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设计两组电解质浓度不同的肠外营养液,配置完成后放置于常温室内,并各自在0时、4时、8时、12时、16时、20时与24时后取样,对溶液的酸碱值浓度进行测定,并使用电光显微镜对溶液脂肪乳微粒大小和外观、电解质变化进行观测。结果 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受到电解质、酸碱值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营养液配置过程中需遵循客观性原则,以规范完善的过程配置营养液,保证营养液的稳定及有效性。
关键词:肠外营养液;稳定性
肠外营养指的是把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七大营养物质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在一个输液袋中,又称全营养混合液(TNA)。其以外周或中心静脉插管输入的方式直接输入机体,用于临床需要禁食、但无自主行为能力以及消耗性等营养不良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肠外营养支持[1]。用以维护细胞、组织与人体器官组织功能的新陈代谢,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2]。本次研究PH值和电解质对肠外营养液稳定的影响,以对临床治疗提供参照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配置室要求
配置操作间洁净度应达万级、净化层流台应达100级。温度应调节在18~26℃、湿度应调节在40~65%范围之内。配置前30分钟开启层流台工作系统和紫外灯消毒设备并使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以上;配置室层流台风速0.4~0.6m/s。
1.2试剂
选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徐州第五制药 批号:140127)、20%脂肪乳注射液(安徽丰原药业 批号:140109M2)、10%葡萄糖注射液(贵州科伦药业 批号:140126A)、50%葡萄糖注射液(华瑞制药 批号:80HA039)、注射用水容性维生素(重庆药友制药 批号:13502683)、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I(马鞍山丰原制药 批号:140331-2)、浓氯化钠注射液(徐州莱恩制药 批号:1305062)、10%氯化钾注射液(天津新郑药业 批号:130653)、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 批号:1311294)、25%硫酸镁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辰欣药业 批号:1311240565)、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 批号:13111343)、胰岛素注射液(江苏万邦生化 批号:1308229)。
1.3方法
两组肠外营养液配置处方如下,第一组未加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
测量方法:酸碱值:常温环境下把每组肠外营养液分别在配置完成后的0时、4时、8时、12时、16时、20时与24小时候进行取样工作,每组各取样3次,计算均值。脂乳微粒:把所有肠外营养液在与测定酸碱值同时间点取少量涂抹在载玻片上,并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微粒大小与数量。外观:在同时间点使用肉眼对各个肠外营养液外观变化进行观测。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H值随时间的变化
2.2脂肪乳微粒变化
两组肠外营养液放置于常温环境中,A组营养液脂肪粒在24小时内相对稳定,每个小时的变化并不明显,12小时后大部分粒径在5um以下。B组在4小时后脂肪颗粒有显著增大同时呈不规则状,并且在8小时后观测到脂肪颗粒距离的现象有所增大,在12小时后最大粒径显示超过10um,甚至有超过20um以上者,观察24小时后显示脂肪粒破裂为细小粒径颗粒。
2.3电解质含量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肠外营养液中的电解质做测定,B组各种电解质含量明显高于A组,特别是Mg2+,Ca2+的含量全部有四倍以上的差距。详细数据参见表2。
3.讨论
肠外营养液配置中加药顺序:将不含有磷酸盐的电解质与微量元素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充分混匀,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将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液之中,充分振荡混匀;将水溶性维生素溶解至脂溶性维生素中,充分混匀后加入脂肪乳剂中,混匀。将葡萄糖注射液和氨基酸注射液输入营养袋混合后,再加入脂肪乳剂,边加边摇振营养袋,使溶液充分混匀,并注意观察的营养液的稳定情况。混合完毕后,将营养袋中多余的空气排出,关闭接输液管夹,轻轻挤压营养输液袋,确保无渗漏。如果静脉营养液中未加入脂肪乳,則脂溶性维生素不能使用。由于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对光敏感,故配置、贮藏、使用中要注意避光[3]。
