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数学的力量和美,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去体验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那么,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景呢?
一、挖掘数学问题,创设探究型情境
问题是叩开学问的金钥匙。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激发学生的欲望探索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
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
创设探究型情境,教师应精心设计让学生探究的问题,诱导学生去猜测、尝试、实验、发现。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学习内容进入“愤悱”状态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材,设计出不同的探究情境,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跳起来摘桃子”。
二、注重动手实践,创设活动型情境
实践出真知。教师以学生动手操作、社会调查、游戏、实验等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带一把小剪刀和几张旧的挂历纸。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在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经过大量的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活动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根据立体模型想象展开图形。最后,让学生再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又在活动情境中结束。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应既具有可操作性,又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学生有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形成新的知识。
三、现代科技引领,创设信息型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扎实推进了教育的新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学习素材,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教学“图案设计”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片展现丰富的几何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图案后,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我只要用一个圆规就可以画出来,你想学会吗?”然后,师生一起探究这些图案的画法,并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与设计。通过图案设计,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了将圆六等份、三等份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电脑上画图,设计图案,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设计的图案丰富多彩。
创设信息型情境,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自制教具、课件,多媒体应用等,这是创设信息情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四、贴近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
教师应从生活现象中,挖掘知识应用的素材,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创设情境,把日常生活的实例转化为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教学的素材应注重实际,贴近生活,上课时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实物,从而水到渠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会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效果。如“有理数”教学时,笔者认为初中数学中关于“数”的教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有理数的教学和实数的教学。有理数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而实数是有理数的扩展。为了使年龄较小的初一学生顺利接受并在头脑中建立有理数的概念,我们必须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入手,用实例指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帮助学生理解“相反意义的量”之外,还从“0”上下些工夫。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易把0认为是正数,或认为0就表示“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归谬法”帮助学生认识。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具体现象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以数学问题为突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动手实践为基础,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引领,提高学习效益,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增强实践运用能力。通过创造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
一、挖掘数学问题,创设探究型情境
问题是叩开学问的金钥匙。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激发学生的欲望探索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解决,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
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除教科书上的问题情境外,还可创设更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有人说如果将一张纸裁成两等份,把裁成的两张纸摞起来,再裁成两等份。如此重复下去,第43次后所有纸的高度便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是0.006cm,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385000km,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悬,又好奇,很快就谈论开了。此时,教师指出这个问题需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方”来解决。
创设探究型情境,教师应精心设计让学生探究的问题,诱导学生去猜测、尝试、实验、发现。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学习内容进入“愤悱”状态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材,设计出不同的探究情境,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跳起来摘桃子”。
二、注重动手实践,创设活动型情境
实践出真知。教师以学生动手操作、社会调查、游戏、实验等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带一把小剪刀和几张旧的挂历纸。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在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经过大量的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活动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根据立体模型想象展开图形。最后,让学生再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又在活动情境中结束。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应既具有可操作性,又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学生有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形成新的知识。
三、现代科技引领,创设信息型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扎实推进了教育的新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学习素材,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教学“图案设计”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片展现丰富的几何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图案后,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我只要用一个圆规就可以画出来,你想学会吗?”然后,师生一起探究这些图案的画法,并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与设计。通过图案设计,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了将圆六等份、三等份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电脑上画图,设计图案,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设计的图案丰富多彩。
创设信息型情境,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自制教具、课件,多媒体应用等,这是创设信息情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四、贴近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
教师应从生活现象中,挖掘知识应用的素材,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创设情境,把日常生活的实例转化为课堂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教学的素材应注重实际,贴近生活,上课时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实物,从而水到渠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会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效果。如“有理数”教学时,笔者认为初中数学中关于“数”的教学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有理数的教学和实数的教学。有理数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而实数是有理数的扩展。为了使年龄较小的初一学生顺利接受并在头脑中建立有理数的概念,我们必须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入手,用实例指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帮助学生理解“相反意义的量”之外,还从“0”上下些工夫。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学生易把0认为是正数,或认为0就表示“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归谬法”帮助学生认识。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具体现象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以数学问题为突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动手实践为基础,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引领,提高学习效益,以生活实际为基础,增强实践运用能力。通过创造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