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着,就不要亏了自己。在快乐与忧烦轮番袭扰我们的岁月里,不要忘了给自己一个犒赏,更不要忘了让这个犒赏标出你心灵的高度。
突然想到“犒赏”这个词,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颇善于给自己犒赏的人。回想给自己犒赏的历史,竟不期然地看出了心灵成长的轨迹。
读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得了“双百”,如果作文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朗读了,我就会萌生出犒赏一下自己的想法。那时候我对自己的犒赏是一包两角钱的葡萄干。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揣着隐秘的欢乐,边走边踢起路上的小石子,嘴里细细地嚼着酸甜的葡萄干,感觉自己就是快乐之神的爱女。
后来,我长大了一些,依然是一遇到开心事就迫不及待地要犒赏自己,这于我似乎已形成了一个习惯。只是,我对自己的犒赏已从一包葡萄干变成了一个发卡、一条纱巾;当然,有时也免不了会纵容一下自己不可遏制的物欲,一掷千金地购买一件奢侈品,然后,在享用的过程中接受来自心灵不知哪个角落的轻轻呵责与小小挞伐。
现在,我每日被烦乱的工作和烦乱的心绪包围着,有时候,得到了一个关乎自己的好消息——文章获奖了,被自己颇在意的人夸赞了,等等,我居然就忘了犒赏自己,或者说,我居然就觉得这根本就不值得犒赏了。烦心的事一件接着一件,我在这些事情的间隙微微地抬起头来,想到给另一方天空下的某人打一个电话,想到在电话里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我的手放在话筒上,却没有轻易拨出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我继续埋头做事,直到把那些事情都一一打理完毕。每次都以为会熬不过来的,但每次又都熬过来了。我站在一个事件的尾巴上喘息,像刚刚跑完了3000米。这时候,我会体恤地跟自己说:哦,现在可以给那人打个电话了,愿聊什么就聊什么好了——就这样,我幸福地吃到了精神的葡萄干。
从给甜蜜的事情赏以物质的奖励,到给痛苦的了结施以精神的安慰,我对自己的犒赏前后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那天读龚自珍的诗:“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突然就很想知道定庵先生是不是也在用这样的诗句犒赏自己那颗不再执着一念的心。心结豁然解开之际,那定庵先生有没有被这一包精神的“葡萄干”逗弄得心花怒放呢?念及此,不由得兀自笑起来。
你应该也有这样的体验吧——少年的快乐,其实多是年少时未曾意识到的快乐。少年的快乐,偏爱在成年的回忆里织锦。而人生的快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虽说是万事有憾,虽说是余情绕人,但当人生谢幕之时,那经历的坎坷艰辛大概还是会幻化成漫天华美的霞霓去耀人眼目吧?心儿会开花的时候,我们对着那花欢笑过了;而今,心儿被尘埃覆了,被琐事缠了,被忧烦侵了,被懊恼挟了,被伤了,被负了,被欺了,被窃了,怎么办?怎么好?那也不要怨,不要怕,依然是,给自己一个犒赏吧!哪怕仅仅是跟可以的人说说话——用电话跟远方的某个朋友对话,用读书跟逝去的某个朋友对话,用写作跟未来的某个朋友对话。
活着,在快乐与忧烦轮番袭扰我们的岁月里,不要忘了给自己一个犒赏,更不要忘了让这个犒赏标出你心灵的高度。
(选自《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
【赏析】
一、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章开篇点题,由“活着,就不要亏了自己”引出给自己犒赏,结尾再次重申观点,呼应开头,照应标题,从而深化了文章中心,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二、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主体部分,作者在“回想给自己犒赏的历史”时,“竟不期然地看出了心灵成长的轨迹”;“读小学的时候”——“后来,我长大了一些”——“现在”。先写“给甜蜜的事情赏以物质的奖励”,再写“给痛苦的了结施以精神的安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三、修辞巧妙,语言灵动。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叙述语言颇具生活氣息,给读者以亲切的感受。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相间,使得文章语言灵动优美,耐人寻味。
