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断完善洗煤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加强洗煤生产过程中用水管理,从而实现了一级洗水闭路循环、煤泥水零排放的目标,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关键词:完善工艺 加强管理 洗水闭路循环 经济、社会效益
1 洗水闭路前煤泥水基本情况
选煤厂自建厂以来,存在着煤泥水不能实现一级闭路的历史问题,在2003年6月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技术改造一期工程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冶炼精煤产品得到升级换代。由于技改后续工程尚未实施,煤泥水系统仍采用原来的老系统的浮选机、过滤机、压滤机,这些设备由于处理能力低,工作效果差,严重制约了新系统洗煤能力的发挥,同时由于对中煤矸石磁选尾矿的性质考虑不足,该物料直接进入浓缩机,由于这部分物料沉降速度快,造成浓缩机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地影响尾煤泥回收系统的正常工作,由于整个洗选系统仍处于工艺不完善,洗水不闭路状态。虽然一期技改补套工程在厂外建煤泥池直接把其排入沉淀处理,但因面积所限,沉淀效果差,溢流浓度大不能循环复用,每年有大量的煤泥水外排入松花江水系,造成环境污染,浪费煤炭和水资源。
2 洗水闭路循环工程的实施过程
2.1 完善煤泥水系统工艺 选煤总厂针对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现状,本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551万元进行洗煤废水治理工程,并得到了中央的财政投资465万元。
①自制安装2台XPM-16型浮选机及附属设备,取代老浮选系统;购置安装2台GPJ-120型加压过滤机及附属设备,取代老真空过滤系统和干燥系统。②购置安装6台新型煤泥击打弧形筛对精煤磁选尾矿进行截粗;购置安装3组FX200×8型水力浓缩旋流器组及3台LWZ1200×1800型卧式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及附属设备,对中煤、矸石磁选尾矿进行截粗。③购置安装了2台XMZ-500型、2台XMZ-800型板框压滤机、2台KZG400/2000-U隔膜压滤机及附属设备,提高选煤厂闭路循环最终把关设备的处理能力。
2.2加强生产过程细节改造2006年12月份,浮选过滤系统改造实施后,浮选系统制约新系统入洗原煤处理能力的瓶颈得到解决,2007年12月末截粗工程投入使用后,节水效果十分显著,外排水量大幅度减少,洗煤用水吨煤水耗从0.7m3降到0.25m3左右,每月可减少10万吨的外排煤泥水量,工艺上具备了闭路的工艺基础,但是距零排放还是有一定差距,在实际生产中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一是选煤系统中清水的补加量以足够生产使用,硬度较高的井下水根本补加不进去,循环水硬度不够,生产一段时间后,细泥在系统中积聚到洗煤系统无法正常生产时,不得不外排少量煤泥水,达不到零排放目标。
为了提高循环水的硬度,保持生产系统水量平衡,具体采取以下措施:①改造供水系统,理顺清水管路,做到清水量可调、可控。②杜绝车间内部使用清水产生的生活废水进入生产系统。单独铺设管路,将车间内部使用清水产生的生活废水集中引入厂房西侧的生活下水系统。③杜绝锅炉水进入生产系统。④增设矿井水储水箱,提高矿井水在补加水中所占比例,保证循环水的质量。
二是进一步完善其他基础设施,保证洗水平衡 ①恢复两台废弃多年的容积共1400m3沉淀塔,起到储水和缓冲水池的作用。②增加尾矿沉淀面积,保证循环水质量。③把煤泥沉淀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增容改造,有效容积达到了3000m3,完善回水设施,真正起到检修、事故放水池的作用,并且煤泥水能及时打回生产系统。
2.3加强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洗水平衡的管理,随时关注洗水平衡工作,保证洗水闭路循环正常运行。
①向浮选尾矿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加强细泥在浓缩机中的沉淀效果,减少循环水中的细泥含量。今年随着兴安煤入洗我厂的比例增加,我厂浓缩机溢流出现发黄的现象,加压过滤机排料周期延长,洗煤生产受到制约。浮选车间试验,发现向尾矿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铝能提高循环水的质量。现在浮选车间根据入洗原煤情况及时向尾矿水中添加聚合氯化铝。
