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很感激三个宝贝!他们快乐地坚持,寻求真正的认同。还有像“狼来了的故事说明小孩只能撒两次谎”这样不落陈规的思维……他们的智力、心智、意志、能力都是父母的楷模。
——尹岩
尹岩,曾是女性刊物《健康之友》和《ELLE──世界时装之苑》主编。30岁时,尹岩有了第一个孩子迪迪。她的丈夫是一个法国知识分子,那段婚姻看上去很完美。但是他们也有矛盾:丈夫建议尹岩不再需要提高,尹岩却认为女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无奈之下,他们只好离婚。尹岩带着孩子回到了北京,她感到身心疲倦之极,便去了一趟印度,在那里遇到了莫汉。回北京后,尹岩和莫汉结婚了,生了二女儿萧萧。现在,尹岩又有了儿子馨馨。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在这个重组的家庭,漂亮妈妈尹岩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用心观察,
帮孩子消除焦虑症
3个孩子中最让尹岩操心的是二女儿萧萧。尹岩的第三个孩子快要出生时,3岁的萧萧和姐姐迪迪一起陪尹岩到医院待产。萧萧非常兴奋,她在病房里上蹿下跳。馨馨出生后,萧萧见到弟弟十分好奇,不停地挤到小床前自我介绍:“我是姐姐!”不仅如此,她还经常挤到尹岩的身上撒娇。
因为尹岩是高龄产妇,所以姥姥十分担心她的身体,便极力阻拦萧萧。可是萧萧不听劝阻,最后姥姥恼怒地对她说:“不能再带你来了,你就知道添乱!”傍晚时分,萧萧哭着要跟姥姥回家。临走时,萧萧反复地对尹岩说:“妈妈,我明天一早就来啊,来看你和弟弟……”
尹岩需要照顾,家里的阿姨也被调到病房值夜班。尹岩住院期间,阿姨在家哄完萧萧,再赶到病房。每天早上,萧萧都由爸爸带来医院。尹岩问萧萧是否睡得好时,萧萧总是点头,但令尹岩诧异的是阿姨一次比一次晚来。白天,萧萧高兴地和妈妈、弟弟见面。她经常会淘气,姥姥便叫阿姨不再带她来。
后来,尹岩告诫姥姥不许再说威胁萧萧的话。一个星期过去了,尹岩出院了。到了晚上,萧萧一反常态地坚持不睡,一直和妈妈缠在一起。她紧紧搂着尹岩的脖子说:“妈妈,我再醒来时你们会不会又不在啊?”尹岩的心立刻疼了,抱着女儿说:“妈妈不会走了,阿姨也不会走了。”萧萧仍不相信,在焦虑中睡着了,但抱着妈妈的手臂一直没有松开。
第二天早上,尹岩在客厅吃早点,萧萧惊讶地跑了出来。看到尹岩,她如释重负地喘了口气说:“妈妈你在啊!”这时尹岩才意识到萧萧度过非常焦虑的7天。尹岩认真询问阿姨,才知萧萧睡得一天比一天晚。弟弟的出生仿佛把妈妈和阿姨同时从她身边夺走,让萧萧立刻掉入孤独的生活中。
于是,尹岩开始强化自己仍然和萧萧在一起的概念,对她更加宠爱,消除她的焦虑。尹岩让萧萧一起照顾弟弟,比如,洗衣服、换尿布、洗澡,以增加当姐姐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如今,萧萧曾有的焦虑早已烟消云散,她重新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安然入睡。而每天她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和弟弟挤在一个浴缸里,给套着游泳圈的弟弟按响八音盒的音乐。大女儿迪迪出生时,尹岩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尹岩是第一次知道小孩子也会有焦虑的情绪。从那之后,尹岩学会细心地观察女儿的情绪,再加以改善与纠正。
寓教于乐,
让孩子从妈妈讲故事里成长
尹岩的工作非常忙碌,但不管怎么忙,她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跟孩子一起活动。每天傍晚的沐浴时间,也是萧萧的故事会时间。尹岩会和萧萧一起洗澡。萧萧总是急急忙忙跳进浴缸。“妈妈,今天讲什么故事啊?”这是她惯常问的第一句话。尹岩会根据孩子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复制到小熊、小狗身上,编一些旁敲侧击的故事,以此达到教育作用。
刚开始效果很好,尹岩会在结束时说:“萧萧,要不要做一个像小熊一样的好孩子啊,将好东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萧萧会回答说:“萧萧会的,萧萧不做坏猴子,不抢小朋友的东西。”但有时萧萧的回答也会跳出尹岩的预定轨迹。
有一段时间,萧萧喜欢编一个小谎:“妈妈,肚子疼。”她还故意按着肚子,等尹岩将她抱起,她笑嘻嘻地说:“我逗你玩呢!”
