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当代矿工的雄浑乐章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ngu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成祥的长篇小说《黑与红》就要付梓出版了,这不仅是作者本人的成果,也是中国煤矿文学的重要收获,作品是直接表现煤矿工人生存、生活状态的现实主义题材。里里外外浸润着劳动者的汗水,荡漾着浓郁的煤香。正能量,原汁味,有故事,符合大众读者特别是煤矿读者的口味,也符合接地气讴歌劳动者的新时代要求。我对此表示衷心祝贺。
  乍看书名《黑与红》,感觉眼熟,因为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叫《红与黑》,同样的字,前后倒置而已。但是切莫误解,作者、编辑绝不是为了吸引读者故意打名著的擦边球。只要你读了这部作品,就会感到很确切。煤炭是黑色的,开采煤炭的矿工是黑色的汉子,矿工队伍被人们称作黑色的群体,他们劳动的场景在井下,是不见日月的黑色世界,黑色是煤矿的主色调。然而,矿工们的心却是红的,他们挖出的煤,被人们称为“乌金”。而“乌金”能量转换后喷发出红色的火焰,温暖了整个世界。所以,书名寓意深刻,准确而生动。作者以文学的情感概括,形象地表述了内容,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黑与红》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大量需要煤炭的时代背景下,一批追求梦想的农民工,来到鳌北煤矿800米深处演绎人生。作者不拘泥于小说传统的写作手法,不刻意追求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以叙事的口吻层层道来,将生活中真实生动的一面呈现给读者。粗犷、豪放、激情、凄美,是作品的主色调。阅读它,就像乘坐着矿工下井的罐笼,一步步深入到那黑色而神秘的世界,走进了矿工斑斓多彩的生活。
  如果说,哲学是理性的思辨,文学就是情感的表达。缺乏情感的文学作品是不能打动读者的。在这本书里,作者把对煤矿工人的深厚感情融入字里行间,写活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写活了一幕幕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情节,使读者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煤矿工人的艰辛与伟大。
  作品的色调是黑与红的强烈对比,语言率真、粗犷、尖锐而富有人性化。如矿业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副总工程师肖伟光面对异常的艰险时,“从眼神和表情上可以看出复杂的心理变化,也许是可怜、同情,也许后悔自己入错了门,上错了学,来到这个鬼不是鬼、人不是人的地狱。”人物描写素描式的质朴,如“井秋香是典型的北方农村妇女,瘦小的个子,还捎带驼背,灰暗皮肤,常年累月的生活风霜在她脸上留下深刻的痕迹,只有透过那双有神的眼睛,才能显示出经历磨砺后的坚强。”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以及氛围的营造,也非常凄美。采煤班长马俊山,是一个能让人永远记住的英雄。面对老顶来压,工作面遇到摧毁的危急关头,他推开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大学生副总工程,带着熟练工人田宝琪,奋不顾身的冲进险区。就连牺牲的姿势,也是将田宝琪护在身下……给马班长入殓的那一刻,熟悉和不熟悉的工友们都赶来了,有的在赶回矿的路上,有的升井后顾不上洗澡,上中班的放弃了用餐;还有来矿探亲的矿嫂,以及在附近农村租房居住的矿工家属,他(她)们闻讯后从四面八方赶来了,里三层外三层、黑压压的人群把太平间的大门围了个水泄不通。“伤亡家属”李巧凤和女儿郭春娥天刚麻麻亮就赶来了,“她挤在母亲的身边,头发凌乱,脸色苍白,给母亲当下手。当行政科木工将棺材盖好,封钉时,郭春娥撲在棺材上哇的放声大哭。”议论也是直抒胸臆,充满了悲情式的思辨。“马班长就这样走了,他是一部书,书成之后还可以删改,人生可以删改吗?人生从来不仅是蓝天丽日,更多的是严冬和暴雨。度过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煤矿淳朴的风土人情,工友间深厚的情感,英勇牺牲的悲壮,同病相怜的哀伤,就这样毫不遮掩地裸露在读者面前。这样的情景,令我们联想到了战争年代战士们为国捐躯。而煤矿工人的牺牲,不也是同样性质的高尚吗?难道不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吗?起码,我流泪了,回肠荡气的感觉在猛烈撞击。我打心眼里向光荣而悲情的矿工致敬,为给矿工群体执笔立传的作家王成祥喝彩,也为出版付出辛劳的编辑老师致敬。
  王成祥曾长期从事《中国煤炭报》记者工作,我们彼此很熟悉。他当过兵,下井挖过煤。军旅生涯加煤矿井下特殊环境的历练,使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提升了创作视野和深度。尤其是当记者的二十年,王成祥坚持深入煤矿生产一线采访,足迹遍布陕西以及全国各地有煤的地方,以新闻的视角观察事物,用文学的笔锋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紧扣主旋律,礼赞劳动者,发表了数百万字的新闻和文学作品,先后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地层深处那束光》《冰点》《黑金漩涡》,长篇报告文学《陕西煤老板》等六部作品。当我们看到作者在报告文学创作上的突出成就时,就不难理解小说《黑与红》的精彩与厚重。
