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从2014年起,马边彝族自治县把“一村一幼”建设作为彝区教育扶贫重点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已建成村幼140所,实现了“一村一幼”全覆盖。近年来,马边县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有比较大的提升,村幼教师中大专以上文化、持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占比较大,部分园所也是独立成园,周围有丰富的可利用的环境、物质和家长资源。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让一部分村幼将区域活动先搞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较落后的村幼。
【关键词】 一村一幼 区域活动 彝区 转变观念
一、马边“一村一幼”现状分析
(一)师资水平状况。马边现有村幼教师230余名,其中大专文化及以上水平的教师近100名,同时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的近60名,具有一定的学前教育专业素养,还有部分教师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够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活动。村幼幼儿年龄大多在5-6岁,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且班额较小,通常在十几个人左右,便于教师个别观察和指导。
(二)村幼有丰富的乡土资源。1、丰富的材料:在农村有各类植物、瓜果蔬菜、种子和豆子,有树枝、稻草、竹篾和落叶,有泥土沙石,野花野草。我们可以利用以上资源开展区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别具一格,还可以根据不同季节随时调整和补充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便宜实惠,可谓一举多得;2、广阔的大自然环境:农村有宽阔的田间、树林和溪流,成片的田地和茶园,幼儿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奔跑、嬉戏,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3、丰富的家长资源:在农村不乏能工巧匠和手工艺人,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不仅能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兴趣和能力,还能培养幼儿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4、彝区的彝族文化资源:彝族拥有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他们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和能歌善舞的特性,都是我们可以发掘和利用的教育资源。
二、“一村一幼”区域活动的创设
(一)常规区域。1、益智区: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级数量刑空间时间等概念的区域,在这一区域中,幼儿可以进行数学类观察类材料的操作,进行各种棋类活动;2、美工区:(1)收集蔬菜瓜果进行艺术创作;(2)利用树枝树叶和野花野草进行艺术创作;(3)利用泥土沙石进行艺术创作;3、科学探索区和自然角;4、表演区;5、运动区活动。
(二)特色主题区域。
马边地处小凉山区,有许多村幼地处纯彝区。彝族拥有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在历史长河中,小凉山彝族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和能歌善舞的特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彝族传统文化进行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彝族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从而热爱自己的民族,做一个骄傲的彝人。可以根据彝族的漆器、服饰和银饰进行美工区活动;摔跤、达体舞、阿诗且及彝族歌舞等可以放在运动区;彝族有丰富的历史传说(如支格阿鲁、甘嫫阿妞等)和风俗(换裙礼、火把节、毕摩、抢婚等),可以通过语言区和表演区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他们对自己民族的认识;教师们还可以邀请彝族村落中有威望的老人给孩子们讲述彝族历史,增强幼儿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
三、“一村一幼”教师需要转变观念
(一)应把“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一种常态化的活动。
以前,我们常常认为“区域活动”是一种高大上的幼儿园活动形式,要有宽敞的活动场地,并把它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区域,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玩具,供幼儿玩耍,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且认为没有充足的资金和宽敞的场地是无法开展区域活动的。其实,只要我们将场地、材料结构化和功能化后,再加之农村取之不盡的资源,是完全可以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村幼还要适当减少集教活动的时间,让幼儿更多的通过自主游戏来提升自身的经验。
(二)教师的角色应该从“教”向“引”转变。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应该体验到的是自由、自主、愉悦和创造,每一个孩子选择自己的选择,做着自己喜爱的工作,是开放的、低结构的,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明白:个别化学习的区域活动也是有目标的,而非纯粹的游戏,而且这个目标不是单一,而是开放的,年龄越小差异越大,所以区域活动是差异性教学的有效途径。老师的角色是“教”还是“引”,能否成为孩子潜能的启发者呢?教师们在组织活动的过程当中总是充当着指挥官、秩序管理员、纠错员的角色,生怕幼儿哪里做得不够好或者做错了,教师要明白“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3】,应该允许幼儿犯错。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一个“旁观者”,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不要随意介入幼儿的游戏,但是脑子却不能停下来。教师应该更多的进行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引导和支持幼儿将游戏更好的进行下去。同时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文字、图片、甚至视频的记录,便于活动后的反思和评价。这样,教师可以在幼儿游戏的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反思——改进”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得到专业的发展。
(三)促进区域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常常为要创设区域主题和环境以及准备丰富的材料而绞尽脑汁,其实,老师可以追随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把游戏还给孩子,玩什么、怎么玩、需要什么材料,由幼儿说了算,可以按照“发现兴趣和需要——丰富生活经验——讨论游戏方案——收集所需材料——开展游戏”的基本程序来进行,教师只是协助幼儿进行策划、组织以及材料的收集制作。当游戏玩起来之后,教师新一轮的观察又开始了,幼儿还有哪些需要(新材料?辅助材料?新的兴趣点?是否生成了新游戏等等),从而引导幼儿将游戏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材料、同伴和老师的经验,不断获取新的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水平,正如维果斯基所说,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了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小步递进的自我发展。教师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转变角色,从活动的台前走到台后,学习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 一村一幼 区域活动 彝区 转变观念
