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心语:和我们一起分享母爱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很感激三个宝贝!他们快乐地坚持,寻求真正的认同。还有像“狼来了的故事说明小孩只能撒两次谎”这样不落陈规的思维……他们的智力、心智、意志、能力都是父母的楷模。
  ——尹岩
  
  尹岩,曾是女性刊物《健康之友》和《ELLE──世界时装之苑》主编。30岁时,尹岩有了第一个孩子迪迪。她的丈夫是一个法国知识分子,那段婚姻看上去很完美。但是他们也有矛盾:丈夫建议尹岩不再需要提高,尹岩却认为女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无奈之下,他们只好离婚。尹岩带着孩子回到了北京,她感到身心疲倦之极,便去了一趟印度,在那里遇到了莫汉。回北京后,尹岩和莫汉结婚了,生了二女儿萧萧。现在,尹岩又有了儿子馨馨。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在这个重组的家庭,漂亮妈妈尹岩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用心观察,
  帮孩子消除焦虑症
  
  3个孩子中最让尹岩操心的是二女儿萧萧。尹岩的第三个孩子快要出生时,3岁的萧萧和姐姐迪迪一起陪尹岩到医院待产。萧萧非常兴奋,她在病房里上蹿下跳。馨馨出生后,萧萧见到弟弟十分好奇,不停地挤到小床前自我介绍:“我是姐姐!”不仅如此,她还经常挤到尹岩的身上撒娇。
  因为尹岩是高龄产妇,所以姥姥十分担心她的身体,便极力阻拦萧萧。可是萧萧不听劝阻,最后姥姥恼怒地对她说:“不能再带你来了,你就知道添乱!”傍晚时分,萧萧哭着要跟姥姥回家。临走时,萧萧反复地对尹岩说:“妈妈,我明天一早就来啊,来看你和弟弟……”
  尹岩需要照顾,家里的阿姨也被调到病房值夜班。尹岩住院期间,阿姨在家哄完萧萧,再赶到病房。每天早上,萧萧都由爸爸带来医院。尹岩问萧萧是否睡得好时,萧萧总是点头,但令尹岩诧异的是阿姨一次比一次晚来。白天,萧萧高兴地和妈妈、弟弟见面。她经常会淘气,姥姥便叫阿姨不再带她来。
  后来,尹岩告诫姥姥不许再说威胁萧萧的话。一个星期过去了,尹岩出院了。到了晚上,萧萧一反常态地坚持不睡,一直和妈妈缠在一起。她紧紧搂着尹岩的脖子说:“妈妈,我再醒来时你们会不会又不在啊?”尹岩的心立刻疼了,抱着女儿说:“妈妈不会走了,阿姨也不会走了。”萧萧仍不相信,在焦虑中睡着了,但抱着妈妈的手臂一直没有松开。
  第二天早上,尹岩在客厅吃早点,萧萧惊讶地跑了出来。看到尹岩,她如释重负地喘了口气说:“妈妈你在啊!”这时尹岩才意识到萧萧度过非常焦虑的7天。尹岩认真询问阿姨,才知萧萧睡得一天比一天晚。弟弟的出生仿佛把妈妈和阿姨同时从她身边夺走,让萧萧立刻掉入孤独的生活中。
  于是,尹岩开始强化自己仍然和萧萧在一起的概念,对她更加宠爱,消除她的焦虑。尹岩让萧萧一起照顾弟弟,比如,洗衣服、换尿布、洗澡,以增加当姐姐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如今,萧萧曾有的焦虑早已烟消云散,她重新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安然入睡。而每天她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和弟弟挤在一个浴缸里,给套着游泳圈的弟弟按响八音盒的音乐。大女儿迪迪出生时,尹岩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尹岩是第一次知道小孩子也会有焦虑的情绪。从那之后,尹岩学会细心地观察女儿的情绪,再加以改善与纠正。
  
