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到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我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同时,随着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粮食需求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正在由传统的饲用、食用用途向工业原料和能源概念拓展。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已经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目前的基本平衡、结构性短缺、长期偏紧。未来我国粮食消费将在人口及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走上刚性上升甚至加速上升的轨道,因此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并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将是保证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粮食增产的空间
在国家政策和科技发展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粮食产量仍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一是耕地面积有望保持稳定。一个国家如果能够保持最低限度的耕地面积,也就是保持了粮食的潜在生产能力。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的40%,全国可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仅为667万公顷,且多分布于生态脆弱区,开发利用难度大。为促进耕地保护,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重点划定的15.6亿亩基本农田范围内,有计划地对田、水、路、林、村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十一五”期间,全国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150万公顷,超过同期建设占用耕地的面积,保持了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对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3月16日,由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补充耕地2400万亩,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而据12月1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自2009年全国耕地保有量连续3年保持在18.24亿亩以上,表明《规划》中提到的耕地保有量目标有望实现。
二是现有耕地生产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的面积之和约占我国耕地的70%,因此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其粮食生产能力,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据专家测算,改造中低产田亩均可增产160斤(增幅约20%),而现有高产田通过设施更新完善也有亩增60斤以上的潜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近年来保证我国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之一。2001年以来,全国建成了2亿多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2个等级,平均亩产提高10%-20%,生产成本普遍降低10%-15%。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1.6亿多亩,平均每亩提高1.5个等级,也就是说亩产增加150公斤以上。“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开展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后,基本农田将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将明显增强。
三是复种指数有望进一步提高。由于耕地面积增长空间有限,今后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提升将主要依靠复种指数的提高。据有关学者测算,复种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1500万亩左右的粮食播种面积。如果全国耕地平均复种指数从155%提高到160%,相当于扩种1亿亩,可增产近500亿斤。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是我国复种潜力最大的地区,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南方水稻主产区“双改单”现象较为严重。1998-2006年间,我国双季稻区至少有174.4万公顷的双季稻改为单季稻,由此造成的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减少13%,水稻总产量减少5.4%,粮食总产量减少2%。近年来,湖南、江西、广西等水稻主产省区积极推广早稻集中育秧,对促进水稻“单改双”成效显著。以水稻第一大省湖南省为例,2012年全省65个示范县市区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达到501万亩,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分散育秧中缺劳力、缺技术等突出问题。扩大早稻面积86.5万亩,减少耕地抛荒1.26万亩,早稻总产增加4亿公斤以上。由于早稻收益较低,农户为保证全年收入必然再种一季晚稻,这就提高了复种指数,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
四是单产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近2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的提升主要依靠单产水平的提高,2004年至2012年粮食单产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7.4%。而未来我国粮食单产将在科技的支撑下进一步提升。以小麦为例,未来我国小麦单产水平有望在区域、品种、技术等三方面潜力的挖掘下再度提升。首先从区域潜力看,通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改进栽培技术,北纬31°-35°地区(小麦面积约1.3亿亩)、北纬35°-38°地区(面积约7000万亩)和西北、华北缺水麦区平均亩产分别可提高30公斤、20公斤和10公斤;其次从品种潜力看,近年主产省推广的主导品种区试产量与省实际平均产量的差距达107-189公斤/亩,挖掘现有品种增产潜力尚有较大空间。预计未来5-10年内,我国将会育成一批高产、超高产与肥水高效、多抗结合的新品种,实现新一轮品种更替和产量、效率的综合提升;从技术潜力看,不仅现有的主导技术如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技术等将会持续发挥增产作用,不断解决现实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也可提升产量,根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调查分析,仅仅通过全面实施规范化播种、严格抓好整地播种质量这一环节,全国农田平均产量就可再增加3%-7%。此外,新型耕作栽培技术,如机械化宽幅精播和窄行匀播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稻茬麦新型机械化耕播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将会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为小麦增产开阔空间。
