面是操场,一群男生在吵吵嚷嚷地踢着足球。乐小北拿着英语书,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  可是,人是陌生的,校园是陌生的。刚到这个学校的乐小北,像只受伤的小兽,总是悄悄地躲在角落里什么也不做。她不喜欢这个城市,她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融入到这个城市里来。  对她来说,只有北京才是她心里的一个梦。她想去看那里的故宫,想去看夕阳映照在琉璃瓦上反射出的金色光
期刊
本期值班编辑:宿宁  编辑您好!  你好!我想有自己的空间,可是妈妈又不理解我的意思。说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了。让姥姥在我的卧室里睡。这样一来我做什么事情都觉得不舒服。有些时候我觉得姥姥也挺可怜的,可有些时候她又惹我心烦。我需要自己的空间,没有人来打扰我的空间。有时候我真想出去。过自由的生活!  越越  越越:  你好。我特别能理解你在那种处境之下对自我空间的向往。当我们长大的时候,都会想有个独处的
期刊
[根据乔布斯2005年6月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整理节选,标题为编者後加。]  我讲个故事,是关于死亡的。  当我十七岁时,我读到一则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会轻松自在。”  这对我影响深远,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上都会照镜子,自问:“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么?”每当我连续太多天都得到一个“没事做”的答案时,我就知道我必须有所改变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
期刊
  
期刊
在和父母作对的日子里,孩子们渐渐学会了成长和独立。  同桌杜晓泉  杜晓泉是我同桌,这几天在为我的发型发愁。因为我刚刚烫了个飘逸的直发,学校就发布了发型肃整通知。作为一名男生,前扫眉,旁遮耳,后擦领,可是标准的治理重点。  杜晓泉黑着脸对我说:“98块就这样被剪了?”  我对着她无限悲情地点点头。  可是,我的头发和杜晓泉同学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她是我老妈。  其实,杜晓泉做我同桌也算有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