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阅读《城记》这本书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各个不同时代背景下北京城的发展与变化。着重分析了在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大拆大建中,作为历史文化古都的北京所受到种种令人痛惜的破坏,探析了当前各种对北京城的保护意见。批判了那种目光短浅的对北京城破坏性的拆建行为。
关键词:拆;保护;北京;《城记》
读完《城记》,总觉得如梗在喉,似乎有好多话要说,却又不知说些什么、从何说起。感叹着急剧变化的北京百年,感叹那充满疯狂躁动的年代,感叹让人爱也不能恨也不能的今日之现状,更感叹梁思成先生当年的远见卓识、书生意气!百年,对于文明沉积深厚的历史名城只是沧桑变幻的一瞬间,但这一瞬间所爆发出的力量,至今仍使这座城市保持着历史的惯性,塑造着她的今天、影响着她的未来、决定着住在里面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在这百年沧桑的城市里,房子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我们从中得到了些什么?我们从中又失去了些什么?
一、历史的狂潮
美国著名建筑学家培根赞叹道:“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它的设计是如此杰出,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最丰富的思想宝库。”丹麦著名学者罗斯穆森坦言:“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登景山俯瞰,人们可以清晰的看见充满韵律的四合院民居,这些已存在700多年的居住院落青磚灰瓦、绿枝出墙,连成层层叠叠的绿海,城市中央,一条南北7.8公里长的中轴线,纵贯正阳门、天安门、紫禁城、鼓楼、钟楼等大型建筑,以金、红二色为主调,与四合院灰与绿营造的安谧,构成强烈的视觉反差,给予人极具震撼的审美感受。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梦幻之城,在近现代历史的狂潮里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当人们欣喜于现代都市的繁华、当人们被政治运动冲昏了头脑、当城市成为个人政治前途的资本……北京,这个雍容典雅的东方贵妇流泪了。
1915年6月15日朱启钤先生(当时的内务部长)拆掉前门翁城第一砖,伴随着他那有纪念意义的小银锹落下,北京城掀开了拆的序幕。到1922年,东、西、北三面城墙已经被拆除。听说那个年代都管这叫“革命”。
解放后,北京这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曾在一段时期内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一些人认为,这些旧时代的陈迹,是落后生产力条件下形成的,它们并不是民族文化的精华。还有一些人不满地说:投入这么大的力量保护这些古物有多少意义?难道要让死人压死活人吗?北京内外城城墙、名人故居、老四合院等等被破坏的不计其数,至今仍令所有中国人扼腕痛惜。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外城城墙被陆续拆除建成宽阔的环路,那时,在“大跃进”潮流中,许多市民被发动起来义务拆除城墙,取砖取土以作建筑材料,这被称为“废物利用”。此举遭到学术界的激烈反对。反对派的代表人物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1957年梁思成先生曾发出这样一声呼喊:“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而在这之前,梁思成先生写文章呼吁保留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开辟为环城立体公园。但是,他遭到了强大的反对,他的对立面提出:砖土堆成的城墙不能与颐和园等同日而语,它是文物吗?
时至今日,历史悠久的中国城市,只有西安、平遥等少数几个留下了完整的古城墙,它们均被视为无价的遗产得到全社会的保护,平遥古城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中国其它城市的城墙,多与北京内、外城城墙一样,未摆脱因建设而被拆毁的命运。今天,惨痛的历史教训不知道是否真正的为人们所记取。
二、何去何从的北京
现代化、大规模城市化对古老都市的破坏似乎成了全世界谁也无法躲避的宿命。尽管无论学者、政客还是老百姓都热衷于关心它研究它,但它仍是一道“难解的方程”。怎样去解呢?或许我们能从下面的讨论中找到一点点问题的答案。
(一)保存传统的“气质氛围”
传统的“气质氛围”,并不是一种肤浅的怀旧情怀,更不是一个坡顶,一只翘角,平屋顶外沿上的青瓦挑檐所能够展现的。因为,老房子老区的可爱,绝不仅只在建筑外壳,那是空洞的;使老区可爱可恋的是里头的人,在岁月的沉淀、文化的酝酿之后所自然散发的一种氛围,去掉这种内在的氛围,老房子不过是个空荡的没有灵魂的博物馆罢了。那么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是不仅保存老房子,原住民也设法让他留下,最土的东西,最现代手段地操作出去,而决不抽掉内涵。
在当代条件下延续地方人文特征的真正前途是:根据城市自身的历史资源和由此生长出来的发展战略,确定具有延续性的城市构架,合理利用资源,同时立足于当代生活的功能,用当代的技术和材料,创造真实的、当代的、具有地方特性的建筑类型和风格——就像各地的古人们在他们的“当代”那样。当然这需要时间,需要甘为铺路石的勇气,需要全社会从基础教育、意识提升到具体技巧等的持续努力。
(二)以人为核心的科学规划
建筑风格或城市风貌都是人的生活态度与美学素养的自然流露。在规划城市时,究竟“人”是不是主体?是建筑适应人,还是人去适应建筑?是城市规定了人的生活方式,还是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城市的风貌?
