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本位的思想往往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制学生思维的灵动性。所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成了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课题。下面就《夹竹桃》一课的教学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唤起问题意识,自定学习目标
  
  “学贵有疑”。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还是要靠后天培养。当学生的心理处于怀疑、困惑和探究状态时,他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会带着一种高昂的激情不断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问”起来,“思”起来,那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如在《夹竹桃》的教学中,学生在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性地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由于这是课文的总起段和总结段,所以学生很容易地读出了问题:1、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为什么是作者最留恋的花,最值得回忆的花?2、“这样的韧性”——是指怎样的韧性呢?3、为什么夹竹桃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有哪些幻想呢?4、“我”为什么爱夹竹桃?“我”爱夹竹桃的什么呢?……学生发言踊跃,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真正是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前的疑惑,是来自于学生认知上和情感上的需求。就是课堂上生成的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自己确定了学习的目标,那么学习的积极性就随之而高涨起来,也就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唤起合作意识,自找学习伙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可见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方式,引进“合作学习”的新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学习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既给学生提供发挥出最佳水平的平台,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相互帮助,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
  在《夹竹桃》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了问题,自定了学习目标后,教师引导他们再读课文,要求:认准你感兴趣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内容,读读书,想想问题,再从前后左右的同学中找研究同伴共同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同伴,形成人数不等的各种学习小组,由问题人手,针对课文的重点段(第二、四、五自然段)进行研读。以上学生所提的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为什么是作者最留恋的花?)是一个包含了全文内容的总问题,其他的几个问题就是它的子问题。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组学习,进行对问题的探究。这样依据共同的学习目标来分组,让目标一致、兴趣或看法相近的学生一起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小组学习中,促进了相互间的讨论、交流和启发,让思维的火花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闪现。
  
  三、唤起探究意识,自行完成目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在大厦。而是促进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因此,必须让学生的学习建立在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基础上,为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夹竹桃》的教学中,在学生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分组探究问题后进行了汇报交流,学生基本感悟到了夹竹桃的韧性以及作者对夹竹桃产生的幻想,但对夹竹桃花“奇妙有趣”的特点感悟不深,仅限于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教师于是创设问题的情景,播放了一段夹竹桃的录像,诱发学生继续探究:夹竹桃“妙”在何处?“趣”在哪里?有了直观的形象以及学生由此形象产生的想象,探究就更有效,感悟也就越深刻。再如,在对“夹竹桃的韧性”这个问题作交流时,学生觉得夹竹桃有韧性体现在开花的时间长。教师就引导学生再细读课文,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联系着读,进一步地探究夹竹桃的韧性。在教师的点拨提醒下,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词句上更深地体会到夹竹桃的韧性:夹竹桃不怕酷暑也不怕清冷。不怕风也不怕雨,与其他花相比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而且是默默无闻,一点都不张扬……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对课文语言有了更深的感悟,对夹竹桃的品性有了更多的体悟。
  课文学习完了,但探究没有结束。教师引导学生课外搜集关于夹竹桃的资料,继续探索研究,然后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并相互交流。因为夹竹桃是一种有毒的花,如果没有这一点知识,说不定学生会受课文内容的影响去触摸或是嗅闻而产生不良后果。通过对夹竹桃的全面探究,了解更多的知识,就可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让学生自定学习的目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或独立思考和感悟,或合作探究和讨论,最终得到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房颤)与心力衰竭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两者常常相伴出现。房颤时长期存在快而不齐的心室率会引起心脏扩大与心力衰竭,当心室率得到控制或转复窦性心律后心脏扩大与
一、几何画板给中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冲击(1)现代教具,革新教学手段。①激发兴趣,引发动机。②创设情景,帮助认知。③概念辨析,准确完整。④形数结合,直观形象。⑤离散变连续,揭示内在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强化首次效应按理说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科之一,可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学生厌学语文是
近年,吉林省依托生态优势,紧抓机遇,持续发力,积极推动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使
新课改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理念,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1)-循环矩阵和循环矩阵有密切的联系,借助于循环矩阵的性质讨论了(-1)-循环矩阵的几个性质,得出了(-1)-循环矩阵在酉相似下可以化为块对角形矩阵,并且给出了(-1)-循环矩阵广义逆的性质
提出直觉模糊关系R是可α-分解的概念。得到直觉模糊关系R是可α-分解的两个等价刻画。在直觉模糊关系R是可α-分解时,分别给出使R=AαB成立的A与B的解集。
一、提倡学生自己改作文的原因1.为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培养思想认识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主要不在语法;语言文字的修改,也主要不在语法,表达的实质在于具体内容,在于思想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