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壶斋里的童年
4岁的时候,父亲单位分了房。我们一家五口——父母、妹妹、姥姥和我,搬离了太仆寺的那间仅有十来平米的纸窗小南屋,住进了方壶斋里的四合院。
第一次听大人说“方壶斋”这个名字,觉得挺陌生,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对我说:“人家问你住哪儿?要说住方壶斋胡同。”在我的印象里,方壶斋和太仆寺街相比,街面窄了不少。人不可貌相,胡同也一样,你别看它小,里面竟有一处好大好大的四合院。前后都是三进的,中间有一条小夹道把它们连在一起。
后院一溜北房四间,我们家住靠西边的两间。院中央一东一西各有一棵直直的老槐树,5月时节满树的槐花,满院的芬芳。我家自己有一处小后院,还有一座可容两三人闲坐的小木亭,亭子是用略细的圆木钉起来的,没有涂漆,虽然简陋但颇有那么一点儿情调。亭子对面有一棵大槐树,几个小孩拉起手来才能把它抱住,夏天玩捉迷藏我们都爱藏在它的后面。树的左侧是一堆假山石,每逢春雨,几个小朋友挤在亭子里,伸手接着亭子上滑下的水珠,嬉笑打闹着。看老树一层一层湿润,看假山一片一片出新。
在我的记忆中,院子是灰色的,很中性,有点中国人的中庸味道。站在大门外往里看,大门斑驳的脸仿佛快被历史掩盖了,倒是门外两边的大石狮子总能让我们爬上爬下,从没发过脾气。现在想起来最亲切的,还是院中的夏天。瓦房上,几场雨后,就长满了紫色的野葡萄。顺着墙根我们三五个小伙伴,你踩着我,我蹬着你地往房顶上爬,去摘那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1966年夏天,我们家被造反派轰出了四合院,从此四处迁徙,搬了好几个地方。2006年,我因为写松筠庵的稿子,顺便去看了看方壶斋。我们住的那个大院没了,一座大厦立在眼前,显得很陌生。附近的人们都不知道这里曾有一条叫方壶斋的胡同。
方壶斋胡同西还有一个大院子住了许多人家,一进大门口的右手,有一个老人专卖一些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如弹球、棉花糖之类,胡同里还有一家小人书店,借阅一天一本一分钱。1966年以后,小人书店没了,就剩下那个卖东西的老人家了。眼前的一切都没了,连我曾就读的宣外大街小学也拆了。
方壶斋这名字至今想起来依然觉得亲近。一日偶然翻书,见《京师坊巷志稿》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说乾隆三年还在这里设过办公机关,后来就给废了。曾有一句诗说这里:“夹巷笙歌喧北里,残年冰雪爱南荣。”看来老早以前方壶斋里一定有不少四合院。我少年时住过的也许只是其中一个较小也较年轻的院落而已。
“玩伴”护城河
方壶斋离宣武门护城河很近,听大人们说,城墙就是用护城河里面的土筑起来的,城墙有多高,护城河也就有多深。记得有一次护城河里面的水很少,几乎快见了底,我放学回来,没有走桥,而是顺着河岸下去,趟着水过了河,回家后没敢和大人说。护城河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是一个让我常常想起少年时代的地方。河水自西向东缓慢地流淌着。没事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常到那里捉迷藏、逮鱼、捞鱼虫。
《燕都丛考》里面说:“(北京)城有濠,皆玉泉水也,内城之水,发源玉泉山,经高粱桥至城西北分二支,一循城北转东折而南,一循城西南折而东,环绕九门,经九闸,汇流至大通桥而东(自西直门角楼北河口以南由西直、阜成门绕宣武、正阳、崇文门三孔闸止,长三千九百四十七丈,自西直门北三岔河口以东,由德胜门、安定门绕东直门至朝阳门鸾桥止,长三千八十七丈)。正阳门外跨石梁三,余八门各一。外城濠水亦白玉泉分流,至西角楼绕城南流,折而东,至东角楼环绕七门,东达运河。”
