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未来,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形成交往互动的教学观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每个教育路上的行者都在这样的前提下思考和实践着怎样拨开“拜分主义”的雾霾,实现具有人文性、生态性、创新性的理想教育的愿景。
【关键词】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48-01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师生交往的重要平台,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责任,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责任,这样的责任需要在教学中更注重过程和渗透,语文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和互动质量决定了这个过程是否自然,渗透是否有效。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往复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不应该是迭出的问题、热闹的场面,它应该既有外显的语言和行为的互动,也应该有内部的情感互动、人格互动等。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互动的有效与否,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为有高质量的互动而收获更为高效的精彩。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定位尤其重要,它决定了教师的态度和方法。“这节课该讲的没讲完”,这时,学生还是 “输入”的对象;“学生终于说出了我想要的答案”,这时,直指答案的“功利”一定弥漫课堂。如果教师能以一个“过来者”的姿态,学其所学,想其所想,语文课堂才会是一个真正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
一、确立共同的目标
从大的方面来说,高中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应该牢记语文学习关于阅读和理解的,关于气质和精神的,关于继承和传扬的终极目标;从小的方面来说,每节课的目标应该是师生共同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教师设置的,更应该是学生“愤”而欲“启”、“悱”而欲“发”的。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同时,也要设置矛盾,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学生已經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知识,同为诸侯国,势均力敌的背景会让学生更急于了解为什么秦国能异军突起,统一天下。在课堂导语设计中,教师提出:春秋时期,齐是大国,可统一天下的不是齐国;战国时期,赵有李牧,但君临天下的也并非赵王,六国破灭原因何在,苏洵又是怎样来分析论证这个原因的。师生共同陷入沉思,共同思考可能的原因,共同在文本中找寻作者的观点,共同体会作者层层深入的论证。解决都想解决的问题,就是这节课师生的共同目标。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学习时,学习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责任意识,教师用参与和互动的方式以激发矛盾为始,解决矛盾为终,和学生一同探讨研究,来实现教与学的目标。
二、形成共同的体验
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的昨天。在课堂上,教师能真正置身于学生中间,感受着学生的感受;学生能触摸到教师的心理,于是才有流露和表达,才有默契和融合,才有碰撞和满足。
1.走进学生的经验。课堂上的有效互动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句名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的经验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师生互动的宝贵资源。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问题的设计离学生经验恰到好处的距离,可以让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形成有效的联系,这样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情致盎然地参与到师生互动中。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的第二部分讲述母爱在自己摆脱生与死的纠缠中的意义。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怎样让学生对这份伟大的情感有更深的体会。找到文中的“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些句子,再结合《秋天的怀念》中“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母亲扑过来抓着我的手,忍住哭声说……”“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天地”。有的学生已经泪流满面,因为他们想起了自己成长过程中有多少次也是这样的任性,母亲无言的呵护,甚至是小心翼翼的呵护背后那一份深沉的爱。课堂上关于这个话题的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在共鸣中理解了作者和作品。
2.走进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一个能带来享受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被理解、被尊重、被宽容,也需要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斐然的教学语言,更需要教师巧妙的教学智慧,能循着教师的问题解决内心的困惑,能依着课堂的情境牵引起过往的经历,然后去思考去归纳去感受去表达去交流。教师知道在这里,学生需要有一组画面来帮助他们丰富文字的形象;教师知道在那里,学生需要一点时间来默读文字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走进作家的世界。走进学生的需求,需要教师有热爱学生的情怀,并因此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3.走进学生的情绪。情绪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语文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这里有作家、作品人物、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于漪老师说课堂是“生命在歌唱”。所以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为生命存在的情绪,那些欢喜和忧虑,那些焦急和疲惫。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当学生之间发生分歧时,当学生对文字感觉理解困难时,教师能和学生一同选择学什么,选择先学什么,选择学的方法,让学生走出焦虑和疲惫,重新获得信心和喜悦。了解学生的情绪也许不难,但能根据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案则需要“有勇有谋”了。