于是,尹岩接下来讲的故事就是“狼来了”。每讲完一个故事,尹岩都会问萧萧:“你知道为什么没人救他了吗?”萧萧会很快回答:“不知道。”尹岩便启发孩子,让她再想想。
当看到萧萧有不耐烦的表情时,尹岩赶紧说出答案:“因为他说谎,总逗大家玩,大家都不信他了。”萧萧立刻睁大眼睛说:“我知道了。”
尹岩赶紧补充一句:“所以小孩子不能说谎啊!”萧萧居然不假思索地伸出一个手指:“只能说一次谎!”尹岩假装生气的样子,说:“不行,一次也不可以,要不然没任何人相信你的。”萧萧看到妈妈坚决的表情,说:“好吧!”
可最近,尹岩寓教于乐的方式遇到了麻烦。萧萧变得不再配合了,她有了更多的思索。萧萧发现了假装生气的游戏。她经常把小下巴压在胖胖的胸脯上,圆圆的杏眼向斜上方翻着,极力现出白眼球,撅起小嘴发出“嘟嘟囔囔”的声音。于是,尹岩便选择编写一个绰号叫“不高兴”的小男孩的故事,想纠正一下萧萧。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小男孩总是生气,所以小朋友都不理他了,还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不高兴”。小男孩很苦恼,就去问奶奶,为什么没人和他做朋友?奶奶说,大家只喜欢和快乐的小孩做朋友。你如果快乐,就能找回你的朋友。小男孩按照奶奶的建议,向遇到的所有人微笑,并问候。渐渐地,小男孩发现朋友多起来了。
萧萧认真听着,但听到妈妈的问题,她不做常规应答了,而是仰卧在水里,一言不发。一直到被尹岩抱出浴缸,她仍是没有回答。第二天早上吃早餐时,萧萧忽然对尹岩说:“妈妈,昨天你讲的故事是在说我吧?”尹岩吃了一惊,但很有趣,便说:“你觉得呢?”萧萧说:“但我不是一个男孩,是一个女孩啊!”