政策建议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稻谷、小麦、玉米等重要粮食品种必须坚持基本自给,对稻谷、小麦等口粮作物要争取达到100%的自给率,对玉米则要保持在95%以上,即进口量不宜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重点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强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未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保护所面临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改变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粗放浪费的利用方式,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水资源匮乏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已于2012年3月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要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硬件”和“软件”两手抓,硬件是指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我国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和农田的抗灾能力;软件是指要深化基层水管体制和农业水价的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二是大力提升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耕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主要依靠单产的提升,2012年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5%。未来我国粮食单产潜力的挖掘仍要依靠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持续提高。首先,要加快优良品种繁育和推广,充分发挥新品种增产潜力;其次,应集成推广优质高产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建立完善农业生产关键技术推广补贴机制,整合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技术力量,集成组装适合不同优势区域、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品种类型的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栽培及病虫害监测防治等技术,并加快推广应用;最后,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研发。有了“良种”和“良法”,能否顺利提升粮食单产还要看农田的基础地力。目前我国中低产田的比重较高,如何通过工程与技术的结合提升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的数量,是保障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第三大关键技术问题。
三是不断完善粮食补贴及价格政策。首先,从补贴政策来看,近年来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直补、农机补贴等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增产。今后要不断完善,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着力提高政策实施效益,实现补贴与规模经营挂钩,与优良品种推广挂钩,与商品粮挂钩。各项粮食补贴在保留已有补贴对象和水平的前提下,把增量资金向重点农产品(小麦、玉米、水稻)和新型主体(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倾斜,要借用这个政策杠杆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对粮食主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应根据主产县每年实际调出粮食数量,适度扩大转移支付规模,并不断增加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其次,从价格政策来看,现行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为代表的价格政策,虽然保证了粮价的逐年上升,避免了“谷贱伤农”,但也使得粮食市场的“政策性”特征突出,而“市场性”特征弱化,不仅压缩了粮食加工业的利润空间使其竞争力下降,也使得粮食进口的压力增大。今年在我国粮食“九连增”的背景下,稻谷、小麦、玉米进口数量还超过了1000万吨,其主要原因就是国际价格相对国内来讲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应尽快调整现行的价格政策,既要减少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又要防止价格的过度波动,例如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和国家托市收购的数量,建立健全中央及主产区、主销区的粮食价格监测和预警系统。
四是积极推进种植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和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新型化。为应对种粮劳动力高龄化及高成本化的制约因素,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积极推进机械化生产技术。目前我国小麦生产基本上可以达到100%的机械化水平,玉米约为70%,稻谷在60%左右。尤其是玉米机收水平仅为33%、稻谷机械化种植水平仅为20%,成为制约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短板”。应积极推进针对重点环节的关键技术和机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并进一步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二是要加强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化服务队、农民经纪人等不同主体参与到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来,设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其在生产性服务设施、生产作业服务、种苗培育、粮食烘干及运输、储藏等方面的投入给予支持;三是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民种粮合作社、种粮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应加快对这三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认定,并加大扶持力度,从农业补贴、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完善政策措施,改善外部条件。未来中国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格局可能是:多数家庭种粮主要是满足自给,而商品粮的提供者最主要是具有优势的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自给性粮食需要的家庭,不以粮食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很可能成为这些家庭的生活方式。而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则要站在世界粮食科技的前沿,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确保粮食市场供应。
五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发挥好进出口调控机制作用。保证我国粮食基本自给,并不是要完全独立于国际市场。相反,我们要根据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充分发挥进出口对国内市场的调节作用。以小麦为例,虽然当前我国小麦能够满足自给,但随着人口和需求持续增加,加之生产也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等多种风险,小麦供给能力还是比较脆弱,特别是优质麦供应缺乏,适当进口也是必要的。因此,要利用好国际市场资源,在国际粮价处于低位的时期,要适当多进口作为储备,并适时投放市场满足加工需求;在国际粮价处于高位且国内供给充足的时期,适当出口,提高农民种粮收益。但同时,也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负面影响。例如,2012年我国大米进口大幅增加并出现净进口,对国内市场和加工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其直接原因在于进口大米价格低于国内大米价格。除正常贸易以外,一方面,中越边境小额贸易发达,通过这种贸易方式进口的大米关税减半征收,从而降低了大米价格;另一方面,大米走私情况也较为严重,实际进口量远不止海关统计量,且走私大米价格更为低廉。据农业部调研组2012年7-8月间对西南部的调查显示,当地市场上的越南大米若通过小额边贸价格不到1.8元/斤,而通过走私在1.2元/斤左右。目前,南方部分大米加工企业将进口的廉价低质大米(主要来自越南)掺入国产米,降低经营成本。因此,应加强对我国粮食进出口的监测和管理,适时启动贸易救济措施,严厉打击走私,规范市场秩序,为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节选自2012年度农业部软科学课题成果《我国粮食供需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作者:曹慧,张照新,翟雪玲,徐雪高,谭智心,林海,吕郢康)
