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1982年到1986年在《奔流》当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编辑,那个时候的编辑,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认真,所以辛苦。总是能见到老编辑晚上八九点钟还在办公室烟雾腾腾地改稿子。有些稿子真的是被红笔弄花成一片。而编辑送审的稿子,也是要先前动过的,起码错字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都要红笔动过。若是稿子递上去没怎么动,被审看时发现再用红笔勾出来,然后退给你,那可真是汗颜不堪。
当时《奔流》编辑部是每稿必复,因为大部分都是手抄稿。人家投过来不容易,你要是不能用又不退回去,就苦了下面的作者。那些稿件,有些中间夹杂着各种味道,包括烟味和霉味,有些还有烟灰、烛泪、头发和饭菜渣滓,可以想象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作的。
那些稿件,有从商店里买的格子纸抄写的,有的则用的是横格纸,有的用的是白纸或草纸,还有的是把烟盒子拆了写在背面,一沓子寄过来。见出各自的经济条件的不同。
但是你万不可轻视用横格纸白纸草纸烟盒纸写来的稿子,因为那也是费了心血的,而且有的写得还是不错的或有基础的。越是这样的稿子,越要认真对待,不好用就好好回信,给以说明给以鼓励。
尽管那个时候,有现成打印好的退稿笺,一般也会在笺下面的空白处写上几句话,让人家感觉出一种温暖。有时候我会将退稿笺反过来或专门用另外的纸回一封信,逐条写上对稿子的意见和建议。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也是从投稿者过来的,知道见到退稿笺时什么感觉。我曾长久地深深地感谢着《飞天》杂志的编辑张书绅,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能够收到他热情洋溢的回信和鼓励,而且不少同学都有接到他的手写回信而深受鼓舞。对于那种装着一张打印退稿笺的退稿,往往一时无语,并且对自己的文学能力产生怀疑。
好在我的编辑同行都是很好的编辑,他们的认真给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稿件退回去作者对回复不满意,还会加上他自己的意见再給你寄回来。这个时候你要回过头再去认真地看,而且要更加诚恳地提出意见或建议。在编辑部,什么样的作者都见识过,有些作者直接来访,坐在那里与你争论不休,不同意你的意见。这个时候几个编辑便热情地一同帮他会诊,耐心地让他心服口服地回去。还有的作者会用唾沫把稿纸中间粘住,你只要有一页没翻到,退回去他就知道你没有认真看,他就会就有意见或对编辑部有了看法。那个时候,一个编辑的责任心真的同一个省级文学杂志社的名誉紧密相连着。
前些年我到外省去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有个作者走上前来跟我见面、合影,并且拉我到他家去,我看到我的四封关于他的作品的回信,人家给装在了一个镜框里。20多年过去了,我看看自己当年的回信,语气也怪诚恳,可我自己早已忘记了,但是一个作者却记住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编辑对一个作者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那个时候一切都是刚刚复兴、欣欣向荣,几乎人人都订有几份文学刊物,一本刊物一两毛钱,一年下来也就几块钱。《奔流》的发行量也是不小的。后来因为增加厚度和印刷成本几次涨价,编辑部开会时总是争论不休,怕影响读者订阅。
业余创作的热情十分旺盛,编辑部每天都能收到成麻袋的稿子。有专人分拣登记,然后分发给编辑。编辑都以郑州为坐标,分成东西南北片。我和另一个编辑负责南片。也就是说,从郑州直到广州、云南的稿子,都是我们负责。别说那么多外省的,就是本省南片的投稿也是不少的。可以想见每天的看稿量有多大。
每天编务都会将一大摞稿子放在你的桌子上,先是放在桌头,桌头放不下了就会挤到桌子中间来,这样也就检验出你的工作态度了,你一上班必然要认真地坐在那里,一坐就是半天不动,看着那一摞子稿子慢慢消减下去,下班回去时心里才会安生一点。当然,有时回去时还会带上几篇拿不准的稿子,以便躺在枕头上再读一遍,睡前过过电影,想想是送审还是退稿。送审时推荐语怎么写,若退稿呢,退稿笺如何才能有说服力。