重视孩子,
但不能纵容她的坏脾气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无缘无故地变得霸道,经常让尹岩无可奈何。其实,这是因为大人忽略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尹岩说:“在大女儿长大过程中不曾留意过孩子是有自我的,而萧萧的‘自我’的成长是我意外发现的。”
萧萧出生后的日子是很孤独的,因为莫汉未进入爸爸的角色,姐姐处于一个完全排斥她的状态,所以,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亲人。因此萧萧总是赖在尹岩的怀里,一副孤单的样子。孩子4个月大的时候,姥姥姥爷从国外回来了。在对玩具的选择和饭食的挑剔中,萧萧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
这时,尹岩对孩子的态度冷了下来。她不希望孩子在婴儿期形成任性霸道的性格。孩子虽小,但感知能力非常强,几个月后,萧萧的个性就变得平和些了。
长到2岁后的萧萧与姐姐的世界接轨了。迪迪以平等的姿态与萧萧共处。迪迪讲解生活中的趣事,或是对萧萧的行为进行质疑。在她们偶尔的争吵中,都在强化着萧萧对自我的认识意识。尤其是在与姐姐的辩论中,萧萧总是试图用很不完整的语言系统去表明心意,维护自己的利益,还要有足够的语速回应姐姐连珠炮式的攻击。在这些日常的挑战中,萧萧渐渐自信起来。作为母亲的尹岩,很欣喜看到孩子身上的这些特质。
于是,成为家庭中心后的萧萧“自我意识”迅速上升了。去年秋天,萧萧坐飞机飞到爸爸的家乡,参加叔叔的婚礼。萧萧的到来引得满堂欢呼。她在不知所措的瞬间后,强烈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在陌生的环境中,她任意穿梭,为所欲为。没有姐姐的分享和呵斥,她堂而皇之地成为唯一的“小公主”。尹岩想,这是萧萧小小生命中第一次品尝到世界中心的感觉。在那种情况下,尹岩的说教根本没用。即使有安全问题的玩乐,萧萧也不会顾忌什么了。萧萧的小下巴开始越来越向上翘了。等到他们启程回国时,她的自我意识已经膨胀到极点了。
回来后,尹岩对萧萧自然有一个严厉的矫正过程,让一切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矫正的方法很简单,尹岩严厉地对待萧萧种种无理要求。终于,萧萧明白了很多道理。尹岩十分高兴,现在的萧萧越来越自信地应对生活。尹岩觉得,若将孩子的自我意识引导得好,可以让她很自信,拥有完善的人格,倘若一味纵容,自然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
一谈到孩子,尹岩笑了:“我很感激这三个宝贝!孩子们牙牙学语,蹒跚前行;他们快乐地坚持,不轻易放弃;对任何事情都有一连串的好奇,他们不懈地求索,寻求真正的认同。还有像‘狼来了’的故事说明小孩只能撒两次谎,这样不落陈规的思维;他们自编自圆事情的经过,还有令人惊叹的绘画用色……他们的智力、心智、意志、能力都是父母的楷模。”
(题图为主人公)
栏目管理/曹雯编辑/李贤平
E-mail:[email protected]
——尹岩
尹岩,曾是女性刊物《健康之友》和《ELLE──世界时装之苑》主编。30岁时,尹岩有了第一个孩子迪迪。她的丈夫是一个法国知识分子,那段婚姻看上去很完美。但是他们也有矛盾:丈夫建议尹岩不再需要提高,尹岩却认为女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无奈之下,他们只好离婚。尹岩带着孩子回到了北京,她感到身心疲倦之极,便去了一趟印度,在那里遇到了莫汉。回北京后,尹岩和莫汉结婚了,生了二女儿萧萧。现在,尹岩又有了儿子馨馨。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在这个重组的家庭,漂亮妈妈尹岩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用心观察,
帮孩子消除焦虑症
