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受重视。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有砭、针、灸、药,中药的使用离不开浸泡、煎煮、滤渣取汁,有时候也少不了“先煎”“后下”“烊化”等细致处理,而且往往匮乏、难寻,因此中药常常是治疗方法之末。
现代中医以中药、针灸、推拿、拔火罐等为基本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中药是中医药治疗的主要途径。中药之所以能够发挥调理治疗的作用,是因为各种中药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也就是说有偏性,医生就是利用中药的偏性,调理治疗人体的偏性,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现代中药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颗粒剂、胶囊剂、代茶饮等,为人们提供了便利而多样化的选择。
家庭煎煮汤剂
这是最常见的剂型,大家说中药苦、煎药麻烦,主要是针对这种剂型,这也是临床上用得最多的一种剂型。将中草药的原材料或经浸泡的中草药,通过水煎,去其固体部分后,残留的液体部分即为中药汤剂。这类剂型有两个优点:
(1)方便医生灵活加减药物,对个体的差异针对性强。
(2)口服后吸收迅速,起效快,疗效确切。
但是,它仍然有保存时间短、需要现用现制、口味不佳等缺陷。
机器辅助煎煮汤剂
古代十分重视煎药器皿的选择,多选用砂锅、瓦罐等,因其具有材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导致药物有效成分流失等优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每天自己在家用火炉慢慢煎药,往往难以实现,好在有两大类辅助的煎药设备可供我们选择。
一种是简便的自动煎药器以及煎煮机。煎药器会被大多数家庭广泛接受,一般以陶瓷、紫砂材质的为主,有导热性能良好、化学性质稳定、透气性较强、煎药速度可按需控制的优点。炉体与电磁炉往往是分体或一体组成,大部分产品可以调整火力与定时,提前将药材放入并定时,煎煮完成后可以直接取汁饮用,十分方便。
另一种是大型煎药中心使用的煎煮机。这是一种带有电控装置的全封闭微压容器,利用水煎沸及其产生的蒸汽,可一次性使药物成分充分地煎出,其生产可实现大规模自动化、机械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的要求,不易霉变。现代设备研究还在不断发展,比如负压煎药机,利用沸点前移对某些特殊药物进行煎煮,可以发挥更大的药效。
煎煮机的包装功能更是突破了传统煎煮中药不便携带的局限性,它可将整个疗程的中药煎煮完毕后,灌入医用真空袋中,全过程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这种袋装药抗挤压、不易破损,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携带都很方便,加热后便可服用。
但是,机器煎煮药材也存在药物有效成分没有充分溶出、煎煮效果不好、浸泡不充分等争议。
颗粒剂
中药颗粒剂源于中药汤剂,是按照特定的方法将中药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部分中药细粉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制成的颗粒状剂型。这种剂型既保留了汤剂吸收迅速的特点,又具有生产方便、服用量小、口感好、不易霉变及易携带、易储存等优势。但易因吸潮结块使药效发生改变,剂量的规格会存在一定局限。
中药颗粒剂可分为单味中药制成的颗粒剂和配方中药做成的颗粒剂。单味中药颗粒剂是在提取出单味药的有效成分后,再同其他药物以开水冲泡的方式混合;配方中药做成的配方颗粒剂是按处方中药的配伍,将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饮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提取、浓缩、喷雾干燥等制成颗粒状,再按常用量分装成不同的包装,以供临床使用。
两者在表面上看有相似性,但是底层思维上有区别,核心区别就是:如何看待各类中药在煎煮时相互作用的问题。另外,临床上对颗粒剂的药效是否会降低,目前仍有争议。
膏方
膏方是一种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加冰糖或蜂蜜浓缩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分为成方膏剂和临证膏方。
成方膏剂是根据固定方剂批量生产,临证膏方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论治,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临床表现组方遣药,炼制而成。
胶囊
胶囊剂型携带、服用方便,有大量的中成药以胶囊的形式被生产出来,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胶囊剂型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使揮发性、水溶性成分充分保留,但是不能做到辨证论治、随证加减。部分中成药的适应证为中医证型,要求临床医生在使用中成药胶囊时,仍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一定的使用要求。
代茶饮
中药代茶饮是汤剂剂型的简化版,也是一种现代受大众欢迎的养生保健的方式。它可根据个人体质、病情需要灵活组方选药,具有方便、口感好、个性化、针对性强的优点。
泡茶原则上要结合自身体质、病证、气候、时令等辨证使用,选药最多4~5味,药味太多则会失去代茶饮用的意义,但是药味偏少,有时也会药性不足。
外用粉剂、水剂
中药外用也是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以粉剂和水剂剂型为主。传统的外敷散剂是直接将粉末状药物或与醋、酒或水介质调和成糊状,涂抹于患处。中药外用的液体剂型是由药物与适宜的溶剂制成的,优点是方便、不需要内服,但是针对的病种较少,比如皮肤病、肛肠科疾病、眼科疾病、盗汗等。
