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谱的命名
家谱的命名,通常是在家谱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几修等内容,如《汾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谱》,有地名、姓氏、几修。《六修严氏家谱》只有几修和姓氏。也有一些家谱将由何处迁来也标在名称上,如《锡山过氏浒塘派迁常支谱》,即由无锡迁至常州的过姓浒塘支派的家谱。还有一些则标上具体住处,如《毗陵修善里胡氏宗谱》,标明毗陵(武进县古名)修善里,以区别同县同姓家族。
此外,还有一些家谱修成后,采用一些极为特殊的带有一定寓意的名称,如清代初年句容华渚修成华氏家谱54卷后,没有按照一般惯例命名,而冠名《华氏本书》,看了此书义例,方才了解到,这个名称的意义是为了正本求源。清光绪年间,钱日煦修成家谱十卷,命名为《吴越钱氏清芬志》,取义于两晋时陆机《文赋》中“诵先人之清芬”之意。民国年间,袁镛修成家谱《数典不忘》一卷,这是反《左传》中“数典忘祖”之意。像这类取名方式,并不常见,一般还是采用地名、郡望、姓氏、几修加上家谱字样来命名。
家谱世系表
世系表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像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避讳与谱禁
避讳的出现,大约是在二三千年前的周代,秦朝时正式确定下来,避讳之举盛行于唐代,最严格的却还是清代康雍乾时期,读书临文,皆须避讳,如有违犯,定惩不贷。除君主名讳的本字及读音相同或字形相近的字须避讳之外,外戚、异国主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名字,以及父祖等尊者的名字也须避讳。避讳的方法通常是改字、改音、缺笔、空字和写“讳”字代替等。
家谱中的避讳,在汉代就已出现,从保留至今的东汉时所立的<孙叔敖碑》和《赵宽碑》就可看出。此二碑为他人所立,在行文中对所叙人物,大部分称字而不称名,这是汉代人避尊者讳常用的一种方式。汉代以后的1000多年里,修谱中一般需要注意技术处理的仅仅是避讳问题。可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了变化,修谱时,不仅需要注意避讳,而且政府对谱书的内容、格式也有了些具体要求,一些内容被严格禁止,不能违背,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谱禁”。
清代谱禁的内容主要表现在:1.祖先名字如果犯了庙号、御名、亲王名直至孔子名讳的,一律改用同音字以避之。2.在追溯祖先时,不准妄自攀援,只能以五世祖为始祖,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3.谱书结构上不准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以符合庶民身份。4.行文中遇到清代的年号,要换行抬一格写,有时考虑到不断换行,太浪费纸张,也可采用在本行空一格再写,以示尊崇。
此外,文人惹祸全在笔端,因此,对于家谱中艺文类的文章要严加审查,只要有违碍文字,一律抽改,更有许多在此时新修的家谱,干脆取消这方面的内容,不要艺文类,以保无虞。
皇室的家谱
在所有的家谱之中,还有一种最为高贵也最为特殊的家谱,那就是皇帝的家谱,被称为玉牒。
在历朝皇室家谱中,清代皇室的玉牒是唯一保存得最为完整和最为系统的。清代玉牒是入关以后方才开始编修的。据统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达2600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有内容大体相同的一份。
纂修的组织工作由专门负责皇族事务的宗人府承担,每次纂修均先由宗人府提请“钦命”,允准后由专门开设的玉牒馆具体实施。玉牒馆是与方略馆相类似的非常设性临时机构,通常修谱开馆,谱成即撤,由于清代规定玉牒十年一修,玉牒馆也就十年一开。玉牒馆的正、副总裁由皇帝从宗人府宗令、宗正和满汉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中挑选,另委任大学士一人任领催,负责玉牒馆与皇帝间的联系。以宗人府丞担任管校官、提调官,纂修官则由宗人府中理事官和满汉主事、内阁侍读、翰林学士及礼部司官担任,有时人数多达五六十人。玉牒修成之后,进呈皇帝,皇帝阅后认可,抄出副本,分送各处,同时,议叙、封赏与事人员,玉牒方告修成,玉牒馆撤销。十年续修时再援前例,修完即撤,每次纂修均兴师动众,耗资巨大。
与民间家谱纂修不同,民间家谱的续修是在原本基础之上,增加新的资料,重新增删,修成一部新谱。新谱、旧谱,详略不一,同时并存。而玉牒的续修,旧本不动,另作新谱,每次续修,均将前谱再抄一份,然后用红笔在末尾添上新生者,用墨笔将上次修谱后死亡者改为黑色。新谱完全包括了旧谱的内容,可以取代旧谱。
清代玉牒,在内容上,有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之别。顺治年间规定,清代皇族从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算起,其直系子孙后代为大宗,称为“宗室”;显祖的兄弟及叔伯兄弟的子孙后代即兴祖、景祖的后代为小宗,称为“觉罗”。宗室、觉罗平时就有区别,宗室腰束黄带子,俗称黄带子宗室,觉罗腰系红带子,俗称红带子觉罗。反映在玉牒上,宗室玉牒为黄色封面,觉罗玉牒为红色封面,以示区别。无论是宗室还是觉罗,男女均不同册,分别载于不同名称的玉牒之中。
