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以保密原则为切入点,指出广东省高职院校以往职称反馈机制存在信息简单、缺乏针对性,有失公平性等弊端。从而提出改革职称评审委员会议评审方式,变现有投票制为积分制。同时引入指标评价方法,以层次分析法(AHP)和优序图法(PC)为案例进行详细说明。希望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评审过程的公开与透明性,扩大职称激励效果。
关键词:职称;积分制
根据《关于广东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放管服)等文件要求,201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职称改革活动有序进行中。针对教师教学、科研、实验、图书资料等四个系列职称,各高校应积极探索权利承接,实现平稳过渡。
一、问题提出
依据粤人职〔1996〕3号第十九条和粤人职〔1998〕17号第二十条等文件规定,评委会委员、评审组成员、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不泄露评委会、评审组讨论和表决情况;不对外接受有关评审情况查询;没有向本单位领导汇报评审情况的义务等六条规定。以往评审活动,针对失利人员,从保密角度出发只反馈“不成功”等简单信息。申请人对于不成功原因,如何改进等一无所知。
职称在教育行业作用不言自明。然以往保密制度负面影响甚多,一方面因为保密,极大抬高成功者地位,给人遥不可及错觉,让成功者骄傲自满、奇货可居;另一方面,极大打击失利者工作积极性,让人产生“黑幕”“暗箱操作”“不公平”等想法,影响组织和人员稳定性。因此,笔者提出应抓住契机,探索新方式,缩小保密原则负面影响。
二、评审方式新探索
(一)积分制
积分制类似高考评分制,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每门课程都有一个分数,考生得知各科分数和总分后,可自行领会科目强弱情况,为今后学习指明方向。职称评审也可将评审内容进行赋分。各高校依校情赋予权重与分值,待会议结束后,汇总每个申请人总分。这样既有分项分数,又有总分,再结合聘任情况划出分数线,确定最终名单,实现评聘有效结合。
(二)指标权重
“放管服”文件中提出注重基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改教研成果、教学奖项等教学工作实绩,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同时,还要明确师德重要地位,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因此,如何结合文件精神与校情,这是值得深入研究问题。笔者提出从指标权重角度进行探索。首先,改革克服“三唯”倾向,评审内容增加新要素,如年均教学工作量、教学评价等。其次,高校结合发展方向,在评审内容上有针对性偏重。如此既扩展范围,又激励教师多方位发展,还兼顾专才晋升。
(三)信息反馈
评审会议结束后,需及时公示结果。采用积分制公示,可在遵守保密原则前提下最大限度反馈评审信息,指导申请人下一次活动。相关公示形式可参考表1进行。
3.指标分配,科学评价
笔者假设C高校目前规模较大,难以确定评审内容。此时,可综合运用指标评价方法解决难题。笔者以AHP和PC法为例,说明评审内容重要性选择问题,以供参考。
(1)AHP法
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赛迪提出。该方法缺点是受限于指标数量,一般不超9个为宜。同时,标度值含义不易理解,不适合大范围调查。有关涉及尺度表信息此处略。C高校前期在校内针对10个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平均各方意见,得出表4调查结果。
三、利弊分析
(一)有效反馈评审信息,兼顾保密与公平性原则
上文提及表1公示方式能有效克服原有保密措施各种弊端,指导未成功人员下一次申报工作,极大提升评审工作公平性。
(二)积分凸现高低差异,评聘结合难题迎刃而解
积分制能区分高低差异,能有效克服投票制产生的同票难度。类似高考分数线一样,由高到低,对应分数线一划定,难题就迎刃而解。
(三)指标權重显示重点,引领学校后期战略发展
学校根据发展战略设置不同指标权重,能在一段时间内引领前进方向,凸现重点,提升全体人员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指标类别划分详细,后期统分计分难度大增
积分制缺点之一体现在后期统计工作。评审会议结束后,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出结果。可能需要多个工作人员现场利用电脑进行材料整理、得分录入、权重计算、分数汇总等操作。这对评审结果时效性产生不利影响。
四、总结
综合而言,笔者深切体会信息反馈机制众多弊端,提出积分制,希望能减少弊端,提升激励效果。另外,积分制下一步还可横向发展,实现标准化评分,发展成校际或省际之间的互认方式。
参考文献:
[1]解飞厚.科学计量与专家评审-关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3):69-73.
[2]余兴龙.以公平为导向的职称评审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77-80.
