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作家中,朱自清的散文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他的《背影》开创了中国散文的“亲情”模式,至今似乎仍无一人能走出《背影》的影子。
《背影》的最大的特点,也是以后的作家极力模仿而又无法摆脱的套路,是通过微小事件来表现浓浓的父(母)子之情。我在《中国青年报》11月4日“作家专栏”版看到一篇郭雪波的文章《父亲的鞭子》写的很让人感动,但之后发现这感动之处在手法上和《背影》中买桔子那段并无二样: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
“父亲闻讯赶来,一瘸一拐。光利的冰茬割破他的赤脚,鲜红血丝渗进冰水里,如蚯蚓扭舞,浸在冰水里,那双脚如煮透的那般通红。我强忍着泪水。过冰河,父亲喘着气,脸色蜡黄,蹲下去搓搓冻僵的双脚。河那边还有两个孩子,父亲看我一眼,没说话又转过身一瘸一拐地走下冰河去。”
两者无非都是精彩特写式的镜头,对一个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以达到无声的渲染父亲深厚的爱的效果。
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讲过中国古典文学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而不擅长人物心理细致地刻画。比如《水浒传》中在鲁达打店小二一段描写上面,金圣叹批道:“一路鲁达文中,皆用‘只一掌’,‘只一拳’,‘只一脚’,写魯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第二回眉批)”。
还有一篇叫《大铁锥》的课文,也写得颇为经典,作者极力渲染战斗前的气氛和主人公的动作以表现他的英雄气概,而真正到了作战倒是一笔带过了,这种类似于“侧面描写”的手法,朱自清移用到了情亲上:不直接写父亲的爱,而是让你自身去感受——这也颇合中国人含蓄的民族特性。
只是郭雪波并没有限于一件小事,而是连续写了两三件,从这角度讲,郭雪波的父亲形象要比朱自清的丰满了一些。
不过当代散文也确乎比现代散文要发展、变化了许多。这两篇文章的一个不同就是《父亲的鞭子》用了很多类似于镜头化了语言,通篇都象是在看电影。除了上引的一段外,还有“……母亲跑来要抢他手中的鞭子,被他一巴掌打倒,弟弟妹妹都吓哭一团。”,“母亲喊傻儿子,快起来跑啊别傻跪着了。……后来爷爷过来夺走了父亲的那条如蛇般舞动的鞭子,说打坏了孩子学上不成工分也挣不上。……”等等。
而《背影》除了买桔子这一小段,其它的更像是画外音,交待故事的背影与结果,这样的区别就是:《父亲的鞭子》更加流畅一气呵成,感情更加浓烈,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易受到感染;而《背影》比较恬淡,深厚之情化于平和,就象老人的回忆,韵味更加悠扬一些。
此外还有“我”的不同,在《背影》中,“我”是一个反衬的角色,通过“我”笑父亲的“迂”与父亲对“我”的爱的冲突来表现父亲之爱对“我”的深深影响,但我总觉这虽然写出了年青人的一种普遍心态,但表达的总有些有意去“欲扬先抑”,或者说“画外音”的“我”与场景中的“我”配合的不是很顺畅。
而《父亲的鞭子》中,则是 “我”对父亲的爱与父亲对“我”的爱的冲突,这样的冲突使亲情变的更深沉,而“我”在角色与叙事者的转换中也相当自如,这一点上我觉的要比《背影》成功。
总体来说,《父亲的鞭子》依然在《背影》的影子当中,虽然做到了极致,但仍属于《背影》的模式,没有质上的突破。但突破口在哪里。