北京的城市建设如果真正以市民为主导者、以在里头生活的人为主体思考,那么城市风貌自然而然会“像北京”;不以人为核心,结果就是失去了有个性的城市,而换得了千篇一律、没有现代精神的所谓现代城市。现代的城市不是不能建,也并不是不好,但关键看怎样去建,怎样科学的去建,这真的是一门很大很大的学问。
50年前梁思成先生就提出在旧城外面建一个现代行政中心区,把长安街两边的新建筑都拿到那儿去建,从整体上保护古城。梁思成先生为此呕心沥血呼吁了几十载,但方案没有被采纳,因而北京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机遇。政府放弃了梁思成等学者提出的新旧分开建设的发展模式,而是简单地以改造古城为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拆除城墙修建环路,使城市的发展失去了控制与连续性,这是错误的。如果城墙还在,或许北京就不会像今天这样。
(三)逝者如斯夫
二十年来,基本上每个中国城市人都经历了记忆丧失的惶惑,突然之间,像红棋啪嗒一下吃掉黑棋,古老中国赖以生存的硬件环境被一个似乎有点临时的世界所置换。由于生长根基无迹可寻,我们的前半生恍若隔世,感到了太多的伤楚与遗憾。我们今日的北京城真的美丽了、漂亮了、现代了,但却没有魅力了!不知道这一切是特定年代里面传统文化的流失造成,还是应归咎于外来文化的涌入。现代化的高楼一座座起来,故都的老房子一间间拆掉。“拆”不是就一定不好,“拆”或许也是一种新陈代谢,也是一种发展,但“拆”也让我们的城市丢掉了“记忆”。读《城记》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按耐不住有一种悲凉、无奈的感觉,常常想起郁达夫先生写的《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北京古城是中华民族恢宏历史画卷的忠实载体,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占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它曾属于我们的祖先,并将属于我们的后代。从任何意义上说它都不是由我们任意处置的财产,我们不过是后代的托管人而已。担负历史重任,抢救、保护好这一辉煌的民族遗产,正是我们这代人无法推卸的使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飘逝的老房子已经依依不舍的离我们远去,只是在我们童年的梦里面留下了只言片语。看着越来越像纽约或曼哈顿.....的北京,心在痛,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大声疾呼:在“拆”与“保”之间定要三思!
三、结语
最后,用一首古词悼念那些已拆或将拆的,带着绵绵记忆的故居:不是恋风尘,似被前缘误!花开花落总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需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参考文献:
[1]王军著.城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王军.北京挽留3000多年建城史.新华每日电讯,2002.5.18.
[3]王军.老房子就这样离我们而去.新华每日电讯,2002.3.24.
作者简介:徐鑫,中铁建设集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建筑室主任;李海燕,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高级建筑师。
关键词:拆;保护;北京;《城记》
读完《城记》,总觉得如梗在喉,似乎有好多话要说,却又不知说些什么、从何说起。感叹着急剧变化的北京百年,感叹那充满疯狂躁动的年代,感叹让人爱也不能恨也不能的今日之现状,更感叹梁思成先生当年的远见卓识、书生意气!百年,对于文明沉积深厚的历史名城只是沧桑变幻的一瞬间,但这一瞬间所爆发出的力量,至今仍使这座城市保持着历史的惯性,塑造着她的今天、影响着她的未来、决定着住在里面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在这百年沧桑的城市里,房子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我们从中得到了些什么?我们从中又失去了些什么?
一、历史的狂潮
美国著名建筑学家培根赞叹道:“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它的设计是如此杰出,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最丰富的思想宝库。”丹麦著名学者罗斯穆森坦言:“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登景山俯瞰,人们可以清晰的看见充满韵律的四合院民居,这些已存在700多年的居住院落青磚灰瓦、绿枝出墙,连成层层叠叠的绿海,城市中央,一条南北7.8公里长的中轴线,纵贯正阳门、天安门、紫禁城、鼓楼、钟楼等大型建筑,以金、红二色为主调,与四合院灰与绿营造的安谧,构成强烈的视觉反差,给予人极具震撼的审美感受。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梦幻之城,在近现代历史的狂潮里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当人们欣喜于现代都市的繁华、当人们被政治运动冲昏了头脑、当城市成为个人政治前途的资本……北京,这个雍容典雅的东方贵妇流泪了。
1915年6月15日朱启钤先生(当时的内务部长)拆掉前门翁城第一砖,伴随着他那有纪念意义的小银锹落下,北京城掀开了拆的序幕。到1922年,东、西、北三面城墙已经被拆除。听说那个年代都管这叫“革命”。
解放后,北京这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曾在一段时期内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一些人认为,这些旧时代的陈迹,是落后生产力条件下形成的,它们并不是民族文化的精华。还有一些人不满地说:投入这么大的力量保护这些古物有多少意义?难道要让死人压死活人吗?北京内外城城墙、名人故居、老四合院等等被破坏的不计其数,至今仍令所有中国人扼腕痛惜。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外城城墙被陆续拆除建成宽阔的环路,那时,在“大跃进”潮流中,许多市民被发动起来义务拆除城墙,取砖取土以作建筑材料,这被称为“废物利用”。此举遭到学术界的激烈反对。反对派的代表人物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1957年梁思成先生曾发出这样一声呼喊:“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而在这之前,梁思成先生写文章呼吁保留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开辟为环城立体公园。但是,他遭到了强大的反对,他的对立面提出:砖土堆成的城墙不能与颐和园等同日而语,它是文物吗?
