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伙人再好也是别人
李 成
朋友合伙做生意一般最后都会做成仇人。我从没见过合伙做生意能有善终的。无论是合伙生意做人了还是做死了,合伙几方最少朋友是做不成了的。人,毕竟是有私欲的,如果生意做大了,为了争夺权利成更多地占有“胜利果实”,朋友间很容易出现“分赃”不均的争执,下一步就该是互相“清算旧账”,到最后,分家散伙,根妻生意都是死在内讧上。如果做死了,那最常出现的情况往往是是互相指责,推脱责任,还是免不了灰头土脸。
我一个朋友,跟他的朋友合伙开了家川菜馆,两个人各出一半资金,凑了30万元,我那朋友管理内部事务,台伙人负责采购和宣传。开张伊舶,搭上了“流行口味”的顺风车,生意不错、两家人见面时都是笑呵呵的,但两个月后,街上的川菜馆一下子多了起来,加上他们的店也没什么特色,激烈的竞争使得生意急转直下,这时候摩擦来了:合伙人怀疑我的朋友在账上做了手脚。时不时要去翻账。有一次,甚至责怪他不该给客人结账时打那么高的折扣。他呢,又觉得冤枉:“不早说好了最高优惠是7折吗?”他还认为进菜进贵了呢。就这样,两人的摩擦越来越多,隔闽越来越深……最后,川菜馆面临关门或者转型的选择,这时候两个人的态度倒是一致了:关门。从此,朋友反目,不再往来。
所以我认为,要做生意,就单飞。钱不够,路不熟?那你还做什么生意嘛?再说了,一个人做的活赚了也不用分给别人。
从被动合伙到主动合伙
张 勇
合伙做生意能够成功,这谁也不能保证,但我认为合伙做生意还是比单干要来得好,但是,如果选择了要合伙,不如变“被动合伙”为“主动合伙”。
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只有两万块钱,陶年外贸公司业务员经验,外加一腔热血。开一家外贸公司最少需要6万—8万元资金,正巧,我现在的合伙人当时有点钱,却是担心自己积累的外贸渠道太单一(他当初做的是玩具外贸,而我则做的是日用品),所以一直在物色生意伙伴。于是,我们一拍即合,从我这边来说,解决了资金问题,从他那边来说,则解决了渠道问题。
生意场上风云变幻,成败也许就在一念之间,尤其是在遇到转换经营方向等重大决策的时候,合伙人的一句话,有时就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还拿我自己来说吧,有时候看事情就是“一根筋”,认准了就很难再理性去从头分析。去年年底,我联系了一个宁波的皮带成品供应商。实地考察时,我发现他们厂生产操作非常规范,口碑也不错,当时就准备交钱于20万元的订单。跟我的合伙人商量时,他马上在电话里提醒我,先拿样品,再多考察几个地方。事后证明,合伙人的电话挽救了公司:样品进往海关检测后发现环保不合格,因此不能出口。
我的生意现在发展得不错,每年盈利大概在50万元左右,如果不是跟人合伙,我根本不能指望有今天。但是如果说创业阶段是因为两人各自的不足被动旮伙,那么在公司的发展阶段,我们就是主动合伙,因为从每个合伙人的条件来看,完全可以自己创业;但经过分析,我们觉得合伙可以发挥一种互相促进的作用。
丑事做在前头
蒋 忠
其实纯粹讨论合伙与单飞哪种模式更好的话,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单飞有单飞的好处。有时候,合伙人之间对决策的分歧如果消除不了,反而会错过机会。另外,一般个人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创业初期的合作,因为事情多,坎坷也多,容易出现摩擦。
但合伙做生意的优势也明显。一是性格上可以互补,二是可以把儿个合伙人的资源最大化利用,三是精神上互相支持,四是可以共同融资。
要想在合伙的过程中扬长避短,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把每个合伙的权利义务、分配方式、奖惩办法等以书画形式明确规定,“丑事做在前头”。
我和朋友合伙做矿山机械销售。木来有个合伙人觉得我们几个关系都不错,应该不会为了钱翻脸,不用签什么协议来“伤感情”。但最后,我的坚持下,还是签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协议,内容包括:出资、各自负责区域和管理方式,争议解决方式等等。
真亏了我当时的坚持,后来在公司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麻烦都是根据那份协议才解决的。例如有一次,一个合伙人以个人关系从厂家拿来了一批赠品,直接发到公司仓库中。在销售过程中,公司销售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赠品附送给了客户。结算时这位合伙人坚持公司应该把赠品按市场价格另外折算成现金给他,而另一位合伙人则认为公司又没从客户那里收取赠品的费用,凭什么要公司把钱折算给你?眼看就要翻脸之时,我们按照协议和三人表决,很快确定解决方案:因为赠品确实属于个人,但由于货是直接发到公司仓库,而且也末说明是否属于私人物品,所以应该把赠品以成本价折算给那位合伙人。
