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回放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其中的一个片段如下:
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了多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然后首先要求学生计算24 6的结果.
师:谁来说说怎么计算的?
生1:等于30.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4 6 = 10 20 10 = 30
生2:那个要向前一位进一.
师:我们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 (然后,师在课件上演示)
师:4和6可以怎么样?
生:捆成一捆.
师:4和6捆成一捆就是10,然后20 10 = 30.
师:那24 9怎么算呢?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棒摆一摆. (师见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讲解)
师:先摆24根,再摆9根,几根和几根可以先捆起来?
教者费了好大的劲,生拉硬拽,才终于把24 9的两种方法灌下去. 然后让他们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要求学生先圈一圈,然后再计算,大部分学生仍是不知怎么圈,更不谈两种计算方法.
二、我的思考
问题出在哪儿呢?课堂教学为何如此低效?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我的头脑中猛然想起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大门口的几句话:你听见了就忘记了,你看到了就记住了;你做过了就理解了. 用这几句话来形容这样的课堂和学生再准确不过了.
1. 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儿童思维的基础上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作思维的操作直接制约着儿童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为学生构建动手操作的活动情景,把学生操作获得的正确结论作为展开教学的有力材料,而不是只是看老师操作,要变“被动操作”为“主动操作”,为学生思考和主动建构知识提供足够的表象支撑.
可是,在上述片段中,学生并没有能够自己思考和操作,也就不理解为什么要将6根和4根捆成一捆,所以“练一练”时学生们也不知道该将谁和谁圈起来,只是在教师的命令下亦步亦趋. 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被动应付,必然导致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滞;这样的课堂氛围,必然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育情操和态度的目标难以实现.
2. 有效的教学能够引领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学生的现实经验能够为数学学习提供依托,并帮助数学学习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构,这一过程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又不断改组与完善数学活动经验.
上述片段,教者没有引领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领悟和获得直接的具体经验,也没有引领学生对所经历的活动进行回顾反思等内在的思考,学生没有形成能够理解的合乎逻辑的、抽象的经验,由于缺少外显操作活动中来自感觉、知觉的经验,缺少通过内化反思形成的抽象经验,教者却要求学生运用经验解决新问题:计算24 9,这显然是教者的一厢情愿,是对学生学习经验缺少深入细致的考察所导致的.
三、重新设计
师:24 6怎么算呢?小朋友拿出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 (有些学生不会摆,师引导:先摆多少根?再摆多少根?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根?)
师:你们摆出来是多少根了吗?
生1:30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把6根接在24根后面数是30根.
生2:我是先把单根的4根和6根合起来数一共是10根,再加上前面2捆也就是20根,一共是30根.
师:30根是几捆呢?
生2:是3捆.
师:原来不只有2捆吗,怎么变成了3捆呢?难道小棒会变魔术吗?你知道是从哪儿变出来的?
生3:我知道,4根和6根合起来数一共是10根,可以捆成1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是3捆.
师:4根和6根合起来为什么可以捆成1捆呢?
生4:因为4根和6根合起来数一共是10根,10根可以捆成1捆.
师:那也就是说只要合起来是几根就可以捆成1捆?
生5:10根就可以捆成1捆.
师:那小朋友能说说还有几和几合起来可以捆成1捆呢?
生6:2和8.
生7: 3和7……
师:现在小朋友们看你的哪些小棒可以捆成1捆,把它们捆起来,好吗?
师:(板书)4 6 = 10,20 10 = 30.
师: 那24 9等于多少呢?小朋友们先用小棒摆一摆,看看等于多少.
生1:4根和6根捆成一捆,还有3根就是33根.
生2: 4根和9根合起来是13根,20加13等于33.
生3: 9根和1根捆成一捆,一共是3捆,还有3根,就是33根.
……
教者要引导全体学生自己摆小棒计算24 6,学生摆小棒寻求计算的结果,是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主要策略. 它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动手操作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学生实现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数学化”的过程. 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分析、反思,“4根和6根合起来为什么可以捆成1捆呢?”“原来不只有2捆吗,怎么变成了3捆呢?”通过这样的提问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数学思考,促进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经历了思维参与的操作活动,进行了分析反思,为学生积累了具有数学意义的“基本活动经验”. 所以,数学活动应该有数学思维的参与,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应该触动思维的内核.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其中的一个片段如下:
师出示情境图:
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了多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然后首先要求学生计算24 6的结果.