突然想到“犒赏”这个词,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颇善于给自己犒赏的人。回想给自己犒赏的历史,竟不期然地看出了心灵成长的轨迹。
读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得了“双百”,如果作文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朗读了,我就会萌生出犒赏一下自己的想法。那时候我对自己的犒赏是一包两角钱的葡萄干。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揣着隐秘的欢乐,边走边踢起路上的小石子,嘴里细细地嚼着酸甜的葡萄干,感觉自己就是快乐之神的爱女。
后来,我长大了一些,依然是一遇到开心事就迫不及待地要犒赏自己,这于我似乎已形成了一个习惯。只是,我对自己的犒赏已从一包葡萄干变成了一个发卡、一条纱巾;当然,有时也免不了会纵容一下自己不可遏制的物欲,一掷千金地购买一件奢侈品,然后,在享用的过程中接受来自心灵不知哪个角落的轻轻呵责与小小挞伐。
现在,我每日被烦乱的工作和烦乱的心绪包围着,有时候,得到了一个关乎自己的好消息——文章获奖了,被自己颇在意的人夸赞了,等等,我居然就忘了犒赏自己,或者说,我居然就觉得这根本就不值得犒赏了。烦心的事一件接着一件,我在这些事情的间隙微微地抬起头来,想到给另一方天空下的某人打一个电话,想到在电话里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我的手放在话筒上,却没有轻易拨出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我继续埋头做事,直到把那些事情都一一打理完毕。每次都以为会熬不过来的,但每次又都熬过来了。我站在一个事件的尾巴上喘息,像刚刚跑完了3000米。这时候,我会体恤地跟自己说:哦,现在可以给那人打个电话了,愿聊什么就聊什么好了——就这样,我幸福地吃到了精神的葡萄干。
从给甜蜜的事情赏以物质的奖励,到给痛苦的了结施以精神的安慰,我对自己的犒赏前后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那天读龚自珍的诗:“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突然就很想知道定庵先生是不是也在用这样的诗句犒赏自己那颗不再执着一念的心。心结豁然解开之际,那定庵先生有没有被这一包精神的“葡萄干”逗弄得心花怒放呢?念及此,不由得兀自笑起来。
你应该也有这样的体验吧——少年的快乐,其实多是年少时未曾意识到的快乐。少年的快乐,偏爱在成年的回忆里织锦。而人生的快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虽说是万事有憾,虽说是余情绕人,但当人生谢幕之时,那经历的坎坷艰辛大概还是会幻化成漫天华美的霞霓去耀人眼目吧?心儿会开花的时候,我们对着那花欢笑过了;而今,心儿被尘埃覆了,被琐事缠了,被忧烦侵了,被懊恼挟了,被伤了,被负了,被欺了,被窃了,怎么办?怎么好?那也不要怨,不要怕,依然是,给自己一个犒赏吧!哪怕仅仅是跟可以的人说说话——用电话跟远方的某个朋友对话,用读书跟逝去的某个朋友对话,用写作跟未来的某个朋友对话。
活着,在快乐与忧烦轮番袭扰我们的岁月里,不要忘了给自己一个犒赏,更不要忘了让这个犒赏标出你心灵的高度。
(选自《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
【赏析】
一、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章开篇点题,由“活着,就不要亏了自己”引出给自己犒赏,结尾再次重申观点,呼应开头,照应标题,从而深化了文章中心,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二、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主体部分,作者在“回想给自己犒赏的历史”时,“竟不期然地看出了心灵成长的轨迹”;“读小学的时候”——“后来,我长大了一些”——“现在”。先写“给甜蜜的事情赏以物质的奖励”,再写“给痛苦的了结施以精神的安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三、修辞巧妙,语言灵动。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叙述语言颇具生活氣息,给读者以亲切的感受。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相间,使得文章语言灵动优美,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