三、拥有共同的志趣
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志趣爱好,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和他的热爱语文的孩子应该拥有共同的志趣:读和写,这也将为课堂互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从目前的师生关系来看,更多地体现为教师深知阅读与写作的重要,给学生列出阅读的书目,提出写作的要求。而要形成更有效的课堂互动,我们该提倡师生共读共写。就像哲学大师卡缪说: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不爱充领导;我只期望请你与我同行。学生渴望与之共读共写同交流的教师。学生跟我读《文化苦旅》、《瓦尔登湖》,我跟学生读《暖爱》、《花田半亩》,学生写下“我记起我也曾多次观赏到这类似于莫高窟壁画般的智慧结晶,又想到本篇中那些强盗们与王圆箓交换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心中总不能平静又是一阵波澜,我方才且笑其蠢,现在却又要为其可笑的愚蠢行为而悲伤!付之一炬的中华文明,让我想到圆明园之憾,那些无知无能的愚人,那些学富五车却精神麻木的人啊!你们真可悲!只一副躯壳与灵魂的骨架,而你们的良知却早已被强盗们与中华文明一同掳走了!”,我也写下“苍白的脸,娇弱的身,有着林黛玉的诗情和多愁善感,也有着她没有的平静和坚韧。田田或许永远也作不出《葬花吟》,不,田田实实在在作不出,她只会荆棘鸟的绝唱。用尽力,唱尽悲与喜,生与爱,死与憾。生是偶然还是必然,病是偶然还是必然,无从可知。只知死是必然的,用安静去面对死神的镰刀,用微笑开启下一个轮回。黑暗中,有无数人陪伴,陪着温暖的女孩,陪着别人,也陪着自己。”共读共写的志趣将彼此的生命编织在一起,从而尽可能地消除年龄、阅历带来的隔阂,这样的语文课堂,师生不但生活在共同的空间里,也生活在共同的精神背景下,共同的志趣带来共同的心灵密码,会心一笑、频频颔首中传递和流淌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和人格。
教育心理学经过数百年的努力,逐渐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比如学习是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以及自我经验的建构过程;学习是文化共同体中借助于年长者、已有知识以及学习伙伴来发展完善自我的过程。语文课堂,师生能确立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体验、拥有共同的志趣,成为一个共同生活的过程。“这种共同生活,扩大并启迪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对言论和思想的正确性和生动性担负责任。”课堂师生的有效互动使语文知识更具魅力,语文课堂更具生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48-01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师生交往的重要平台,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而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责任,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责任,这样的责任需要在教学中更注重过程和渗透,语文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和互动质量决定了这个过程是否自然,渗透是否有效。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往复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不应该是迭出的问题、热闹的场面,它应该既有外显的语言和行为的互动,也应该有内部的情感互动、人格互动等。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互动的有效与否,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为有高质量的互动而收获更为高效的精彩。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定位尤其重要,它决定了教师的态度和方法。“这节课该讲的没讲完”,这时,学生还是 “输入”的对象;“学生终于说出了我想要的答案”,这时,直指答案的“功利”一定弥漫课堂。如果教师能以一个“过来者”的姿态,学其所学,想其所想,语文课堂才会是一个真正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
一、确立共同的目标
从大的方面来说,高中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应该牢记语文学习关于阅读和理解的,关于气质和精神的,关于继承和传扬的终极目标;从小的方面来说,每节课的目标应该是师生共同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教师设置的,更应该是学生“愤”而欲“启”、“悱”而欲“发”的。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的同时,也要设置矛盾,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学生已經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历史知识,同为诸侯国,势均力敌的背景会让学生更急于了解为什么秦国能异军突起,统一天下。在课堂导语设计中,教师提出:春秋时期,齐是大国,可统一天下的不是齐国;战国时期,赵有李牧,但君临天下的也并非赵王,六国破灭原因何在,苏洵又是怎样来分析论证这个原因的。师生共同陷入沉思,共同思考可能的原因,共同在文本中找寻作者的观点,共同体会作者层层深入的论证。解决都想解决的问题,就是这节课师生的共同目标。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学习时,学习才能获得较大的成功。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责任意识,教师用参与和互动的方式以激发矛盾为始,解决矛盾为终,和学生一同探讨研究,来实现教与学的目标。
