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将使大学英语教学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第二语言的机会和选择,是通过语言教学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认识,我们需要知道两点,首先是“文学”,它将把英语学习的标准上升到情感与精神层面;其次是“选修课”,这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置于自由选择的位置上。但到目前为止,在很多高校该课程的建立体系还不是很成熟,如何对其进行改进,值得我们深思。基于此,本文将对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学;课程建设;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于颖,新疆喀什大学。
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的创设,既是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和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开设选修课程最基本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具备差异化执教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对当前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建设,急需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现状
1.现状调查。通过对我校非英语专业不同学级学生进行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喜爱程度和重视程度开展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并不是所有喜欢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学生都认为该课程很重要,他们的喜爱动机值得深思;部分不喜欢该课程的学生却认为该课程很重要,他们在平时所表现出的学习状态值得老师留意。
那么,由此便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开设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对学生的帮助到底有多大?要注意到,接受随机调查的50名学生中,只有24名学生喜欢该课程且认为其比较重要,占比不到50%。
2. 原因分析。对某些课程的喜爱程度,更多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喜好和特点;而对其重视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自我设定。如果两者结合在一起出现偏差,那就说明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接。主要原因可分为客观环境因素和学生心理因素。
(1)客观环境因素。客观环境因素主要由学校制度和社会需求构成。众所周知,判断学生是否完成大学学业是要看学分的,从学分的角度看,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修满学分。因此,学生对待选修课的态度和学习动机自然就不纯正了,加之很多任课老师为了让更多学生选择自己的课程(或者可以认为让学生顺利通过该学科的考试,顺利拿到学分),通常会表现得很“友善”,比如不点名、考试前提供较强指向性的复习资料等。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学生很喜欢文学类选修课程,但并不认为对自己有帮助。
再说社会需求。有些学生明明不喜欢,或者认为自己不适合去学,但非要逼着自己去学习,比如前面所说的不喜欢但认为很重要的那部分学生。除了有学分因素外,社会对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外语能力的需求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2)学生心理因素。现在我们把“喜欢”和“重要”按照“是”与“否”两种状态分成四个维度,也就是前面说的喜欢且认为重要、喜欢但认为不重要、不喜欢但认为重要、不喜欢且认为不重要。
首先,喜欢且认为重要。无疑他们是幸运的,能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系统课程。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他们更容易在课程研究和学习成绩上得到好结果。
其次,喜欢但认为不重要。这类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程时更忠于自己的喜好和内心感受,并不以获得学分或者其他什么目的为主要考虑对象。毕竟,无论以何种语言呈现,文学类作品是以表现内心情感和价值体验为主的。
再次,不喜欢但认为重要。这类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程时,目的性较强,功利化动机明显。也许是想获得更多学分,也许是为迎合社会需求和满足工作需要,也许二者兼具。但在学习时,表现出的创造力却十分有限。他们更在意工具的使用价值,而非工具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最后,不喜欢且认为不重要。这类学生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学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学习成绩一般,即便是专业课也经常挂科,所以借助选修课来获得学分是必然的。
二、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动机
1.教育层面。开设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是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效补充,它帮助学生将对英语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文化审美的高度,对实现第二语言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从学生自身需求的角度来看,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值得商榷,毕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如果没有成熟的应用环境,那它本身的使用价值也就会降低。姑且不论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的功利性目的,即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從事语言相关行业工作的比例也不容乐观。如果说选修课的开设只是为了丰满羽翼和壮大声势,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选择不喜欢该课程的学生人数会进一步上升。
2.社会层面。大学各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社会输送相关行业的人才。随着我国各方面的逐渐开放,在吸引更多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会有更多国内人才走向世界。因此,对世界通用语言英语的学习自然会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所以,从社会层面进行分析,开设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还是很多必要的。
三、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构想
1.学分制度双标化。学分是很多大学生努力完成大学学业的动力,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动力。因此,开设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学分制是前提条件,也是选修课制度得以顺利执行的基本保障。但是选修课老师光靠学分来吸引学生,显然违背了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宗旨。所以,关于英语文学类选修课学分的制订,我们可以分成两个标准,一种是文凭学分,一种学位学分。
文凭学分,顾名思义,只有达到该标准才有可能获得毕业证书。考虑到开设的是选修课,不能因课程考核给予学生过大压力,造成毕业障碍。而学位学分与选修课成绩考核挂钩的方式就能够实现机制平衡。相信对于喜欢且重视,或者不喜欢却也重视该课程的学生来说,顺利修得学位学分应该不难。可对于不重视该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说,若想获得学位学分,进而拿到学位证就不太容易了。这种学分制度,也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和人文素养量化考核的制度保障,若想有所成就,就应该真心实意地付出,凭借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来获得。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研读学习,对实现学生完善人格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培养目标也将是有效的手段。 2.分层教学。鉴于选修课的性质,老师在教学前需要对每一名报修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报修的理由及目的、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然后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已具备较成熟的思想和是非观念,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已基本形成,因此,过多的说教是不起作用的,依靠制度去捆绑他们,只会适得其反。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价值,判断个体人格是否健全,不能仅靠成绩和分数作为评判依据的。结合学分双标化制度和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来设计分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九型人格对课程建设的帮助。1993年,斯坦福大学率先正式开设九型人格课程,时至今日,它已被演化成一种人际沟通的管理工具,并在社会诸多领域得到有效应用。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以及了解他人。
