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是《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的起始课,属于空气性质的内容,基于“做中学”理念,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做出合理猜测与假设,在合作中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在讨论中依据事实做出合乎实际的推论,并应用结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结构看,属于“问题——探究”式的课堂结构;从能力看,学生根据猜测设计并遴选相应的验证实验,搜集实证资料,归纳概括实验现象,促进已有科学经验的意义建构,发展对比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从过程看,充分运用动手与动脑的心智价值,有效促进动手与动脑的有机融合,正确运用动手与动脑的实施策略,突出探究过程的思维因素。
二、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的解释;学习对猜想进行验证以及运用文字、图表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自行设计研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识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与实验活动,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四、教学难点
通过对空气占据空间现象的分析、设计与想象,能够进行归纳、概括与综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现实情境,引入问题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泡沫、蜡烛,如果把蜡烛粘在泡沫上,把泡沫放在水面上,并点燃蜡烛,之后把点燃的蜡烛送到水下,它会熄灭吗?为什么?
生:会。因为蜡烛遇到水会熄灭。
师:老师就能让它不熄灭,你们信不信?请注意看老师是怎样送的(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把这个瓶子罩在蜡烛上,竖直压到水底,请看蜡烛在哪里?蜡烛熄灭了吗?
生:蜡烛在水底下,没有熄灭。
师:这就叫“水底燃烧的蜡烛”。看到这个现象,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蜡烛在水底为什么能燃烧?蜡烛为什么没有碰到水?
……
(教师初步优化、整合与遴选学生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你们想要知道的这些问题,等学完这节课后,你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评析: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了这种认知冲突,学生才会产生自身真实的问题,并把问题聚焦到蜡烛在水底为什么能燃烧上。学生的认知发展要经历“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也就是说,认知的不平衡或冲突状态是一种认知发展动力,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旨在创设认知冲突,维持学习动力,并为学以致用环节埋下伏笔。
(二)设计实验操作,有序探究
1.观察感知,合情类推
师:老师这儿有3个杯子,请你仔细观察这3个杯子,关于这3个杯子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一个杯子装有沙,一个杯子装有水,还有一个杯子有空气。
师:这个杯子里装有沙,也可以说成沙占据这个杯子的地方(大小或位置)。沙占据这个杯子的地方、大小或位置,我们一般说成“沙占据杯子的空间”。杯中有沙,我们说成沙占据杯子的空间,按这样的说法,另外两个杯子该怎么说呢?
生:水占据杯子的空间;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
师:(出示敞口瓶)这个瓶子里有空气吗?如果有,应该怎么说呢?
生: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这个盒子怎么说呢?这个小桶怎么说呢?
生:空气占据盒子的空间;空气占据小桶的空间。
师:我们知道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空气占据盒子的空间,空气占据桶的空间。空气可以占据许多物体的空间,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些意思呢?
生:空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师板书课题)
评析:观察是获得科学事实的主要途径,类推是获得更多科学表象的载体,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外壳。三者不仅契合了学生的原认知,也为下面进一步证明与体验空气占据提供了思维与操作的“脚手架”。
2.设计实验,合理猜想
师:刚才我们通过类推得知空气占据空间,那你能不能用桌上的器材(水槽、去掉底有瓶盖的矿泉水瓶、乒乓球、纸团)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占据这个瓶子的空间呢?请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都打算怎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
评析:教师为学生设计实验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通过操作材料的结构性,既聚焦了学生设计实验的思考方向,又为实验实事的呈现提供了支撑。
师:你设计的是什么实验?
生1:我设计的是做瓶底塞纸的实验。
师:(画出示意图并模拟:把一团纸塞在瓶底)如果把瓶子倒着放入水中,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评析:板演画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接下来的选择实验时有一个支撑,同时也为验证学生的设计与猜想提供平台。
生:可能会有气泡冒出来,纸会变湿。(为什么?)因为水会慢慢地漫到瓶子里,再接触到纸。
生:纸不会湿,因为瓶子里有空气,水根本进不去。
师:大家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很好,猜测不管对和错,都说明我们能像科学家一样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师:你们还设计了什么实验?