从编排方式上,清代玉牒有横格玉牒和直格玉牒两类,横格表示支系,直格表示辈份,二者在内容上详略不一,编排上各有所长,互相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玉牒体系。横格玉牒不录女子,分为宗室子孙横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宗室横格玉牒)和觉罗子孙横格玉牒两种。
特殊的家谱
在家谱类型中,还有些较为特殊的家谱。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个人如没有后裔,通常会从本姓或外姓子弟中领养一个男孩,三国时的著名政治家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从夏侯家被领养到曹家的。
按说从外姓领养的后代不能入家谱,可自己既姓了别人的姓,也要生儿育女,形成家族延续,数代之后,要修家谱,又不能恢复原来的姓,只好将本姓和过继之姓均在家谱名称上列出,如明初时修的《袁朱宗谱>。始祖朱梓、本姓袁,后过继给舅父朱德敏为子嗣,五世以后,子孙修谱时,向明太祖请求恢复本姓袁,没有同意,最后只得以“袁朱”命名,此谱到清朝一共修过八次,均冠以《袁朱宗谱》之名。清道光年间,李召棠修成的《周李合谱》,光绪年间何乘势等修的《方何宗谱》等也都属于这种情况,这是家谱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记录本家族所有庶母的极为特殊的家谱类型。封建时代,妾在家族中是没有地位的,反映到家谱上,通常是不被收录,除非生有儿子,方才被收入。即使收入著录,内容也极为简单,仅为某氏,所生子女人数、名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上不去。
与此相反,明朝万历年间,金应宿修有六卷本的专门记录本家族各支庶母132人的庶母谱—《珰溪家谱外戚篇》,清代乾隆年间所修的《芝英应氏宗谱》后也附有庶母譜,上谱的庶母每人均有小传,内容包括姓名、籍贯、父名、生卒年月日时、葬所、子女,以及懿行、诗文等。
家谱是一种被供奉于祠堂,接受族人祭拜的极为正式的家族文献.在这种文献中,正式确立了庶母在封建家族中的地位,不能不引起后人的重视,可以这么认为,庶母谱的出现,对于中国传统礼教是个冲击,然而,这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后代似乎也没有仿照者。
家谱的命名,通常是在家谱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几修等内容,如《汾湖柳氏第三次纂修家谱》,有地名、姓氏、几修。《六修严氏家谱》只有几修和姓氏。也有一些家谱将由何处迁来也标在名称上,如《锡山过氏浒塘派迁常支谱》,即由无锡迁至常州的过姓浒塘支派的家谱。还有一些则标上具体住处,如《毗陵修善里胡氏宗谱》,标明毗陵(武进县古名)修善里,以区别同县同姓家族。
此外,还有一些家谱修成后,采用一些极为特殊的带有一定寓意的名称,如清代初年句容华渚修成华氏家谱54卷后,没有按照一般惯例命名,而冠名《华氏本书》,看了此书义例,方才了解到,这个名称的意义是为了正本求源。清光绪年间,钱日煦修成家谱十卷,命名为《吴越钱氏清芬志》,取义于两晋时陆机《文赋》中“诵先人之清芬”之意。民国年间,袁镛修成家谱《数典不忘》一卷,这是反《左传》中“数典忘祖”之意。像这类取名方式,并不常见,一般还是采用地名、郡望、姓氏、几修加上家谱字样来命名。
家谱世系表
世系表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像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避讳与谱禁
避讳的出现,大约是在二三千年前的周代,秦朝时正式确定下来,避讳之举盛行于唐代,最严格的却还是清代康雍乾时期,读书临文,皆须避讳,如有违犯,定惩不贷。除君主名讳的本字及读音相同或字形相近的字须避讳之外,外戚、异国主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名字,以及父祖等尊者的名字也须避讳。避讳的方法通常是改字、改音、缺笔、空字和写“讳”字代替等。
家谱中的避讳,在汉代就已出现,从保留至今的东汉时所立的<孙叔敖碑》和《赵宽碑》就可看出。此二碑为他人所立,在行文中对所叙人物,大部分称字而不称名,这是汉代人避尊者讳常用的一种方式。汉代以后的1000多年里,修谱中一般需要注意技术处理的仅仅是避讳问题。可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了变化,修谱时,不仅需要注意避讳,而且政府对谱书的内容、格式也有了些具体要求,一些内容被严格禁止,不能违背,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谱禁”。