据说上世纪50年代曾经对北京的护城河进行过测算,北京护城河的全长大概是4 l公里多一点。宣武门外的这段护城河在南护城河段,南护城河长15公里左右。夏天,坐在岸边乘凉简直是一种享受。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对于享受就有了自己的观念,那就是自然随意,不过分借助于人工。
当大人的,有时候很难体会孩子们好玩的乐趣,原因是大人们顾虑太多,而孩子则很少顾虑。正是这种很少顾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真切体验生活的机会,为孩子们培养了乐观看待生活的心态。在玩中亦可以培养孩子应对危机的基本能力。有一回,我本来看着水不怎么深,可是一下脚竟滑到水里了,从此,我就总觉得水这玩意太神秘,不好把握。后来见了自己把握不好的东西,就总是敬而远之。玩耍,是小孩子获得生活经验的唯一途径,从那里获得的生活经验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玩儿还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什么是城?直到现在我仍认为它是必定有城门和护城河的,过了护城河,进了城门,才算进了城。
我的孩子长大成人,我问她小时候都玩过什么,她说记不起来了。其实她小时候,我们带她到游乐场玩过。孩子为什么不记得?我想就在于那“玩儿”不是她自己的。
丰子恺有一幅画叫作《设身处地做了儿童》,他说:“我看见成人们大都认为儿童是准备做成人的,就一心希望他们变为成人,而忽视了他们这准备期的生活……在精神上也都以成人思想为标准,以成人观感为本位,因此儿童在成人的家庭里精神生活很苦痛。”丰子恺替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画了一幅漫画,叫作《小大人》。生活的环境是一定要随着时代变化的,但是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也是一定要保护的,人工的环境要有自然的变化,这就是护城河的特色,也是我至今仍然喜欢它怀念它的原因。
罗贤还是“罗圈”
进府右街,从太仆寺街东口往里走,右手第一个小胡同就是罗贤胡同。35年前,我大约十三四岁,全家从方壶斋搬出来,几经搬迁,来到了这里。爸妈告诉我,我们原来就住太仆寺街,我就出生在这儿。
罗贤胡同从样子上看很像柄大勺子,前罗贤像勺把,后罗贤像勺,有点北斗七星的样子。胡同很窄,往里走是土路。我家住31号,院子不大,仅可以容下四户人家。我们住西头两小间,屋前一间仅容一张单人床的棚子是我的“房间”。记得我还自己装了一架矿石收音机,天线的东头挂在院东墙的枣树冠上,西头撤进我的小棚子,只能收一个台,睡觉之前听一会儿,也挺快活。
北房住着两位老太太,都是老北京人,一位姓杨,一位姓周,看上去很投脾气。两位老人很好,记忆中每天晚上都是她们把院门插好,有下夜班的晚上回来敲门,两位老人中就总有一人起来去开院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总爱感冒,杨老太太就跟我妈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给他买只老母鸡炖炖,让孩子一个人全吃了,身体就棒棒的了。还真是,打那以后,我很少生病。
整个院子里的人像一家人一 样,全靠了两位老人。大人孩子们有了摩擦,只要两位老人中的任何一位出面,矛盾立刻烟消云散。北京人有个特点,特别给老辈人面子,多烦心的事儿经老人一说,也就过去了。胡同里住的不都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尽管人人都有各自的心计,可要遇上个事儿,还真都愿意搭把手。一个小院,出来进去的,总那么有人气儿。
罗贤胡同,原来不叫这名,胡同里的老人说从前叫罗圈胡同,现在剩下的半截胡同,圈儿没了,就剩下一直棍了。《燕京从考》中记载“太仆寺街而北,其南北之小胡同日罗圈胡同,今改称罗贤胡同。”(P252)往西就是新建胡同,也是新改的名,从前叫“心尖胡同”。看来北京胡同的名字也不是始终如一,一开始名字可能和地形、形象、人事等有关,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符号。过于本土化的名称,必然要让位于规范。“罗贤”就比“罗圈”叫着好听。不过对于北京胡同名称的变迁,应该有个文字记录才好,这样既可以不忘过去胡同的历史,又可以让后人更深刻地了解北京的胡同和它的文化内容。