生:把瓶子竖直放入水中,再把瓶子歪一下,如果有气泡冒出,就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画出示意图并模拟)是这样吗?他说的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明白)
师:还设计了什么样的实验?
生:我打算把乒乓球放在水上,把瓶子竖直放在乒乓球上,压下去。
师:(画出示意图并模拟)把瓶子压到水底,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如果乒乓球在水底,就证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如果乒乓球在瓶子的顶部,表明瓶子里没有空气。
师: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
生:把瓶子竖直压到水底,斜着进去的话,就会像刚才那个实验说的一样,瓶中有空气的话就会跑掉。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还可以把瓶子罩在乒乓球上,竖直压到水底,乒乓球应该在水底,然后拧开瓶盖。
师:(画出示意图)是这个实验吗?乒乓球在水底说明什么?(瓶中有空气)乒乓球不在水底说明什么?(瓶中没有空气)猜测一下,拧开瓶盖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
生:拧开瓶盖,空气会从瓶口跑掉,乒乓球就会浮起来,这就说明瓶子里刚才是有空气的。
师:这个实验听明白了吗?(明白)请大家分组做刚才的4个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开展猜想活动,该过程包括收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信息→将信息与猜想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形成对研究问题的假设性结论→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表达。猜想活动促进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分享,调动了学生的前概念,诸如“水的流动性”“空气在水中会有气泡”“空气是真实存在的”,等等,加深了对即将进行的实验的理解。
3.验证操作,手脑融通
师:下面来汇报实验过程,你们组做哪个实验,请你来介绍实验过程。(师相机追问:与刚才猜想的一样吗?这说明什么?)
生1:把一团纸塞进瓶底,把瓶子竖直压到水底,拿出瓶子,纸没有湿,说明刚才瓶子里有空气。
生2:把瓶子竖直压到水中,然后歪一下,有气泡冒出,这就说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生3:把瓶子放在乒乓球上,压到水底,我看见乒乓球没有浮起来,这就说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生4:把瓶子放在乒乓球上,压到水底,乒乓球没有浮起来,把瓶盖拧开一点,乒乓球慢慢浮了起来,这也表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师: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刚才的4个实验从不同的方面证明了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其他物体的空间。可见,空气的确占据空间。
评析:学生通过汇报将实验设计时的猜想与实验的科学现象进行融通,在动手与动脑中逐步完成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意义建构。
4.前后照应,活学现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课伊始的“水下燃烧的蜡烛”是在水下燃烧的吗?(不是)是在哪儿燃烧的?(空气中)空气在哪里?如果我想让蜡烛在水中升高一些怎么办?
生:把瓶盖拧开一点点,让瓶内的空气出来,水中的空气就出来,泡沫上的蜡烛就会浮起来一些。
师:很好,不仅知道空气占据空间,还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评析:与开头照应,现学活用,解释现象,教学结构衔接自然,承上而启下。
(三)学用有机融合,学以致用
1.吹不大的气球
师:我们来做一个吹气球实验。老师这儿有两个套在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已经消过毒了,请一位同学上来吹一吹,看能吹多大?(选一女生上来吹试,只能吹大一点点)
师:谁的力气大,请上来吹。(结果还是没有吹大)
师:这就奇怪了,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就不能吹大,这是为什么呢?
生1: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所以吹不大。
生2: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空气把气球挤住了。
生3:因为气球变大就要多占地方,瓶子里现有的空间都被空气占完了,没有地方了,所以吹不大。
师:大家谈的道理我都明白了,都认为是气球要由小变大,就需要不断地占据越来越大的空间,但是由于瓶子里有限的空间已经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气球就吹不起来了。
师:那么你们能想办法让套进瓶子里的气球吹大吗?怎么做?
