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工具学科,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们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文字创作的,这就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地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的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唯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让学生真切感受自然的形象美。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形象美
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在教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做过一次训练,要学生根据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篇读后感。学生的感受不尽相同,有的对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大为赞赏,有的对廉颇的负荆请罪备加推崇,有的对缪贤的荐才之举情有独钟,有的对秦王的外强中干不无微词……这就充分说明了欣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美是仁者见仁的活动。
三、激发学生创造生活美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学生创造生活美主要体现在写作上。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有的觉得生活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写作起来文思泉涌,或扬清,或激浊,挥洒自如;有的觉得生活平淡无奇、索然寡味,有的甚至感到生活时时是黑暗、处处是丑恶,要他们作起文来,艰难、那痛苦就不言而喻了。我认为写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生心中有无对生活美的发现、是否有表现美的欲望。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没发现美在哪里的人,能在他的作品里描写出生活的美来;同样,一个对生活无动于衷的人,也断不能在作品里抒写出让读者激动不已的情感来。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淋漓尽致地创造生活美,关键要学生有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旁观者,即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审视生活、领悟生活。它要求首先能识别哪是真善美、哪是假丑恶,然后按美好的愿望去褒扬前者、鞭挞后者。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善思索的阶段,对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因为受到自身阅历、学识水平、思维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得出的结论有时往往有偏激或偏颇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此时如能用科学方法加以引导,无疑像在学生跋涉生活的途中竖起一座座路标。其具体方法可以是先介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然后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实践和运用,如口头作文法、命题讨论法、一题多做法。要让学生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生活哲理,懂得生活是复杂的,原本就是真善美、假丑恶的交织与较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崇尚真善美,鄙视假丑恶,并把它形诸笔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不就成为了生活美的创造者吗?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就要不断完善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让学生通过感受美、欣赏美,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念,从而使庸俗自私低级趣味退避三舍。在此基础上,再创造美,学生就成了美的播种者、美的耕耘者。美无处不在,把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中、融进生活中,能提高学生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孩子们树立“求真”、“崇善”、“爱美”的信念,成为一代有灵魂、有理想、有情趣的新人,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给教师的建议》。
[2]《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3]《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4]《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文字创作的,这就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地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的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唯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让学生真切感受自然的形象美。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形象美
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在教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做过一次训练,要学生根据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篇读后感。学生的感受不尽相同,有的对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大为赞赏,有的对廉颇的负荆请罪备加推崇,有的对缪贤的荐才之举情有独钟,有的对秦王的外强中干不无微词……这就充分说明了欣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美是仁者见仁的活动。
三、激发学生创造生活美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学生创造生活美主要体现在写作上。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有的觉得生活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写作起来文思泉涌,或扬清,或激浊,挥洒自如;有的觉得生活平淡无奇、索然寡味,有的甚至感到生活时时是黑暗、处处是丑恶,要他们作起文来,艰难、那痛苦就不言而喻了。我认为写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生心中有无对生活美的发现、是否有表现美的欲望。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没发现美在哪里的人,能在他的作品里描写出生活的美来;同样,一个对生活无动于衷的人,也断不能在作品里抒写出让读者激动不已的情感来。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淋漓尽致地创造生活美,关键要学生有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旁观者,即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审视生活、领悟生活。它要求首先能识别哪是真善美、哪是假丑恶,然后按美好的愿望去褒扬前者、鞭挞后者。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善思索的阶段,对生活开始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因为受到自身阅历、学识水平、思维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得出的结论有时往往有偏激或偏颇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此时如能用科学方法加以引导,无疑像在学生跋涉生活的途中竖起一座座路标。其具体方法可以是先介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然后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实践和运用,如口头作文法、命题讨论法、一题多做法。要让学生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生活哲理,懂得生活是复杂的,原本就是真善美、假丑恶的交织与较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崇尚真善美,鄙视假丑恶,并把它形诸笔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不就成为了生活美的创造者吗?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就要不断完善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让学生通过感受美、欣赏美,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念,从而使庸俗自私低级趣味退避三舍。在此基础上,再创造美,学生就成了美的播种者、美的耕耘者。美无处不在,把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中、融进生活中,能提高学生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孩子们树立“求真”、“崇善”、“爱美”的信念,成为一代有灵魂、有理想、有情趣的新人,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给教师的建议》。
[2]《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3]《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4]《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