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西北地区某煤矿,采用放顶煤开采法开采厚煤层。该矿井为高瓦斯矿井,之前瓦斯治理效果不理想,在四年之间发生了51次瓦斯超限,严重危险安全生产。在对瓦斯超限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综合治理手段,主要包括优化通风系统、立体全方位的瓦斯抽放、根据不同地点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建立备用保障电源等,通过综合治理,该矿井实现了瓦斯零超限,大大提高了采矿的安全性。
[关键词]厚煤层;高瓦斯矿井;瓦斯超限;瓦斯治理
中图分类号:P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4-0328-01
1 前言
某煤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所采煤层为厚煤层,厚度在5.12 m~12.56 m之间,平均厚度9.27 m,设计生产能力为600 万 t/a。该矿为高瓦斯矿井,根据 2016年度瓦斯鉴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182.37 m 3 /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2.37 m 3 /t。一直以来,该矿瓦斯治理结果不理想。仅在2012年~2015年这四年中,累计发生瓦斯超限达到51次之多,平均每年13次。2016年,该矿把加强瓦斯治理放在第一位,攻关克难,瓦斯治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2017年全年,该矿井没有发生一次瓦斯超限。下面本文就对该矿的瓦斯治理经验进行介绍。
2 瓦斯超限原因分析
2.1煤层瓦斯含量高
矿井主采煤层为5煤,该煤层瓦斯含量高,为3~5m 3 /t,最高达到6.2m 3 /t。不仅主采煤层瓦斯含量高,与其临近的煤层瓦斯含量也高。与该煤层临近的4煤层和6煤层,瓦斯含量也在3 m 3 /t以上。煤层瓦斯含量高是造成矿井瓦斯涌出量大的根本原因。
2.2采空区顶板冒落
该矿井采用的开采方法是放顶煤开采法。在开采初期,顶煤下放难度较大,造成大量煤炭遗留在采空区。这一方面浪费了大量资源,另一方面,未开采出的顶煤在采空区顶板垮落时大面积碎裂,其中含有的瓦斯大量释放到井巷之中,造成井下瓦斯含量高。正常回采期间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落,均易造成采空区瓦斯短时间内大量涌出,导致瓦斯超限。
2.3通风设备突然意外停电
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一般情况下不会停电。但是也不排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突然意外停电。例如,如上级变电站突然出现故障,造成矿井全部停电。当矿井全部停电或大面积停电时,矿井内的通风设备——包括主扇、局扇、瓦斯抽放泵站等都会停止運转,这样,从煤层中涌出的瓦斯不能及时排除或被稀释,浓度就会越来越高,很快就会发生瓦斯超限。
3 瓦斯治理对策和措施
3.1优化通风系统
一套先进合理的通风系统是做好瓦斯治理的基础。因此,我们对该矿原有的通风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其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会形成通风盲巷。该矿井采煤工作面以前采用的通风系统是“U +2I”形式,三进一回,这种通风系统会形成通风盲巷。研究后,我们将其改成“U + I”的形式,二进一回,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3.2运用立体全方位的瓦斯抽放措施
为降低工作面瓦斯浓度,该矿因地制宜,在地面与井下同时布置钻孔,上下立体对瓦斯进行抽采,同时还坚持区域与局部结合抽采。通过综合抽采,取得了矿井瓦斯抽采率达到80%,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达到 85% 的良好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3.2.1地面瓦斯抽放
地面瓦斯抽放是指采用合适的钻孔设备,从地面钻孔,至煤层,然后对瓦斯进行预抽采的技术。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地面瓦斯抽采技术,按照其钻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种,分别是地面垂直井、丛式井和水平井等。本文所研究的矿井,在瓦斯抽放的初期,对三种钻井方式都进行了尝试,通过对比分析,最后选择丛式井的钻井方式。目前在该矿已经累计施工地面钻井 18组,日产气量达 17 000 m 3,以后还会继续布置更多地面钻井,实现先抽后采,降低采煤期间的矿井瓦斯含量。
3.2.2区域瓦斯预抽放