祝勇在一次讲座中曾这样评叙当代散文的发展过程:八十年代中后期,习惯于用公共语言写作的大陆散文界发现三毛等台湾的散文居然也能写个体的情感,但模仿一阵之后,祝勇说他又发现这样的文章写多了,觉的很小气,“缺乏对人类普遍境遇的关照”。这也许就是《背影》模式的缺点之一:感动之后又怎样?——缺少一些类似《活着》的宗教情怀:对苦难的宽容。暂且不谈两者的境界孰优孰劣,至少在中国亲情的散文中,没有一篇这样风格的范文,。也因此,在做这篇作业时很难找到这样的文章,也就只好就自己的理解对个体情感与基督情怀做下比较:
阳光对于个体的痛苦充满了讽刺。在黑夜,宿舍里鼾声已起,一个人在床头暗暗抽泣,然而第二天的太阳照样升起,车来车往,人们熙熙攘攘、忙着去做着自己的事,自己被遗弃在角落,孤独、冷漠。
这是个体的情感。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阳光普照大地,洒在他殉难的脸上,渐渐的路上出现了车马与行人,渐渐的耶稣从这个世界上消隐。
同样是在阳光下,这是一种美,个体的情感升华为整体人类所面临的命运的苦难。个体情感升华为基督情怀,感动升华为心灵的震撼。
《背影》模式缺少的就是这个。
《背影》缺少的还有深层次的思考,这不是说一谈思考就非得形而上一番,一谈父子之样就得追溯到动物性或者永恒。比如曾流行的周国平的《妞妞》在这一方面做的很不错。如:“小鱼小鸟小蚂蚁也有眼睛,妞妞却没有。
人在忧愁时,走到窗户边极目远眺会获得片刻解脱。妞妞长大了,她忧愁时的窗户在哪里呢?”
“让妞妞瞎,还是让她死?一个父亲的本能的反应是:不,都不!……结果是两者俱失。他的确极不明智。可是让我原谅为人父母者在这种情境中唯一可理解的态度吧。苦难者有权拒绝荒谬的选择。”
亲情的文章很难有思考,是否因为亲情是人类心目最圣洁的一块土地,而思考则意味着冷静和背叛?谁能作到将父亲做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去俯视而不是仅仅作为神圣、抽象的符号去供奉、沉醉于亲情的同时又保持清醒的头脑?
何时走出《背影》,我们期待着天才的出现。
《背影》的最大的特点,也是以后的作家极力模仿而又无法摆脱的套路,是通过微小事件来表现浓浓的父(母)子之情。我在《中国青年报》11月4日“作家专栏”版看到一篇郭雪波的文章《父亲的鞭子》写的很让人感动,但之后发现这感动之处在手法上和《背影》中买桔子那段并无二样: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
“父亲闻讯赶来,一瘸一拐。光利的冰茬割破他的赤脚,鲜红血丝渗进冰水里,如蚯蚓扭舞,浸在冰水里,那双脚如煮透的那般通红。我强忍着泪水。过冰河,父亲喘着气,脸色蜡黄,蹲下去搓搓冻僵的双脚。河那边还有两个孩子,父亲看我一眼,没说话又转过身一瘸一拐地走下冰河去。”
两者无非都是精彩特写式的镜头,对一个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以达到无声的渲染父亲深厚的爱的效果。
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讲过中国古典文学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而不擅长人物心理细致地刻画。比如《水浒传》中在鲁达打店小二一段描写上面,金圣叹批道:“一路鲁达文中,皆用‘只一掌’,‘只一拳’,‘只一脚’,写魯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第二回眉批)”。
还有一篇叫《大铁锥》的课文,也写得颇为经典,作者极力渲染战斗前的气氛和主人公的动作以表现他的英雄气概,而真正到了作战倒是一笔带过了,这种类似于“侧面描写”的手法,朱自清移用到了情亲上:不直接写父亲的爱,而是让你自身去感受——这也颇合中国人含蓄的民族特性。