生:能,去掉瓶底或在瓶子上扎上小孔。
师:好。这个实验同学们课后可以试一试。
评析:课堂的铃声并不是科学课的起点和终点。吹气球的游戏,做与思结合,手与脑并用,既是对上面结论的验证,更是把探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持续,思维张弛有度。
2.听话的乒乓球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空气确实占据空间了,不过科学是能够经得起检验的,我们继续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出示课件)
师:大家先不做,看看实验的要求:把饮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不移动瓶子,你能让乒乓球听你的话,分别停在瓶子的不同位置吗?看谁能想出更多不同的办法?请分组讨论一下你们组打算怎样做?
(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是怎样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评析:让学生设计方法,说出设计理由,师生完善实验方法,明确注意事项,从做的“技术”层面保证实验的成功率。
生1:我们组采用从瓶口向瓶内吹气的方法。乒乓球在瓶底是因为瓶内有空气,拧开瓶盖,空气跑了,乒乓球浮起来了。从瓶口向瓶内吹气,空气又将乒乓球压到水底。
生2:我们组用管子从瓶子的底部向瓶内吹气,来控制乒乓球在水中的位置。
生3:我们打算在瓶盖上打钻一个小孔,堵住瓶盖的小孔,将乒乓球压下去,它就在瓶底了,然后松一点点,让里面原来的空气出来一点,乒乓球就会停在中间了,将手全部松开,乒乓球就会慢慢浮在水面上了。再向小孔内吹气,乒乓球会慢慢压下去。
师:老师这里有你们需要的器材,需要的话可以来取。请大家选取一个实验来试一试。
评析:动脑是动手的动机和目的,动手是动脑的外显和手段。在这里凸显了动手以前先动脑,“想好了再做”使学生接下来“做”的指向更清晰,目的更明确,设计更科学,操作更便捷,观察更到位,实验更流畅,现象更突出,效率更明显。 师:下面我们来分组汇报实验过程。(学生展示,并解释道理)向瓶子里吹气,是谁赶跑了瓶子里的水?
生:吹进去的空气赶跑了瓶子里的水,所以水就出去了。
生:我们用嘴对着瓶口,吸里面的空气,乒乓球就会跟着水上来,让它到我想要的高度,还可以让乒乓球停在比水槽的水面更高的位置。
师:真厉害!这可是一种独特的办法。这时瓶子里的空气到哪儿去了?它们占据了哪儿的空间了?
生:瓶子里的空气跑到我们嘴里去了,占据了我们嘴的空间。
师:还有哪组来汇报?
生:我们组用管子插到那瓶底,从瓶底向里面吹气,乒乓球也可以停在不同的高度。
师:这时,空气去哪里了呢?乒乓球为什么会有高有低呢?