《春明梦余录》中对这一带有过一段文字描写,可以做罗贤胡同早期形成史观,“初,燕邸因元故宫,即今之西苑,开朝门于前。元人重佛,朝门外有大慈恩寺,即今之射所。东为灰厂,中有夹道,故皇城西南一角独缺。至永乐十五年,改建皇城于东,去旧宫一里许。”此时的罗贤胡同,因为仅仅只是一条夹道,可能还没有名字。罗贤的名字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据《涌幢小品》上说:“即迁大内,西华门外逼近民居,喧嚣之声至彻禁篥。宣德七年,始加恢扩,移东华门于河东,迁民居于灰厂西隙地。”《燕都丛考》的作者陈宗藩先生在书中考证了灰厂和罗贤胡同的具体位置,“灰厂之地,在罗圈胡同之东。”民居迁入的灰厂西隙地,就是从前那个没有名字的小夹道。很明显,宣德七年的时候,第一批罗贤胡同居民正式迁入,而罗圈之名可能也就在这不久之后诞生。
什么时候又改叫罗贤?笔者翻了一些资料却一直没有找着,就只好瞎猜了——极有可能是进入民国以后改的。封建时代,民居之地的名字在今听来大多都不好听,有贬低该处居民的含义。改称罗贤,不仅听起来顺耳,还略带褒义。两词读音极其相近,所以即便改了说起来也不至于产生误会,这就是老北京人的语言智慧和改地名的艺术。胡同名字的更改,一要能够保持其名称在历史上的延续性,二要有新意,完全起一个没有历史之根的名字,是对一座历史城市的蔑视和无知。
从罗贤胡同搬出来已经30多年了,那里有我的少年时代,至今想起来都难以忘怀的许多事情。两三年前回去看了看,我住过的那个小四合院已经没有了,31号院现在是一座楼房。如今的罗贤胡同,后面的那个勺子没了,就剩下前面的勺把了。从罗贤胡同出来,沿着太仆寺街、府右街、西长安街、南长街一路走来,这是我少年时代走了四五年的上学路。我希望在胡同里住过的北京人都拿起笔来,把自己住过的胡同里面的故事写出来,为我们自己,也为北京留一份记忆。
编辑/王文娜[email protected]
4岁的时候,父亲单位分了房。我们一家五口——父母、妹妹、姥姥和我,搬离了太仆寺的那间仅有十来平米的纸窗小南屋,住进了方壶斋里的四合院。
第一次听大人说“方壶斋”这个名字,觉得挺陌生,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对我说:“人家问你住哪儿?要说住方壶斋胡同。”在我的印象里,方壶斋和太仆寺街相比,街面窄了不少。人不可貌相,胡同也一样,你别看它小,里面竟有一处好大好大的四合院。前后都是三进的,中间有一条小夹道把它们连在一起。
后院一溜北房四间,我们家住靠西边的两间。院中央一东一西各有一棵直直的老槐树,5月时节满树的槐花,满院的芬芳。我家自己有一处小后院,还有一座可容两三人闲坐的小木亭,亭子是用略细的圆木钉起来的,没有涂漆,虽然简陋但颇有那么一点儿情调。亭子对面有一棵大槐树,几个小孩拉起手来才能把它抱住,夏天玩捉迷藏我们都爱藏在它的后面。树的左侧是一堆假山石,每逢春雨,几个小朋友挤在亭子里,伸手接着亭子上滑下的水珠,嬉笑打闹着。看老树一层一层湿润,看假山一片一片出新。
在我的记忆中,院子是灰色的,很中性,有点中国人的中庸味道。站在大门外往里看,大门斑驳的脸仿佛快被历史掩盖了,倒是门外两边的大石狮子总能让我们爬上爬下,从没发过脾气。现在想起来最亲切的,还是院中的夏天。瓦房上,几场雨后,就长满了紫色的野葡萄。顺着墙根我们三五个小伙伴,你踩着我,我蹬着你地往房顶上爬,去摘那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1966年夏天,我们家被造反派轰出了四合院,从此四处迁徙,搬了好几个地方。2006年,我因为写松筠庵的稿子,顺便去看了看方壶斋。我们住的那个大院没了,一座大厦立在眼前,显得很陌生。附近的人们都不知道这里曾有一条叫方壶斋的胡同。