二、形成共同的体验
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的昨天。在课堂上,教师能真正置身于学生中间,感受着学生的感受;学生能触摸到教师的心理,于是才有流露和表达,才有默契和融合,才有碰撞和满足。
1.走进学生的经验。课堂上的有效互动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句名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的经验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师生互动的宝贵资源。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问题的设计离学生经验恰到好处的距离,可以让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形成有效的联系,这样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情致盎然地参与到师生互动中。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的第二部分讲述母爱在自己摆脱生与死的纠缠中的意义。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怎样让学生对这份伟大的情感有更深的体会。找到文中的“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些句子,再结合《秋天的怀念》中“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母亲扑过来抓着我的手,忍住哭声说……”“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天地”。有的学生已经泪流满面,因为他们想起了自己成长过程中有多少次也是这样的任性,母亲无言的呵护,甚至是小心翼翼的呵护背后那一份深沉的爱。课堂上关于这个话题的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在共鸣中理解了作者和作品。
2.走进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一个能带来享受的语文课堂,学生需要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被理解、被尊重、被宽容,也需要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斐然的教学语言,更需要教师巧妙的教学智慧,能循着教师的问题解决内心的困惑,能依着课堂的情境牵引起过往的经历,然后去思考去归纳去感受去表达去交流。教师知道在这里,学生需要有一组画面来帮助他们丰富文字的形象;教师知道在那里,学生需要一点时间来默读文字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走进作家的世界。走进学生的需求,需要教师有热爱学生的情怀,并因此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3.走进学生的情绪。情绪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语文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这里有作家、作品人物、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于漪老师说课堂是“生命在歌唱”。所以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作为生命存在的情绪,那些欢喜和忧虑,那些焦急和疲惫。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当学生之间发生分歧时,当学生对文字感觉理解困难时,教师能和学生一同选择学什么,选择先学什么,选择学的方法,让学生走出焦虑和疲惫,重新获得信心和喜悦。了解学生的情绪也许不难,但能根据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案则需要“有勇有谋”了。
三、拥有共同的志趣
每个生命个体都有自己的志趣爱好,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和他的热爱语文的孩子应该拥有共同的志趣:读和写,这也将为课堂互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从目前的师生关系来看,更多地体现为教师深知阅读与写作的重要,给学生列出阅读的书目,提出写作的要求。而要形成更有效的课堂互动,我们该提倡师生共读共写。就像哲学大师卡缪说: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不爱充领导;我只期望请你与我同行。学生渴望与之共读共写同交流的教师。学生跟我读《文化苦旅》、《瓦尔登湖》,我跟学生读《暖爱》、《花田半亩》,学生写下“我记起我也曾多次观赏到这类似于莫高窟壁画般的智慧结晶,又想到本篇中那些强盗们与王圆箓交换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心中总不能平静又是一阵波澜,我方才且笑其蠢,现在却又要为其可笑的愚蠢行为而悲伤!付之一炬的中华文明,让我想到圆明园之憾,那些无知无能的愚人,那些学富五车却精神麻木的人啊!你们真可悲!只一副躯壳与灵魂的骨架,而你们的良知却早已被强盗们与中华文明一同掳走了!”,我也写下“苍白的脸,娇弱的身,有着林黛玉的诗情和多愁善感,也有着她没有的平静和坚韧。田田或许永远也作不出《葬花吟》,不,田田实实在在作不出,她只会荆棘鸟的绝唱。用尽力,唱尽悲与喜,生与爱,死与憾。生是偶然还是必然,病是偶然还是必然,无从可知。只知死是必然的,用安静去面对死神的镰刀,用微笑开启下一个轮回。黑暗中,有无数人陪伴,陪着温暖的女孩,陪着别人,也陪着自己。”共读共写的志趣将彼此的生命编织在一起,从而尽可能地消除年龄、阅历带来的隔阂,这样的语文课堂,师生不但生活在共同的空间里,也生活在共同的精神背景下,共同的志趣带来共同的心灵密码,会心一笑、频频颔首中传递和流淌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和人格。
教育心理学经过数百年的努力,逐渐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比如学习是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以及自我经验的建构过程;学习是文化共同体中借助于年长者、已有知识以及学习伙伴来发展完善自我的过程。语文课堂,师生能确立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体验、拥有共同的志趣,成为一个共同生活的过程。“这种共同生活,扩大并启迪经验,刺激并丰富想象;对言论和思想的正确性和生动性担负责任。”课堂师生的有效互动使语文知识更具魅力,语文课堂更具生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