只是郭雪波并没有限于一件小事,而是连续写了两三件,从这角度讲,郭雪波的父亲形象要比朱自清的丰满了一些。
不过当代散文也确乎比现代散文要发展、变化了许多。这两篇文章的一个不同就是《父亲的鞭子》用了很多类似于镜头化了语言,通篇都象是在看电影。除了上引的一段外,还有“……母亲跑来要抢他手中的鞭子,被他一巴掌打倒,弟弟妹妹都吓哭一团。”,“母亲喊傻儿子,快起来跑啊别傻跪着了。……后来爷爷过来夺走了父亲的那条如蛇般舞动的鞭子,说打坏了孩子学上不成工分也挣不上。……”等等。
而《背影》除了买桔子这一小段,其它的更像是画外音,交待故事的背影与结果,这样的区别就是:《父亲的鞭子》更加流畅一气呵成,感情更加浓烈,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易受到感染;而《背影》比较恬淡,深厚之情化于平和,就象老人的回忆,韵味更加悠扬一些。
此外还有“我”的不同,在《背影》中,“我”是一个反衬的角色,通过“我”笑父亲的“迂”与父亲对“我”的爱的冲突来表现父亲之爱对“我”的深深影响,但我总觉这虽然写出了年青人的一种普遍心态,但表达的总有些有意去“欲扬先抑”,或者说“画外音”的“我”与场景中的“我”配合的不是很顺畅。
而《父亲的鞭子》中,则是 “我”对父亲的爱与父亲对“我”的爱的冲突,这样的冲突使亲情变的更深沉,而“我”在角色与叙事者的转换中也相当自如,这一点上我觉的要比《背影》成功。
总体来说,《父亲的鞭子》依然在《背影》的影子当中,虽然做到了极致,但仍属于《背影》的模式,没有质上的突破。但突破口在哪里。
祝勇在一次讲座中曾这样评叙当代散文的发展过程:八十年代中后期,习惯于用公共语言写作的大陆散文界发现三毛等台湾的散文居然也能写个体的情感,但模仿一阵之后,祝勇说他又发现这样的文章写多了,觉的很小气,“缺乏对人类普遍境遇的关照”。这也许就是《背影》模式的缺点之一:感动之后又怎样?——缺少一些类似《活着》的宗教情怀:对苦难的宽容。暂且不谈两者的境界孰优孰劣,至少在中国亲情的散文中,没有一篇这样风格的范文,。也因此,在做这篇作业时很难找到这样的文章,也就只好就自己的理解对个体情感与基督情怀做下比较:
阳光对于个体的痛苦充满了讽刺。在黑夜,宿舍里鼾声已起,一个人在床头暗暗抽泣,然而第二天的太阳照样升起,车来车往,人们熙熙攘攘、忙着去做着自己的事,自己被遗弃在角落,孤独、冷漠。
这是个体的情感。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阳光普照大地,洒在他殉难的脸上,渐渐的路上出现了车马与行人,渐渐的耶稣从这个世界上消隐。
同样是在阳光下,这是一种美,个体的情感升华为整体人类所面临的命运的苦难。个体情感升华为基督情怀,感动升华为心灵的震撼。
《背影》模式缺少的就是这个。
《背影》缺少的还有深层次的思考,这不是说一谈思考就非得形而上一番,一谈父子之样就得追溯到动物性或者永恒。比如曾流行的周国平的《妞妞》在这一方面做的很不错。如:“小鱼小鸟小蚂蚁也有眼睛,妞妞却没有。
人在忧愁时,走到窗户边极目远眺会获得片刻解脱。妞妞长大了,她忧愁时的窗户在哪里呢?”
“让妞妞瞎,还是让她死?一个父亲的本能的反应是:不,都不!……结果是两者俱失。他的确极不明智。可是让我原谅为人父母者在这种情境中唯一可理解的态度吧。苦难者有权拒绝荒谬的选择。”
亲情的文章很难有思考,是否因为亲情是人类心目最圣洁的一块土地,而思考则意味着冷静和背叛?谁能作到将父亲做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去俯视而不是仅仅作为神圣、抽象的符号去供奉、沉醉于亲情的同时又保持清醒的头脑?
何时走出《背影》,我们期待着天才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