3个孩子中最让尹岩操心的是二女儿萧萧。尹岩的第三个孩子快要出生时,3岁的萧萧和姐姐迪迪一起陪尹岩到医院待产。萧萧非常兴奋,她在病房里上蹿下跳。馨馨出生后,萧萧见到弟弟十分好奇,不停地挤到小床前自我介绍:“我是姐姐!”不仅如此,她还经常挤到尹岩的身上撒娇。
因为尹岩是高龄产妇,所以姥姥十分担心她的身体,便极力阻拦萧萧。可是萧萧不听劝阻,最后姥姥恼怒地对她说:“不能再带你来了,你就知道添乱!”傍晚时分,萧萧哭着要跟姥姥回家。临走时,萧萧反复地对尹岩说:“妈妈,我明天一早就来啊,来看你和弟弟……”
尹岩需要照顾,家里的阿姨也被调到病房值夜班。尹岩住院期间,阿姨在家哄完萧萧,再赶到病房。每天早上,萧萧都由爸爸带来医院。尹岩问萧萧是否睡得好时,萧萧总是点头,但令尹岩诧异的是阿姨一次比一次晚来。白天,萧萧高兴地和妈妈、弟弟见面。她经常会淘气,姥姥便叫阿姨不再带她来。
后来,尹岩告诫姥姥不许再说威胁萧萧的话。一个星期过去了,尹岩出院了。到了晚上,萧萧一反常态地坚持不睡,一直和妈妈缠在一起。她紧紧搂着尹岩的脖子说:“妈妈,我再醒来时你们会不会又不在啊?”尹岩的心立刻疼了,抱着女儿说:“妈妈不会走了,阿姨也不会走了。”萧萧仍不相信,在焦虑中睡着了,但抱着妈妈的手臂一直没有松开。
第二天早上,尹岩在客厅吃早点,萧萧惊讶地跑了出来。看到尹岩,她如释重负地喘了口气说:“妈妈你在啊!”这时尹岩才意识到萧萧度过非常焦虑的7天。尹岩认真询问阿姨,才知萧萧睡得一天比一天晚。弟弟的出生仿佛把妈妈和阿姨同时从她身边夺走,让萧萧立刻掉入孤独的生活中。
于是,尹岩开始强化自己仍然和萧萧在一起的概念,对她更加宠爱,消除她的焦虑。尹岩让萧萧一起照顾弟弟,比如,洗衣服、换尿布、洗澡,以增加当姐姐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如今,萧萧曾有的焦虑早已烟消云散,她重新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安然入睡。而每天她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和弟弟挤在一个浴缸里,给套着游泳圈的弟弟按响八音盒的音乐。大女儿迪迪出生时,尹岩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尹岩是第一次知道小孩子也会有焦虑的情绪。从那之后,尹岩学会细心地观察女儿的情绪,再加以改善与纠正。
寓教于乐,
让孩子从妈妈讲故事里成长
尹岩的工作非常忙碌,但不管怎么忙,她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跟孩子一起活动。每天傍晚的沐浴时间,也是萧萧的故事会时间。尹岩会和萧萧一起洗澡。萧萧总是急急忙忙跳进浴缸。“妈妈,今天讲什么故事啊?”这是她惯常问的第一句话。尹岩会根据孩子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复制到小熊、小狗身上,编一些旁敲侧击的故事,以此达到教育作用。
刚开始效果很好,尹岩会在结束时说:“萧萧,要不要做一个像小熊一样的好孩子啊,将好东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萧萧会回答说:“萧萧会的,萧萧不做坏猴子,不抢小朋友的东西。”但有时萧萧的回答也会跳出尹岩的预定轨迹。
有一段时间,萧萧喜欢编一个小谎:“妈妈,肚子疼。”她还故意按着肚子,等尹岩将她抱起,她笑嘻嘻地说:“我逗你玩呢!”
于是,尹岩接下来讲的故事就是“狼来了”。每讲完一个故事,尹岩都会问萧萧:“你知道为什么没人救他了吗?”萧萧会很快回答:“不知道。”尹岩便启发孩子,让她再想想。
当看到萧萧有不耐烦的表情时,尹岩赶紧说出答案:“因为他说谎,总逗大家玩,大家都不信他了。”萧萧立刻睁大眼睛说:“我知道了。”
尹岩赶紧补充一句:“所以小孩子不能说谎啊!”萧萧居然不假思索地伸出一个手指:“只能说一次谎!”尹岩假装生气的样子,说:“不行,一次也不可以,要不然没任何人相信你的。”萧萧看到妈妈坚决的表情,说:“好吧!”