  寓教于乐,
  让孩子从妈妈讲故事里成长
  
  尹岩的工作非常忙碌,但不管怎么忙,她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跟孩子一起活动。每天傍晚的沐浴时间,也是萧萧的故事会时间。尹岩会和萧萧一起洗澡。萧萧总是急急忙忙跳进浴缸。“妈妈,今天讲什么故事啊?”这是她惯常问的第一句话。尹岩会根据孩子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复制到小熊、小狗身上,编一些旁敲侧击的故事,以此达到教育作用。
  刚开始效果很好,尹岩会在结束时说:“萧萧,要不要做一个像小熊一样的好孩子啊,将好东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萧萧会回答说:“萧萧会的,萧萧不做坏猴子,不抢小朋友的东西。”但有时萧萧的回答也会跳出尹岩的预定轨迹。
  有一段时间,萧萧喜欢编一个小谎:“妈妈,肚子疼。”她还故意按着肚子,等尹岩将她抱起,她笑嘻嘻地说:“我逗你玩呢!”
  于是,尹岩接下来讲的故事就是“狼来了”。每讲完一个故事,尹岩都会问萧萧:“你知道为什么没人救他了吗?”萧萧会很快回答:“不知道。”尹岩便启发孩子,让她再想想。
  当看到萧萧有不耐烦的表情时,尹岩赶紧说出答案:“因为他说谎,总逗大家玩,大家都不信他了。”萧萧立刻睁大眼睛说:“我知道了。”
  尹岩赶紧补充一句:“所以小孩子不能说谎啊!”萧萧居然不假思索地伸出一个手指:“只能说一次谎!”尹岩假装生气的样子,说:“不行,一次也不可以,要不然没任何人相信你的。”萧萧看到妈妈坚决的表情,说:“好吧!”
  可最近,尹岩寓教于乐的方式遇到了麻烦。萧萧变得不再配合了,她有了更多的思索。萧萧发现了假装生气的游戏。她经常把小下巴压在胖胖的胸脯上,圆圆的杏眼向斜上方翻着,极力现出白眼球,撅起小嘴发出“嘟嘟囔囔”的声音。于是,尹岩便选择编写一个绰号叫“不高兴”的小男孩的故事,想纠正一下萧萧。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小男孩总是生气,所以小朋友都不理他了,还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不高兴”。小男孩很苦恼,就去问奶奶,为什么没人和他做朋友?奶奶说,大家只喜欢和快乐的小孩做朋友。你如果快乐,就能找回你的朋友。小男孩按照奶奶的建议,向遇到的所有人微笑,并问候。渐渐地,小男孩发现朋友多起来了。
  萧萧认真听着,但听到妈妈的问题,她不做常规应答了,而是仰卧在水里,一言不发。一直到被尹岩抱出浴缸,她仍是没有回答。第二天早上吃早餐时,萧萧忽然对尹岩说:“妈妈,昨天你讲的故事是在说我吧?”尹岩吃了一惊,但很有趣,便说:“你觉得呢?”萧萧说:“但我不是一个男孩,是一个女孩啊!”
  
  重视孩子,
  但不能纵容她的坏脾气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无缘无故地变得霸道,经常让尹岩无可奈何。其实,这是因为大人忽略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尹岩说:“在大女儿长大过程中不曾留意过孩子是有自我的,而萧萧的‘自我’的成长是我意外发现的。”
  萧萧出生后的日子是很孤独的,因为莫汉未进入爸爸的角色,姐姐处于一个完全排斥她的状态,所以,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亲人。因此萧萧总是赖在尹岩的怀里,一副孤单的样子。孩子4个月大的时候,姥姥姥爷从国外回来了。在对玩具的选择和饭食的挑剔中,萧萧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
  这时,尹岩对孩子的态度冷了下来。她不希望孩子在婴儿期形成任性霸道的性格。孩子虽小,但感知能力非常强,几个月后,萧萧的个性就变得平和些了。
  长到2岁后的萧萧与姐姐的世界接轨了。迪迪以平等的姿态与萧萧共处。迪迪讲解生活中的趣事,或是对萧萧的行为进行质疑。在她们偶尔的争吵中,都在强化着萧萧对自我的认识意识。尤其是在与姐姐的辩论中,萧萧总是试图用很不完整的语言系统去表明心意,维护自己的利益,还要有足够的语速回应姐姐连珠炮式的攻击。在这些日常的挑战中,萧萧渐渐自信起来。作为母亲的尹岩,很欣喜看到孩子身上的这些特质。
  于是,成为家庭中心后的萧萧“自我意识”迅速上升了。去年秋天,萧萧坐飞机飞到爸爸的家乡,参加叔叔的婚礼。萧萧的到来引得满堂欢呼。她在不知所措的瞬间后,强烈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在陌生的环境中,她任意穿梭,为所欲为。没有姐姐的分享和呵斥,她堂而皇之地成为唯一的“小公主”。尹岩想,这是萧萧小小生命中第一次品尝到世界中心的感觉。在那种情况下,尹岩的说教根本没用。即使有安全问题的玩乐,萧萧也不会顾忌什么了。萧萧的小下巴开始越来越向上翘了。等到他们启程回国时,她的自我意识已经膨胀到极点了。
  回来后,尹岩对萧萧自然有一个严厉的矫正过程,让一切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矫正的方法很简单,尹岩严厉地对待萧萧种种无理要求。终于,萧萧明白了很多道理。尹岩十分高兴,现在的萧萧越来越自信地应对生活。尹岩觉得,若将孩子的自我意识引导得好,可以让她很自信,拥有完善的人格,倘若一味纵容,自然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
  
  一谈到孩子,尹岩笑了:“我很感激这三个宝贝!孩子们牙牙学语,蹒跚前行;他们快乐地坚持,不轻易放弃;对任何事情都有一连串的好奇,他们不懈地求索,寻求真正的认同。还有像‘狼来了’的故事说明小孩只能撒两次谎,这样不落陈规的思维;他们自编自圆事情的经过,还有令人惊叹的绘画用色……他们的智力、心智、意志、能力都是父母的楷模。”
  (题图为主人公)
  
