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不少家长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书籍,而阅读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能力乃至一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影响。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如何把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大量化阅读而形成习惯呢?因此,本文主要对阅读教学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的方法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课内外延伸; 方法
孩子们一日有三餐,吃不饱还可以加块面包或者一包牛奶,真是丰富精美,多样可口,个个长得水灵灵的,有哪位家长注意过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呢?小学生处于既长身体,又长心智的年龄段:精神需求一直是孩子们匮乏的,从而出现了以各种搞怪来博取眼球,甚至为了让父母师长多注意自己,不惜干各种违纪违规的事。那么如何给孩子们一份精神营养餐呢?答案唯一:读书。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说明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一个人的自我完善离不开书籍;甚至一个民族的振兴,同样离不开书籍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因此“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里的一个重要生活。”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所说的话。沉浸在书的世界,知识的海洋,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自身所向往的,也是希望引领学生追求的境界。那么,如何把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大量化阅读而形成习惯呢?
首先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唐代大诗人杜甫也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人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及写作能力;所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课内外阅读中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其次是帮助孩子正确选择读物。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灵魂高尚的人谈话。”是的,真正的好书是作者用心去写的,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灵魂都融入其中.而真正的读书,就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灵魂对话.读书的过程也是思想激烈碰撞的过程,你领悟了书中的精华,就像得到高人指点一样,醍醐灌顶.说明正确选择书籍的重要性,同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原则,才能激发兴趣。幼儿可先从图片阅读开始,任何一幅图画上的花鸟虫鱼、山石小草,树木房屋等都是阅读内容,阅读它们的形态,颜色,动作,还可以想象它们之间的故事。一二年级就可以开始读纯文字类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智慧故事,读这些书可以明事理,知善恶,辨真伪,比老师、家长苍白的说教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三四年级选择读趣味性更强的读物,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诱惑,特贪玩,静不下心来读书。如《海底两万里》吸引孩子探索未知领域;《鲁滨逊漂流记》可培养孩子生存技能。五六年级一定要引导孩子读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因为它们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是民族文化精华的沉淀,具有典范性和永恒意义。何况读名著,也是经历了跟古代哲人、思想家倾心交谈的。
三是创设阅读环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校要创建“书香校园”,家长也要创建“书香之家”。我认为,爱孩子,就要看你有没有为孩子辟一角阅读之所,创造阅读“书屋”:可以是一张书桌,堆积各色书籍,只要能随时随手抽一本阅读;可以是一排简易书架,架子上放着各类书籍,只要想读书时,有空闲时,随时随刻可以拿来书阅读;有条件的辟一书室,当然更好。学校呢,首先得做好宣传,标语、横幅宣传课外阅读,把“读”这个概念灌输入学生的脑海;其次是每一个楼层,辟一处“读书角”,划规给班级管理,让休闲的同学随时随地阅读;三是圈一处宣传栏,把学生的阅读心得展示出来,既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忌“动口不动手”,让孩子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同时要家校结合,督促孩子们阅读,持之以恒,忌“三天打鱼,十天晒网”。
四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应当课堂内外结合,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近几年悄然兴起的群文阅读是课内外结合阅读教学的典范,要常态化。如小學五年级有一组《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上一条》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文,通过生活小事获得一些道理。我就选择课外读物贾平凹的《丑石》、高安侠的《草原野花》、《台风和树》冯骥才的《挑山工》让学生阅读,比较,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来悟道,懂得品味生活这本书;而且在阅读中学会基本的默读,略读,浏览,边读边思,作批注等阅读了法。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再推荐几篇课外阅读,把所得告诉老师,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纸上画什么画,上什么色取决于画画的人。在这张纸上,同时显示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关爱。孩子们也别忘了:教你阅读是最好的爱。
参考文献
[1]王爱婷.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13期
[2]张碧爱.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新课程(上),2017年04期
[3]王伟.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中华少年,2017年0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课内外延伸; 方法
孩子们一日有三餐,吃不饱还可以加块面包或者一包牛奶,真是丰富精美,多样可口,个个长得水灵灵的,有哪位家长注意过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呢?小学生处于既长身体,又长心智的年龄段:精神需求一直是孩子们匮乏的,从而出现了以各种搞怪来博取眼球,甚至为了让父母师长多注意自己,不惜干各种违纪违规的事。那么如何给孩子们一份精神营养餐呢?答案唯一:读书。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说明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一个人的自我完善离不开书籍;甚至一个民族的振兴,同样离不开书籍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因此“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里的一个重要生活。”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所说的话。沉浸在书的世界,知识的海洋,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自身所向往的,也是希望引领学生追求的境界。那么,如何把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大量化阅读而形成习惯呢?
首先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唐代大诗人杜甫也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人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及写作能力;所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课内外阅读中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其次是帮助孩子正确选择读物。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灵魂高尚的人谈话。”是的,真正的好书是作者用心去写的,他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灵魂都融入其中.而真正的读书,就是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灵魂对话.读书的过程也是思想激烈碰撞的过程,你领悟了书中的精华,就像得到高人指点一样,醍醐灌顶.说明正确选择书籍的重要性,同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原则,才能激发兴趣。幼儿可先从图片阅读开始,任何一幅图画上的花鸟虫鱼、山石小草,树木房屋等都是阅读内容,阅读它们的形态,颜色,动作,还可以想象它们之间的故事。一二年级就可以开始读纯文字类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智慧故事,读这些书可以明事理,知善恶,辨真伪,比老师、家长苍白的说教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三四年级选择读趣味性更强的读物,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诱惑,特贪玩,静不下心来读书。如《海底两万里》吸引孩子探索未知领域;《鲁滨逊漂流记》可培养孩子生存技能。五六年级一定要引导孩子读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因为它们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是民族文化精华的沉淀,具有典范性和永恒意义。何况读名著,也是经历了跟古代哲人、思想家倾心交谈的。
三是创设阅读环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校要创建“书香校园”,家长也要创建“书香之家”。我认为,爱孩子,就要看你有没有为孩子辟一角阅读之所,创造阅读“书屋”:可以是一张书桌,堆积各色书籍,只要能随时随手抽一本阅读;可以是一排简易书架,架子上放着各类书籍,只要想读书时,有空闲时,随时随刻可以拿来书阅读;有条件的辟一书室,当然更好。学校呢,首先得做好宣传,标语、横幅宣传课外阅读,把“读”这个概念灌输入学生的脑海;其次是每一个楼层,辟一处“读书角”,划规给班级管理,让休闲的同学随时随地阅读;三是圈一处宣传栏,把学生的阅读心得展示出来,既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切忌“动口不动手”,让孩子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同时要家校结合,督促孩子们阅读,持之以恒,忌“三天打鱼,十天晒网”。
四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应当课堂内外结合,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近几年悄然兴起的群文阅读是课内外结合阅读教学的典范,要常态化。如小學五年级有一组《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上一条》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文,通过生活小事获得一些道理。我就选择课外读物贾平凹的《丑石》、高安侠的《草原野花》、《台风和树》冯骥才的《挑山工》让学生阅读,比较,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来悟道,懂得品味生活这本书;而且在阅读中学会基本的默读,略读,浏览,边读边思,作批注等阅读了法。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再推荐几篇课外阅读,把所得告诉老师,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纸上画什么画,上什么色取决于画画的人。在这张纸上,同时显示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关爱。孩子们也别忘了:教你阅读是最好的爱。
参考文献
[1]王爱婷.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13期
[2]张碧爱.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新课程(上),2017年04期
[3]王伟.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中华少年,2017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