方壶斋胡同西还有一个大院子住了许多人家,一进大门口的右手,有一个老人专卖一些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如弹球、棉花糖之类,胡同里还有一家小人书店,借阅一天一本一分钱。1966年以后,小人书店没了,就剩下那个卖东西的老人家了。眼前的一切都没了,连我曾就读的宣外大街小学也拆了。
方壶斋这名字至今想起来依然觉得亲近。一日偶然翻书,见《京师坊巷志稿》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说乾隆三年还在这里设过办公机关,后来就给废了。曾有一句诗说这里:“夹巷笙歌喧北里,残年冰雪爱南荣。”看来老早以前方壶斋里一定有不少四合院。我少年时住过的也许只是其中一个较小也较年轻的院落而已。
“玩伴”护城河
方壶斋离宣武门护城河很近,听大人们说,城墙就是用护城河里面的土筑起来的,城墙有多高,护城河也就有多深。记得有一次护城河里面的水很少,几乎快见了底,我放学回来,没有走桥,而是顺着河岸下去,趟着水过了河,回家后没敢和大人说。护城河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是一个让我常常想起少年时代的地方。河水自西向东缓慢地流淌着。没事的时候,几个小伙伴常到那里捉迷藏、逮鱼、捞鱼虫。
《燕都丛考》里面说:“(北京)城有濠,皆玉泉水也,内城之水,发源玉泉山,经高粱桥至城西北分二支,一循城北转东折而南,一循城西南折而东,环绕九门,经九闸,汇流至大通桥而东(自西直门角楼北河口以南由西直、阜成门绕宣武、正阳、崇文门三孔闸止,长三千九百四十七丈,自西直门北三岔河口以东,由德胜门、安定门绕东直门至朝阳门鸾桥止,长三千八十七丈)。正阳门外跨石梁三,余八门各一。外城濠水亦白玉泉分流,至西角楼绕城南流,折而东,至东角楼环绕七门,东达运河。”
据说上世纪50年代曾经对北京的护城河进行过测算,北京护城河的全长大概是4 l公里多一点。宣武门外的这段护城河在南护城河段,南护城河长15公里左右。夏天,坐在岸边乘凉简直是一种享受。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对于享受就有了自己的观念,那就是自然随意,不过分借助于人工。
当大人的,有时候很难体会孩子们好玩的乐趣,原因是大人们顾虑太多,而孩子则很少顾虑。正是这种很少顾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种真切体验生活的机会,为孩子们培养了乐观看待生活的心态。在玩中亦可以培养孩子应对危机的基本能力。有一回,我本来看着水不怎么深,可是一下脚竟滑到水里了,从此,我就总觉得水这玩意太神秘,不好把握。后来见了自己把握不好的东西,就总是敬而远之。玩耍,是小孩子获得生活经验的唯一途径,从那里获得的生活经验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玩儿还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什么是城?直到现在我仍认为它是必定有城门和护城河的,过了护城河,进了城门,才算进了城。
我的孩子长大成人,我问她小时候都玩过什么,她说记不起来了。其实她小时候,我们带她到游乐场玩过。孩子为什么不记得?我想就在于那“玩儿”不是她自己的。
丰子恺有一幅画叫作《设身处地做了儿童》,他说:“我看见成人们大都认为儿童是准备做成人的,就一心希望他们变为成人,而忽视了他们这准备期的生活……在精神上也都以成人思想为标准,以成人观感为本位,因此儿童在成人的家庭里精神生活很苦痛。”丰子恺替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画了一幅漫画,叫作《小大人》。生活的环境是一定要随着时代变化的,但是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也是一定要保护的,人工的环境要有自然的变化,这就是护城河的特色,也是我至今仍然喜欢它怀念它的原因。
罗贤还是“罗圈”
进府右街,从太仆寺街东口往里走,右手第一个小胡同就是罗贤胡同。35年前,我大约十三四岁,全家从方壶斋搬出来,几经搬迁,来到了这里。爸妈告诉我,我们原来就住太仆寺街,我就出生在这儿。