师:谁来说说怎么计算的?
生1:等于30.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4 6 = 10 20 10 = 30
生2:那个要向前一位进一.
师:我们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 (然后,师在课件上演示)
师:4和6可以怎么样?
生:捆成一捆.
师:4和6捆成一捆就是10,然后20 10 = 30.
师:那24 9怎么算呢?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棒摆一摆. (师见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讲解)
师:先摆24根,再摆9根,几根和几根可以先捆起来?
教者费了好大的劲,生拉硬拽,才终于把24 9的两种方法灌下去. 然后让他们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要求学生先圈一圈,然后再计算,大部分学生仍是不知怎么圈,更不谈两种计算方法.
二、我的思考
问题出在哪儿呢?课堂教学为何如此低效?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我的头脑中猛然想起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大门口的几句话:你听见了就忘记了,你看到了就记住了;你做过了就理解了. 用这几句话来形容这样的课堂和学生再准确不过了.
1. 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儿童思维的基础上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作思维的操作直接制约着儿童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为学生构建动手操作的活动情景,把学生操作获得的正确结论作为展开教学的有力材料,而不是只是看老师操作,要变“被动操作”为“主动操作”,为学生思考和主动建构知识提供足够的表象支撑.
可是,在上述片段中,学生并没有能够自己思考和操作,也就不理解为什么要将6根和4根捆成一捆,所以“练一练”时学生们也不知道该将谁和谁圈起来,只是在教师的命令下亦步亦趋. 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被动应付,必然导致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滞;这样的课堂氛围,必然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育情操和态度的目标难以实现.
2. 有效的教学能够引领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学生的现实经验能够为数学学习提供依托,并帮助数学学习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构,这一过程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又不断改组与完善数学活动经验.
上述片段,教者没有引领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领悟和获得直接的具体经验,也没有引领学生对所经历的活动进行回顾反思等内在的思考,学生没有形成能够理解的合乎逻辑的、抽象的经验,由于缺少外显操作活动中来自感觉、知觉的经验,缺少通过内化反思形成的抽象经验,教者却要求学生运用经验解决新问题:计算24 9,这显然是教者的一厢情愿,是对学生学习经验缺少深入细致的考察所导致的.
三、重新设计
师:24 6怎么算呢?小朋友拿出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 (有些学生不会摆,师引导:先摆多少根?再摆多少根?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根?)
师:你们摆出来是多少根了吗?
生1:30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把6根接在24根后面数是30根.
生2:我是先把单根的4根和6根合起来数一共是10根,再加上前面2捆也就是20根,一共是30根.
师:30根是几捆呢?
生2:是3捆.
师:原来不只有2捆吗,怎么变成了3捆呢?难道小棒会变魔术吗?你知道是从哪儿变出来的?
生3:我知道,4根和6根合起来数一共是10根,可以捆成1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是3捆.
师:4根和6根合起来为什么可以捆成1捆呢?
生4:因为4根和6根合起来数一共是10根,10根可以捆成1捆.
师:那也就是说只要合起来是几根就可以捆成1捆?
生5:10根就可以捆成1捆.
师:那小朋友能说说还有几和几合起来可以捆成1捆呢?
生6:2和8.
生7: 3和7……
师:现在小朋友们看你的哪些小棒可以捆成1捆,把它们捆起来,好吗?
师:(板书)4 6 = 10,20 10 = 30.
师: 那24 9等于多少呢?小朋友们先用小棒摆一摆,看看等于多少.
生1:4根和6根捆成一捆,还有3根就是33根.
生2: 4根和9根合起来是13根,20加13等于33.
生3: 9根和1根捆成一捆,一共是3捆,还有3根,就是33根.
……
教者要引导全体学生自己摆小棒计算24 6,学生摆小棒寻求计算的结果,是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主要策略. 它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动手操作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学生实现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数学化”的过程. 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分析、反思,“4根和6根合起来为什么可以捆成1捆呢?”“原来不只有2捆吗,怎么变成了3捆呢?”通过这样的提问提升思维含量,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数学思考,促进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经历了思维参与的操作活动,进行了分析反思,为学生积累了具有数学意义的“基本活动经验”. 所以,数学活动应该有数学思维的参与,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应该触动思维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