一、马边“一村一幼”现状分析
(一)师资水平状况。马边现有村幼教师230余名,其中大专文化及以上水平的教师近100名,同时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的近60名,具有一定的学前教育专业素养,还有部分教师有一定工作经验,能够引导幼儿开展自主活动。村幼幼儿年龄大多在5-6岁,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且班额较小,通常在十几个人左右,便于教师个别观察和指导。
(二)村幼有丰富的乡土资源。1、丰富的材料:在农村有各类植物、瓜果蔬菜、种子和豆子,有树枝、稻草、竹篾和落叶,有泥土沙石,野花野草。我们可以利用以上资源开展区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别具一格,还可以根据不同季节随时调整和补充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便宜实惠,可谓一举多得;2、广阔的大自然环境:农村有宽阔的田间、树林和溪流,成片的田地和茶园,幼儿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奔跑、嬉戏,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3、丰富的家长资源:在农村不乏能工巧匠和手工艺人,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不仅能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兴趣和能力,还能培养幼儿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4、彝区的彝族文化资源:彝族拥有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他们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和能歌善舞的特性,都是我们可以发掘和利用的教育资源。
二、“一村一幼”区域活动的创设
(一)常规区域。1、益智区: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级数量刑空间时间等概念的区域,在这一区域中,幼儿可以进行数学类观察类材料的操作,进行各种棋类活动;2、美工区:(1)收集蔬菜瓜果进行艺术创作;(2)利用树枝树叶和野花野草进行艺术创作;(3)利用泥土沙石进行艺术创作;3、科学探索区和自然角;4、表演区;5、运动区活动。
(二)特色主题区域。
马边地处小凉山区,有许多村幼地处纯彝区。彝族拥有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在历史长河中,小凉山彝族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饰、待客及庆典礼仪和能歌善舞的特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彝族传统文化进行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彝族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从而热爱自己的民族,做一个骄傲的彝人。可以根据彝族的漆器、服饰和银饰进行美工区活动;摔跤、达体舞、阿诗且及彝族歌舞等可以放在运动区;彝族有丰富的历史传说(如支格阿鲁、甘嫫阿妞等)和风俗(换裙礼、火把节、毕摩、抢婚等),可以通过语言区和表演区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他们对自己民族的认识;教师们还可以邀请彝族村落中有威望的老人给孩子们讲述彝族历史,增强幼儿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
三、“一村一幼”教师需要转变观念
(一)应把“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一种常态化的活动。
以前,我们常常认为“区域活动”是一种高大上的幼儿园活动形式,要有宽敞的活动场地,并把它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区域,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玩具,供幼儿玩耍,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区域活动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且认为没有充足的资金和宽敞的场地是无法开展区域活动的。其实,只要我们将场地、材料结构化和功能化后,再加之农村取之不盡的资源,是完全可以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村幼还要适当减少集教活动的时间,让幼儿更多的通过自主游戏来提升自身的经验。
(二)教师的角色应该从“教”向“引”转变。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应该体验到的是自由、自主、愉悦和创造,每一个孩子选择自己的选择,做着自己喜爱的工作,是开放的、低结构的,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明白:个别化学习的区域活动也是有目标的,而非纯粹的游戏,而且这个目标不是单一,而是开放的,年龄越小差异越大,所以区域活动是差异性教学的有效途径。老师的角色是“教”还是“引”,能否成为孩子潜能的启发者呢?教师们在组织活动的过程当中总是充当着指挥官、秩序管理员、纠错员的角色,生怕幼儿哪里做得不够好或者做错了,教师要明白“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3】,应该允许幼儿犯错。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一个“旁观者”,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不要随意介入幼儿的游戏,但是脑子却不能停下来。教师应该更多的进行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引导和支持幼儿将游戏更好的进行下去。同时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文字、图片、甚至视频的记录,便于活动后的反思和评价。这样,教师可以在幼儿游戏的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反思——改进”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得到专业的发展。
(三)促进区域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常常为要创设区域主题和环境以及准备丰富的材料而绞尽脑汁,其实,老师可以追随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把游戏还给孩子,玩什么、怎么玩、需要什么材料,由幼儿说了算,可以按照“发现兴趣和需要——丰富生活经验——讨论游戏方案——收集所需材料——开展游戏”的基本程序来进行,教师只是协助幼儿进行策划、组织以及材料的收集制作。当游戏玩起来之后,教师新一轮的观察又开始了,幼儿还有哪些需要(新材料?辅助材料?新的兴趣点?是否生成了新游戏等等),从而引导幼儿将游戏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材料、同伴和老师的经验,不断获取新的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水平,正如维果斯基所说,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了最近发展区,幼儿在游戏中小步递进的自我发展。教师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转变角色,从活动的台前走到台后,学习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