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已成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日益暴露诸如专业技术分割过细、课程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力量薄弱等的缺陷,难以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的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促成了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关注与实践。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1]所谓通识教育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道德、智力、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通识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是课程,综观高职通识教育的现状,在通识课程的认识和实施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识课程的目标认识不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培养,其次才是这个人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普遍误解在于,它是一种为专业教育作补充、纠正的教育,通识课程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辅助课,仅仅在“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一点有限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点缀。这种强调通识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功利目的,主要还是一种“人力教育”,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师生对通识课程的不重视。
(二)通识课程的设置过于随意,缺欠科学理念的指导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共形成四种模式的通识课程:分布必修制、自由选修制、核心课程、名著课程,而且每一种课程类型的设置都有相应的哲学基础。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则缺欠科学理念的指导,通识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存在着“杂、散、乱”的倾向,很少有学校能提出划分通识课程的具体标准。由于观念上不重视,因人设课、因人开课的现象突出,与通识教育不吻合。
(三)通识课程的结构不尽合理,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
有学者提出,通识教育的范畴应包括如下几个部分:语言、数学、计算机、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公民教育。这八个领域的教育对高职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积极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以此观照高职通识课程,语言中的英语、计算机及公民教育受到比较重视外,其余领域课程的数量严重不足,门类极为有限,缺乏整体的规划。即使像英语、计算机课程也流于应试,公民教育课程教学僵化,均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目的。
(四)通识课程的内容比较狭窄,缺少一定的广度深度
通识课程的内容应该反映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能教给学生一定的见识、智慧和思维方法,还须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追求学生人格或素质的和谐发展。由于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思想观念上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所偏颇,只是注重文理交叉等学科知识层面,没有深入到人格养成、情感陶冶等精神层面,所以通识课程内容停留在知识化、实用化、技能化等比较肤浅的层面,缺少一定的广度与深度。
(五)通识课程的教法依然陈旧,缺失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识课程的学习是互动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传统模式中的教师主动“授”与学生被动“听”的方式。课堂必须小型化,具有热烈的研讨气氛。但由于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为了节约资源,通识课堂百余人济济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多采用传统的硬性“填鸭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难以实现,其结果必然形成学生被动、怠惰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也缺失了通识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应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即若干相互联系的通识课程组成的一个整体。通识课程体系应该被看作是相对独立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且在高职教育中占相当重要地位的那部分的课程。
(一)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建构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并为知识和能力的迁延和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并获得作为社会的人和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和态度,从感情和理智两方面促进人的协调发展。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改变传统的专业“学科本位”课程观,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通识课程观。
(二)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架
课程体系建设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诸多层面。
1.高职通识课程目标
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决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目标是课程的灵魂。专业课程主要解决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问题。通识课程的目标则宽泛得多,它一方面要求获得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所有要素,另一方面又不仅仅服务于当前问题的解决和当前职业岗位的胜任,还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未来的进步。高职通识课程的目标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认识性目标,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探究与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二是价值性目标,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政治责任,认识民主政治,能够作出道德判断,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三是文化性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认识其他文化,具有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2]
2.高职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
语言与历史文化:运用语言有效地领会或者表达情感和思想,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探讨各国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历程,培养学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可以为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汉语和英语、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等。
艺术与人文科学:其蕴含着对生活、爱情、事业等人类命运共同主题的看法,体现出丰富的、高尚的思想境界,告诉人们真、善、美,告诉人们生存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和文化鉴赏能力。课程可以为经典诵读、文学鉴赏、艺术欣赏、文明礼仪等。
哲学与社会科学:使学生具有哲学的视野,具备一定的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把握社会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更加复杂的问题。课程可以为:社会学、“两课”、社会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
数学、计算机技术与自然科学:数学给人以严密的、清晰的思维能力训练,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文字处理和运用专业软件的能力不可或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课程可以为: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课程:教会学生根据对自身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不断努力实现生涯目标。课程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拓展、就业创业指导等。
跨学科领域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聚焦一些适时的重要的课题和多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批判、思考问题的能力。
3.高职通识课程形式
高职通识课程可由公共必修课、素质拓展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隐性通识课组成。
公共必修课,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课程、政治理论课、计算机技能课、外国语言课、法律基础课、体育课等。
素质拓展必修课,是让学生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升综合素养,学会做人、做事。课程包括人文艺术、文化历史、健康安全、心理调适、军事训练、职业发展等。
公共选修课,学校将开设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作为公选课,课时、学分、选修要求都比较自由。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素质服务。
隐性通识课,主要指属于通识教育内容的一系列非正式课程的组织,诸如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等。
(三)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通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体系
在树立通识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增大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
2.通识课程要给予一定的学分
通识课程以公共必修课、素质拓展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隐性通识课四种形式实施,对不同形式的课程给予相应的学分。其中素质拓展课为高职通识教育的核心特色课程,所有学生都要进行为期三周的素质拓展训练,以唤醒自信、强化素质、提升能力,为成人成才成功奠定基础。
3.通识课程须要革新教学方式
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应简单采取其他课程的授课方式,应根据通识课程的意义和目的,宜采取讲座、学术报告、活动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良好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
4.通识课程要有组织地策划执行
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通识课程的规划和执行。在通识课程实施中,需要有各部门的配合,主要是教务处、学工部、军体部、招生就业办等单位,此外,还需要有各种资源及经费的保障。
5.通识课程需建立评估激励机制