将九型人格应用于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教学,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素材,尤其是对那些不喜欢该课程的学生。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很多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从不喜欢到喜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比如老师的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和蔼可亲等,这些都源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以此为基础,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在透析学生人格属性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理解与关爱,很大概率会让那些原本不喜欢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慢慢努力起来,这也体现出老师教书育人的一面。
四、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
选修课的特点在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先不考虑喜欢或重视与否,即便全部学生都很认真地学习,知识掌握程度依然会良莠不齐。因此,尊重差异化的存在,倡导个性化学习,支持学生多元智能化发展,是建设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理论基础。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主要由九种智能要素组成。对于某一个体来说,这九种智能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其发展过程与该个体的活动经验和成长经历有关。所以说,学生之间的智能比较(无论是单一智能比较,还是综合比较)并不能用某一标准进行衡量。某一时期内智能的倾向性不同,相应的强弱就会有所变化。可见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和学习风格,老师的责任就是善于发现他们优秀的一面,并给予足够展示才华的空间,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共赢。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建设,应重点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学校制度、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要等三方面着手。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学习气氛轻松,学生的学习压力小,关于这一点,从学生平时上课的状态就能看出来。因此,老师应善于利用选修课这一本质特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两方面着手,努力建设优质高效的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胡君鸿.基层电大课程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宁波电大《大学英语B》课程团队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13(02):94-98.
[2]高伟华.关于大学英语选修课“英诗赏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09):1157-1158 1163.
[3]邹涛,李成坚,赵颖.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2(06):96-100.
[4]嚴秋宜.对地方经济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09):164-165.
[5]王文惠,项军平.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关于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138-139.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学;课程建设;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于颖,新疆喀什大学。
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的创设,既是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和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开设选修课程最基本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具备差异化执教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对当前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建设,急需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现状
1.现状调查。通过对我校非英语专业不同学级学生进行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喜爱程度和重视程度开展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并不是所有喜欢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学生都认为该课程很重要,他们的喜爱动机值得深思;部分不喜欢该课程的学生却认为该课程很重要,他们在平时所表现出的学习状态值得老师留意。
那么,由此便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开设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对学生的帮助到底有多大?要注意到,接受随机调查的50名学生中,只有24名学生喜欢该课程且认为其比较重要,占比不到50%。
2. 原因分析。对某些课程的喜爱程度,更多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喜好和特点;而对其重视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自我设定。如果两者结合在一起出现偏差,那就说明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接。主要原因可分为客观环境因素和学生心理因素。
(1)客观环境因素。客观环境因素主要由学校制度和社会需求构成。众所周知,判断学生是否完成大学学业是要看学分的,从学分的角度看,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修满学分。因此,学生对待选修课的态度和学习动机自然就不纯正了,加之很多任课老师为了让更多学生选择自己的课程(或者可以认为让学生顺利通过该学科的考试,顺利拿到学分),通常会表现得很“友善”,比如不点名、考试前提供较强指向性的复习资料等。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学生很喜欢文学类选修课程,但并不认为对自己有帮助。
再说社会需求。有些学生明明不喜欢,或者认为自己不适合去学,但非要逼着自己去学习,比如前面所说的不喜欢但认为很重要的那部分学生。除了有学分因素外,社会对非英语专业毕业生外语能力的需求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2)学生心理因素。现在我们把“喜欢”和“重要”按照“是”与“否”两种状态分成四个维度,也就是前面说的喜欢且认为重要、喜欢但认为不重要、不喜欢但认为重要、不喜欢且认为不重要。
首先,喜欢且认为重要。无疑他们是幸运的,能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系统课程。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他们更容易在课程研究和学习成绩上得到好结果。
其次,喜欢但认为不重要。这类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程时更忠于自己的喜好和内心感受,并不以获得学分或者其他什么目的为主要考虑对象。毕竟,无论以何种语言呈现,文学类作品是以表现内心情感和价值体验为主的。
再次,不喜欢但认为重要。这类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程时,目的性较强,功利化动机明显。也许是想获得更多学分,也许是为迎合社会需求和满足工作需要,也许二者兼具。但在学习时,表现出的创造力却十分有限。他们更在意工具的使用价值,而非工具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最后,不喜欢且认为不重要。这类学生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学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学习成绩一般,即便是专业课也经常挂科,所以借助选修课来获得学分是必然的。