矿井提前对规划 2 年以后采掘的区域进行瓦斯预抽,通过增加预抽时间的办法,大幅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将高瓦斯煤层变为低瓦斯煤层,有效解决掘进和回采期间的瓦斯治理问题。具体是利用现有巷道或者施工专用瓦斯抽放巷道,在巷道内按瓦斯抽放钻孔施工参数施工钻孔,连接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抽放,抽放瓦斯浓度一般可高出采煤工作面预抽浓度的 2 ~3 倍以上。
3.2.3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
为降低矿井瓦斯含量,在采掘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对瓦斯进行综合抽放,主要有采前预抽、上隅角抽放、高抽巷抽放、边掘边抽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1)采前预抽。沿着工作面运输顺槽与轨道顺槽,每隔6 m 施工一组钻孔,钻孔垂直于巷道布置,每组 2 个钻孔,孔径 120mm,孔深 150 ~190 m.在工作面开始回采之前,采用高负压大流量系统进行抽放,抽放时间控制在8个月以上。
2)上隅角抽放。首先,在工作面上隅角构筑用于封堵瓦斯的袋子墙,墙顶部压设φ285 mm的抽放管路,管路伸入墙内 1 ~1.5 m,工作面回采期间,通过该管路抽排上隅角瓦斯,这一办法,对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3)高抽巷抽放。内错工作面回风巷 20 m,在煤层顶板上方 10~12 m处的岩层中,施工 1 条高抽巷,高抽巷平行于煤层布置,在巷口处构筑起防爆墙,压设φ456 mm 的瓦斯抽放管路进行抽放。通过布置高抽巷,可以很好地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出问题。
4)边掘边抽。煤巷掘进期间,瓦斯涌出量大,仅靠通风往往不能确保瓦斯不超限,这时候我们采取了采取边掘边抽的措施。具体做法是:沿掘进巷道两侧每隔80 m 施工一个长4.8 m、宽4.2 m、高3.5 m的迈步式瓦斯抽放钻场,左右两侧钻场间距40 m,在每个钻场中,均布置10个φ90 mm、深度为90 m的抽放钻孔,钻孔超前掘进迎头 25 m施工,形成拦截抽放,从而减少迎头和巷道两帮的瓦斯向煤巷内涌出。
3.3根据不同的地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
矿井瓦斯涌出有其客观规律,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段,瓦斯涌出量不同。在进行瓦斯治理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瓦斯治理措施。鉴于篇幅限制,这里仅介绍不同地点的瓦斯治理。
根据对瓦斯超限次数的统计,得知瓦斯超限次数较多的地点有瓦斯钻孔施工点、工作面回风、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掘进工作面,等等。针对不同地点制定的瓦斯治理措施如下:
1)采煤工作面。主要治理措施有:①进行高抽巷、上隅角和采后卸压抽放,防止瓦斯积聚;②做好工作面通风工作,及时将采煤中释放的瓦斯排出;③上隅角采空区处理不好容易有大量瓦斯涌出,要特别注意,要采取措施使得上隅角附近的采空区及时垮落,并进行封堵;④生产应尽量保持有条不紊,不要盲目求快,避免出现集中落煤、放顶煤的情况,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短时间内瓦斯大量涌出。
2)掘进工作面。一是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做到“三专”、“两闭锁”供电,根据需要尽量选用大功率、大风量、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避免长距离通风;二是在瓦斯涌出量大的掘进工作面采取瓦斯抽放措施,进行边掘边抽,对工作面两帮和正头瓦斯进行拦截抽放,减少涌出量;三是采取合理的掘进速度,防止瓦斯短时间大量涌出。
3)瓦斯钻孔施工地点。一是在瓦斯抽放钻孔孔口加装负压抽放装置,使钻孔涌出的瓦斯直接进入抽放管路,防止瓦斯“喷孔”造成巷道瓦斯超限;二是在钻孔施工地点安设瓦斯传感器,对作业地点瓦斯浓度进行实施监测。
3.4建立备用保障电源
为防止矿井突然停电带来的影响,确保通风安全,为此建设一条专门线路,将矿井附近的一个110 kV变电站与矿井中央变电所连接,这样,矿井供电系统就拥有两个独立的供电电源和3 条供电线路,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消除了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通过采用以上综合治理措施,实现了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大大提高了煤矿开采中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为其他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管理提供了一个借鉴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国枢,谭允祯,陈开岩,等.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厚煤层;高瓦斯矿井;瓦斯超限;瓦斯治理