粮食增产的空间
在国家政策和科技发展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粮食产量仍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一是耕地面积有望保持稳定。一个国家如果能够保持最低限度的耕地面积,也就是保持了粮食的潜在生产能力。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的40%,全国可开发为耕地的后备资源仅为667万公顷,且多分布于生态脆弱区,开发利用难度大。为促进耕地保护,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重点划定的15.6亿亩基本农田范围内,有计划地对田、水、路、林、村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十一五”期间,全国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150万公顷,超过同期建设占用耕地的面积,保持了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对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3月16日,由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补充耕地2400万亩,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而据12月1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自2009年全国耕地保有量连续3年保持在18.24亿亩以上,表明《规划》中提到的耕地保有量目标有望实现。
二是现有耕地生产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的面积之和约占我国耕地的70%,因此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其粮食生产能力,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据专家测算,改造中低产田亩均可增产160斤(增幅约20%),而现有高产田通过设施更新完善也有亩增60斤以上的潜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近年来保证我国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之一。2001年以来,全国建成了2亿多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2个等级,平均亩产提高10%-20%,生产成本普遍降低10%-15%。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1.6亿多亩,平均每亩提高1.5个等级,也就是说亩产增加150公斤以上。“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开展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后,基本农田将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将明显增强。
三是复种指数有望进一步提高。由于耕地面积增长空间有限,今后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提升将主要依靠复种指数的提高。据有关学者测算,复种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1500万亩左右的粮食播种面积。如果全国耕地平均复种指数从155%提高到160%,相当于扩种1亿亩,可增产近500亿斤。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是我国复种潜力最大的地区,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南方水稻主产区“双改单”现象较为严重。1998-2006年间,我国双季稻区至少有174.4万公顷的双季稻改为单季稻,由此造成的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减少13%,水稻总产量减少5.4%,粮食总产量减少2%。近年来,湖南、江西、广西等水稻主产省区积极推广早稻集中育秧,对促进水稻“单改双”成效显著。以水稻第一大省湖南省为例,2012年全省65个示范县市区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达到501万亩,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分散育秧中缺劳力、缺技术等突出问题。扩大早稻面积86.5万亩,减少耕地抛荒1.26万亩,早稻总产增加4亿公斤以上。由于早稻收益较低,农户为保证全年收入必然再种一季晚稻,这就提高了复种指数,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
四是单产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近2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的提升主要依靠单产水平的提高,2004年至2012年粮食单产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7.4%。而未来我国粮食单产将在科技的支撑下进一步提升。以小麦为例,未来我国小麦单产水平有望在区域、品种、技术等三方面潜力的挖掘下再度提升。首先从区域潜力看,通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改进栽培技术,北纬31°-35°地区(小麦面积约1.3亿亩)、北纬35°-38°地区(面积约7000万亩)和西北、华北缺水麦区平均亩产分别可提高30公斤、20公斤和10公斤;其次从品种潜力看,近年主产省推广的主导品种区试产量与省实际平均产量的差距达107-189公斤/亩,挖掘现有品种增产潜力尚有较大空间。预计未来5-10年内,我国将会育成一批高产、超高产与肥水高效、多抗结合的新品种,实现新一轮品种更替和产量、效率的综合提升;从技术潜力看,不仅现有的主导技术如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技术等将会持续发挥增产作用,不断解决现实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也可提升产量,根据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调查分析,仅仅通过全面实施规范化播种、严格抓好整地播种质量这一环节,全国农田平均产量就可再增加3%-7%。此外,新型耕作栽培技术,如机械化宽幅精播和窄行匀播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稻茬麦新型机械化耕播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将会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为小麦增产开阔空间。
政策建议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稻谷、小麦、玉米等重要粮食品种必须坚持基本自给,对稻谷、小麦等口粮作物要争取达到100%的自给率,对玉米则要保持在95%以上,即进口量不宜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重点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强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未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保护所面临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保有量不低于15.6亿亩;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改变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粗放浪费的利用方式,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水资源匮乏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已于2012年3月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要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硬件”和“软件”两手抓,硬件是指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我国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和农田的抗灾能力;软件是指要深化基层水管体制和农业水价的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二是大力提升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耕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主要依靠单产的提升,2012年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5%。