生:空气在瓶子里有多有少,乒乓球的高度就有高有低。
师:这表明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都要占据空间。
评析:利用同样的材料设计了“用不同的方法让乒乓球停在瓶子里的不同位置”的活动。学生尝试多种不同方法的同时,发现控制瓶中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才能决定乒乓球在瓶中的位置。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得以较好的提升。这一活动的精妙之处在于让学生的思维“跳一跳摘桃子”。
(四)回顾总结全课,迁移拓展
1.回顾总结
师: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概括综合)
2.迁移拓展
师:水槽中的水不能浪费了,可以把水灌在可乐瓶中,用于浇花。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一个“带漏斗的可乐瓶”,请每组将水槽里的水灌在可乐瓶中,课后用于浇花。
(学生操作时,发现水流不下去,学生解释并解决问题)
评析:课的结尾以回收水来过渡,较为自然,既进行了节约用水的教育,又利用概念解决了问题,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发展着。
六、教学反思
(一)突出了“动手”与“动脑”的有效融合
从本质上说,学生的科学学习是“动手——动脑”的过程,操作过程中的动作和材料可以为语言表达提供有效的支撑,让交流变得更加准确和丰盈。“做”与“思”在心理上往往是交互结伴而行,这为手脑并用、做思结合提供了依据。本课的主要环节为:创设情景,鼓励预测→实验验证,形成问题→设计实验,完善方法→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拓展问题,激发思维→展示交流,强化概念。整个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的“想”和“做”,“想”和“做”是相辅相承的,“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两者互为表里,有效融合。教师尽可能地把学生畅想的创造性和现实构想的操作性有机结(下转第38页)(上接第33页)合,让更多的妙想在指尖流淌,让更多的智慧从指尖诞生,让心灵与手巧同构共生,让科学概念落地生根。
(二)彰显了有结构的操作材料的导向作用
有结构的材料是经过教师有效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结构材料是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脚手架”。本课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有水槽、烧杯、乒乓球、去底的可乐瓶(瓶盖上有孔的、没孔的)、皮管、塑料袋等。这些材料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操作这些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办法控制小球在水中的位置,从而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还可以在这些材料的组合过程中发现与概念密切相关的问题,有效地将问题的提出、解决与应用融为一体。精心设计的有结构材料使学生有效地投身于探究之中,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有序思维活动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
教师始终鼓励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学科学。动手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感官,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动脑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科学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整理、运用的过程,即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对问题的猜想和尝试性解释,开启了学生思考的闸门,不同形式的实验想象与设计训练了学生思考的灵活性,宽松和谐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对更难一点问题的成功解决则使学生的思考趋于深刻。在学用结合阶段,随着学生所获得的科学事实的丰富与多元,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思考越来越全面和具有理性。纵观本课,问题是基于思维提出的,猜想是源于思维形成的,方案是通过思维制定的,实验与操作是在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交流与研讨是围绕思维展开的,结论是经过综合、归纳与概括而成的。(责任编辑:符 洁)
《空气占据空间》是《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的起始课,属于空气性质的内容,基于“做中学”理念,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做出合理猜测与假设,在合作中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在讨论中依据事实做出合乎实际的推论,并应用结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结构看,属于“问题——探究”式的课堂结构;从能力看,学生根据猜测设计并遴选相应的验证实验,搜集实证资料,归纳概括实验现象,促进已有科学经验的意义建构,发展对比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从过程看,充分运用动手与动脑的心智价值,有效促进动手与动脑的有机融合,正确运用动手与动脑的实施策略,突出探究过程的思维因素。
二、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的解释;学习对猜想进行验证以及运用文字、图表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自行设计研究方案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识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与实验活动,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四、教学难点
通过对空气占据空间现象的分析、设计与想象,能够进行归纳、概括与综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现实情境,引入问题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泡沫、蜡烛,如果把蜡烛粘在泡沫上,把泡沫放在水面上,并点燃蜡烛,之后把点燃的蜡烛送到水下,它会熄灭吗?为什么?
生:会。因为蜡烛遇到水会熄灭。
师:老师就能让它不熄灭,你们信不信?请注意看老师是怎样送的(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把这个瓶子罩在蜡烛上,竖直压到水底,请看蜡烛在哪里?蜡烛熄灭了吗?
生:蜡烛在水底下,没有熄灭。
师:这就叫“水底燃烧的蜡烛”。看到这个现象,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蜡烛在水底为什么能燃烧?蜡烛为什么没有碰到水?
……
(教师初步优化、整合与遴选学生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你们想要知道的这些问题,等学完这节课后,你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评析: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了这种认知冲突,学生才会产生自身真实的问题,并把问题聚焦到蜡烛在水底为什么能燃烧上。学生的认知发展要经历“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也就是说,认知的不平衡或冲突状态是一种认知发展动力,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旨在创设认知冲突,维持学习动力,并为学以致用环节埋下伏笔。
(二)设计实验操作,有序探究
1.观察感知,合情类推
师:老师这儿有3个杯子,请你仔细观察这3个杯子,关于这3个杯子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一个杯子装有沙,一个杯子装有水,还有一个杯子有空气。
师:这个杯子里装有沙,也可以说成沙占据这个杯子的地方(大小或位置)。沙占据这个杯子的地方、大小或位置,我们一般说成“沙占据杯子的空间”。杯中有沙,我们说成沙占据杯子的空间,按这样的说法,另外两个杯子该怎么说呢?