  2019年孟春于北京
  作者简介:刘庆邦,男,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煤矿作协主席,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中国当代著名小说作家。
其他文献
嫁潘安,嫁陵王,不如嫁给八公山下磨豆腐的小儿郎。  攀皇亲,攀国戚,不如与古城寿州人家结连理。  ———民谣  会吟唱这两句民谣时的我,比现在的我要年轻三十几岁,头顶上竖着俩根细细的羊角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谙世事的年纪。看一块豆腐,就是一块豆腐,除了隐隐约约知道它与妈妈种在菜园子里的大豆有关联,不曾想过,它与两千年前寿州(寿州是今天的寿县,也叫寿阳)八公山上一位炼仙丹的古人有何关系,亦不知这
期刊
1  给少年 给饥饿者 一枚乳房  他将有梦 他将勇敢 他将健康  给青年 给焦渴者 一枚乳房  他将成长 他将去恶 他将善良  被辽阔的天河远远相隔,牛郎想着他的织女,渐渐进入梦乡。他梦见被人世遗忘的自己,站在鹊桥一边,孤守着屋后的牛棚。牛当时还是小牛,他还是个少年,日子过得久了,不免心生事端。整个一秋冬,孤卧在高高的天河岸边,少年牛小三———牛郎的第28代转世灵童,在心生事端以前,最直接的感受
期刊
老龙家  昔日平静的小院,在这个傍晚,突然间,就有了某种庄严的味道。这种味道,主要是表现在空气中。老龙佝偻着背,拿着扫帚在无声无息地打扫着院子,不一会,他的汗就下来了,满脸的沟壑,用袖子随手一抹,却怎么样也抹不干净,抹了,还继续往外冒,就像是遇着了一口泉眼,无穷无尽的样子,老是大汗淋漓的。平时可不这样,今天是怎么了?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不中用了,扫点地就这样艰难?老老龙就坐在凳子上,喘口气再说。说是喘
期刊
邰城镇坐落在西安和宝鸡之间,早年间有一句顺口溜是这样说:“东扶风,西扶风,两个扶风夹邰城,邰城有个上阁寺,把天磨得咯吱吱。”所谓东扶风,指的是兴平县,所谓西扶风,指的是扶风、凤翔一带,邰城县的治所就在邰城镇,夹在扶风县和兴平县中间。  邰城镇有九街十八巷,一条南北大街主道上满是各类店铺;大学街和东街上有县政府、县党部、警察局。县城大部分人的一生就是在这几条街巷中度过的,而这九街十八巷就是很多人一生
期刊
小寒  风在山顶盘旋,夹着雪花  一层一层往下泼。  半山腰還能见到灰影,山底  白得一无是处。  一垅白菜被大雪深埋,但它们  并未真正地死去。  它们包藏一场大雪送来的锦囊,  在冰雪中酿蜜。  那一年,大雪封山。母亲叫我去坡地  砍一担白菜过年。  雪地里,两只野兔朝我张望。  我留下一棵。那一年,  白菜没有把一场大雪带回家,  它们救了我的命。  以至于,我每次见到白菜  就像见到故乡来
期刊
上南岳  万物都在草木更加深入  和盘托出的旭日无人私占  磨境台上苍松正在指引鸟群  仿佛老男人安顿小女人  奇光异闪没一点千岁寒  寺庙无故香火进入阳光不照之地  世代的香客被白云忽悠  他们在半空飘浮虔诚地仰望着  令异乡的灵魂震颤  草木不语悬崖隐喻  一座山有一座山的宪法  此刻南天门成了众人心中的头条  攀登的路上陌生人走在一起  相互倾诉如同灵魂消遣  他们结伴怀着起伏不定的愿望  
期刊
布谷鸟飞过  我想,布谷鸟一定是无限接近  天空,再返回大地  此时阳光金黄,完美无比  此时我的眼睛深深饮着  最后的春光  直到一棵橙子  坐果  直到布谷鸟飞过  消失于寂寥  它们远了,春  在每一个果实中跳动  它是绿色的  留下梦和有缝隙的光影  这对我有什么意义  我站着  听它飞远时大声地唤着自己  布谷,布谷……  卷耳  荠菜。黄鹌菜。鱼腥草。白花菜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期刊
化整为零  所有该安放的都安放在  本来的地方。瞧不出任何破绽  风,土,建筑,树木  雨水也如约而至。悬针  刺向平滑如镜的大河,痛点  随即失去重心,杳无踪迹  若有若无的灵魂在空中飞舞  一切从未发生,一切发生  等于消失,一切的一切  合在一起叫做肉身  分开叫做灵魂  靜  凝固的是一帧断了指针的风景  纹丝不动,时间就此停滞  连带声音一同消失  万物沸腾在另一处真空地带  而我听不见
期刊
公元一九七九年盛夏,我和二位好友一起游览了道教圣地武当山。  相对人生的倥偬和迷惘,那的确是一次奇之又奇的经历。  当然,它绝非是南柯一梦,更与黄梁之炊无缘,它自有其亦真亦幻之志。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当然是大道理。然而,逝则非逝,不舍即舍。四十年前一段仓忙的游踪,历经岁月刻剥而至今仍在我的记忆之中闪耀,那骨突于无尽一般之中的平淡,即可证其不灭不寂的无量之力。  我的家乡老河口,隔汉
期刊
在蒙自的意境里  我喜欢蛰居在蒙自,宿命里的蓝天  把每个季节烘焙得格外香甜  像过桥米线。像石榴花开  像新安古韵。像百年碧色寨  在流淌的慢时光里。锁住白霜  高亢成记忆中一些经典名字的亮度  在时空的速度里,在蒙自方言的屋檐下  川渝话、东北话、江浙话、赣闽话  甚至相遇港澳台和外国话  把城市的表情修饰得生动起来  当我们谈论改革开放这个话题的时候  天马路。银河路。红河大道  尼苏小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