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都呈现出多元,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生更有效地发展,但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相当部分的课堂因追求多元的形式而丢失宝贵的“有效”,从而导致低效甚至无效教学行为。笔者反观现实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种“低效”(或“无效”)现象,例谈如何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抓住本质要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情境“有趣”——喧宾夺主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方法。有些情境的创设确实能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些情境过度包装,情境创设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学生的注意力被“有趣”的情境所吸引,而情境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丢失了数学课的数学味。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抓住情境作用的这个本质,要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情境。
某教师教学《认识乘法》(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时,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学校”,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我发现小河的水在不停地流动,还有鱼儿在游呢!”……七八分钟过去了,学生还不断有新发现,但仍旧是在“看图说话”,似乎忘记了是上数学课。
创设这一情境,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小鸡和小兔,初步感知“几个几”。但由于有过多的非数学信息,教师所提的问题不够明确,学生没能有效地捕捉数学信息,回答跑偏了。从杂而无序的背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是学生需要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更加明确,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如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问:“谁在校园中欢迎我们?它们各有几只?”使学生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并很快地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列出连加算式;教师再问:“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是几个几相加?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进而追问“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烦了,有没有好办法让算式变得短点、简单点呢?”自然地引出“乘法”,让学生体会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算法,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算法“多样”——华而不实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
例如,计算“16+18”,教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学生展示了:①10 10=20,6 8=14,20 14=34;②16 10=26,26 8=34;③18 10=28,28 6=34;④竖式计算等多种算法之后,在教师的反复启发下,学生竟然“喋喋不休”地又说出了七八种算法,最后教师还来不及对以上种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下课铃声已经响起。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表面现象,而根本不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机会,甚至变成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启发、介绍五花八门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纯粹为了多样而多样,这样就歪曲了课改关于“算法多样化”的本意,并不是真正体现这一新理念。算法多样化并不是多多益善,在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将教材上甚至是教材之外的算法一一呈现,而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分析、发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或是共同特征,从而使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技能,轻松、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活动“热闹”——舍本求末
当前在“唯活动是瞻”观念的影响下,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学生忙于活动材料的搜集、整理;小组忙于热热闹闹、旁若无人的讨论;教师忙于一个个活动的组织、展开,在各小组间转悠。实际上这些活动往往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这种形式化的活动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造成了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同时对学生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必须认真思考“为什么要组织这个活动”“活动的主题是什么?”“这个活动要取得哪些预期效果?”等问题,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堂课有没有开展活动”“开展了几次活动”这些问题上,要通过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注重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过程等途径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有位老师上这节公开课时,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活动形式——拍照,学生十分喜欢。整堂课,老师拿着一个照相机,带领学生从不同位置先后给玩具汽车、洋娃娃、茶壶等拍照,还让学生与盆景合影。在学生打着手势,喊着“茄子”的口令声中,大家开开心心地结束了一堂课。
透过热闹的表象来看这节课,活动中学生较多的是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物体的照片,却很少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更少体会不同结果与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不由得让人疑惑这是一堂数学课还是活动课?这堂课的数学味有多浓?这种活动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忽视了对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反而导致活动华而不实,显然活动毫无意义。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认真观察玩具汽车,在充分感受、体验后,问:同一辆汽车,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却不一样?组织学生讨论,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一教学重点;继而组织学生分小组通过从正面、侧面和后面观察洋娃娃、茶壶等,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练习“多元”——流于形式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新课改下的课堂练习多元:自学式练习,体验式练习,操作式练习,情境式练习等。虽然形式多样有趣,但也普遍存在以下低效现象:练习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对思维难易度把握不准,缺乏层次;练习题思路单一,不利于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等。那么,怎样的练习设计才是有效的呢?笔者以为要注重练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创造性等,让练习落在实处,而不是一味地搞题海战术。
一位教师在教学《质数和合数》后,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①学号是质数的同学;②学号是合数的同学;③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④学号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同学;⑤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⑥没有站立过的同学。
这位教师抓住了儿童好奇、好动、好玩这一心理特点,设计了有趣的活动练习,不仅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且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设计时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有层次、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看似简单的一个游戏练习,但教师能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层次性地设计六个有趣的、带有一定思考性的游戏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其有效性。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有效的课堂是一种理念,一种教学实践,一种价值追求。我们教学都应以有效作为出发点,把握教学本质,尽量避免课堂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现象,提高教学效益。