时至今日,历史悠久的中国城市,只有西安、平遥等少数几个留下了完整的古城墙,它们均被视为无价的遗产得到全社会的保护,平遥古城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中国其它城市的城墙,多与北京内、外城城墙一样,未摆脱因建设而被拆毁的命运。今天,惨痛的历史教训不知道是否真正的为人们所记取。
二、何去何从的北京
现代化、大规模城市化对古老都市的破坏似乎成了全世界谁也无法躲避的宿命。尽管无论学者、政客还是老百姓都热衷于关心它研究它,但它仍是一道“难解的方程”。怎样去解呢?或许我们能从下面的讨论中找到一点点问题的答案。
(一)保存传统的“气质氛围”
传统的“气质氛围”,并不是一种肤浅的怀旧情怀,更不是一个坡顶,一只翘角,平屋顶外沿上的青瓦挑檐所能够展现的。因为,老房子老区的可爱,绝不仅只在建筑外壳,那是空洞的;使老区可爱可恋的是里头的人,在岁月的沉淀、文化的酝酿之后所自然散发的一种氛围,去掉这种内在的氛围,老房子不过是个空荡的没有灵魂的博物馆罢了。那么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是不仅保存老房子,原住民也设法让他留下,最土的东西,最现代手段地操作出去,而决不抽掉内涵。
在当代条件下延续地方人文特征的真正前途是:根据城市自身的历史资源和由此生长出来的发展战略,确定具有延续性的城市构架,合理利用资源,同时立足于当代生活的功能,用当代的技术和材料,创造真实的、当代的、具有地方特性的建筑类型和风格——就像各地的古人们在他们的“当代”那样。当然这需要时间,需要甘为铺路石的勇气,需要全社会从基础教育、意识提升到具体技巧等的持续努力。
(二)以人为核心的科学规划
建筑风格或城市风貌都是人的生活态度与美学素养的自然流露。在规划城市时,究竟“人”是不是主体?是建筑适应人,还是人去适应建筑?是城市规定了人的生活方式,还是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城市的风貌?
北京的城市建设如果真正以市民为主导者、以在里头生活的人为主体思考,那么城市风貌自然而然会“像北京”;不以人为核心,结果就是失去了有个性的城市,而换得了千篇一律、没有现代精神的所谓现代城市。现代的城市不是不能建,也并不是不好,但关键看怎样去建,怎样科学的去建,这真的是一门很大很大的学问。
50年前梁思成先生就提出在旧城外面建一个现代行政中心区,把长安街两边的新建筑都拿到那儿去建,从整体上保护古城。梁思成先生为此呕心沥血呼吁了几十载,但方案没有被采纳,因而北京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机遇。政府放弃了梁思成等学者提出的新旧分开建设的发展模式,而是简单地以改造古城为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拆除城墙修建环路,使城市的发展失去了控制与连续性,这是错误的。如果城墙还在,或许北京就不会像今天这样。
(三)逝者如斯夫
二十年来,基本上每个中国城市人都经历了记忆丧失的惶惑,突然之间,像红棋啪嗒一下吃掉黑棋,古老中国赖以生存的硬件环境被一个似乎有点临时的世界所置换。由于生长根基无迹可寻,我们的前半生恍若隔世,感到了太多的伤楚与遗憾。我们今日的北京城真的美丽了、漂亮了、现代了,但却没有魅力了!不知道这一切是特定年代里面传统文化的流失造成,还是应归咎于外来文化的涌入。现代化的高楼一座座起来,故都的老房子一间间拆掉。“拆”不是就一定不好,“拆”或许也是一种新陈代谢,也是一种发展,但“拆”也让我们的城市丢掉了“记忆”。读《城记》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按耐不住有一种悲凉、无奈的感觉,常常想起郁达夫先生写的《故都的秋》---故都的秋,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北京古城是中华民族恢宏历史画卷的忠实载体,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占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它曾属于我们的祖先,并将属于我们的后代。从任何意义上说它都不是由我们任意处置的财产,我们不过是后代的托管人而已。担负历史重任,抢救、保护好这一辉煌的民族遗产,正是我们这代人无法推卸的使命。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飘逝的老房子已经依依不舍的离我们远去,只是在我们童年的梦里面留下了只言片语。看着越来越像纽约或曼哈顿.....的北京,心在痛,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大声疾呼:在“拆”与“保”之间定要三思!
三、结语
最后,用一首古词悼念那些已拆或将拆的,带着绵绵记忆的故居:不是恋风尘,似被前缘误!花开花落总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需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参考文献:
[1]王军著.城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王军.北京挽留3000多年建城史.新华每日电讯,2002.5.18.
[3]王军.老房子就这样离我们而去.新华每日电讯,2002.3.24.
作者简介:徐鑫,中铁建设集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建筑室主任;李海燕,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高级建筑师。