二、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动机
1.教育层面。开设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是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效补充,它帮助学生将对英语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文化审美的高度,对实现第二语言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从学生自身需求的角度来看,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值得商榷,毕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际,如果没有成熟的应用环境,那它本身的使用价值也就会降低。姑且不论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的功利性目的,即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從事语言相关行业工作的比例也不容乐观。如果说选修课的开设只是为了丰满羽翼和壮大声势,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选择不喜欢该课程的学生人数会进一步上升。
2.社会层面。大学各专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社会输送相关行业的人才。随着我国各方面的逐渐开放,在吸引更多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会有更多国内人才走向世界。因此,对世界通用语言英语的学习自然会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所以,从社会层面进行分析,开设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还是很多必要的。
三、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构想
1.学分制度双标化。学分是很多大学生努力完成大学学业的动力,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动力。因此,开设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学分制是前提条件,也是选修课制度得以顺利执行的基本保障。但是选修课老师光靠学分来吸引学生,显然违背了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宗旨。所以,关于英语文学类选修课学分的制订,我们可以分成两个标准,一种是文凭学分,一种学位学分。
文凭学分,顾名思义,只有达到该标准才有可能获得毕业证书。考虑到开设的是选修课,不能因课程考核给予学生过大压力,造成毕业障碍。而学位学分与选修课成绩考核挂钩的方式就能够实现机制平衡。相信对于喜欢且重视,或者不喜欢却也重视该课程的学生来说,顺利修得学位学分应该不难。可对于不重视该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说,若想获得学位学分,进而拿到学位证就不太容易了。这种学分制度,也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和人文素养量化考核的制度保障,若想有所成就,就应该真心实意地付出,凭借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来获得。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研读学习,对实现学生完善人格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培养目标也将是有效的手段。 2.分层教学。鉴于选修课的性质,老师在教学前需要对每一名报修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报修的理由及目的、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然后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已具备较成熟的思想和是非观念,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已基本形成,因此,过多的说教是不起作用的,依靠制度去捆绑他们,只会适得其反。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价值,判断个体人格是否健全,不能仅靠成绩和分数作为评判依据的。结合学分双标化制度和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来设计分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九型人格对课程建设的帮助。1993年,斯坦福大学率先正式开设九型人格课程,时至今日,它已被演化成一种人际沟通的管理工具,并在社会诸多领域得到有效应用。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以及了解他人。
将九型人格应用于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教学,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素材,尤其是对那些不喜欢该课程的学生。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很多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从不喜欢到喜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比如老师的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和蔼可亲等,这些都源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以此为基础,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在透析学生人格属性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理解与关爱,很大概率会让那些原本不喜欢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慢慢努力起来,这也体现出老师教书育人的一面。
四、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
选修课的特点在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明显,先不考虑喜欢或重视与否,即便全部学生都很认真地学习,知识掌握程度依然会良莠不齐。因此,尊重差异化的存在,倡导个性化学习,支持学生多元智能化发展,是建设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理论基础。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结构主要由九种智能要素组成。对于某一个体来说,这九种智能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其发展过程与该个体的活动经验和成长经历有关。所以说,学生之间的智能比较(无论是单一智能比较,还是综合比较)并不能用某一标准进行衡量。某一时期内智能的倾向性不同,相应的强弱就会有所变化。可见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和学习风格,老师的责任就是善于发现他们优秀的一面,并给予足够展示才华的空间,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共赢。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的建设,应重点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学校制度、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要等三方面着手。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学习气氛轻松,学生的学习压力小,关于这一点,从学生平时上课的状态就能看出来。因此,老师应善于利用选修课这一本质特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两方面着手,努力建设优质高效的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胡君鸿.基层电大课程团队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宁波电大《大学英语B》课程团队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13(02):94-98.
[2]高伟华.关于大学英语选修课“英诗赏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09):1157-1158 1163.
[3]邹涛,李成坚,赵颖.大学英语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2(06):96-100.
[4]嚴秋宜.对地方经济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09):164-165.
[5]王文惠,项军平.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关于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