由于每一个编辑都有送审稿,到二审三审那里就会有不少的稿子,而刊用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也不能什么稿子都送审,给上边造成工作压力。这样也就明白,编辑部每一个人都像机器传送带上的工人,谁也不轻松。如果你送审的稿件通过了被批复回来,要求认真编发,那么,你就得更加认真起来,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过眼过心,不停地翻字典、词典,有时为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段历史,还要去资料室、图书馆,以核实对错。那个时候没有网络这么方便,只有靠认真靠辛苦。否则闹出笑话还是自己难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袋子一袋子的稿件不停地来,不停地回,一本本刊物不停地出。每每看到新出来的《奔流》杂志,里面有你编辑的稿件,心里就有了一种欣慰,感到这一个月你没有白干。
那时候会经常出去找作者,主要是一些有些名气的作者。要找到他们的单位,单位找不到,还要问清地址,一一上门拜访。出去是高兴的,但是带不回来几篇稿件,尤其是回来后长时间收不到他们的稿子,心里就不是个滋味。还有就是你走后,你桌子上的来稿会不断积累,等着你回来消化,那又是一阵加班加点地辛劳了。当时出差坐火车一般都是硬座,更多的是站票。因为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跑,路途相连着,你不可能临时能买到票,上车后你才会知道人有多少。有时晚上一上车才知道,人多得厕所里挤的都是,人挨人蹲都蹲不下。那个疲劳。到了地方,还会马不停蹄,赶着去完任务。
离开《奔流》之后我去了《文艺百家报》,是文联的机关报,后来又主持《散文选刊》。但这么多年来,我对《奔流》的感情一直都在,一晃眼,《奔流》创刊六十年了,听了心里还是很激动,因为想到了那个岁月,想到了那些为我们的文学事业兢兢业业、辛勤耕耘的老编辑、老同事、老领导,他们有的已经过世,有的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我怀念他们,想念他们,对他们始终怀有着深深的敬意。《奔流》让写一个祝词,我就想到:六十年文学传承,六十年精神相递,六十年奔流不息!
当时《奔流》编辑部是每稿必复,因为大部分都是手抄稿。人家投过来不容易,你要是不能用又不退回去,就苦了下面的作者。那些稿件,有些中间夹杂着各种味道,包括烟味和霉味,有些还有烟灰、烛泪、头发和饭菜渣滓,可以想象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作的。
那些稿件,有从商店里买的格子纸抄写的,有的则用的是横格纸,有的用的是白纸或草纸,还有的是把烟盒子拆了写在背面,一沓子寄过来。见出各自的经济条件的不同。
但是你万不可轻视用横格纸白纸草纸烟盒纸写来的稿子,因为那也是费了心血的,而且有的写得还是不错的或有基础的。越是这样的稿子,越要认真对待,不好用就好好回信,给以说明给以鼓励。
尽管那个时候,有现成打印好的退稿笺,一般也会在笺下面的空白处写上几句话,让人家感觉出一种温暖。有时候我会将退稿笺反过来或专门用另外的纸回一封信,逐条写上对稿子的意见和建议。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也是从投稿者过来的,知道见到退稿笺时什么感觉。我曾长久地深深地感谢着《飞天》杂志的编辑张书绅,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能够收到他热情洋溢的回信和鼓励,而且不少同学都有接到他的手写回信而深受鼓舞。对于那种装着一张打印退稿笺的退稿,往往一时无语,并且对自己的文学能力产生怀疑。
