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环节”在高考写作训练中的有效落实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作文训练是重头戏。为了把平时教学和专题训练结合起来,省时高效地进行备考,就需要在平时做到海量阅读,厚积薄发,通过仿真演练,从标题着手,着眼全篇,在对比与总结环节上狠功夫下,梳理收获,快速提高。
  【关键词】
  海量阅读 仿真训练 精心分析 扬长避短 总结提高
  高考备考阶段,是学生整个学校学习过程中的特殊阶段,针对性、模块化和模式化是其显著的特点。为了高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和近阶段的备考体会,谈谈作文备考中五个环节的具体落实。
  一、海量阅读,为提高写作水平作准备
  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在诸多论述中提到的阅读,如非经典,即为名著。但在高考备考的后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语文当成“副课”,将全部精力倾注到数学、综合科目上时,教师继续通过倡导海量阅读经典名著达到提高写作的目的,从我的教学经历看,已经显得很不现实。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高三备考阶段,学生功利思想很浓,学习时间紧迫,学生没有时间和心情品读名著;其二,名著所反映的生活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很难深刻体会名著的主题及艺术。那么,怎样将海量阅读贯穿在高考备考的全过程呢?我认为,除倡导学生积极阅读经典名著外,每节语文课前集体诵读近三至五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不失为一个办法。原因主要有三:其一,这样做有时间保证和心情保证。具体做法为,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两分钟开始,全班同学站立朗读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包括读考题的要求及材料,5分钟足矣。这样,整个朗读只占课堂时间3分钟,都能保证。因为站立,学生注意力集中,心无旁骛。其二,选择高考满分作文最贴近学生的实际。作文书上,既有对当年高考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分析,也有很好的范文,不管从文章体裁、题材、结构还是主题、语言、技巧等方面,都接近高三学生的生活和写作水平,学生易学易接受。其三,教师便于加强指导,发现亮点能及时推广,(如新颖的标题、独特的文体、鲜活的立意等)发现问题能随时纠正。虽曰满分作文,但毕竟是考场作文,并非完美无瑕。所以教师在巡視过程中要及时提醒他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每天坚持,一学期读近100篇文章。
  二、牛刀初试,仿真演练显其能
  高考考试中,留给考生写作时间不足40分钟。为了适应考试,在写作备考训练中,尤其要有效利用几次模拟考试的机会,进行仿真训练。训练前除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认真对待外,再不做任何提示。
  三、甄别优劣,斟酌标题练切题
  审题是作文的前提,立意是作文的关键。但这二者都是作者下笔前的思维活动,真正体现在卷面上的可视效果最初莫过于文章标题。一个精彩的标题,既能体现文章的立意,同时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作者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水平,也是考场作文赢得高分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下功夫训练。在这个训练环节,教师应该做到:
  第一步,从所有学生的作文中挑出三分之一左右有代表性的作文标题,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每人从中选出三个最佳标题和三个最不理想的标题。如进行完庄浪县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后,(作文材料略)我展示给学生的题目有:《中国式竞争》《“人参宽容丸”说明书》《宽容成就和谐》《“一元官司”的背后》《就停车之事写给高先生的一封信》《退一步海阔天空》《网络与信息》《让宽容之花绽放心间》《腹有雅量气自华》《今天,你点赞了吗?》《持正理者,道通也》《信息时代的评判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会拒绝》《法律底线》《无规则,怎成方圆》《退于进,只在一念之间》《诚实做人》《第一,不只靠人脉》《三尺街》《一元钱的价值》《微信与QQ上的信息》等。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一起严格审题,准确立意,从不同角度梳理出几条最佳主题。如上述作文材料,通过材料1分析整理出的主题简单列为:1.公平和尊严;2.法律意识与维权;3.正确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4.谦让与宽容。
  从材料2分析整理出的主题简单列为:1.公平与正义;2.家庭教育与爱。
  综合两则材料,应该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和生活需要公平正义、崇尚正义等来写。
  第三步,组织学生“回头看”,再一次审视自己评选的最佳标题,重新调整。
  第四步,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前边出示的作文标题的优点,以便今后学生借鉴。如上述列举的标题中有些标题很有特点:
  1.文体有新意,如《就停车之事写给高先生的一封信》《“人参宽容丸”说明书》
  2.善用典故和巧妙化用典故,如《三尺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腹有雅量气自华》
  3.能引人深思的,如《“一元官司”的背后》《无规则,怎成方圆?》
  4.用文言文写作,如《持正理者,道通也》
  5.具有思辨色彩的,如《第一,不只靠人脉》《退于进,只在一念之间》
  四、精选素材,巧设结构谋全篇
  有了前面的分析,学生对作文的要求及主旨已经有了深刻地理解,接下来鼓励学生继续练习这一作文,。此环节可分两种情况对待:对自己第一次写作立意感到满意的同学,就对自己的作文做全面修改完善,包括标题的拟定、材料的取舍、结构的调整等,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设计,要多下功夫。对自己作文不满意的同学而言,完全可以抛开原先的作文,重新写。
  五、前后对比,整理收获显提升
  对于第二次写作,最好仍采用限时训练,但必须适当延长学生修改作文的时间,让学生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接下来是总结提升阶段。把两次作文的写作全程做一对比,整理自己在本次训练的收获,发扬优点,总结教训,扬长避短,促使写作能力的整体提升。
  写作,是一个通过逐渐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所以要把平时阅读、写作和高考备考紧密结合,平时积累,高考点拨,限时训练,对照总结,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发挥模仿教学的积极功效,让学生透过模仿的过程来构建自身的语言基本功,让学生透过对于优质文本的写作方法及技巧的模仿来丰富自身的写作经验。本文分析了模仿教学功效的体现,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写作要素,在模仿中加强自身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作文 教学 学生 模仿 自我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通常都是从模仿出发,让学生透过模仿来慢慢熟悉各类文本的一些基本写作方式,并且引导学生在模
作文的考查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学会将单纯的感受升华为感想;其二,拥有对语言推敲的敏锐度。而这两点分别指向文章立意的“深刻性”和表达的“感染力”。  就记叙文来说,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提高思想的深度和语言的精度呢?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1.用身边的小事感动人  “身边的小事”强调的是选材的质量。史铁生曾经说过:“那歌词绝不能是‘朋友们,让我们热爱生活吧’一类,得是‘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和树脂切片技术对蕨类植物桂皮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 Var.asiatica Fernald)的颈卵器和精子器的形态和发育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颈卵器发生于雌配子体的
最近我看了国外一位老师的作文教学案例,颇有感触。有一堂课,老师作文的要求是:“选择一份自己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采访正在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然后写出一份报告。”学生们都十四五岁,他们都按照要求去做了,一周后学生们都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我注意到这种作文形式注重生活材料的累积,老师不苛求学生当堂完成,可以走出校门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甚至同学间可以协作完成,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索时间,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会随意编造
【摘 要】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尝试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提出关键词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认识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对课文进行理解,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效率和意识,让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以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词寻找教学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关键词】  关键词语 小学语文阅读 寻找  在进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以微博、微信等新的交流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微写作也由此逐渐进入到语文教学当中,适当的进行微写作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还可以让学生在坚持的写作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及抒发情感的能力,因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写作练习方法,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微写作练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