生:水占据杯子的空间;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
师:(出示敞口瓶)这个瓶子里有空气吗?如果有,应该怎么说呢?
生: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这个盒子怎么说呢?这个小桶怎么说呢?
生:空气占据盒子的空间;空气占据小桶的空间。
师:我们知道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空气占据盒子的空间,空气占据桶的空间。空气可以占据许多物体的空间,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些意思呢?
生:空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师板书课题)
评析:观察是获得科学事实的主要途径,类推是获得更多科学表象的载体,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外壳。三者不仅契合了学生的原认知,也为下面进一步证明与体验空气占据提供了思维与操作的“脚手架”。
2.设计实验,合理猜想
师:刚才我们通过类推得知空气占据空间,那你能不能用桌上的器材(水槽、去掉底有瓶盖的矿泉水瓶、乒乓球、纸团)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占据这个瓶子的空间呢?请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都打算怎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
评析:教师为学生设计实验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通过操作材料的结构性,既聚焦了学生设计实验的思考方向,又为实验实事的呈现提供了支撑。
师:你设计的是什么实验?
生1:我设计的是做瓶底塞纸的实验。
师:(画出示意图并模拟:把一团纸塞在瓶底)如果把瓶子倒着放入水中,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评析:板演画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接下来的选择实验时有一个支撑,同时也为验证学生的设计与猜想提供平台。
生:可能会有气泡冒出来,纸会变湿。(为什么?)因为水会慢慢地漫到瓶子里,再接触到纸。
生:纸不会湿,因为瓶子里有空气,水根本进不去。
师:大家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很好,猜测不管对和错,都说明我们能像科学家一样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师:你们还设计了什么实验?
生:把瓶子竖直放入水中,再把瓶子歪一下,如果有气泡冒出,就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画出示意图并模拟)是这样吗?他说的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明白)
师:还设计了什么样的实验?
生:我打算把乒乓球放在水上,把瓶子竖直放在乒乓球上,压下去。
师:(画出示意图并模拟)把瓶子压到水底,猜测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如果乒乓球在水底,就证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如果乒乓球在瓶子的顶部,表明瓶子里没有空气。
师: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
生:把瓶子竖直压到水底,斜着进去的话,就会像刚才那个实验说的一样,瓶中有空气的话就会跑掉。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还可以把瓶子罩在乒乓球上,竖直压到水底,乒乓球应该在水底,然后拧开瓶盖。
师:(画出示意图)是这个实验吗?乒乓球在水底说明什么?(瓶中有空气)乒乓球不在水底说明什么?(瓶中没有空气)猜测一下,拧开瓶盖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
生:拧开瓶盖,空气会从瓶口跑掉,乒乓球就会浮起来,这就说明瓶子里刚才是有空气的。
师:这个实验听明白了吗?(明白)请大家分组做刚才的4个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开展猜想活动,该过程包括收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信息→将信息与猜想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形成对研究问题的假设性结论→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表达。猜想活动促进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分享,调动了学生的前概念,诸如“水的流动性”“空气在水中会有气泡”“空气是真实存在的”,等等,加深了对即将进行的实验的理解。
3.验证操作,手脑融通
师:下面来汇报实验过程,你们组做哪个实验,请你来介绍实验过程。(师相机追问:与刚才猜想的一样吗?这说明什么?)