通识课程教学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和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系、部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消除学科界限,促进教师沟通,以取得好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高职学生在终身学习化与职业流动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实施通识教育尤其是加强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并能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于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盛光希.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2006(9).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1]所谓通识教育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道德、智力、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通识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是课程,综观高职通识教育的现状,在通识课程的认识和实施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识课程的目标认识不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培养,其次才是这个人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普遍误解在于,它是一种为专业教育作补充、纠正的教育,通识课程只是专业课以外的辅助课,仅仅在“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一点有限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点缀。这种强调通识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功利目的,主要还是一种“人力教育”,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师生对通识课程的不重视。
(二)通识课程的设置过于随意,缺欠科学理念的指导
世界各国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共形成四种模式的通识课程:分布必修制、自由选修制、核心课程、名著课程,而且每一种课程类型的设置都有相应的哲学基础。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则缺欠科学理念的指导,通识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存在着“杂、散、乱”的倾向,很少有学校能提出划分通识课程的具体标准。由于观念上不重视,因人设课、因人开课的现象突出,与通识教育不吻合。
(三)通识课程的结构不尽合理,缺乏整体的统筹规划
有学者提出,通识教育的范畴应包括如下几个部分:语言、数学、计算机、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公民教育。这八个领域的教育对高职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积极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以此观照高职通识课程,语言中的英语、计算机及公民教育受到比较重视外,其余领域课程的数量严重不足,门类极为有限,缺乏整体的规划。即使像英语、计算机课程也流于应试,公民教育课程教学僵化,均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目的。
(四)通识课程的内容比较狭窄,缺少一定的广度深度
通识课程的内容应该反映通识教育的基本思想,能教给学生一定的见识、智慧和思维方法,还须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追求学生人格或素质的和谐发展。由于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思想观念上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所偏颇,只是注重文理交叉等学科知识层面,没有深入到人格养成、情感陶冶等精神层面,所以通识课程内容停留在知识化、实用化、技能化等比较肤浅的层面,缺少一定的广度与深度。
(五)通识课程的教法依然陈旧,缺失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识课程的学习是互动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传统模式中的教师主动“授”与学生被动“听”的方式。课堂必须小型化,具有热烈的研讨气氛。但由于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相对不足,为了节约资源,通识课堂百余人济济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多采用传统的硬性“填鸭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难以实现,其结果必然形成学生被动、怠惰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也缺失了通识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应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即若干相互联系的通识课程组成的一个整体。通识课程体系应该被看作是相对独立于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且在高职教育中占相当重要地位的那部分的课程。
(一)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建构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并为知识和能力的迁延和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并获得作为社会的人和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和态度,从感情和理智两方面促进人的协调发展。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改变传统的专业“学科本位”课程观,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通识课程观。
(二)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架
课程体系建设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诸多层面。
1.高职通识课程目标
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都决定于预定的教育目标,目标是课程的灵魂。专业课程主要解决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问题。通识课程的目标则宽泛得多,它一方面要求获得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所有要素,另一方面又不仅仅服务于当前问题的解决和当前职业岗位的胜任,还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未来的进步。高职通识课程的目标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认识性目标,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探究与认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二是价值性目标,让学生了解自身的政治责任,认识民主政治,能够作出道德判断,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三是文化性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认识其他文化,具有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2]
2.高职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
语言与历史文化:运用语言有效地领会或者表达情感和思想,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探讨各国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历程,培养学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可以为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汉语和英语、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等。
艺术与人文科学:其蕴含着对生活、爱情、事业等人类命运共同主题的看法,体现出丰富的、高尚的思想境界,告诉人们真、善、美,告诉人们生存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和文化鉴赏能力。课程可以为经典诵读、文学鉴赏、艺术欣赏、文明礼仪等。
哲学与社会科学:使学生具有哲学的视野,具备一定的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把握社会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学习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更加复杂的问题。课程可以为:社会学、“两课”、社会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
数学、计算机技术与自然科学:数学给人以严密的、清晰的思维能力训练,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文字处理和运用专业软件的能力不可或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课程可以为: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素养课程:教会学生根据对自身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不断努力实现生涯目标。课程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拓展、就业创业指导等。
跨学科领域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聚焦一些适时的重要的课题和多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批判、思考问题的能力。
3.高职通识课程形式
高职通识课程可由公共必修课、素质拓展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隐性通识课组成。
公共必修课,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课程、政治理论课、计算机技能课、外国语言课、法律基础课、体育课等。
素质拓展必修课,是让学生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升综合素养,学会做人、做事。课程包括人文艺术、文化历史、健康安全、心理调适、军事训练、职业发展等。
公共选修课,学校将开设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作为公选课,课时、学分、选修要求都比较自由。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素质服务。
隐性通识课,主要指属于通识教育内容的一系列非正式课程的组织,诸如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等。
(三)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通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体系
在树立通识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增大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
2.通识课程要给予一定的学分
通识课程以公共必修课、素质拓展必修课、公共选修课、隐性通识课四种形式实施,对不同形式的课程给予相应的学分。其中素质拓展课为高职通识教育的核心特色课程,所有学生都要进行为期三周的素质拓展训练,以唤醒自信、强化素质、提升能力,为成人成才成功奠定基础。
3.通识课程须要革新教学方式
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应简单采取其他课程的授课方式,应根据通识课程的意义和目的,宜采取讲座、学术报告、活动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良好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
4.通识课程要有组织地策划执行
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通识课程的规划和执行。在通识课程实施中,需要有各部门的配合,主要是教务处、学工部、军体部、招生就业办等单位,此外,还需要有各种资源及经费的保障。
5.通识课程需建立评估激励机制
通识课程教学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和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系、部教师参与教改的积极性,消除学科界限,促进教师沟通,以取得好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高职学生在终身学习化与职业流动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实施通识教育尤其是加强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高职通识课程体系,并能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于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借鉴与启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盛光希.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