中图分类号:P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4-0328-01
1 前言
某煤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所采煤层为厚煤层,厚度在5.12 m~12.56 m之间,平均厚度9.27 m,设计生产能力为600 万 t/a。该矿为高瓦斯矿井,根据 2016年度瓦斯鉴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182.37 m 3 /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2.37 m 3 /t。一直以来,该矿瓦斯治理结果不理想。仅在2012年~2015年这四年中,累计发生瓦斯超限达到51次之多,平均每年13次。2016年,该矿把加强瓦斯治理放在第一位,攻关克难,瓦斯治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2017年全年,该矿井没有发生一次瓦斯超限。下面本文就对该矿的瓦斯治理经验进行介绍。
2 瓦斯超限原因分析
2.1煤层瓦斯含量高
矿井主采煤层为5煤,该煤层瓦斯含量高,为3~5m 3 /t,最高达到6.2m 3 /t。不仅主采煤层瓦斯含量高,与其临近的煤层瓦斯含量也高。与该煤层临近的4煤层和6煤层,瓦斯含量也在3 m 3 /t以上。煤层瓦斯含量高是造成矿井瓦斯涌出量大的根本原因。
2.2采空区顶板冒落
该矿井采用的开采方法是放顶煤开采法。在开采初期,顶煤下放难度较大,造成大量煤炭遗留在采空区。这一方面浪费了大量资源,另一方面,未开采出的顶煤在采空区顶板垮落时大面积碎裂,其中含有的瓦斯大量释放到井巷之中,造成井下瓦斯含量高。正常回采期间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落,均易造成采空区瓦斯短时间内大量涌出,导致瓦斯超限。
2.3通风设备突然意外停电
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一般情况下不会停电。但是也不排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突然意外停电。例如,如上级变电站突然出现故障,造成矿井全部停电。当矿井全部停电或大面积停电时,矿井内的通风设备——包括主扇、局扇、瓦斯抽放泵站等都会停止運转,这样,从煤层中涌出的瓦斯不能及时排除或被稀释,浓度就会越来越高,很快就会发生瓦斯超限。
3 瓦斯治理对策和措施
3.1优化通风系统
一套先进合理的通风系统是做好瓦斯治理的基础。因此,我们对该矿原有的通风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其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会形成通风盲巷。该矿井采煤工作面以前采用的通风系统是“U +2I”形式,三进一回,这种通风系统会形成通风盲巷。研究后,我们将其改成“U + I”的形式,二进一回,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3.2运用立体全方位的瓦斯抽放措施
为降低工作面瓦斯浓度,该矿因地制宜,在地面与井下同时布置钻孔,上下立体对瓦斯进行抽采,同时还坚持区域与局部结合抽采。通过综合抽采,取得了矿井瓦斯抽采率达到80%,采煤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达到 85% 的良好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3.2.1地面瓦斯抽放
地面瓦斯抽放是指采用合适的钻孔设备,从地面钻孔,至煤层,然后对瓦斯进行预抽采的技术。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地面瓦斯抽采技术,按照其钻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种,分别是地面垂直井、丛式井和水平井等。本文所研究的矿井,在瓦斯抽放的初期,对三种钻井方式都进行了尝试,通过对比分析,最后选择丛式井的钻井方式。目前在该矿已经累计施工地面钻井 18组,日产气量达 17 000 m 3,以后还会继续布置更多地面钻井,实现先抽后采,降低采煤期间的矿井瓦斯含量。
3.2.2区域瓦斯预抽放
矿井提前对规划 2 年以后采掘的区域进行瓦斯预抽,通过增加预抽时间的办法,大幅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将高瓦斯煤层变为低瓦斯煤层,有效解决掘进和回采期间的瓦斯治理问题。具体是利用现有巷道或者施工专用瓦斯抽放巷道,在巷道内按瓦斯抽放钻孔施工参数施工钻孔,连接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抽放,抽放瓦斯浓度一般可高出采煤工作面预抽浓度的 2 ~3 倍以上。