(编辑
现代中医以中药、针灸、推拿、拔火罐等为基本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中药是中医药治疗的主要途径。中药之所以能够发挥调理治疗的作用,是因为各种中药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也就是说有偏性,医生就是利用中药的偏性,调理治疗人体的偏性,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现代中药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颗粒剂、胶囊剂、代茶饮等,为人们提供了便利而多样化的选择。
家庭煎煮汤剂
这是最常见的剂型,大家说中药苦、煎药麻烦,主要是针对这种剂型,这也是临床上用得最多的一种剂型。将中草药的原材料或经浸泡的中草药,通过水煎,去其固体部分后,残留的液体部分即为中药汤剂。这类剂型有两个优点:
(1)方便医生灵活加减药物,对个体的差异针对性强。
(2)口服后吸收迅速,起效快,疗效确切。
但是,它仍然有保存时间短、需要现用现制、口味不佳等缺陷。
机器辅助煎煮汤剂
古代十分重视煎药器皿的选择,多选用砂锅、瓦罐等,因其具有材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导致药物有效成分流失等优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每天自己在家用火炉慢慢煎药,往往难以实现,好在有两大类辅助的煎药设备可供我们选择。
一种是简便的自动煎药器以及煎煮机。煎药器会被大多数家庭广泛接受,一般以陶瓷、紫砂材质的为主,有导热性能良好、化学性质稳定、透气性较强、煎药速度可按需控制的优点。炉体与电磁炉往往是分体或一体组成,大部分产品可以调整火力与定时,提前将药材放入并定时,煎煮完成后可以直接取汁饮用,十分方便。
另一种是大型煎药中心使用的煎煮机。这是一种带有电控装置的全封闭微压容器,利用水煎沸及其产生的蒸汽,可一次性使药物成分充分地煎出,其生产可实现大规模自动化、机械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保证中药疗效,更符合卫生学的要求,不易霉变。现代设备研究还在不断发展,比如负压煎药机,利用沸点前移对某些特殊药物进行煎煮,可以发挥更大的药效。
煎煮机的包装功能更是突破了传统煎煮中药不便携带的局限性,它可将整个疗程的中药煎煮完毕后,灌入医用真空袋中,全过程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这种袋装药抗挤压、不易破损,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携带都很方便,加热后便可服用。
但是,机器煎煮药材也存在药物有效成分没有充分溶出、煎煮效果不好、浸泡不充分等争议。
颗粒剂
中药颗粒剂源于中药汤剂,是按照特定的方法将中药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部分中药细粉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制成的颗粒状剂型。这种剂型既保留了汤剂吸收迅速的特点,又具有生产方便、服用量小、口感好、不易霉变及易携带、易储存等优势。但易因吸潮结块使药效发生改变,剂量的规格会存在一定局限。
中药颗粒剂可分为单味中药制成的颗粒剂和配方中药做成的颗粒剂。单味中药颗粒剂是在提取出单味药的有效成分后,再同其他药物以开水冲泡的方式混合;配方中药做成的配方颗粒剂是按处方中药的配伍,将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饮片,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提取、浓缩、喷雾干燥等制成颗粒状,再按常用量分装成不同的包装,以供临床使用。
两者在表面上看有相似性,但是底层思维上有区别,核心区别就是:如何看待各类中药在煎煮时相互作用的问题。另外,临床上对颗粒剂的药效是否会降低,目前仍有争议。
膏方
膏方是一种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加冰糖或蜂蜜浓缩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分为成方膏剂和临证膏方。
成方膏剂是根据固定方剂批量生产,临证膏方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论治,针对不同人群、不同临床表现组方遣药,炼制而成。
胶囊
胶囊剂型携带、服用方便,有大量的中成药以胶囊的形式被生产出来,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胶囊剂型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使揮发性、水溶性成分充分保留,但是不能做到辨证论治、随证加减。部分中成药的适应证为中医证型,要求临床医生在使用中成药胶囊时,仍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一定的使用要求。
代茶饮
中药代茶饮是汤剂剂型的简化版,也是一种现代受大众欢迎的养生保健的方式。它可根据个人体质、病情需要灵活组方选药,具有方便、口感好、个性化、针对性强的优点。
泡茶原则上要结合自身体质、病证、气候、时令等辨证使用,选药最多4~5味,药味太多则会失去代茶饮用的意义,但是药味偏少,有时也会药性不足。
外用粉剂、水剂
中药外用也是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以粉剂和水剂剂型为主。传统的外敷散剂是直接将粉末状药物或与醋、酒或水介质调和成糊状,涂抹于患处。中药外用的液体剂型是由药物与适宜的溶剂制成的,优点是方便、不需要内服,但是针对的病种较少,比如皮肤病、肛肠科疾病、眼科疾病、盗汗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