清代谱禁的内容主要表现在:1.祖先名字如果犯了庙号、御名、亲王名直至孔子名讳的,一律改用同音字以避之。2.在追溯祖先时,不准妄自攀援,只能以五世祖为始祖,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3.谱书结构上不准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以符合庶民身份。4.行文中遇到清代的年号,要换行抬一格写,有时考虑到不断换行,太浪费纸张,也可采用在本行空一格再写,以示尊崇。
此外,文人惹祸全在笔端,因此,对于家谱中艺文类的文章要严加审查,只要有违碍文字,一律抽改,更有许多在此时新修的家谱,干脆取消这方面的内容,不要艺文类,以保无虞。
皇室的家谱
在所有的家谱之中,还有一种最为高贵也最为特殊的家谱,那就是皇帝的家谱,被称为玉牒。
在历朝皇室家谱中,清代皇室的玉牒是唯一保存得最为完整和最为系统的。清代玉牒是入关以后方才开始编修的。据统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达2600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有内容大体相同的一份。
纂修的组织工作由专门负责皇族事务的宗人府承担,每次纂修均先由宗人府提请“钦命”,允准后由专门开设的玉牒馆具体实施。玉牒馆是与方略馆相类似的非常设性临时机构,通常修谱开馆,谱成即撤,由于清代规定玉牒十年一修,玉牒馆也就十年一开。玉牒馆的正、副总裁由皇帝从宗人府宗令、宗正和满汉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中挑选,另委任大学士一人任领催,负责玉牒馆与皇帝间的联系。以宗人府丞担任管校官、提调官,纂修官则由宗人府中理事官和满汉主事、内阁侍读、翰林学士及礼部司官担任,有时人数多达五六十人。玉牒修成之后,进呈皇帝,皇帝阅后认可,抄出副本,分送各处,同时,议叙、封赏与事人员,玉牒方告修成,玉牒馆撤销。十年续修时再援前例,修完即撤,每次纂修均兴师动众,耗资巨大。
与民间家谱纂修不同,民间家谱的续修是在原本基础之上,增加新的资料,重新增删,修成一部新谱。新谱、旧谱,详略不一,同时并存。而玉牒的续修,旧本不动,另作新谱,每次续修,均将前谱再抄一份,然后用红笔在末尾添上新生者,用墨笔将上次修谱后死亡者改为黑色。新谱完全包括了旧谱的内容,可以取代旧谱。
清代玉牒,在内容上,有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之别。顺治年间规定,清代皇族从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算起,其直系子孙后代为大宗,称为“宗室”;显祖的兄弟及叔伯兄弟的子孙后代即兴祖、景祖的后代为小宗,称为“觉罗”。宗室、觉罗平时就有区别,宗室腰束黄带子,俗称黄带子宗室,觉罗腰系红带子,俗称红带子觉罗。反映在玉牒上,宗室玉牒为黄色封面,觉罗玉牒为红色封面,以示区别。无论是宗室还是觉罗,男女均不同册,分别载于不同名称的玉牒之中。
从编排方式上,清代玉牒有横格玉牒和直格玉牒两类,横格表示支系,直格表示辈份,二者在内容上详略不一,编排上各有所长,互相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玉牒体系。横格玉牒不录女子,分为宗室子孙横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宗室横格玉牒)和觉罗子孙横格玉牒两种。
特殊的家谱
在家谱类型中,还有些较为特殊的家谱。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个人如没有后裔,通常会从本姓或外姓子弟中领养一个男孩,三国时的著名政治家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从夏侯家被领养到曹家的。
按说从外姓领养的后代不能入家谱,可自己既姓了别人的姓,也要生儿育女,形成家族延续,数代之后,要修家谱,又不能恢复原来的姓,只好将本姓和过继之姓均在家谱名称上列出,如明初时修的《袁朱宗谱>。始祖朱梓、本姓袁,后过继给舅父朱德敏为子嗣,五世以后,子孙修谱时,向明太祖请求恢复本姓袁,没有同意,最后只得以“袁朱”命名,此谱到清朝一共修过八次,均冠以《袁朱宗谱》之名。清道光年间,李召棠修成的《周李合谱》,光绪年间何乘势等修的《方何宗谱》等也都属于这种情况,这是家谱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记录本家族所有庶母的极为特殊的家谱类型。封建时代,妾在家族中是没有地位的,反映到家谱上,通常是不被收录,除非生有儿子,方才被收入。即使收入著录,内容也极为简单,仅为某氏,所生子女人数、名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上不去。
与此相反,明朝万历年间,金应宿修有六卷本的专门记录本家族各支庶母132人的庶母谱—《珰溪家谱外戚篇》,清代乾隆年间所修的《芝英应氏宗谱》后也附有庶母譜,上谱的庶母每人均有小传,内容包括姓名、籍贯、父名、生卒年月日时、葬所、子女,以及懿行、诗文等。
家谱是一种被供奉于祠堂,接受族人祭拜的极为正式的家族文献.在这种文献中,正式确立了庶母在封建家族中的地位,不能不引起后人的重视,可以这么认为,庶母谱的出现,对于中国传统礼教是个冲击,然而,这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后代似乎也没有仿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