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刚成为一名数学教师时,我眼中的上课实际上就是讲课。我曾经在“讲”字上下了不少工夫,琢磨如何讲才能精彩,如何讲才能简单明了、彻底深刻。我眼中的备课也是为讲服务的,课堂是以我的活动为中心的,随着我的讲解深而浅、高而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已经非常习惯并得意于把一个个代数公式、一条条几何定理热情激昂地讲解给我的学生听了,他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然后好好运用,如此按部就班下来,学生似乎该学的知识在两遍不行就讲三遍的架势下也都学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滚滚的课改浪潮,我对上课的改变是被动的、不习惯的、甚至是痛苦的。然而现在的我已经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我传统的课堂不足在哪里,那就是学生虽然被动的学会了,但是他们一点都不会学,因为我无情地剥夺了学生对于新知识学习的体验过程,把他们直接带到了路口,而舍弃了沿途大片的秀丽风光,这样的学习少了多少兴趣和快乐,也阻隔了多少收获和成长。所以我的传统课堂必须要改。
二
我一直在努力找出一种课堂形态,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命化课堂、生本教育就是这样的课堂,其核心的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说归说,理想归理想,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遇到过不少的困难和迷惑,也因此获得了一些真挚的反思和感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备课上的挑战。在个人的认识之初,我觉得既然生本完全顺应学生的思路,那么就不应该给出边边框框,也就是说备课可以粗略一点,提出目标,给出学习内容,上课时随着学生的精彩生成而一路绽放知识之花就好了,我解放,学生自由,两厢惬意。几节课下来,我的感觉就是乱七八糟、空洞乏味;课下问了几个学生的感觉,答曰“一节课结束之后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学会了什么,好象就是跟着感觉飘的”。这样的课堂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我又不得不重新按照老套讲法将这几节知识巩固了一遍。看来备课还是要好好备,细细备,但是与以往的备课相比我做了改变,以前我的备课主要是备老师应该如何讲,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方式把问题解释指导清楚。这回的备课我主要备学生,学生在本节课中会有什么样的疑问,学生通过哪些问题、实验、操作等亲身参与会获得新的知识,通过什么样的练习巩固会较好地运用所学到的本领,等等。
如此反复一段时间下来,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流程模式。一般来说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这个情境要把本节数学知识和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其次是学生就能从已有生活经验或知识背景下去思考琢磨问题。第三是设计好前置性任务,这也是学生开展好自主活动的关键所在。任务不宜琐碎零散,要搭好难易阶梯,做到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探求新知的过程即学生的中心自主活动过程。第四要尽可能完备地预设学生在班级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思路、解决问题所产生的困难或疏忽以及通过班级展示要最终得到的结论。后两方面的备课实际上都是在做预设工作,预设的不是老师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去学,预设时要重点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有哪些生成,如何引导学生得到有价值的生成,如何创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宽松空间,如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来解决问题。
第二,压力和挑战除了备课,更来自于上课。以学生为本的角色转换让我彻底不适应于课堂,对于课堂的驾御能力极端低下,我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该说,有一段时间都是逃避的。由于缺乏经验,遇到过不少学生“动却不懂”的情况,有时候一节课就纠缠在一个并不重要的问题上牵扯不清,而又觉得教师不便打断学生的见解,课堂目标的完成也就大打折扣。课堂上出现了问题,几个教师就凑在一起商讨解决的方法,之后再尝试。我觉得课堂上是要尊重学生,但是尊重不等于牵就,也不等于放纵,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课堂上的学习责任。例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拖沓实效性差,我就把各个小组的组长组织起来培训,指导他们应该如何组织、分工、监督。在小组合作中总是学习好的同学说,学习差的或听或沉默。我尝试着指定学习中等的同学为小组发言人,其他的作为补充;我也曾指导学生在展示时应该如何开场和结束,如何发挥肢体语言的辅助功效,用怎样的语言、语速、表情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更清楚形象;商讨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在课堂检测中体现小组的学习效果等等。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至少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两点上的改变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他们更习惯于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更愿意思考也更会思考了;更骄傲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喜欢表达也更会表达了。
三
华盛顿博物馆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我听了就忘了,我读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并享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这样的学习他们会产生更多的乐趣,获得更多的成长,对于通过自力更生的劳动所获得的成果会更加珍惜,更加难忘。