(责任编辑:李雪虹)
一、情境“有趣”——喧宾夺主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方法。有些情境的创设确实能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些情境过度包装,情境创设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学生的注意力被“有趣”的情境所吸引,而情境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丢失了数学课的数学味。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抓住情境作用的这个本质,要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情境。
某教师教学《认识乘法》(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时,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学校”,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我发现小河的水在不停地流动,还有鱼儿在游呢!”……七八分钟过去了,学生还不断有新发现,但仍旧是在“看图说话”,似乎忘记了是上数学课。
创设这一情境,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小鸡和小兔,初步感知“几个几”。但由于有过多的非数学信息,教师所提的问题不够明确,学生没能有效地捕捉数学信息,回答跑偏了。从杂而无序的背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是学生需要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更加明确,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如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问:“谁在校园中欢迎我们?它们各有几只?”使学生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并很快地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列出连加算式;教师再问:“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是几个几相加?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进而追问“用加法算式表示太麻烦了,有没有好办法让算式变得短点、简单点呢?”自然地引出“乘法”,让学生体会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算法,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算法“多样”——华而不实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
例如,计算“16+18”,教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学生展示了:①10 10=20,6 8=14,20 14=34;②16 10=26,26 8=34;③18 10=28,28 6=34;④竖式计算等多种算法之后,在教师的反复启发下,学生竟然“喋喋不休”地又说出了七八种算法,最后教师还来不及对以上种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下课铃声已经响起。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表面现象,而根本不给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机会,甚至变成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启发、介绍五花八门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纯粹为了多样而多样,这样就歪曲了课改关于“算法多样化”的本意,并不是真正体现这一新理念。算法多样化并不是多多益善,在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将教材上甚至是教材之外的算法一一呈现,而是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分析、发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或是共同特征,从而使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技能,轻松、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活动“热闹”——舍本求末
当前在“唯活动是瞻”观念的影响下,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学生忙于活动材料的搜集、整理;小组忙于热热闹闹、旁若无人的讨论;教师忙于一个个活动的组织、展开,在各小组间转悠。实际上这些活动往往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这种形式化的活动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造成了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同时对学生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必须认真思考“为什么要组织这个活动”“活动的主题是什么?”“这个活动要取得哪些预期效果?”等问题,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堂课有没有开展活动”“开展了几次活动”这些问题上,要通过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注重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过程等途径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有位老师上这节公开课时,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活动形式——拍照,学生十分喜欢。整堂课,老师拿着一个照相机,带领学生从不同位置先后给玩具汽车、洋娃娃、茶壶等拍照,还让学生与盆景合影。在学生打着手势,喊着“茄子”的口令声中,大家开开心心地结束了一堂课。
透过热闹的表象来看这节课,活动中学生较多的是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物体的照片,却很少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更少体会不同结果与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不由得让人疑惑这是一堂数学课还是活动课?这堂课的数学味有多浓?这种活动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忽视了对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反而导致活动华而不实,显然活动毫无意义。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认真观察玩具汽车,在充分感受、体验后,问:同一辆汽车,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却不一样?组织学生讨论,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一教学重点;继而组织学生分小组通过从正面、侧面和后面观察洋娃娃、茶壶等,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练习“多元”——流于形式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新课改下的课堂练习多元:自学式练习,体验式练习,操作式练习,情境式练习等。虽然形式多样有趣,但也普遍存在以下低效现象:练习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对思维难易度把握不准,缺乏层次;练习题思路单一,不利于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等。那么,怎样的练习设计才是有效的呢?笔者以为要注重练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创造性等,让练习落在实处,而不是一味地搞题海战术。
一位教师在教学《质数和合数》后,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①学号是质数的同学;②学号是合数的同学;③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④学号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同学;⑤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⑥没有站立过的同学。
这位教师抓住了儿童好奇、好动、好玩这一心理特点,设计了有趣的活动练习,不仅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且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设计时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有层次、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看似简单的一个游戏练习,但教师能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层次性地设计六个有趣的、带有一定思考性的游戏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其有效性。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有效的课堂是一种理念,一种教学实践,一种价值追求。我们教学都应以有效作为出发点,把握教学本质,尽量避免课堂教学中低效或无效的现象,提高教学效益。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