生1:把一团纸塞进瓶底,把瓶子竖直压到水底,拿出瓶子,纸没有湿,说明刚才瓶子里有空气。
生2:把瓶子竖直压到水中,然后歪一下,有气泡冒出,这就说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生3:把瓶子放在乒乓球上,压到水底,我看见乒乓球没有浮起来,这就说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生4:把瓶子放在乒乓球上,压到水底,乒乓球没有浮起来,把瓶盖拧开一点,乒乓球慢慢浮了起来,这也表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师: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刚才的4个实验从不同的方面证明了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其他物体的空间。可见,空气的确占据空间。
评析:学生通过汇报将实验设计时的猜想与实验的科学现象进行融通,在动手与动脑中逐步完成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意义建构。
4.前后照应,活学现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课伊始的“水下燃烧的蜡烛”是在水下燃烧的吗?(不是)是在哪儿燃烧的?(空气中)空气在哪里?如果我想让蜡烛在水中升高一些怎么办?
生:把瓶盖拧开一点点,让瓶内的空气出来,水中的空气就出来,泡沫上的蜡烛就会浮起来一些。
师:很好,不仅知道空气占据空间,还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评析:与开头照应,现学活用,解释现象,教学结构衔接自然,承上而启下。
(三)学用有机融合,学以致用
1.吹不大的气球
师:我们来做一个吹气球实验。老师这儿有两个套在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已经消过毒了,请一位同学上来吹一吹,看能吹多大?(选一女生上来吹试,只能吹大一点点)
师:谁的力气大,请上来吹。(结果还是没有吹大)
师:这就奇怪了,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就不能吹大,这是为什么呢?
生1: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了,所以吹不大。
生2:因为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空气把气球挤住了。
生3:因为气球变大就要多占地方,瓶子里现有的空间都被空气占完了,没有地方了,所以吹不大。
师:大家谈的道理我都明白了,都认为是气球要由小变大,就需要不断地占据越来越大的空间,但是由于瓶子里有限的空间已经被空气占据了,所以气球就吹不起来了。
师:那么你们能想办法让套进瓶子里的气球吹大吗?怎么做?
生:能,去掉瓶底或在瓶子上扎上小孔。
师:好。这个实验同学们课后可以试一试。
评析:课堂的铃声并不是科学课的起点和终点。吹气球的游戏,做与思结合,手与脑并用,既是对上面结论的验证,更是把探究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持续,思维张弛有度。
2.听话的乒乓球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空气确实占据空间了,不过科学是能够经得起检验的,我们继续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出示课件)
师:大家先不做,看看实验的要求:把饮料瓶对着乒乓球竖直压入水底,不移动瓶子,你能让乒乓球听你的话,分别停在瓶子的不同位置吗?看谁能想出更多不同的办法?请分组讨论一下你们组打算怎样做?
(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是怎样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评析:让学生设计方法,说出设计理由,师生完善实验方法,明确注意事项,从做的“技术”层面保证实验的成功率。
生1:我们组采用从瓶口向瓶内吹气的方法。乒乓球在瓶底是因为瓶内有空气,拧开瓶盖,空气跑了,乒乓球浮起来了。从瓶口向瓶内吹气,空气又将乒乓球压到水底。
生2:我们组用管子从瓶子的底部向瓶内吹气,来控制乒乓球在水中的位置。
生3:我们打算在瓶盖上打钻一个小孔,堵住瓶盖的小孔,将乒乓球压下去,它就在瓶底了,然后松一点点,让里面原来的空气出来一点,乒乓球就会停在中间了,将手全部松开,乒乓球就会慢慢浮在水面上了。再向小孔内吹气,乒乓球会慢慢压下去。
师:老师这里有你们需要的器材,需要的话可以来取。请大家选取一个实验来试一试。
评析:动脑是动手的动机和目的,动手是动脑的外显和手段。在这里凸显了动手以前先动脑,“想好了再做”使学生接下来“做”的指向更清晰,目的更明确,设计更科学,操作更便捷,观察更到位,实验更流畅,现象更突出,效率更明显。 师:下面我们来分组汇报实验过程。(学生展示,并解释道理)向瓶子里吹气,是谁赶跑了瓶子里的水?