肠外营养液的性质波动性较大,温度升高可增加脂肪微粒运动增加,造成脂肪乳易发生凝聚。温度和光照也可能导致某些氨基酸的变色和变质,应特别关注。脂肪乳的稳定性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营养液中溶液的pH值、电解质、微量元素和其它物质都可降低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导致脂肪乳颗粒凝聚直至破乳。营养液中阳离子达到一浓度时,可中和脂肪乳表面的负电荷,降低排斥力引发脂肪乳聚集,价数越高中和的能力越强。应此应控制电解质和含量,防止其浓度过高,以保证营养液的稳定性。微量元素在营养液中稳定性尚不确定,但已知磷酸铁、半胱胺酸铜、降解后不溶的硒元素等可产生沉淀。
另外营养液有助于细菌的繁殖,反之微生物能够加速药物的分解作用,例如会让氨基酸脱羧而出现一定量的胺。因此,配置时应在洁净度万级背景下、100级净化环境的净化操作台中进行。配置室的温湿度应调节在18~26℃、湿度应调节在40~65%范围之内。肠外营养液应现配现用,24小时内输注完毕。如不能及时使用的,应置4℃环境下保存。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因细菌和微粒造成的污染情况。
4.总结:
对肠外营养液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脂肪乳、pH值等[4]。要保证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在肠外营养液的配方中,除了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外,为不影响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尽量不加入其他治疗性药物,以避免这些药物和肠外营养液发生反应[5]。
肠外营养液的配比中,各种酸碱浓度、电解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配比,都需要保持在合理性的区间范围内,不可超过临界点,才可保证营养液稳定及其的临床效果[6]。
参考文献:
[1]陈莲珍,曾艳.全肠外营养液配置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06:37-41.
[2]唐宁轩.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考虑[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52-53.
[3]韩华中,杨俊.含不同类型脂肪乳剂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04:245-248.
[4]胡静,孙艳,郑越,张爽.混合糖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考察[J].中国药师,2011,01:73-76.
[5]张嵊鹏,姜德春.肠外营养液配置不合理处方中影响破乳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297-1298.
[6]郑越.全肠外营养液临床配置稳定性的评价[J].中国药业,2011,24:58-61
第一作者:杨行星,男1973年11月出生,职称: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蔡 林,男1973年6月出生,职称:副主任药,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关键词:肠外营养液;稳定性
肠外营养指的是把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七大营养物质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在一个输液袋中,又称全营养混合液(TNA)。其以外周或中心静脉插管输入的方式直接输入机体,用于临床需要禁食、但无自主行为能力以及消耗性等营养不良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肠外营养支持[1]。用以维护细胞、组织与人体器官组织功能的新陈代谢,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2]。本次研究PH值和电解质对肠外营养液稳定的影响,以对临床治疗提供参照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配置室要求
配置操作间洁净度应达万级、净化层流台应达100级。温度应调节在18~26℃、湿度应调节在40~65%范围之内。配置前30分钟开启层流台工作系统和紫外灯消毒设备并使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以上;配置室层流台风速0.4~0.6m/s。
1.2试剂
选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徐州第五制药 批号:140127)、20%脂肪乳注射液(安徽丰原药业 批号:140109M2)、10%葡萄糖注射液(贵州科伦药业 批号:140126A)、50%葡萄糖注射液(华瑞制药 批号:80HA039)、注射用水容性维生素(重庆药友制药 批号:13502683)、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II(马鞍山丰原制药 批号:140331-2)、浓氯化钠注射液(徐州莱恩制药 批号:1305062)、10%氯化钾注射液(天津新郑药业 批号:130653)、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 批号:1311294)、25%硫酸镁注射液(河北天成药业)、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辰欣药业 批号:1311240565)、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 批号:13111343)、胰岛素注射液(江苏万邦生化 批号:1308229)。
1.3方法