李 成
朋友合伙做生意一般最后都会做成仇人。我从没见过合伙做生意能有善终的。无论是合伙生意做人了还是做死了,合伙几方最少朋友是做不成了的。人,毕竟是有私欲的,如果生意做大了,为了争夺权利成更多地占有“胜利果实”,朋友间很容易出现“分赃”不均的争执,下一步就该是互相“清算旧账”,到最后,分家散伙,根妻生意都是死在内讧上。如果做死了,那最常出现的情况往往是是互相指责,推脱责任,还是免不了灰头土脸。
我一个朋友,跟他的朋友合伙开了家川菜馆,两个人各出一半资金,凑了30万元,我那朋友管理内部事务,台伙人负责采购和宣传。开张伊舶,搭上了“流行口味”的顺风车,生意不错、两家人见面时都是笑呵呵的,但两个月后,街上的川菜馆一下子多了起来,加上他们的店也没什么特色,激烈的竞争使得生意急转直下,这时候摩擦来了:合伙人怀疑我的朋友在账上做了手脚。时不时要去翻账。有一次,甚至责怪他不该给客人结账时打那么高的折扣。他呢,又觉得冤枉:“不早说好了最高优惠是7折吗?”他还认为进菜进贵了呢。就这样,两人的摩擦越来越多,隔闽越来越深……最后,川菜馆面临关门或者转型的选择,这时候两个人的态度倒是一致了:关门。从此,朋友反目,不再往来。
所以我认为,要做生意,就单飞。钱不够,路不熟?那你还做什么生意嘛?再说了,一个人做的活赚了也不用分给别人。
从被动合伙到主动合伙
张 勇
合伙做生意能够成功,这谁也不能保证,但我认为合伙做生意还是比单干要来得好,但是,如果选择了要合伙,不如变“被动合伙”为“主动合伙”。
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只有两万块钱,陶年外贸公司业务员经验,外加一腔热血。开一家外贸公司最少需要6万—8万元资金,正巧,我现在的合伙人当时有点钱,却是担心自己积累的外贸渠道太单一(他当初做的是玩具外贸,而我则做的是日用品),所以一直在物色生意伙伴。于是,我们一拍即合,从我这边来说,解决了资金问题,从他那边来说,则解决了渠道问题。
生意场上风云变幻,成败也许就在一念之间,尤其是在遇到转换经营方向等重大决策的时候,合伙人的一句话,有时就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还拿我自己来说吧,有时候看事情就是“一根筋”,认准了就很难再理性去从头分析。去年年底,我联系了一个宁波的皮带成品供应商。实地考察时,我发现他们厂生产操作非常规范,口碑也不错,当时就准备交钱于20万元的订单。跟我的合伙人商量时,他马上在电话里提醒我,先拿样品,再多考察几个地方。事后证明,合伙人的电话挽救了公司:样品进往海关检测后发现环保不合格,因此不能出口。
我的生意现在发展得不错,每年盈利大概在50万元左右,如果不是跟人合伙,我根本不能指望有今天。但是如果说创业阶段是因为两人各自的不足被动旮伙,那么在公司的发展阶段,我们就是主动合伙,因为从每个合伙人的条件来看,完全可以自己创业;但经过分析,我们觉得合伙可以发挥一种互相促进的作用。
丑事做在前头
蒋 忠
其实纯粹讨论合伙与单飞哪种模式更好的话,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单飞有单飞的好处。有时候,合伙人之间对决策的分歧如果消除不了,反而会错过机会。另外,一般个人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创业初期的合作,因为事情多,坎坷也多,容易出现摩擦。
但合伙做生意的优势也明显。一是性格上可以互补,二是可以把儿个合伙人的资源最大化利用,三是精神上互相支持,四是可以共同融资。
要想在合伙的过程中扬长避短,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把每个合伙的权利义务、分配方式、奖惩办法等以书画形式明确规定,“丑事做在前头”。
我和朋友合伙做矿山机械销售。木来有个合伙人觉得我们几个关系都不错,应该不会为了钱翻脸,不用签什么协议来“伤感情”。但最后,我的坚持下,还是签了一个比较规范的协议,内容包括:出资、各自负责区域和管理方式,争议解决方式等等。
真亏了我当时的坚持,后来在公司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麻烦都是根据那份协议才解决的。例如有一次,一个合伙人以个人关系从厂家拿来了一批赠品,直接发到公司仓库中。在销售过程中,公司销售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赠品附送给了客户。结算时这位合伙人坚持公司应该把赠品按市场价格另外折算成现金给他,而另一位合伙人则认为公司又没从客户那里收取赠品的费用,凭什么要公司把钱折算给你?眼看就要翻脸之时,我们按照协议和三人表决,很快确定解决方案:因为赠品确实属于个人,但由于货是直接发到公司仓库,而且也末说明是否属于私人物品,所以应该把赠品以成本价折算给那位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