②根据末煤厂压滤系统的处理能力及时调整洗煤生产。
在洗煤生产过程中,以压滤机的生产能力来确定洗煤生产量。若遇到压滤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生产系统则及时调整入洗量,直至停产等待尾煤泥处理能力恢复正常。
③清理生产系统各种清水管路和循环管路,制定严格的用水管理并严格落实实施。
3洗水闭路循环系统的运行状况及工程实施效果
3.1 运行状况 现在,随着入洗原煤比例、各矿原煤中煤泥含量的变化,选煤厂的尾煤泥处理系统也经受住了煤泥量大幅度增加考验,洗水系统正常运行。
中煤矸石截粗系统在投产后,截粗产品占入洗原煤量比例一直在2%左右,从今年6月份开始截粗产品占入洗原煤比例大幅度增加,目前能占入洗原煤量的4%以上,截粗系统运行正常。
今年由于各矿原生煤泥量增加灰分升高,浮选尾煤量也大幅度增加,浓缩机和压滤机的压力增大,尾煤泥占原煤比例从3%左右增加到4.4%,而且高灰的细泥量增加,使得压滤时间延长,压滤机系统的工作压力,回水浓度能满足生产要求。
3.2 实施效果 经过几年的技术改造,选煤总厂在选煤工艺得到完善,生产中的管理环节得到细化的条件下,于2008年4月3日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实现了煤泥水零排放的目标,符合国家选煤行业洗水闭路循环一级标准,2008年7月通过省环保厅正式验收,标志着选煤总厂洗水闭路循环改造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选煤总厂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后,吨煤水耗由0.7立方米降到0.15立方米,每年减少排入松花江水系煤泥水150万余立方米和4万余立方米煤泥,每年可创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洗水污染松花江水系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简介:
胡学文(1966-),男,1994年毕业于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工学院矿山机电专业,大专学历,工程师,,现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完善工艺 加强管理 洗水闭路循环 经济、社会效益
1 洗水闭路前煤泥水基本情况
选煤厂自建厂以来,存在着煤泥水不能实现一级闭路的历史问题,在2003年6月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技术改造一期工程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冶炼精煤产品得到升级换代。由于技改后续工程尚未实施,煤泥水系统仍采用原来的老系统的浮选机、过滤机、压滤机,这些设备由于处理能力低,工作效果差,严重制约了新系统洗煤能力的发挥,同时由于对中煤矸石磁选尾矿的性质考虑不足,该物料直接进入浓缩机,由于这部分物料沉降速度快,造成浓缩机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地影响尾煤泥回收系统的正常工作,由于整个洗选系统仍处于工艺不完善,洗水不闭路状态。虽然一期技改补套工程在厂外建煤泥池直接把其排入沉淀处理,但因面积所限,沉淀效果差,溢流浓度大不能循环复用,每年有大量的煤泥水外排入松花江水系,造成环境污染,浪费煤炭和水资源。
2 洗水闭路循环工程的实施过程
2.1 完善煤泥水系统工艺 选煤总厂针对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现状,本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551万元进行洗煤废水治理工程,并得到了中央的财政投资465万元。
①自制安装2台XPM-16型浮选机及附属设备,取代老浮选系统;购置安装2台GPJ-120型加压过滤机及附属设备,取代老真空过滤系统和干燥系统。②购置安装6台新型煤泥击打弧形筛对精煤磁选尾矿进行截粗;购置安装3组FX200×8型水力浓缩旋流器组及3台LWZ1200×1800型卧式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及附属设备,对中煤、矸石磁选尾矿进行截粗。③购置安装了2台XMZ-500型、2台XMZ-800型板框压滤机、2台KZG400/2000-U隔膜压滤机及附属设备,提高选煤厂闭路循环最终把关设备的处理能力。