在刚成为一名数学教师时,我眼中的上课实际上就是讲课。我曾经在“讲”字上下了不少工夫,琢磨如何讲才能精彩,如何讲才能简单明了、彻底深刻。我眼中的备课也是为讲服务的,课堂是以我的活动为中心的,随着我的讲解深而浅、高而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已经非常习惯并得意于把一个个代数公式、一条条几何定理热情激昂地讲解给我的学生听了,他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然后好好运用,如此按部就班下来,学生似乎该学的知识在两遍不行就讲三遍的架势下也都学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滚滚的课改浪潮,我对上课的改变是被动的、不习惯的、甚至是痛苦的。然而现在的我已经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我传统的课堂不足在哪里,那就是学生虽然被动的学会了,但是他们一点都不会学,因为我无情地剥夺了学生对于新知识学习的体验过程,把他们直接带到了路口,而舍弃了沿途大片的秀丽风光,这样的学习少了多少兴趣和快乐,也阻隔了多少收获和成长。所以我的传统课堂必须要改。
二
我一直在努力找出一种课堂形态,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命化课堂、生本教育就是这样的课堂,其核心的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说归说,理想归理想,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遇到过不少的困难和迷惑,也因此获得了一些真挚的反思和感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备课上的挑战。在个人的认识之初,我觉得既然生本完全顺应学生的思路,那么就不应该给出边边框框,也就是说备课可以粗略一点,提出目标,给出学习内容,上课时随着学生的精彩生成而一路绽放知识之花就好了,我解放,学生自由,两厢惬意。几节课下来,我的感觉就是乱七八糟、空洞乏味;课下问了几个学生的感觉,答曰“一节课结束之后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学会了什么,好象就是跟着感觉飘的”。这样的课堂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我又不得不重新按照老套讲法将这几节知识巩固了一遍。看来备课还是要好好备,细细备,但是与以往的备课相比我做了改变,以前我的备课主要是备老师应该如何讲,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方式把问题解释指导清楚。这回的备课我主要备学生,学生在本节课中会有什么样的疑问,学生通过哪些问题、实验、操作等亲身参与会获得新的知识,通过什么样的练习巩固会较好地运用所学到的本领,等等。
如此反复一段时间下来,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流程模式。一般来说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这个情境要把本节数学知识和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其次是学生就能从已有生活经验或知识背景下去思考琢磨问题。第三是设计好前置性任务,这也是学生开展好自主活动的关键所在。任务不宜琐碎零散,要搭好难易阶梯,做到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探求新知的过程即学生的中心自主活动过程。第四要尽可能完备地预设学生在班级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思路、解决问题所产生的困难或疏忽以及通过班级展示要最终得到的结论。后两方面的备课实际上都是在做预设工作,预设的不是老师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去学,预设时要重点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有哪些生成,如何引导学生得到有价值的生成,如何创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宽松空间,如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来解决问题。
第二,压力和挑战除了备课,更来自于上课。以学生为本的角色转换让我彻底不适应于课堂,对于课堂的驾御能力极端低下,我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该说,有一段时间都是逃避的。由于缺乏经验,遇到过不少学生“动却不懂”的情况,有时候一节课就纠缠在一个并不重要的问题上牵扯不清,而又觉得教师不便打断学生的见解,课堂目标的完成也就大打折扣。课堂上出现了问题,几个教师就凑在一起商讨解决的方法,之后再尝试。我觉得课堂上是要尊重学生,但是尊重不等于牵就,也不等于放纵,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课堂上的学习责任。例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拖沓实效性差,我就把各个小组的组长组织起来培训,指导他们应该如何组织、分工、监督。在小组合作中总是学习好的同学说,学习差的或听或沉默。我尝试着指定学习中等的同学为小组发言人,其他的作为补充;我也曾指导学生在展示时应该如何开场和结束,如何发挥肢体语言的辅助功效,用怎样的语言、语速、表情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得更清楚形象;商讨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在课堂检测中体现小组的学习效果等等。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至少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两点上的改变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他们更习惯于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更愿意思考也更会思考了;更骄傲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喜欢表达也更会表达了。
三
华盛顿博物馆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我听了就忘了,我读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并享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这样的学习他们会产生更多的乐趣,获得更多的成长,对于通过自力更生的劳动所获得的成果会更加珍惜,更加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