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体现人文性的学科,教材精选的课文是文质兼美的,学生是生动活泼的,老师又是最具人文色彩的。
由此看来,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认知、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进而达到内心的震撼,乃至产生共鸣。人文传授应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应是潜移默化的,对教材中饱含的情感的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与人格,达到人文传授的目的。
一、“通情”才能“达理”
任何一种思维品质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任何一种良好品质的形成都有个过程,而这其中的桥,就是情感。实践使我认识到:只有“通情”才能“达理”。但拘泥于高考的要求,很多时候语文教学被分解为一个个知识板块,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已很少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脉贯通地理文脉、析情感,往往阅读的只是皮毛,甚至挤掉阅读的时间,做单项训练,很难对学生的心灵施以影响。
如名篇古文《陈情表》,如果仅学习高考考点内容,这篇选文被选入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等等充满真情实感的句子,深入探究李密倾注于其中的情,文章的内涵才可能正确全面把握,否则,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实践证明,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是人文内涵的重要因素,它比材料观点更容易左右读者。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千万不可
忽视了对教材情感的挖掘、转化,只有“通情”,才会“达理”,人文传授才有了桥梁。
二、“调情”才能“激趣”
人总是在情感中自动吸取养料,进而再认识,才能升华为理趣,而这一过程在教学中实施需要教师利用教材,有意识的“调情”,才能“激趣”。语文教材中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蕴含着人类的种种美好的情感,教师通过调情,引领青少年进入情感世界:喜、怒、哀、乐、颂、憎,就可以激发学生认识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引导学生仿效取舍,就能激发他们自觉吸纳为自己人性中的理趣,从而达到人文教化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内涵,也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在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摆脱不了升学模式的束缚,将语文学习的文学味肢解得荡然无存,人文内涵——叹口气放下吧,甚至我们教者本身就自动放弃文中的情,忽视了人性中最有感召力的东西。现在语文教改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否开展“调情”入手、“激趣”为旨的实验呢?我认为这也是个很好的课题,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词,我认为不必分析什么积极人生观,消极颓废情绪,而应当调动学生深切体会诗人在特定环境中情感的真实性及其变化。苏轼的豪放性格不等于没有人性成分,人性伤感不等于情操低俗。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把青少年培养成生活的强者,就应充分调动他们人性中的情,激发他们刚柔并济之操,既豪放又柔情似水,这何尝不是我们教书育人应追求的一个目标呢?
三、“用情”完成“同化”
语文教学是一个人文同化的过程,要实施人文教育,就必须建立正确的社会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要注意建立以生命尊严为基础的价值观。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分析,“用情”同化他们的心灵,人文教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我认为应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家的人生轨迹、个性特征。通过认识作家作品,进而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和社会,各个阶段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成自己准备怎样度过人生的论文答卷。
教学《伐檀》《硕鼠》等课文可引导学生体会古往今来,受压迫者都是在反抗挣扎中来寻求摆脱厄运的途径,从而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提醒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关心民生疾苦。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告诉每一个读者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由此可见,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最重要的人文载体:如果教师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遵循教学规律,“用情”同化,人文传授就会成为最自然的教学内容之一,特别是经典名作对学生的熏陶,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作为人文性最浓厚的语文学科,课文内涵的情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十分重要的。(江西省德兴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田禾雨
由此看来,完整的语文教学,在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认知、理解、体会其中的感情,进而达到内心的震撼,乃至产生共鸣。人文传授应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应是潜移默化的,对教材中饱含的情感的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与人格,达到人文传授的目的。
一、“通情”才能“达理”
任何一种思维品质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任何一种良好品质的形成都有个过程,而这其中的桥,就是情感。实践使我认识到:只有“通情”才能“达理”。但拘泥于高考的要求,很多时候语文教学被分解为一个个知识板块,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已很少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脉贯通地理文脉、析情感,往往阅读的只是皮毛,甚至挤掉阅读的时间,做单项训练,很难对学生的心灵施以影响。
如名篇古文《陈情表》,如果仅学习高考考点内容,这篇选文被选入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等等充满真情实感的句子,深入探究李密倾注于其中的情,文章的内涵才可能正确全面把握,否则,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实践证明,文章中的情感因素是人文内涵的重要因素,它比材料观点更容易左右读者。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千万不可
忽视了对教材情感的挖掘、转化,只有“通情”,才会“达理”,人文传授才有了桥梁。
二、“调情”才能“激趣”
人总是在情感中自动吸取养料,进而再认识,才能升华为理趣,而这一过程在教学中实施需要教师利用教材,有意识的“调情”,才能“激趣”。语文教材中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蕴含着人类的种种美好的情感,教师通过调情,引领青少年进入情感世界:喜、怒、哀、乐、颂、憎,就可以激发学生认识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引导学生仿效取舍,就能激发他们自觉吸纳为自己人性中的理趣,从而达到人文教化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内涵,也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在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摆脱不了升学模式的束缚,将语文学习的文学味肢解得荡然无存,人文内涵——叹口气放下吧,甚至我们教者本身就自动放弃文中的情,忽视了人性中最有感召力的东西。现在语文教改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否开展“调情”入手、“激趣”为旨的实验呢?我认为这也是个很好的课题,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词,我认为不必分析什么积极人生观,消极颓废情绪,而应当调动学生深切体会诗人在特定环境中情感的真实性及其变化。苏轼的豪放性格不等于没有人性成分,人性伤感不等于情操低俗。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把青少年培养成生活的强者,就应充分调动他们人性中的情,激发他们刚柔并济之操,既豪放又柔情似水,这何尝不是我们教书育人应追求的一个目标呢?
三、“用情”完成“同化”
语文教学是一个人文同化的过程,要实施人文教育,就必须建立正确的社会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要注意建立以生命尊严为基础的价值观。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分析,“用情”同化他们的心灵,人文教育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我认为应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家的人生轨迹、个性特征。通过认识作家作品,进而了解作家的人生经历和社会,各个阶段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成自己准备怎样度过人生的论文答卷。
教学《伐檀》《硕鼠》等课文可引导学生体会古往今来,受压迫者都是在反抗挣扎中来寻求摆脱厄运的途径,从而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提醒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关心民生疾苦。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告诉每一个读者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由此可见,教材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最重要的人文载体:如果教师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遵循教学规律,“用情”同化,人文传授就会成为最自然的教学内容之一,特别是经典名作对学生的熏陶,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作为人文性最浓厚的语文学科,课文内涵的情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十分重要的。(江西省德兴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田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