[3]俞启定.王为民.审视与反思:我国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的套用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13(1):17-21.
[4]倪少凯.7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J].华南预防医学,2002(12):54-62.
关键词:职称;积分制
根据《关于广东省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放管服)等文件要求,201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职称改革活动有序进行中。针对教师教学、科研、实验、图书资料等四个系列职称,各高校应积极探索权利承接,实现平稳过渡。
一、问题提出
依据粤人职〔1996〕3号第十九条和粤人职〔1998〕17号第二十条等文件规定,评委会委员、评审组成员、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不泄露评委会、评审组讨论和表决情况;不对外接受有关评审情况查询;没有向本单位领导汇报评审情况的义务等六条规定。以往评审活动,针对失利人员,从保密角度出发只反馈“不成功”等简单信息。申请人对于不成功原因,如何改进等一无所知。
职称在教育行业作用不言自明。然以往保密制度负面影响甚多,一方面因为保密,极大抬高成功者地位,给人遥不可及错觉,让成功者骄傲自满、奇货可居;另一方面,极大打击失利者工作积极性,让人产生“黑幕”“暗箱操作”“不公平”等想法,影响组织和人员稳定性。因此,笔者提出应抓住契机,探索新方式,缩小保密原则负面影响。
二、评审方式新探索
(一)积分制
积分制类似高考评分制,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每门课程都有一个分数,考生得知各科分数和总分后,可自行领会科目强弱情况,为今后学习指明方向。职称评审也可将评审内容进行赋分。各高校依校情赋予权重与分值,待会议结束后,汇总每个申请人总分。这样既有分项分数,又有总分,再结合聘任情况划出分数线,确定最终名单,实现评聘有效结合。
(二)指标权重
“放管服”文件中提出注重基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改教研成果、教学奖项等教学工作实绩,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同时,还要明确师德重要地位,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因此,如何结合文件精神与校情,这是值得深入研究问题。笔者提出从指标权重角度进行探索。首先,改革克服“三唯”倾向,评审内容增加新要素,如年均教学工作量、教学评价等。其次,高校结合发展方向,在评审内容上有针对性偏重。如此既扩展范围,又激励教师多方位发展,还兼顾专才晋升。
(三)信息反馈
评审会议结束后,需及时公示结果。采用积分制公示,可在遵守保密原则前提下最大限度反馈评审信息,指导申请人下一次活动。相关公示形式可参考表1进行。
3.指标分配,科学评价
笔者假设C高校目前规模较大,难以确定评审内容。此时,可综合运用指标评价方法解决难题。笔者以AHP和PC法为例,说明评审内容重要性选择问题,以供参考。
(1)AHP法
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赛迪提出。该方法缺点是受限于指标数量,一般不超9个为宜。同时,标度值含义不易理解,不适合大范围调查。有关涉及尺度表信息此处略。C高校前期在校内针对10个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平均各方意见,得出表4调查结果。
三、利弊分析
(一)有效反馈评审信息,兼顾保密与公平性原则
上文提及表1公示方式能有效克服原有保密措施各种弊端,指导未成功人员下一次申报工作,极大提升评审工作公平性。
(二)积分凸现高低差异,评聘结合难题迎刃而解
积分制能区分高低差异,能有效克服投票制产生的同票难度。类似高考分数线一样,由高到低,对应分数线一划定,难题就迎刃而解。
(三)指标權重显示重点,引领学校后期战略发展
学校根据发展战略设置不同指标权重,能在一段时间内引领前进方向,凸现重点,提升全体人员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指标类别划分详细,后期统分计分难度大增
积分制缺点之一体现在后期统计工作。评审会议结束后,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出结果。可能需要多个工作人员现场利用电脑进行材料整理、得分录入、权重计算、分数汇总等操作。这对评审结果时效性产生不利影响。
四、总结
综合而言,笔者深切体会信息反馈机制众多弊端,提出积分制,希望能减少弊端,提升激励效果。另外,积分制下一步还可横向发展,实现标准化评分,发展成校际或省际之间的互认方式。
参考文献:
[1]解飞厚.科学计量与专家评审-关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3):69-73.
[2]余兴龙.以公平为导向的职称评审制度构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77-80.
[3]俞启定.王为民.审视与反思:我国高职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的套用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13(1):17-21.
[4]倪少凯.7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J].华南预防医学,2002(12):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