两组肠外营养液配置处方如下,第一组未加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5%硫酸镁注射液。
测量方法:酸碱值:常温环境下把每组肠外营养液分别在配置完成后的0时、4时、8时、12时、16时、20时与24小时候进行取样工作,每组各取样3次,计算均值。脂乳微粒:把所有肠外营养液在与测定酸碱值同时间点取少量涂抹在载玻片上,并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微粒大小与数量。外观:在同时间点使用肉眼对各个肠外营养液外观变化进行观测。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H值随时间的变化
2.2脂肪乳微粒变化
两组肠外营养液放置于常温环境中,A组营养液脂肪粒在24小时内相对稳定,每个小时的变化并不明显,12小时后大部分粒径在5um以下。B组在4小时后脂肪颗粒有显著增大同时呈不规则状,并且在8小时后观测到脂肪颗粒距离的现象有所增大,在12小时后最大粒径显示超过10um,甚至有超过20um以上者,观察24小时后显示脂肪粒破裂为细小粒径颗粒。
2.3电解质含量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肠外营养液中的电解质做测定,B组各种电解质含量明显高于A组,特别是Mg2+,Ca2+的含量全部有四倍以上的差距。详细数据参见表2。
3.讨论
肠外营养液配置中加药顺序:将不含有磷酸盐的电解质与微量元素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充分混匀,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将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液之中,充分振荡混匀;将水溶性维生素溶解至脂溶性维生素中,充分混匀后加入脂肪乳剂中,混匀。将葡萄糖注射液和氨基酸注射液输入营养袋混合后,再加入脂肪乳剂,边加边摇振营养袋,使溶液充分混匀,并注意观察的营养液的稳定情况。混合完毕后,将营养袋中多余的空气排出,关闭接输液管夹,轻轻挤压营养输液袋,确保无渗漏。如果静脉营养液中未加入脂肪乳,則脂溶性维生素不能使用。由于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对光敏感,故配置、贮藏、使用中要注意避光[3]。
肠外营养液的性质波动性较大,温度升高可增加脂肪微粒运动增加,造成脂肪乳易发生凝聚。温度和光照也可能导致某些氨基酸的变色和变质,应特别关注。脂肪乳的稳定性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营养液中溶液的pH值、电解质、微量元素和其它物质都可降低颗粒之间的排斥力,导致脂肪乳颗粒凝聚直至破乳。营养液中阳离子达到一浓度时,可中和脂肪乳表面的负电荷,降低排斥力引发脂肪乳聚集,价数越高中和的能力越强。应此应控制电解质和含量,防止其浓度过高,以保证营养液的稳定性。微量元素在营养液中稳定性尚不确定,但已知磷酸铁、半胱胺酸铜、降解后不溶的硒元素等可产生沉淀。
另外营养液有助于细菌的繁殖,反之微生物能够加速药物的分解作用,例如会让氨基酸脱羧而出现一定量的胺。因此,配置时应在洁净度万级背景下、100级净化环境的净化操作台中进行。配置室的温湿度应调节在18~26℃、湿度应调节在40~65%范围之内。肠外营养液应现配现用,24小时内输注完毕。如不能及时使用的,应置4℃环境下保存。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因细菌和微粒造成的污染情况。
4.总结:
对肠外营养液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脂肪乳、pH值等[4]。要保证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在肠外营养液的配方中,除了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外,为不影响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尽量不加入其他治疗性药物,以避免这些药物和肠外营养液发生反应[5]。
肠外营养液的配比中,各种酸碱浓度、电解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配比,都需要保持在合理性的区间范围内,不可超过临界点,才可保证营养液稳定及其的临床效果[6]。
参考文献:
[1]陈莲珍,曾艳.全肠外营养液配置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06:37-41.
[2]唐宁轩.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考虑[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52-53.
[3]韩华中,杨俊.含不同类型脂肪乳剂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04:245-248.
[4]胡静,孙艳,郑越,张爽.混合糖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稳定性的考察[J].中国药师,2011,01:73-76.
[5]张嵊鹏,姜德春.肠外营养液配置不合理处方中影响破乳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297-1298.
[6]郑越.全肠外营养液临床配置稳定性的评价[J].中国药业,2011,24:58-61
第一作者:杨行星,男1973年11月出生,职称: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蔡 林,男1973年6月出生,职称:副主任药,研究方向:医院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