2.2加强生产过程细节改造2006年12月份,浮选过滤系统改造实施后,浮选系统制约新系统入洗原煤处理能力的瓶颈得到解决,2007年12月末截粗工程投入使用后,节水效果十分显著,外排水量大幅度减少,洗煤用水吨煤水耗从0.7m3降到0.25m3左右,每月可减少10万吨的外排煤泥水量,工艺上具备了闭路的工艺基础,但是距零排放还是有一定差距,在实际生产中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一是选煤系统中清水的补加量以足够生产使用,硬度较高的井下水根本补加不进去,循环水硬度不够,生产一段时间后,细泥在系统中积聚到洗煤系统无法正常生产时,不得不外排少量煤泥水,达不到零排放目标。
为了提高循环水的硬度,保持生产系统水量平衡,具体采取以下措施:①改造供水系统,理顺清水管路,做到清水量可调、可控。②杜绝车间内部使用清水产生的生活废水进入生产系统。单独铺设管路,将车间内部使用清水产生的生活废水集中引入厂房西侧的生活下水系统。③杜绝锅炉水进入生产系统。④增设矿井水储水箱,提高矿井水在补加水中所占比例,保证循环水的质量。
二是进一步完善其他基础设施,保证洗水平衡 ①恢复两台废弃多年的容积共1400m3沉淀塔,起到储水和缓冲水池的作用。②增加尾矿沉淀面积,保证循环水质量。③把煤泥沉淀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增容改造,有效容积达到了3000m3,完善回水设施,真正起到检修、事故放水池的作用,并且煤泥水能及时打回生产系统。
2.3加强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洗水平衡的管理,随时关注洗水平衡工作,保证洗水闭路循环正常运行。
①向浮选尾矿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加强细泥在浓缩机中的沉淀效果,减少循环水中的细泥含量。今年随着兴安煤入洗我厂的比例增加,我厂浓缩机溢流出现发黄的现象,加压过滤机排料周期延长,洗煤生产受到制约。浮选车间试验,发现向尾矿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铝能提高循环水的质量。现在浮选车间根据入洗原煤情况及时向尾矿水中添加聚合氯化铝。
②根据末煤厂压滤系统的处理能力及时调整洗煤生产。
在洗煤生产过程中,以压滤机的生产能力来确定洗煤生产量。若遇到压滤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生产系统则及时调整入洗量,直至停产等待尾煤泥处理能力恢复正常。
③清理生产系统各种清水管路和循环管路,制定严格的用水管理并严格落实实施。
3洗水闭路循环系统的运行状况及工程实施效果
3.1 运行状况 现在,随着入洗原煤比例、各矿原煤中煤泥含量的变化,选煤厂的尾煤泥处理系统也经受住了煤泥量大幅度增加考验,洗水系统正常运行。
中煤矸石截粗系统在投产后,截粗产品占入洗原煤量比例一直在2%左右,从今年6月份开始截粗产品占入洗原煤比例大幅度增加,目前能占入洗原煤量的4%以上,截粗系统运行正常。
今年由于各矿原生煤泥量增加灰分升高,浮选尾煤量也大幅度增加,浓缩机和压滤机的压力增大,尾煤泥占原煤比例从3%左右增加到4.4%,而且高灰的细泥量增加,使得压滤时间延长,压滤机系统的工作压力,回水浓度能满足生产要求。
3.2 实施效果 经过几年的技术改造,选煤总厂在选煤工艺得到完善,生产中的管理环节得到细化的条件下,于2008年4月3日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实现了煤泥水零排放的目标,符合国家选煤行业洗水闭路循环一级标准,2008年7月通过省环保厅正式验收,标志着选煤总厂洗水闭路循环改造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选煤总厂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后,吨煤水耗由0.7立方米降到0.15立方米,每年减少排入松花江水系煤泥水150万余立方米和4万余立方米煤泥,每年可创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洗水污染松花江水系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简介:
胡学文(1966-),男,1994年毕业于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工学院矿山机电专业,大专学历,工程师,,现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