罗贤胡同从样子上看很像柄大勺子,前罗贤像勺把,后罗贤像勺,有点北斗七星的样子。胡同很窄,往里走是土路。我家住31号,院子不大,仅可以容下四户人家。我们住西头两小间,屋前一间仅容一张单人床的棚子是我的“房间”。记得我还自己装了一架矿石收音机,天线的东头挂在院东墙的枣树冠上,西头撤进我的小棚子,只能收一个台,睡觉之前听一会儿,也挺快活。
北房住着两位老太太,都是老北京人,一位姓杨,一位姓周,看上去很投脾气。两位老人很好,记忆中每天晚上都是她们把院门插好,有下夜班的晚上回来敲门,两位老人中就总有一人起来去开院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总爱感冒,杨老太太就跟我妈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给他买只老母鸡炖炖,让孩子一个人全吃了,身体就棒棒的了。还真是,打那以后,我很少生病。
整个院子里的人像一家人一 样,全靠了两位老人。大人孩子们有了摩擦,只要两位老人中的任何一位出面,矛盾立刻烟消云散。北京人有个特点,特别给老辈人面子,多烦心的事儿经老人一说,也就过去了。胡同里住的不都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尽管人人都有各自的心计,可要遇上个事儿,还真都愿意搭把手。一个小院,出来进去的,总那么有人气儿。
罗贤胡同,原来不叫这名,胡同里的老人说从前叫罗圈胡同,现在剩下的半截胡同,圈儿没了,就剩下一直棍了。《燕京从考》中记载“太仆寺街而北,其南北之小胡同日罗圈胡同,今改称罗贤胡同。”(P252)往西就是新建胡同,也是新改的名,从前叫“心尖胡同”。看来北京胡同的名字也不是始终如一,一开始名字可能和地形、形象、人事等有关,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符号。过于本土化的名称,必然要让位于规范。“罗贤”就比“罗圈”叫着好听。不过对于北京胡同名称的变迁,应该有个文字记录才好,这样既可以不忘过去胡同的历史,又可以让后人更深刻地了解北京的胡同和它的文化内容。
《春明梦余录》中对这一带有过一段文字描写,可以做罗贤胡同早期形成史观,“初,燕邸因元故宫,即今之西苑,开朝门于前。元人重佛,朝门外有大慈恩寺,即今之射所。东为灰厂,中有夹道,故皇城西南一角独缺。至永乐十五年,改建皇城于东,去旧宫一里许。”此时的罗贤胡同,因为仅仅只是一条夹道,可能还没有名字。罗贤的名字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据《涌幢小品》上说:“即迁大内,西华门外逼近民居,喧嚣之声至彻禁篥。宣德七年,始加恢扩,移东华门于河东,迁民居于灰厂西隙地。”《燕都丛考》的作者陈宗藩先生在书中考证了灰厂和罗贤胡同的具体位置,“灰厂之地,在罗圈胡同之东。”民居迁入的灰厂西隙地,就是从前那个没有名字的小夹道。很明显,宣德七年的时候,第一批罗贤胡同居民正式迁入,而罗圈之名可能也就在这不久之后诞生。
什么时候又改叫罗贤?笔者翻了一些资料却一直没有找着,就只好瞎猜了——极有可能是进入民国以后改的。封建时代,民居之地的名字在今听来大多都不好听,有贬低该处居民的含义。改称罗贤,不仅听起来顺耳,还略带褒义。两词读音极其相近,所以即便改了说起来也不至于产生误会,这就是老北京人的语言智慧和改地名的艺术。胡同名字的更改,一要能够保持其名称在历史上的延续性,二要有新意,完全起一个没有历史之根的名字,是对一座历史城市的蔑视和无知。
从罗贤胡同搬出来已经30多年了,那里有我的少年时代,至今想起来都难以忘怀的许多事情。两三年前回去看了看,我住过的那个小四合院已经没有了,31号院现在是一座楼房。如今的罗贤胡同,后面的那个勺子没了,就剩下前面的勺把了。从罗贤胡同出来,沿着太仆寺街、府右街、西长安街、南长街一路走来,这是我少年时代走了四五年的上学路。我希望在胡同里住过的北京人都拿起笔来,把自己住过的胡同里面的故事写出来,为我们自己,也为北京留一份记忆。
编辑/王文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