3.2.3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
为降低矿井瓦斯含量,在采掘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对瓦斯进行综合抽放,主要有采前预抽、上隅角抽放、高抽巷抽放、边掘边抽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1)采前预抽。沿着工作面运输顺槽与轨道顺槽,每隔6 m 施工一组钻孔,钻孔垂直于巷道布置,每组 2 个钻孔,孔径 120mm,孔深 150 ~190 m.在工作面开始回采之前,采用高负压大流量系统进行抽放,抽放时间控制在8个月以上。
2)上隅角抽放。首先,在工作面上隅角构筑用于封堵瓦斯的袋子墙,墙顶部压设φ285 mm的抽放管路,管路伸入墙内 1 ~1.5 m,工作面回采期间,通过该管路抽排上隅角瓦斯,这一办法,对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3)高抽巷抽放。内错工作面回风巷 20 m,在煤层顶板上方 10~12 m处的岩层中,施工 1 条高抽巷,高抽巷平行于煤层布置,在巷口处构筑起防爆墙,压设φ456 mm 的瓦斯抽放管路进行抽放。通过布置高抽巷,可以很好地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出问题。
4)边掘边抽。煤巷掘进期间,瓦斯涌出量大,仅靠通风往往不能确保瓦斯不超限,这时候我们采取了采取边掘边抽的措施。具体做法是:沿掘进巷道两侧每隔80 m 施工一个长4.8 m、宽4.2 m、高3.5 m的迈步式瓦斯抽放钻场,左右两侧钻场间距40 m,在每个钻场中,均布置10个φ90 mm、深度为90 m的抽放钻孔,钻孔超前掘进迎头 25 m施工,形成拦截抽放,从而减少迎头和巷道两帮的瓦斯向煤巷内涌出。
3.3根据不同的地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
矿井瓦斯涌出有其客观规律,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段,瓦斯涌出量不同。在进行瓦斯治理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有针对性地制定瓦斯治理措施。鉴于篇幅限制,这里仅介绍不同地点的瓦斯治理。
根据对瓦斯超限次数的统计,得知瓦斯超限次数较多的地点有瓦斯钻孔施工点、工作面回风、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掘进工作面,等等。针对不同地点制定的瓦斯治理措施如下:
1)采煤工作面。主要治理措施有:①进行高抽巷、上隅角和采后卸压抽放,防止瓦斯积聚;②做好工作面通风工作,及时将采煤中释放的瓦斯排出;③上隅角采空区处理不好容易有大量瓦斯涌出,要特别注意,要采取措施使得上隅角附近的采空区及时垮落,并进行封堵;④生产应尽量保持有条不紊,不要盲目求快,避免出现集中落煤、放顶煤的情况,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短时间内瓦斯大量涌出。
2)掘进工作面。一是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做到“三专”、“两闭锁”供电,根据需要尽量选用大功率、大风量、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避免长距离通风;二是在瓦斯涌出量大的掘进工作面采取瓦斯抽放措施,进行边掘边抽,对工作面两帮和正头瓦斯进行拦截抽放,减少涌出量;三是采取合理的掘进速度,防止瓦斯短时间大量涌出。
3)瓦斯钻孔施工地点。一是在瓦斯抽放钻孔孔口加装负压抽放装置,使钻孔涌出的瓦斯直接进入抽放管路,防止瓦斯“喷孔”造成巷道瓦斯超限;二是在钻孔施工地点安设瓦斯传感器,对作业地点瓦斯浓度进行实施监测。
3.4建立备用保障电源
为防止矿井突然停电带来的影响,确保通风安全,为此建设一条专门线路,将矿井附近的一个110 kV变电站与矿井中央变电所连接,这样,矿井供电系统就拥有两个独立的供电电源和3 条供电线路,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消除了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通过采用以上综合治理措施,实现了高瓦斯矿井瓦斯零超限,大大提高了煤矿开采中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为其他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管理提供了一个借鉴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国枢,谭允祯,陈开岩,等.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