好在我的编辑同行都是很好的编辑,他们的认真给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稿件退回去作者对回复不满意,还会加上他自己的意见再給你寄回来。这个时候你要回过头再去认真地看,而且要更加诚恳地提出意见或建议。在编辑部,什么样的作者都见识过,有些作者直接来访,坐在那里与你争论不休,不同意你的意见。这个时候几个编辑便热情地一同帮他会诊,耐心地让他心服口服地回去。还有的作者会用唾沫把稿纸中间粘住,你只要有一页没翻到,退回去他就知道你没有认真看,他就会就有意见或对编辑部有了看法。那个时候,一个编辑的责任心真的同一个省级文学杂志社的名誉紧密相连着。
前些年我到外省去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有个作者走上前来跟我见面、合影,并且拉我到他家去,我看到我的四封关于他的作品的回信,人家给装在了一个镜框里。20多年过去了,我看看自己当年的回信,语气也怪诚恳,可我自己早已忘记了,但是一个作者却记住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编辑对一个作者的成长有多么重要。
那个时候一切都是刚刚复兴、欣欣向荣,几乎人人都订有几份文学刊物,一本刊物一两毛钱,一年下来也就几块钱。《奔流》的发行量也是不小的。后来因为增加厚度和印刷成本几次涨价,编辑部开会时总是争论不休,怕影响读者订阅。
业余创作的热情十分旺盛,编辑部每天都能收到成麻袋的稿子。有专人分拣登记,然后分发给编辑。编辑都以郑州为坐标,分成东西南北片。我和另一个编辑负责南片。也就是说,从郑州直到广州、云南的稿子,都是我们负责。别说那么多外省的,就是本省南片的投稿也是不少的。可以想见每天的看稿量有多大。
每天编务都会将一大摞稿子放在你的桌子上,先是放在桌头,桌头放不下了就会挤到桌子中间来,这样也就检验出你的工作态度了,你一上班必然要认真地坐在那里,一坐就是半天不动,看着那一摞子稿子慢慢消减下去,下班回去时心里才会安生一点。当然,有时回去时还会带上几篇拿不准的稿子,以便躺在枕头上再读一遍,睡前过过电影,想想是送审还是退稿。送审时推荐语怎么写,若退稿呢,退稿笺如何才能有说服力。
由于每一个编辑都有送审稿,到二审三审那里就会有不少的稿子,而刊用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也不能什么稿子都送审,给上边造成工作压力。这样也就明白,编辑部每一个人都像机器传送带上的工人,谁也不轻松。如果你送审的稿件通过了被批复回来,要求认真编发,那么,你就得更加认真起来,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过眼过心,不停地翻字典、词典,有时为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段历史,还要去资料室、图书馆,以核实对错。那个时候没有网络这么方便,只有靠认真靠辛苦。否则闹出笑话还是自己难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袋子一袋子的稿件不停地来,不停地回,一本本刊物不停地出。每每看到新出来的《奔流》杂志,里面有你编辑的稿件,心里就有了一种欣慰,感到这一个月你没有白干。
那时候会经常出去找作者,主要是一些有些名气的作者。要找到他们的单位,单位找不到,还要问清地址,一一上门拜访。出去是高兴的,但是带不回来几篇稿件,尤其是回来后长时间收不到他们的稿子,心里就不是个滋味。还有就是你走后,你桌子上的来稿会不断积累,等着你回来消化,那又是一阵加班加点地辛劳了。当时出差坐火车一般都是硬座,更多的是站票。因为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跑,路途相连着,你不可能临时能买到票,上车后你才会知道人有多少。有时晚上一上车才知道,人多得厕所里挤的都是,人挨人蹲都蹲不下。那个疲劳。到了地方,还会马不停蹄,赶着去完任务。
离开《奔流》之后我去了《文艺百家报》,是文联的机关报,后来又主持《散文选刊》。但这么多年来,我对《奔流》的感情一直都在,一晃眼,《奔流》创刊六十年了,听了心里还是很激动,因为想到了那个岁月,想到了那些为我们的文学事业兢兢业业、辛勤耕耘的老编辑、老同事、老领导,他们有的已经过世,有的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我怀念他们,想念他们,对他们始终怀有着深深的敬意。《奔流》让写一个祝词,我就想到:六十年文学传承,六十年精神相递,六十年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