未来我国粮食单产潜力的挖掘仍要依靠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持续提高。首先,要加快优良品种繁育和推广,充分发挥新品种增产潜力;其次,应集成推广优质高产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建立完善农业生产关键技术推广补贴机制,整合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技术力量,集成组装适合不同优势区域、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品种类型的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栽培及病虫害监测防治等技术,并加快推广应用;最后,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研发。有了“良种”和“良法”,能否顺利提升粮食单产还要看农田的基础地力。目前我国中低产田的比重较高,如何通过工程与技术的结合提升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的数量,是保障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第三大关键技术问题。
三是不断完善粮食补贴及价格政策。首先,从补贴政策来看,近年来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直补、农机补贴等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增产。今后要不断完善,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着力提高政策实施效益,实现补贴与规模经营挂钩,与优良品种推广挂钩,与商品粮挂钩。各项粮食补贴在保留已有补贴对象和水平的前提下,把增量资金向重点农产品(小麦、玉米、水稻)和新型主体(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倾斜,要借用这个政策杠杆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对粮食主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应根据主产县每年实际调出粮食数量,适度扩大转移支付规模,并不断增加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其次,从价格政策来看,现行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为代表的价格政策,虽然保证了粮价的逐年上升,避免了“谷贱伤农”,但也使得粮食市场的“政策性”特征突出,而“市场性”特征弱化,不仅压缩了粮食加工业的利润空间使其竞争力下降,也使得粮食进口的压力增大。今年在我国粮食“九连增”的背景下,稻谷、小麦、玉米进口数量还超过了1000万吨,其主要原因就是国际价格相对国内来讲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应尽快调整现行的价格政策,既要减少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又要防止价格的过度波动,例如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和国家托市收购的数量,建立健全中央及主产区、主销区的粮食价格监测和预警系统。
四是积极推进种植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和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新型化。为应对种粮劳动力高龄化及高成本化的制约因素,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积极推进机械化生产技术。目前我国小麦生产基本上可以达到100%的机械化水平,玉米约为70%,稻谷在60%左右。尤其是玉米机收水平仅为33%、稻谷机械化种植水平仅为20%,成为制约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短板”。应积极推进针对重点环节的关键技术和机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并进一步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二是要加强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化服务队、农民经纪人等不同主体参与到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来,设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建设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其在生产性服务设施、生产作业服务、种苗培育、粮食烘干及运输、储藏等方面的投入给予支持;三是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民种粮合作社、种粮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应加快对这三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认定,并加大扶持力度,从农业补贴、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完善政策措施,改善外部条件。未来中国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格局可能是:多数家庭种粮主要是满足自给,而商品粮的提供者最主要是具有优势的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自给性粮食需要的家庭,不以粮食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很可能成为这些家庭的生活方式。而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则要站在世界粮食科技的前沿,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确保粮食市场供应。
五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发挥好进出口调控机制作用。保证我国粮食基本自给,并不是要完全独立于国际市场。相反,我们要根据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充分发挥进出口对国内市场的调节作用。以小麦为例,虽然当前我国小麦能够满足自给,但随着人口和需求持续增加,加之生产也面临自然灾害和市场等多种风险,小麦供给能力还是比较脆弱,特别是优质麦供应缺乏,适当进口也是必要的。因此,要利用好国际市场资源,在国际粮价处于低位的时期,要适当多进口作为储备,并适时投放市场满足加工需求;在国际粮价处于高位且国内供给充足的时期,适当出口,提高农民种粮收益。但同时,也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止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负面影响。例如,2012年我国大米进口大幅增加并出现净进口,对国内市场和加工企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其直接原因在于进口大米价格低于国内大米价格。除正常贸易以外,一方面,中越边境小额贸易发达,通过这种贸易方式进口的大米关税减半征收,从而降低了大米价格;另一方面,大米走私情况也较为严重,实际进口量远不止海关统计量,且走私大米价格更为低廉。据农业部调研组2012年7-8月间对西南部的调查显示,当地市场上的越南大米若通过小额边贸价格不到1.8元/斤,而通过走私在1.2元/斤左右。目前,南方部分大米加工企业将进口的廉价低质大米(主要来自越南)掺入国产米,降低经营成本。因此,应加强对我国粮食进出口的监测和管理,适时启动贸易救济措施,严厉打击走私,规范市场秩序,为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节选自2012年度农业部软科学课题成果《我国粮食供需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作者:曹慧,张照新,翟雪玲,徐雪高,谭智心,林海,吕郢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