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教学探究机制的思考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ho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自然教学中“探究”意义的理解
  
  自然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指学生从对自然事物的不知,经过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像科学家那样自行探求达到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角,认识过程中的驱动力也来自学生自己。可以说“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的行为。
  多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构成“探究”的结构是:学生确定的探究目标;学生具有的探究基础;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探究的氛围。这些无一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结构为学生从自己认知的需要出发,自己分析、构思,自行设计实践,直至认知完成为止,提供了良好条件。
  教学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做学生探究的忠实支持者,热情的帮助者。如果在探究中教师表现出任何取代学生的意图或安排,都不能视之为学生行为,那么探究的意义就打了折扣,甚至于完全变成在教师“圈套”中的接受行为,失去学生自己探求的意义。
  
  二、关于探究教学的目标探究
  
  教学的目标,从广义讲,显性的是认知的自然事物;隐性的是学生“探求意义的经历”(爱因斯坦);发展的是发现性和创造性;培养的是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教学也是教学指导思想,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大事。狭义地讲,指在教学实施中,由学生提出的探究目标——认知的自然事物。为什么要强调学生提出探究目标呢?
  “探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从提出研究的问题,到完成研究过程是一个整体,科学家就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我们从小培养儿童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就得从提出问题开始,这个问题就是学生探究的目标。
  再者要真正发现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思想活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别人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情况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蛛丝马迹,从而概括抽象提出问题,展开研究。可以说没有发现问题就没有探究。
  此外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很高。因此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不仅因为它是探究本身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学生探究的基础
  
  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自行其事的过程,探究式的方法需要学生探索研究未知的事物,所以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相应的思想发展水平。设想我们指导一个从热带丛林中与狼一同长大的狼孩去探究,那注定是不能成功的。这方面义务教育自然教材为探究教学提供了方便。
  提出了问题,具备了探究的基础,是不是学生就可以顺利地探究呢?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学生同样是件不易的事情,这时候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就成了关键。
  以上所述属正迁移,生活中的负迁移现象对探究的负面影响,教学中也得顾及到。如,生活中我们讲的“白开水、空瓶子、空杯子、太阳东升西落、钢笔胆吸墨水”等,对认识水是无色的、空气占据空间、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大气压力都形成一定障碍,只有扫清障碍,才可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如果我们说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是工程的蓝图,那么知识经验、思维水平、技能器材等就是构成探究的原材料和实施工程的设备了。
  
  四、学生探究的氛围
  
  本文反复强调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独立的认识过程。这就是说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神圣不可侵犯。要实现这一点,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
  这个氛围的营造关键是教师。民主和谐的核心是,师生平等,民主教学,形成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和谐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师生积极性的发挥必然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师生关系的影响。师生平等相处,心情舒畅,双方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学。如果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双方的积极性根本不可能充分发挥。民主和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果教师自以为是权威,搞“一言堂”,学生就不敢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不敢实事求是。民主和谐还有利于学生团结友爱、互学互助的道德品质形成;有利于对探索自然产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发展。因此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是探究教学的需要,而且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性。
  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如实汇报观察、实验的结果,即使结果与同学们讲的不符,也要敢于如实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当自己的观点被证实是错误时,也要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乐于接受正确的观点。
  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安排小组活动和组际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促进探究的深入和交流。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反过来群体行为也影响学生个体的奋进和努力。所以探究教学的成功,也取决于探究氛围的形成。
  
  五、探究教学的程序
  
  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有一定的基本模式,根据学生学习方式形成的探究教学也不例外,探究作为一种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程序是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借鉴而来的。科学家的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探究教学也是从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问题开始;科学家在发现问题后进行研究是先提出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形成结论。
  探究教学也是根据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的程序,最后达到运用的目的。程序是相同的,只是学生探究的事物是成年人熟知的事实。但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每一次探究都是真正经历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以《热空气》教学为例,本课学生的探究目标是认识热空气比同体积的空气轻能够在空气中上升的性质。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提出探究课题,就得提供生活中相应的他们又熟悉的现象,如在火炉上方烘烤的手绢总是不停地飘来摆去,怎么回事啊?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可能是热气上升的作用。进而概括出热空气轻吗?热空气能上升吗?于是问题就被发现了。再根据这一设想,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于是学生设计出把小风车置于蜡烛上方就转起来,将塑料袋装上空气加热,慢慢的就升起来的实验,并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非常专注地投入在探究中,最后证明了假想,得出了结论。在应用中学生能讲出,热气球、排风扇安装在屋子的上方,都是利用了热空气轻而上升的道理。较好的学生还从逆向提出冰箱利用了冷空气下沉的道理,把冷冻箱安排在冰箱的上方。
  这样的探究活动使每个孩子都以为自己做了一次科学家。
  六、实验探究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科学家的探索研究经历告诉我们,探究的过程是艰苦的,往往一个课题要经历千百次不懈的努力,最后才能获得成功。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他发明电灯就进行了一千六百多次的实验。大科学家尚且如此,小学生探究活动,我们绝不要担心失败,经历失败后获得的成功,对学生的影响更强烈。他们在发展智能的同时情商也得相应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基于国内外课堂互动理论研究和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趋势,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与学生的充分实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活动,形成教学互动,事关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下。本文将论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该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互动式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实施生物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并能推动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教育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校教学中强化现代意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想和判断力,并纠正错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所谓现代意识是指人们的头脑对现代社会现象的反映,具体包括:环保、人口、健康、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发展学生想象,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以下尝试:    一、运用插图,启发想象    我国著名老教育家叶圣
期刊
近年来,国际国内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假日尤为关注。2004年韩国“端午祭”申报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事件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关注本民族传统节日的呼声越来越高。同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首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倡议将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确立为国家法定假日,该提案受到社会各界的纷纷响应,政府也于2008年予以正式实施。  我们说,文化在国家与民族发展中占有举
期刊
学生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学习纪律都差,人称顽固派;一类是学习差守纪律,人称绵羊派;另一类是学习成绩好,但不守纪律,人称势利派。我面对这样的差生,正确对待,心里不产生歧视,不将其视为“废品”,视为“垃圾”,而是想办法,动脑筋,善于研究,寻找“症”点,寻找“疗”法,使其“起死回生”。在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一整套适合他们的接受方法,转变了许多差生,使他们对物理感兴趣,对物理这门功课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好
期刊
摘 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传道授业解惑?我私下认为:老师必须培养学生健康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刻性、创造性、灵活性、批评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历史 教学 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新探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
期刊
何为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倾向性意识,其基础是生活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音乐的兴趣属于精神需要。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焕发,学习工作就积极主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让人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让人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复习或重温。兴趣还能够激活思考。在很多时候,
期刊
摘 要:为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热能工程专业大学本科阶段教学独立设置了《热工实验与技术》课程。本文通过对已经修读过该课程的本科生所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对其结果采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解释,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从而达到能够针对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的目的。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实验课程改革 问卷调查    1.引言    实验教学是每个教学阶段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就能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一文,第二、三自然段中,分别有一个关键词语——严词拒绝、恼羞成怒。前者写中国士兵理直气壮的拒绝,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