可最近,尹岩寓教于乐的方式遇到了麻烦。萧萧变得不再配合了,她有了更多的思索。萧萧发现了假装生气的游戏。她经常把小下巴压在胖胖的胸脯上,圆圆的杏眼向斜上方翻着,极力现出白眼球,撅起小嘴发出“嘟嘟囔囔”的声音。于是,尹岩便选择编写一个绰号叫“不高兴”的小男孩的故事,想纠正一下萧萧。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小男孩总是生气,所以小朋友都不理他了,还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不高兴”。小男孩很苦恼,就去问奶奶,为什么没人和他做朋友?奶奶说,大家只喜欢和快乐的小孩做朋友。你如果快乐,就能找回你的朋友。小男孩按照奶奶的建议,向遇到的所有人微笑,并问候。渐渐地,小男孩发现朋友多起来了。
萧萧认真听着,但听到妈妈的问题,她不做常规应答了,而是仰卧在水里,一言不发。一直到被尹岩抱出浴缸,她仍是没有回答。第二天早上吃早餐时,萧萧忽然对尹岩说:“妈妈,昨天你讲的故事是在说我吧?”尹岩吃了一惊,但很有趣,便说:“你觉得呢?”萧萧说:“但我不是一个男孩,是一个女孩啊!”
重视孩子,
但不能纵容她的坏脾气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无缘无故地变得霸道,经常让尹岩无可奈何。其实,这是因为大人忽略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尹岩说:“在大女儿长大过程中不曾留意过孩子是有自我的,而萧萧的‘自我’的成长是我意外发现的。”
萧萧出生后的日子是很孤独的,因为莫汉未进入爸爸的角色,姐姐处于一个完全排斥她的状态,所以,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亲人。因此萧萧总是赖在尹岩的怀里,一副孤单的样子。孩子4个月大的时候,姥姥姥爷从国外回来了。在对玩具的选择和饭食的挑剔中,萧萧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
这时,尹岩对孩子的态度冷了下来。她不希望孩子在婴儿期形成任性霸道的性格。孩子虽小,但感知能力非常强,几个月后,萧萧的个性就变得平和些了。
长到2岁后的萧萧与姐姐的世界接轨了。迪迪以平等的姿态与萧萧共处。迪迪讲解生活中的趣事,或是对萧萧的行为进行质疑。在她们偶尔的争吵中,都在强化着萧萧对自我的认识意识。尤其是在与姐姐的辩论中,萧萧总是试图用很不完整的语言系统去表明心意,维护自己的利益,还要有足够的语速回应姐姐连珠炮式的攻击。在这些日常的挑战中,萧萧渐渐自信起来。作为母亲的尹岩,很欣喜看到孩子身上的这些特质。
于是,成为家庭中心后的萧萧“自我意识”迅速上升了。去年秋天,萧萧坐飞机飞到爸爸的家乡,参加叔叔的婚礼。萧萧的到来引得满堂欢呼。她在不知所措的瞬间后,强烈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在陌生的环境中,她任意穿梭,为所欲为。没有姐姐的分享和呵斥,她堂而皇之地成为唯一的“小公主”。尹岩想,这是萧萧小小生命中第一次品尝到世界中心的感觉。在那种情况下,尹岩的说教根本没用。即使有安全问题的玩乐,萧萧也不会顾忌什么了。萧萧的小下巴开始越来越向上翘了。等到他们启程回国时,她的自我意识已经膨胀到极点了。
回来后,尹岩对萧萧自然有一个严厉的矫正过程,让一切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矫正的方法很简单,尹岩严厉地对待萧萧种种无理要求。终于,萧萧明白了很多道理。尹岩十分高兴,现在的萧萧越来越自信地应对生活。尹岩觉得,若将孩子的自我意识引导得好,可以让她很自信,拥有完善的人格,倘若一味纵容,自然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
一谈到孩子,尹岩笑了:“我很感激这三个宝贝!孩子们牙牙学语,蹒跚前行;他们快乐地坚持,不轻易放弃;对任何事情都有一连串的好奇,他们不懈地求索,寻求真正的认同。还有像‘狼来了’的故事说明小孩只能撒两次谎,这样不落陈规的思维;他们自编自圆事情的经过,还有令人惊叹的绘画用色……他们的智力、心智、意志、能力都是父母的楷模。”
(题图为主人公)
栏目管理/曹雯编辑/李贤平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