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o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练习不能局限于巩固知识、操作技能和对常规问题的解决,应有注重预感实验、尝试、归纳、猜想、类比等非形式推理的问题,有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或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有在求解时无现成步骤可循的非常规问题等。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习题作适当调整、组合、补充,组织行之有效的练习。下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及研究,浅谈对课堂练习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一、灵活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又可以反过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应努力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生动活泼”的数学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共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上应更加注重练习的应用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1、设计应用性练习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设计开放性练习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成功的机会,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3、设计实践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练习设计应体现实践性,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设计课堂练习
  
  “生成性”是对教育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它是对过去强调教育过程的预先设定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修正。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规定的轨道行进,总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再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教育上的机械主义绝对有害。只要教师把“教”看作既教书又育人,只要教师认识到学生成长的多方面生命需要及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和发展的可能性,就会重视、研究这一生成过程,使教育活动过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中,生成性策略主要是指:
  1、对比性练习。教学中有一些题目从字眼上看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而实质上有区别的内容,此时教师可以设计此种练习。
  2、发现式练习。如:在教9加几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组计算让学生去发现9的加法的规律。
  3、变式性练习。通过一些变式的练习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本质,使学生的思维在变通性上得到发展。
  4、反馈性练习。把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拿出来,让大家找一找,说一说错在哪里,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非常有效。
  
  三、设计有典型性和生活化的课堂练习
  
  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个的个体。教师要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所以,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充分顺应各类学生的数学现实,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层次性练习。练习的设计应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构建多层次的练习结构,设计适合各种水平线学生的练习。
  2、花样性练习。低段学生由于好动,如果一味的进行高密度的练习,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这时可设计一些小游戏、抢答等花样性的练习,虽然从时间上来说是低效的,但从学生的情感出发,这样的练习还是有效的,因为兴趣比知识更重要。
  3、一题多练的练习。如果呈现给学生很多练习,在学生情感上就会产生反感;如果给学生一道题,把几道题目溶于一题,学生练习的兴趣就会大不相同。
  
  四、开放性地进行课堂练习
  
  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文字题》时,我是这样设计习题的:请学生任意报出四个数字,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编文字题,看哪组编得最多(不考虑除尽除不尽)。一改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互相出题、解题。可谓条件、问题、方式全部开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化和个性化,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巩固。
  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首先,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错误,引导其反思,自我发现思维中存在的矛盾,自我纠错。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据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又由于所说的“自我否定”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因此,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我們不仅应当注意分析错误的原因,而且也应注意如何有效地去防止此类错误的再现。为此,我们可组织学生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思考和讨论,而这又不仅可以使得对于错误的纠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其次,练习题有了答案,问题本身得到了解决,但并不意味着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认识的开始,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思,反思活动进行得愈全面、愈深刻,就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反思,使知识系统化,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书越读越薄,概念越学越清,知识越来越精”的功效。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地、合理地采用相应的策略。总之,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普九”之后,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实验装备齐全这一有利条件,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特别是从事化学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特别是改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是条重要途径
期刊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科技发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趋势。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
期刊
专业技能课教学是工业学校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来重复教师所演示的动作和反复练习来实现的。根据教学目标,电工专业学生要掌握足够多的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实训教学来完成。近年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我在实习教学中应用先进教育思想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求教法,分阶段实施目标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激发兴趣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晨昏线和它在日照图上的应用两方面来叙述的。对于晨昏线的基础知识,重点从晨昏线的由来、判读、特点来分析;对于晨昏线在日照图上的应用,主要从它与节气、太阳直射点、地方时、昼夜长短的关系加以分析;最后以实例分析的形式展现了晨昏线在日照图上的应用。  【关键词】晨昏线 晨线 昏线 地方时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日照图    在地方时的运算中,日照图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而且在高考中所
期刊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多危机,如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频遭破坏等等,若让其无节制地发展下去,则足以毁灭整个人类。为此,为了使人类能从以上这些社会危机的困惑与痛苦中被“解救”出来,在对人类工业文明进程的深刻的历史反思后,人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并逐步达成了共识。可持续发展观实质上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及资源之间相互协调,是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的
期刊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绪言
期刊
传统历史教学大多采用苏联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测效果”。应该承认,这一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常规教学常用的一种模式。但是这一模式又有其自身的不足,即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独角戏”等弊端。要想改变这些弊端,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历史教学应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在十几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结构化学习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把握本学期、本年度、整个初中的知识框架结构,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接受知识。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结构化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是成功的。    一、结构化学习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从现在的教学目标来看  现在的教学体制对
期刊
【摘要】在施教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过程中,地理教师要由知识传授的权威转变成平等探研中的首席,由“讲师”转变为导师,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变为多样,由专业型教师转变为复合型教师。运用多种技能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地理新课程 教师角色的转变 多种技能施教    高中课改的关键在教师。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就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了解、研究,明白其要求,转变其角色,树立新的教学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