  栏目管理/曹雯编辑/李贤平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我来上海打工大半年了,工作却没有半点起色。前几天跟父母通话,他们希望我回家乡谋份轻松点的工作,离他们近些也好照应。我有些动心,回想来上海的这半年时光,我一无所得,遥望前程,也是迷茫未知。在阴冷的冬季,我的情绪也像得了抑郁症,实在不觉得这座我曾经憧憬向往的城市有足够的温度让我留下。  清晨,我梳洗完毕,正准备出门上班,低头穿鞋,突然胸口上滴了一团血,瞬间染红了我雪白的针织衫。“哎哟!快!快把头仰起来
我7岁时,母亲狠心地丢下我,跟一个有钱人跑了。8岁那年,父亲再婚,后妈视我为眼中钉,经常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扣到我头上。我十分委屈,眼泪在眼眶里积蓄了许久,但我紧咬着唇,忍住没让它淌下。  那年8月,父亲把我送到乡下跟祖母生活。年迈的祖母很疼我,我的心终于有了一点温度。祖母家对门有一个男孩叫宇航,长得浓眉大眼,人也很聪明。唯一遗憾的是,一次医疗事故使他再也不能开口说话了。  我要上一年级了,祖母让宇
老李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在南方打工挣了钱,把两个孩子从乡下转到城里上学,还买了一套二手房,叫上老李和老伴一块过来照顾孙子孙女,也算是享享清福。   老伴洗衣做饭,老李专职买菜。买菜这活儿,对使惯了农具的老李来说,简直就是出门蹓跶。再说,菜也不用天天买。闲着无趣,老李就觉得憋闷得慌。那天,听说街道环卫所要招清洁工,老李想也没想就报了名。扫扫大街,一个月能挣四百块,不跟捡钱差不多?   老李负责的路
食疗薏米粥,  瘊子去无踪     夏天的时候,我女儿手上脚上长了好几十个瘊子。我带她去医院做过一次冷冻治疗。因为治疗时孩子老喊疼,所以,我只让孩子做了一次就再没带她去过。可是看着孩子闷闷不乐的样子我也很难过,同事小王知道后教给我一个秘方——薏米粥。她神秘地说:“本来我是用薏米粥来美容的,不知道为什么,吃了几个月后我手上的瘊子也好了。付姐,你也试一试吧!”   我将信将疑,从超市里买了点薏米,开始
如今,33岁的河南洛阳小伙孙震成了名人。当初,街坊四邻对这个腼腆的小伙没有什么深刻印象,就是因为他与“民间陶王”的官司,大家才逐渐认识了这位很少说话的小伙子。谈起这场官司的缘由,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节目中“陶王”夸海口,  较真小伙破难题    孙震是洛阳市西工区房管局职员,从小很喜欢用泥巴制作工艺品。去年4月1日晚,孙震看见中央电视台7频道《乡约》栏目在播《土与火的传奇》。该节目讲述“民
常言道,人老腿先衰。那么,怎样锻炼才能使“人老腿不衰”呢?以下七种方式,均是运动量小的柔性运动,简单易做,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干洗腿 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稍用力从大腿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踝部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重复15遍左右。这样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及肌肉萎缩等症。   揉腿肚 用两手掌夹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30次为
北京时间3月24日17时46分,希腊当地时间11时46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采集成功,罗雪娟成为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第一位中国人。她曾经获得五枚世锦赛金牌和一枚奥运会金牌,被大家称为“女蛙王”、“罗浪潮”。  叛逆、张扬、心直口快,这是罗雪娟留给大家的印象。让人们疑惑的是,这样一个“刺头”为何能担当如此重任?罗雪娟的教练张亚东认为:“没有意外,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第一,在雅典奥运会上,她获得
看了儿子写的《春夏秋冬的对话》,纯真美丽,俏皮活泼,欣喜之情溢上心头。在孩子的眼里,四季美景的交替,像一首欢快的歌谣。而在成人的世界——我的眼里,四季轮换莫过于一场春华秋实、岁月变迁、生命历练的人生滋味。  某个休息的阳光午后,披上外套,我踱步前往湿地公园的湖边,去寻找人生的美丽季节。  这是早春,寒意料峭,但阳光照耀,微风轻拂,春的青涩与轻盈扑面而来。湖边,一排排垂柳婀娜多姿,萌出嫩绿的新叶,它
一位年过五十的母亲,早已过了更年期,却依然保持着青春般的生理周期。她到底怀揣着怎样的“回春妙药”?为的又是什么?  那一年,正读初三的谢晓荣被一辆冲上人行道的小轿车撞倒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院在没有做RH型检查的情况下,给原本为AB型RH阴性血的她输入了2800毫升AB型RH阳性血。直到第二年11月,因谢晓荣再次接受手术住进医院时血源不足,谢晓荣父母提出抽自己身上的血却遭到医生拒绝,会诊的专家告
一位女士存在证券公司账户上的资金被弟弟擅自取走了十几万元,她不向弟弟追讨,而是要求证券公司赔偿。近日,江苏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纠纷案作出了终审判决——    真相:弟弟取走了  姐姐证券资金    俞卫是淮安市一家保险公司的职员。1999年6月,俞卫在一家证券公司开设了账户,委托弟弟俞承进行股票交易。出于对弟弟的信任,俞卫9年来一直没有查过账户上的资金。2007年5月15日,因为父亲生病住院需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