生:吹进去的空气赶跑了瓶子里的水,所以水就出去了。
生:我们用嘴对着瓶口,吸里面的空气,乒乓球就会跟着水上来,让它到我想要的高度,还可以让乒乓球停在比水槽的水面更高的位置。
师:真厉害!这可是一种独特的办法。这时瓶子里的空气到哪儿去了?它们占据了哪儿的空间了?
生:瓶子里的空气跑到我们嘴里去了,占据了我们嘴的空间。
师:还有哪组来汇报?
生:我们组用管子插到那瓶底,从瓶底向里面吹气,乒乓球也可以停在不同的高度。
师:这时,空气去哪里了呢?乒乓球为什么会有高有低呢?
生:空气在瓶子里有多有少,乒乓球的高度就有高有低。
师:这表明空气和其他物体一样,都要占据空间。
评析:利用同样的材料设计了“用不同的方法让乒乓球停在瓶子里的不同位置”的活动。学生尝试多种不同方法的同时,发现控制瓶中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才能决定乒乓球在瓶中的位置。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合作意识、思维能力得以较好的提升。这一活动的精妙之处在于让学生的思维“跳一跳摘桃子”。
(四)回顾总结全课,迁移拓展
1.回顾总结
师: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概括综合)
2.迁移拓展
师:水槽中的水不能浪费了,可以把水灌在可乐瓶中,用于浇花。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一个“带漏斗的可乐瓶”,请每组将水槽里的水灌在可乐瓶中,课后用于浇花。
(学生操作时,发现水流不下去,学生解释并解决问题)
评析:课的结尾以回收水来过渡,较为自然,既进行了节约用水的教育,又利用概念解决了问题,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发展着。
六、教学反思
(一)突出了“动手”与“动脑”的有效融合
从本质上说,学生的科学学习是“动手——动脑”的过程,操作过程中的动作和材料可以为语言表达提供有效的支撑,让交流变得更加准确和丰盈。“做”与“思”在心理上往往是交互结伴而行,这为手脑并用、做思结合提供了依据。本课的主要环节为:创设情景,鼓励预测→实验验证,形成问题→设计实验,完善方法→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拓展问题,激发思维→展示交流,强化概念。整个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的“想”和“做”,“想”和“做”是相辅相承的,“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两者互为表里,有效融合。教师尽可能地把学生畅想的创造性和现实构想的操作性有机结(下转第38页)(上接第33页)合,让更多的妙想在指尖流淌,让更多的智慧从指尖诞生,让心灵与手巧同构共生,让科学概念落地生根。
(二)彰显了有结构的操作材料的导向作用
有结构的材料是经过教师有效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结构材料是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脚手架”。本课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有水槽、烧杯、乒乓球、去底的可乐瓶(瓶盖上有孔的、没孔的)、皮管、塑料袋等。这些材料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操作这些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办法控制小球在水中的位置,从而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还可以在这些材料的组合过程中发现与概念密切相关的问题,有效地将问题的提出、解决与应用融为一体。精心设计的有结构材料使学生有效地投身于探究之中,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有序思维活动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
教师始终鼓励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学科学。动手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感官,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动脑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科学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整理、运用的过程,即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对问题的猜想和尝试性解释,开启了学生思考的闸门,不同形式的实验想象与设计训练了学生思考的灵活性,宽松和谐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对更难一点问题的成功解决则使学生的思考趋于深刻。在学用结合阶段,随着学生所获得的科学事实的丰富与多元,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思考越来越全面和具有理性。纵观本课,问题是基于思维提出的,猜想是源于思维形成的,方案是通过思维制定的,实验与操作是在思维的指导下进行的,交流与研讨是围绕思维展开的,结论是经过综合、归纳与概括而成的。(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